小米为何如此热衷饥饿营销?

中二症重度患者


首先显示器一般的也就700左右,好的也就1000多,剩下6000块钱配合台式机,还不是随便配了,各种配置搞起。



Gaodx


作为多年的数码领域工作者, 很高兴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小米每次开发布会发布新产品的时候,只要开放购买,想都不用想肯定是瞬间就被秒光,所以很多人都很愤怒,觉得在耍猴一样,每次都是排了好长时间的队伍结果抢不到货,只能等下一次开放购买,或者去线下或者找代购的加价购买,那么小米的产品真的是在饥饿营销么?是不是真的是产能不足啊?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小米初期

小米在创办初期的时候,公司的战略就是要迅速占领市场,靠的就是性价比,据说当时雷军还在公司内部公开表示前期不允许盈利,于是小米手机就上线了。

当时的小米找供应商谈价格的最大砝码就是量大,靠这个来压低配件的进货价从而降低手机的成本,所以在那个手机红利期每个手机厂商都在趁机捞钱的时候,小米竟然反其道而行之,直接以近乎成本的价格出售,所以迅速崛起,加上对产品的宣传和定位,以及各种噱头反正当时的小米手机就是卖爆了。

我估计雷军自己都没想到自己的手机这么受欢迎,市场的需求量这么大,所以前期的库存肯定是不够用了,只能通知工厂加班生产,那么就得让粉丝等下一批机器了,于是就造成了货源紧张需要抢购的情形。

其实在前期我也相信有的时候小米是故意来制造抢购的这种效果,来达到宣传品牌的目的,增加小米的曝光度。但是这种饥饿营销用几次就行了,次数太多谁也不傻,当然雷军自己也知道,所以后来的缺货真的不是什么饥饿营销了。

小米现在

现在小米商城在上架大部分商品之前都会采用先众筹的方式,这个会很大程度的缓解大家购买抢货的压力,同时价格也很便宜。

我们来拿小米手机来说,虽然不会众筹但是现在的小米已经不搞饥饿营销了,因为华为和荣耀后来居上,给了小米很大的压力,现在的消费者可不会那么傻等你,也不会加价去购买,所以而且小米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了,也不要去做营销了。

那么为什么现在小米的手机还会出现断货的情况呢?首先第一点就是小米把手机的工艺设计的较为复杂了,比如外壳的陶瓷工艺还有磨砂电镀工艺等等,这些都使得良品率较低。还有就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小米手机的性价比依然很高,做工依然很良心,加上前期粉丝的积累,小米的出货量依然很大,所以供不应求也是正常的。

最后要说的就是经销商和一些电商在抢购囤货,这些商家的需求量很大, 所以会造成货源紧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官网买不到,但是在个人电商的手里却能买到 ,就是这个原因。

我是后海,欢迎大家关注我,为你带来更多的科技资讯。


后海没有海


2011年,一家叫小米的公司发布了首款手机-小米手机1。小米手机1通过线上预约的方式购买,其的定价为1999,要知道当时同等配置的手机其价位在三四千元。首轮开放购买,小米手机3小时内10万台库存就一扫而空。小米手机1凭借其超高的性价比引起了极高的关注度。

线上抢购,饥饿营销

小编作为一名穷屌丝,也有过抢小米手机的经历。如果你是一名资深的米粉,相信你一定见过下面这张图吧!

小米每隔一段时间,放出一部分手机线上抢购,抢购到的小伙伴欢天喜地,没抢到的痛心疾首,又开始预约下一轮抢购。最开始小米并没有线下购买渠道,即便是一二线城市有体验店,最新的机型也不能在线下买到,必须通过线上才能买到。有网友调侃:没参与抢购过小米手机的,不能算真正的米粉。由于小米手机的非凡的热度,靠抢购小米手机也养活了不少黄牛党。像笔者这样的资深米粉,在当时对小米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价格确实香,恨的是一次又一次抢不到,可以用“舔狗”来形容。

从小米1代到现在的小米10,每当有新品发布的时候,这种现象就会应运而生,网友喜欢把小米的这种方式说成“耍猴”、“饥饿营销”。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小米会这么热衷于搞“饥饿营销”呢?

“饥饿营销”是营利策略,也是无奈的选择

大家其实都有从众的心理,认为抢购的东西都是比较好的。小米的饥饿营销把大众的这一心理运用到了极致。另外其实小米的“饥饿营销”也是无奈之举。每一代最新的小米手机发布出来,其超低的价位,对于用户来说非常的诱人,但是对于小米公司来说,利润却非常的低。如果产量生产多了,因为其本身定价低,如果库存积压的话,其现金流成本就会非常大。

另一方面电子产品有一个摩尔定律,即每18个月,计算机等IT产品的性能将翻一番,或者说相同性能的计算机等IT产品,每18个月价格就会降一半。小米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前期释放出少量的现货,供大家抢购,由于本身成本比较高,这一阶段利润很低。

当过了一段时间,当硬件成本降低后,利润就慢慢上来了。所以一般新品都比较难抢。当前期买到小米手机的用户体验到真香后,小米成功建立一波口碑,也为后期的营销减少了成本。但是饥饿营销也是有代价的,当网友们满腔热血的狂点鼠标,换来却是“缺货”的提示,一次次被“耍猴”的经历,会让人热情和好感度也会被耗尽。

雷军在微博上也曾多次被网友点名,能不能提高点产能,多点现货。雷军也无奈,也多次以产能不足为借口。

小米的饥饿营销你学不来

其实,在小米玩线上饥饿营销玩得顺风顺水的时候,也有很多友商在学这一套,但是都不是小米的对手。小米饥饿营销的根本是依靠的极致的性价比,就像他最开始的口号“为发烧而生”。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

在产品品质上,雷军是下了功夫的,米粉们在小米论坛里对手机的一些好的建议,小米是真的能做出来,而不是闭门造车。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从某代小米手机的包装盒开始,就采用了美国牛卡纸,让人感觉Level提升了几个档次。

要说当时的手机厂商,为了节约成本,没人会在包装纸盒上下过功夫,这种包装风格后面也被其他厂商学习了,上现在稍微有点档次的手机,基本上都用了这种卡纸包装了。小米的追求极致体验的工匠精神还是让人佩服的。

雷军说过“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依靠智能手机的第一波浪潮,为发烧而生的小米如今已成长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公司。现在的小米基本上也摆脱了饥饿营销的帽子。小米的出现,有人说是消灭了中国的山寨手机厂商,也有人说其本身就是最大的山寨手机厂商。不管怎么样,因为小米,很多人用上了更好的手机,让更多人体验到了科技的美好。希望小米能越来越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爱搞机的小星辉


有几个回答说的比较有道理。

小米所谓的热衷饥饿营销是公司的经营理念决定的

饥饿营销的本质

首先什么是饥饿营销?

根据词条解释:“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以维护产品形象并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营销策略。

那小米是吗?其实是也不是。

小米的做法是,前期先定一批,卖得好,再定一批,然后随着产能和供应链的成熟,每批次成本逐步缩减,实现轻库存和成本控制上的双赢。

不过但就这种销售方式,话题制造上面,确实还是挺到位的。

公司经营状况

首先,是小米的经营理念。

熟悉小米的都应该知道雷军的5%理论。雷军曾经承诺过,小米手机的利润率不会超过5%。虽然现在已经更改了原来的说法,让Redmi做极致性价比,但是这里面透露出来的公司经营理念是没有更改的。即冲击高端,但是依然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所以,即使是高端市场,目前也很可能是高端市场的价位守门员。

由于经营理念的限制,也导致了小米的财务状况不是非常的乐观。所以也就有了上市前估价2000亿美元,上市后只有300亿美元的反转。这一点从财报的毛利率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小米2019年Q3的毛利率是在13.86%。而同期的苹果是多少呢?

苹果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自然季节Q3),毛利率是37.97%。毛利率将近小米的3倍。

单看手机一项的话,小米的毛利率更低,只有9%。

为了保证足够的现金流,财务状况也决定了小米不敢一次性预订过多产品。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Redmi负责人在微博嘲讽竞对库存积压的逻辑。因为小米根本就不会有大量库存啊。

另外补充一句,之所以用苹果对比小米,是因为目前全球TOP 5中,上市的只有苹果,三星,小米,而三星在中国毫无影响力,所以就不提及了。

其次,小米的互联网外衣决定

华为,OV等传统硬件厂商掌控着强大的线下和运营商渠道。完成订货后,可以要求线下经销商预订,减轻厂商的压力。所以传统硬件厂商即使大量库存积压,对他们的负面影响也远远小于对小米。

由于小米是半路创业出家,所以传统的线下渠道对小米来说基本是不存在的。而线上销售才是小米的主要销售途径。如果线上销售不畅,又没有强有力的线下渠道,那就真的造成库存积压。

再次,小米的没有完全自主可控的技术。

小米同时还号称为发烧而生。这就面临什么问题呢?不仅要性价比,还要堆性能。

堆性能这条路上又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由于最新的技术生产都掌握在供应商手中,自身并不能掌控,而这些供应商又要供应除小米外的其他厂商,所以前期产能不足的情况下能够买到的先进零部件是少之又少的。

最后,方便调整产量

库存少意味着好调头,容错率高。如果某一款机型市场反应低于预期,那首批产品销售完毕后可以减少预订,甚至转而开发新产品。


王的互联网笔记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小米是一家轻资产公司,这就决定了前期小米只能饥饿营销,否则就只能全款预订,才能打破小米手机不好买的怪圈。

小米本身的公司类型就决定了手机只能抢购。

小米公司自己没有手机生产线,最近建设了一部分但是产能还很有限。对于小米来说,手机的利润来自于资金的快速周转,小米只需要采购部分国外的必须支出现金采购的元器件,下定金获得部分国内企业的元器件,再给代工厂一部分定金让代工厂生产,生产出来的手机不需要进入小米自己的仓库,而直接发给购买的用户,最后用户支付手机费用,再去还给元器件厂家和代工厂。小米只需要使用一部分自有资金就可以撬动手机这个产业链,快速周转的资金可以给小米带来利润,这点其实有一些象房地产企业,不过房地产企业是靠贷款,而小米是靠快进快出。


小米本身的轻资产,决定了它不能采购太多的元器件,也不能先期就生产大量的手机,而是按需生产,也就是需要率先抢购确定生产份额,而且数量不能过多,否则资金周转就会出现问题。

而且,一般新型的手机会使用当前比较新的元器件,这些前期的零件的成本会高一些,小米拉长生产出货,也有让其他的手机企业去摊平成本,等到逐步的这些零件的成本降低,小米才不需要自己承担前期的培养产业链成熟的成本。

小米的生产模式,其实也决定了它很能成为运营商的主要合作伙伴,运营商结款都会比较慢,曾经小米打入了运营商定制机市场,也卖了不少手机,但是资金周转过慢就让小米吃了很大的亏。

小米迈向高端之后,就会改变策略,改为全款预订手机。

高端用户,花大价钱买手机,而不会去抢手机。小米没有货,高端用户也就会去买别的手机了。所以,高端手机抢购并不现实。而小米进入高端手机市场,如果要扩大市场份额,就需要改变策略,而变成全款预订。等于是拿着预订款去生产手机,这样小米也不会有很大风险,而且资金面也没有压力,这将是以后小米的策略,而分离出来坚守性价比的红米,则更多的还得去抢购。

总而言之,小米手机需要抢购,这是小米轻资产公司的特点。不过现在小米开始走向高端,这种局面会发生变化,小米的手机将会全面的转向全款预订,这是小米未来的策略。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通信一小兵


在国内手机界里无论是品牌口碑还是产品性价比,小米确实是做的出类拔萃。小米手机饥饿营销的说话流传已久,今天我想说的是背后更深一层的真相。大家对小米手机的认知应该是亲民价,良心机。但是为什么每次小米手机市场放货量都很少,需要预约抢购呢!

1. 小米手机定位是为发烧而生,是那部分精通手机的人,他们是玩安卓系统的风云人物,他们跟着的是一群粉丝。一般这部分人会去抢新品首发,而且愿意表现自己,愿意被大家推崇。他们会帮着小米去各个社交媒体上宣导小米手机的好用。这部分种子用户帮雷军省去了大量的宣传费,还制造了口碑。真是一本万利的生意!2. 小米手机定价低,大批量生产不仅会导致积压库存,再者亏损会很大,而这种逐步放货的方式洽洽降低了风险还让雷军大大降低成本。

这里先普及一个概念: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推指出每1.5年,处理器性能提升一倍,电子器件体积减少一半。也就是说基本上每3个月,很多电子配件价格至少降价30%

所以在几个月后,不仅手机口碑上去了,黄牛也帮忙铺货了(黄牛不是小米找的),手机元器件价格成本也下去了,库存积压风险降低了,利润自然而然就上去了!这是很巧妙的打了一个时间差,让人造成了“性价比超高”的一种错觉,又降低了各种风险和成本。小米的饥饿营销才是营销界的最高境界!当然,前提是小米手机品质确实不错!





小先生hang


小米为何如何热衷于饥饿营销?

首先:小米没有自己的工厂,全靠代工,虽然也没什么,但是产能就没办法自己控制了,有时候也没办法,代工厂没出货,小米也没办法卖啊

其二:营销拆开来就说经营和销售,销售自己的产品,肯定愿意越多越好的,经营哪种方式都可以,主要说有销量赚钱,小米的饥饿营销,从小米1开始就有了,1:确实说产能不足,2:就说要营造一种产品太热门被卖光的假象。这点可以看苹果4.4s的营销方式就知道,苹果产品发布,中国区总是倒数到货,吊足了用户的胃口,引起了品牌的热度,销量自然就上来了。

说真的,不做营销的公司,要么要死不活,要么已经不存在了。营销的方式很多种,不一定是你看的广告,请明星,电视广告,说传统的营销方式,现在的网络营销太热门了,雷军又是这方面的高手。

最后,不管什么营销方式,用户会购买你的产品,而且一直上升,就说明了,产品确实不差,大家也没必要踩一捧一的。

这些企业家,明着看着不和,其实私下不定多好,只能为引起热度流量互相炒热。相信一句话:一个巴掌拍不响,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说无辜的。


数码小林


饥饿营销是在移动互联网初期盛行,小米手机第一代确实在营销模式上使用了饥饿营销,结合产品定价低等方式,迅速打开了国内市场,也是小米手机在国内占有率畏惧前三。

随着智能手机迭代式的发展,国内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智能手机厂商,如:华为,OPPO,VIVO等,在注重营销模式的时代,慢慢偏向于核心技术的发展,掌握核心技术,才是硬道理,在这一方面华为做的非常好。

我们知道,小米从手机发家,现在已经走在物联网领域的路上,也可以看出,小米也在技术领域不断的发展。

所以说,饥饿营销已经不是小米的营销模式,核心技术,用户体验是营销的新方向。




杂味鹏先森


绝对是为了控制成本!国内大部分企业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小米的手机最初都是性价比的标杆。所以为了追求销量大,所以就都搞饥饿营销,让人感觉到这个和手机很好卖,供不应求。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手段罢了。从小米1再到小米10,他们都热衷于这种营销手段手段,其实这样子做,相当于杀敌1000,自损800,这样子做早已磨灭了许多消费者和米粉的一些耐心,和对小米这个品牌的一些热程度。这样做也相当于将一部分消费者让给了其他的友商。今天买了几次,买不到,那肯定会买其他品牌的,不管是米粉也好,花粉也好,大部分人都是这种心态。现在市面向像小米这样的配置,有很多品牌。小米不作出改变,还是热衷搞饥饿营销,只能会得不偿失。只会丧失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信任度。

我曾经抢过小米5S,抢了几回都没抢到,后来我就买了华为的荣耀7手机。虽然荣耀7配置不如小米,但是正常的使用还是没有问题的。那时候荣耀7也是需要抢,但是很容易买得到。在大部分人心里都是我买手机,只是习惯花钱能够买得到,不需要这样抢来抢去,搞得这个东西好像很稀缺,稀缺一样!小米手机配置和工艺看起来非常的好,但其实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地方,那就是品拉控。我不是黑小米,我也曾经热爱小米这个品牌,但是我现在,除了买充电宝用小米,其他我都是买其他的品牌。希望小米的高层能够重视消费者的心声,把这个饥饿营销给停掉,用一些真心真诚的营销方法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心,小米公司才能发展的越来越好!



深秋留痕


hello 我是小虎哥,我又来了,首先什么是饥饿营销呢?为什么有些饥饿营销能成功,有些却不能呢?

饥饿营销就是一种产品商业的推广方式,首先产品得有一定的优势,通过广告的各大媒体的推广,通过大数据来分析,分析和消费者的反响!才能这么操作的,第一个吃螃蟹的要么被毒死,要么就撑死了,小米的饥饿营销 Are you OK?


1、可以吸引粉丝和消费者,获取产品的受欢迎层度,引起社会热度,扩大品牌的号召力、有利于维护品牌形象!

2、第一批前期库存或者产量不足,使用这种方式能快速判断产品好不好卖,制定第二批的销售计划,有利于企业受益稳定

3、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物以稀为贵,抢到了就是屌丝们的春天来了!

至于有多少米粉因为饥饿营销而放弃小米么,这个话题我想说的是,基本上比较少,知道什么叫越挠越痒,因为小米的粉丝都是精准粉丝,其他友商的产品质量和特色都差不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