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政策又是坑?基层职称评高级,乡村教师是喜还是忧?(下)

下面,我们再来解读一下山东基层教师评高级职称《指导标准》的内容和规则。

倾斜政策又是坑?基层职称评高级,乡村教师是喜还是忧?(下)

一、《指导标准》为基层中小学高级、正高级教师职称作了严格的界定

1、定位

基层中小学教师

其中基层,专指乡镇及以下;中小学,指乡镇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基层中小学教师,指在乡镇及以下公办中小学、公办幼儿园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

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前些年,适应城市扩容开发的需要,县城周边的乡镇陆续改名为街道办事处,村庄改名为社区,村民变成了居民。辖区内的公办中小学、公办幼儿园也随之改了全称。在这些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的教师,算不算在基层工作?

这个问题,在前几年调查统计教龄30年以上的乡(镇)村教师、为他们频发纪念证书时,就曾出现过争议。有些教师、特别是本地教师一直在乡镇学校任教,改为街道后也没有变动,是否计算乡村连续教龄?如某老师当时教龄35年,其中在原乡镇任教28年,该乡镇改街道后又任教7年,该怎么认定?

我的看法是:

①因城市扩大,乡镇改成街道,说明离城中心较近,或者本身就占据县城中心地带,应该定性为城区,而不属于乡镇基层。

②作为街道居民,享受着城市提供的一切公共福利设施和便利条件,工作、生活环境优越,与几十里之外的乡镇有着天壤之别,也不能算是基层。

③甘蔗没有两头甜。改街道时乐观其成、拍手叫好,涉及到个人利益时又攀比、抱怨,是一种自私的表现,算不上公允。

2、定名

在基层中小学设立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定名为基层中小学高级教师、基层中小学正高级教师。

其中“高级教师”就是老师们常说的“副高”。以上并没有包括基层中小学一级教师及以下职称,也没有把民办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列入,城市公办、民办中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更不在这个范围。在这之前通过常规晋升程序取得的高级、正高级教师职称仍然有效,并可以按常规途径继续获得高级、正高级职称。也就是说,基层公办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的教师,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参评高级、正高级职称,一个是沿用常规途径,一个是《指导标准》开启的新途径。走哪条途径晋高级,可以根据个人的资历、资格等条件自主选择。

3、定性

在基层中小学从事教学工作,在职在岗领取乡镇工作补贴的一线教师

这里有三个要点:

①从事一线教学工作。非一线教学岗位,如后勤等服务岗位不在其内。校干属于一线教学岗位,但需兼任一门主要课程,达到规定要求的工作量。其中教学管理和兼课工作量可合并计算。

②在职在岗。遵守学校考勤等相关制度,长期请病、事假或经常不到岗的不包括在内。

③领取乡镇工作补贴。

本人一直领取乡镇工作补贴。不享受这项补贴的教师,没有资格参与基层高级、正高级教师的评审。乡镇改街道被认定为城区学校的教师,而且不发放乡镇工作补贴的,也不符合参评规定。

倾斜政策又是坑?基层职称评高级,乡村教师是喜还是忧?(下)

二、《指导标准》规定了基层中小学高级、正高级教师职称的主要评审条件

除了身体状况、师德思想表现、业绩能力水平的要求之外,还要符合任职岗位所必需的资格资历条件,满足工作量要求。

1、任职资格

需具备《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相应教师资格,任职5年内年度考核结果均在“合格”或“称职”等次以上。

2、教学工作量。

任课教师应达到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审定的每周最低课时量,小学一般不低于12~18节、初中不低于10~16节、高中不低于10~14节。班主任工作量按教师标准课时量的一半计入,走教、任教多学科的给予适当照顾。

3、任职资历条件

①基层中小学高级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满2年;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满5年;具有专科学历,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满15年,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满5年。

②基层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一线教学岗位工作满20年以上,并在高级教师岗位或基层中小学高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满5年。

三、《指导标准》提出了基层中小学高级、正高级教师职称的申报要求和执行时间

1、申报基层中小学高级职称的教师,不得在同一年度申报评审全省统一的中小学高级职称。取得中小学教师职称的,可申报高一级中小学教师职称或基层中小学教师职称;取得基层中小学教师职称的,只可申报高一级基层中小学教师职称。

2、指导标准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也就是说,今年将迎来基层中小学高级、正高级教师职称的首次评审。

最后,看看山东《指导标准》的公布实施,对城乡教师个人而言有什么利弊。

第一,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山东省基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条件指导标准》,与常规的、不加“基层”二字的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条件相比,有着明显的倾斜优惠。这对于提高现有乡镇基层中小学教师的整体工资收入水平,调动教学工作积极性,鼓励他们扎根基层长期从教,稳定基层教师队伍,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还能更好地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任教和城市教师的回流轮岗,为农村基层师资队伍加厚了输入管道。这便是政策设计者的良苦用心所在。

第二、基层教师要排除一种担忧,城区教师应去掉一种念想。乡镇教师担心会不会是个坑,象“紧箍咒”一样被牢牢地绑在基层而永远进不了城?城区教师可以“曲线救国”、到基层任教“镀镀金”?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必要的,基层教师特殊需要,该进城进城;城区教师按规定该交流交流。无论如何,作为一名教师,乡镇基层的教学经历,不单是职称和工资收入,更重要的是,她将会助力你的职业发展和提升,给你的人生历程留下不可磨灭的丰碑。

倾斜政策又是坑?基层职称评高级,乡村教师是喜还是忧?(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