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车送肉”后“殡葬车送物”:为何会频现好心办坏事的行为?


“垃圾车送肉”后“殡葬车送物”:为何会频现好心办坏事的行为?

媒体报道中殡葬车送“私人物品”画面


近日,接连发生两件“膈应”人的事情。先是“垃圾车送猪肉”,后是“殡葬车送物资”。虽然,并没有催发出具体的“恶性事件”,但是,却在公众舆论中留下极坏的影响。即便,涉事人员及直接责任人都被相应“处理”,但是总体给人的感觉很不好。尤其,疫情之下,这更是令人触目寒心。


坦白讲,事情发生在疫区,貌似有一种“事紧车缺”的意味。然而,这种结构性的宽容,在面对“公序良俗”时,总还是站不住脚的。就“垃圾车”和“殡葬车”来讲,前者属于“物质性的不干净”,后者属于“精神性的不干净”。虽然,运送一下,并不会导致实质性的危害。但是,直指“公序良俗”中的“膈应”,却扑面而来。


所以,事情发生后,舆论情绪自然很沸腾。毕竟,这直指公众的尊严。很多时候,事情再急,也要讲究公序良俗。要不然,所谓的好心,也可能办坏事。我们虽然清楚,在疫情期间,可能面临各方资源的紧缺。但是,对于运送方式,运送车辆的选择,总还是要合乎规则的。


要不然,只求速度,不管方式,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迎来“差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日常生活中的“特种车”除却运输功能,同时也被赋予相应的风俗标签。尤其,如“殡葬车”和“救护车”,一般而言,正常人是不会去乘坐的。因为,就生命的尺度来讲,它们相对是消极的,忌讳的。


至于“垃圾车”来讲,如果只是拉运不入口的物品,应该还能被理解。但是,作为食品来讲,这总是令人感到恶心的。所以,事情发生后,不仅当地人感到失望,就连外围的公众也感到愤怒。因为,谁都清楚,这跟“垃圾桶里装米饭”没什么区别。


所以,就“垃圾车送猪肉,殡葬车送物资”的事情,我们还是有必要基于疫情背景,以及“公序良俗”的存在,对其进行更为细致的追问。毕竟,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常态秩序下,可能并不会引发过度聚焦。最严重,也就是一种不合规行为。


要知道,疫情之下,人们的精神是脆弱的。所以,更需要关怀和尊重。这种时候,在处理公共事务的时候,一定要符合“公序良俗”。要不然,很容易“现场翻车”。当然,并不是说,非疫情时期,就可以“垃圾车送猪肉”,“殡葬车送物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非常时期,更要注意这方面的严谨度。


所以,出现类似的“车祸”,在很大程度上,缘于“执行者”对常识的忽略,以及对人性的低估。甚至,同样是人,同理心和同情心也是相对稀薄的。事实上,很多事情处理得是否合理,只要把自己置身在对等的位置上,貌似就可以迅速的检验出来。


于此,作为“执行者”和“负责人”,仅凭道歉可能真的不够。毕竟,在人的尺度中,他(她)们的判断力不够格,甚至属于滑落的群体。当然,这也再次实证,为何“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存在,就是缘于在尺度之外,总有人不把人当人。


要知道,“公序良俗”的存在,是为最大限度的约束不道德,让人与人的互动更加彰显人性的美好。从根本上讲,“形式的作用”更凸显一些。当然,这与“形式主义”还不是一回事。因为,“公序良俗”更强调尊重人性的方式,而非只是形式本身。


尤其,要清楚一点,在公共服务中,人与人的关系是抽象的。这种时候,就不可能出现家人间的“无限宽容”。所以,最好的尊重,肯定是方式为先,而后才能谈真心。就比如人们对于尸体的忌讳,如果是自己的亲人,就可以接受。但是,要是外人的尸体,一般而言,是不能接受的。


因为,在生死之间,约定俗成的秩序,很大程度上,代表朴素的生命逻辑。这种时候,谈具体的事实,也就是垃圾车送肉会不会绝对污染肉,殡葬车送物资会不会绝对不吉利,其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本身已经打破常规秩序。


当然,“特种车”的本质是车,但是,却因使用方式,被赋予风俗的符号。“垃圾车”来讲,相对忌讳还比较少,只要不运送食品,一般不会被过分指责。但是,作为“救护车”和“殡葬车”就比较特别。因为,一般而言,人们是不会轻易乘坐的。


毕竟,人们对于工具的使用,空间的占有,会天然的存在代入感。比如,坐在救护车中,就会不由的想象,救护车曾经拉过血肉模糊的病人,紧接着就会跟自己的生命联系在一起。同样的,殡葬车的忌讳也是如此。总之,风俗的基质中,想象力的威力很大。


所以,类似的“车祸”发生后,基本上是一边倒的情况。毕竟,在人类的生活进程中,始终是在细化生活。比如,洗衣服的时候,内衣和外套都尽可能地分开。这在100年前,可能都是不可想象的。不得不承认,所谓的公序良俗,是基于人类对生活美好的细分而存在的。


于此,社会越健全公序良俗的标准就越严苛。因为,“物质尊重”满足后,“精神尊重”就会被强调起来。当然,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能最大限度地尊重同类。所以,公众表现出愤怒的情绪,也是可预料的事情。


当然,这也说明,在非常秩序下,并不是所有的秩序都该让步现实。很大程度上而言,“公序良俗”还是不能松动的。尤其,从尊重的视角出发,更是不能含糊。所以,回到“垃圾车送猪肉,殡葬车送物资”的事情上,需要的不是多大的惩罚,而是需要执行人去长久的反思。


起码,当类似的事情再次出现时,他(她)们能感同身受地去触摸一下良心,而后果断的“叫停”。所以,对于这些“车祸”来讲,最大的意义在于,让人们更清楚地知道,就算生活陷入困境,但是,该保留的基本尊严,依然神圣不可侵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