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活久见

前几天的文章,被朋友指为“标题起的像大粪一样臭”,后来想想,这标题确实有点太主观——《看到全球金融市场暴跌,突然很乐观》,不过文章里几个观点,还是很硬的。

见证活久见

关于疫情防控

在对抗疫情方面,不管从政府态度,还是政策支持,还是执行行动上,中国都是绝对的No.1,可以说,就是这样的行动态度,让A股在新年开市以后,迅速从底部崛起,走了一波小牛市。这是因为资本认可当前政府的领导制度,于是对未来经济有信心。

《三体》:毁灭人类的,不是弱小和无知,而是傲慢。

欧美发达国家医疗设备完善,技术先进,制度发达,当然不能说弱小无知,可面对疫情,为何仍像600年前面对黑死病一样可笑?也许正是因为“傲慢”。当2个月前中国处在疫情高危时期,欧美国家也都放话说要重视疫情发展,但实际上他们没有任何政策和措施执行。当疫情传到他们国家的时候,他们居然还在嘲笑戴上口罩的市民,然后辱骂病毒为“中国疫情”,病毒可听不懂他们的话,也不会管你是什么肤色,于是病毒也就傲慢地入侵了欧美。

更可笑的是,据传他们政府内部也没有统一的应对政策,时间过去了一个月,连个基础的试剂盒都搞不明白。甚至有的国家

“掩耳盗铃”,实行“不检测”政策,你感染了,政府不给你检测,没有检测数据就不能确诊,你心里知道你感染了,但也不能说你就是。这种态度,让资本市场哗然,资本看到这样的政府,这样的制度,只好用脚投票,先走开避一避了。于是欧美资本市场连续暴跌。

这就是上篇文章里说过的观点,疫情可以看作一次大洗牌,疫情过后,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经济稳定,国力强大,那么国际资本以后面对风险的时候,会多考虑到一个避风港,那就是中国,这在未来几年或者几十年里,会逐渐体现出来。

见证活久见

关于OPEC石油战

OPEC三巨头沙特、美国、俄罗斯,三方多年来一直围绕着石油“减产”还是“增产”的问题争执不休,减产意味着出让市场份额给对方,增产则意味着供应过剩,价格下跌,减少利润。最后,三方勉强达成了一个减产协议,就是有计划商量着减产。

此计划,将在今年3月底到期,于是要重新谈判,制定新的计划。沙特先对俄罗斯提出来:目前全球经济低迷,疫情影响严重,石油需求不高,不如我们继续减产提一下油价吧!

俄罗斯态度明确:NO!

谈判崩了,没有新的协议续约,油价随即大跌。

随后沙特恼羞成怒,不减产,干脆就增产降价,抢占市场,于是增产到每天1000万桶,并且放话以后还可以继续增加产量,再针对亚洲和欧洲客户分别降价。

俄罗斯态度明确:奉陪,价格战可以先打个十年八年的!

见证活久见

说实话,沙特有一众小弟支持,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委内瑞拉、尼日利亚什么的,成本价格有绝对优势。俄罗斯成本价格要高一些,但有个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费国当盟友,不说能打十年八年的,咬咬牙扛个两三年应该没问题。

就这样,在全球经济低迷衰退的情况下,石油增产供过于求,于是石油价格继续暴跌,期货接近腰斩。

美国在这里是躺枪的,油价暴跌,他们页岩油开发没法搞了。因为目前页岩油在美国是个很庞大的产业,资本渗透很深远复杂,终端价格突发暴跌,很可能引发次级债的连锁危机,也就类似于2008年美国地产引发的次贷危机,这将会继续发酵引发整个欧美甚至全球市场的金融危机。

于是昨天上演了历史罕见的金融市场暴跌,其惨烈情况大概今天新闻里已经大篇幅报道了,欧洲三傻英法德是无力还击的,美国股市昨晚也是开盘即触发了熔断机制(不懂熔断机制的可以去百度),这么说吧,上次美股触发熔断机制是1997年,此次也是历史第二次。

但对于中国,这也许是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很明显,中国是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每年都要从他国购买大量石油储备,这赶上国际油价下跌,只好趁机加大购买力度,增加储备。中国从国际上买过来的低价石油,经过加工,是可以在十几亿老百姓之中平价消化掉的,所以对于中国,这是个超级大利好!

文 / 2020年3月10日贝海拾亿(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