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伊朗君王譜」斯基泰王國(下)


「古伊朗君王譜」斯基泰王國(下)

黑海北岸古國:斯基泰王國(下)

斯基泰人稱霸南俄後氏族社會開始解體,出現軍事民主制。公元前 7世紀中葉已形成貴族首領階層,核心是在庫班(南俄羅斯城市)的世襲王族。王族的創始者可追溯到傳說中的塔爾吉陶斯王位傳至格奴魯思時(約公元前630),斯基泰人的版圖從波斯邊境經庫班一直伸延到整個南俄草原。斯基泰王帕爾塔圖亞和馬底耶斯父子還統治過烏拉爾圖。公元前七世紀,他們翻越高加索山脈,進入亞述北部。公元前 625年,斯基泰人侵入敘利亞和位於今巴勒斯坦南部的朱迪亞,後來兵鋒達埃及邊境。法老薩姆提克一世(公元前664~前610在位)被迫與之簽約以阻其繼續南侵。這部分斯基泰人後來受米底帝國打擊退回南俄。

西元前676年,斯泰基人和曼努亞人(Mannaeans)聯合進攻亞述王國。亞述打敗了入侵者。後來在巴比倫和亞述的記載中,把斯基泰人和米底人聯繫了起來。前612年,斯基泰人與巴比倫,倒戈毀滅了亞述帝國。 再後來的阿契美尼德王國也提到了斯基泰人。西元前 513年,斯基泰王伊當提爾蘇斯舉兵反對波斯王大流士一世,在政治上統一整個斯基泰人,希臘邊境城邦被迫每年納貢以免遭掠劫。

西元前512年,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攻打斯泰基人,他征服了色雷斯,用浮橋渡過了多瑙河,根據希羅多德描述,波斯軍沿著伏爾加河北上。斯基泰人沒有組織大規模的抵抗,他們一路緩慢撤退,毀壞農田,填塞水井,留給敵人的只有白地千里。在補給嚴重匱乏的情況下,大流士終於退回亞細亞,在撤退中產生了數倍的傷亡。


「古伊朗君王譜」斯基泰王國(下)


斯基泰王國在公元前5~前4 世紀(一說在公元前2世紀)形成。西元前5世紀至前3世紀,斯基泰人的勢力大增,壟斷了黑海至希臘的奴隸買賣並獲取財富。公元前4世紀中葉,斯基泰人開始衰落。從公元前4 世紀開始,貧富分化明顯。公元前339年,斯基泰王阿提亞斯在對馬其頓王腓力二世的戰爭中戰死。於是斯基泰因戰爭中失敗而內部分裂。雖然斯基泰人後來建立了新的王國,但在西元3世紀被哥特人摧毀。薩弩馬他人(Sarmatians)逐漸取代了斯泰基人。公元前2 世紀,斯基泰人被薩爾馬他人排擠到克里木,建都城於涅亞波里。斯基泰人遂與民族大遷徙中的各民族相融合,此後的“斯基泰”一詞用以指居住在黑海以北地區的各族居民。

3.社會經濟

斯基泰人的國家由四大部族組成、每部族又分為若干區,各區的首領負責斷案、徵稅、向異族屬國索貢等。國王和各級首領的繼承都是世襲制。氏族部落是斯基泰人的社會基礎,戰時則是作戰單位,各部族每年春天大會於王廷。戰時全民皆兵,分成三部分:主力由貴族首領的衛隊組成,其次是參過戰的部落民組成的部隊,其他老弱者組成輔助部隊。斯基泰人以多殺敵為榮,有以敵人頭骨為飲器的習慣。武器裝備有戰斧、矛、弓箭等。騎馬射箭是他們的特長,故有“馬上弓手”之稱。

斯基泰人多以遊牧為主,飼養馬、牛、羊、狗。少部分從事漁獵。進入南俄後,還有一部分定居民。斯基泰人精於製造手工藝術品。整個歐亞草原的斯基泰藝術風格較為一致,即通過鍛、鑄、鑲壓、刻等多種手法,用金、銀、銅等材料創造出生動的淺浮雕動物造型,其中最常見的有獅、虎、馴鹿、馬、麋、食肉鳥以及其他想象的動物,統稱為“動物紋”或“野獸紋”。斯基泰藝術的另一特點是往往以帶鉤、柄、飾牌等裝飾在馬具、武器、衣著和器皿上,成為財富的標誌。同黑海沿岸的希臘城邦、波斯以及中亞各族有貿易往來。公元前2世紀,克里米亞出現斯基泰最初的鑄幣。


「古伊朗君王譜」斯基泰王國(下)


4.宗教信仰

斯基泰人初信自然神,但無廟宇之類建築。斯基泰人保有明顯母權社會痕跡,信奉的神靈中,最高貴的是母神塔別梯-赫斯提亞,主保護火種和牲畜。斯基泰人的宗教是原始印度伊朗宗教或者前瑣羅亞斯德教,崇拜伊朗族的熱神阿他和雅利安人的火神阿耆尼,是比瑣羅亞斯德教和印度教還要原始的信仰。後來影響了斯拉夫、突厥和奧塞梯的傳統。斯基泰人崇拜鹿,鹿是斯基泰藝術品的普遍形象,特別是陪葬品。斯基泰人相信速度快的動物能帶給死者靈魂速度,所以開始用馬殉葬,但是以馬殉葬可以追溯到銅器時代。斯基泰人的墓葬遍及阿爾泰至南俄草原的廣大地區。墓中陪葬物顯示當時社會貧富懸殊的現象。國王死後,要殺死50名衛士連同馬匹殉葬。貴族的墓制也極宏偉,除要求殉葬外,還埋入金、銀、銅器、陶器,一般成員的墓穴則簡陋不堪。希羅多德描述了斯基泰國王葬禮上的馬殉葬儀式。而鐵器時代的丘爾駻墓葬甚至有幾百匹馬被殉葬。突厥人作為斯基泰文化的繼承者延續了殉馬陪葬的習慣。遷入南俄後,明顯受希臘影響,信仰天神宙斯、土地女神吉爾、日神阿波羅、海神波塞冬。斯基泰人始終沒有文字,但有不少斯基泰人名、地名、族名保留在碑銘和古典作家的著作中。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