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辰的“高”標準——啟辰星西藏高原測試

啟辰的“高”標準——啟辰星西藏高原測試

易車原創 這是一篇“遲來的”試車稿。

由於保密的緣故,我與啟辰星在西藏短暫相處時的發生的故事,現在才可與大家分享一二。我或許是第一批接觸它的人,早到什麼地步?當我第一次與它相遇的時候,它被一層層的偽裝包裹著,我根本看不清它的模樣,甚至我連它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我只知道它的代號——“532”。

啟辰的“高”標準——啟辰星西藏高原測試

“532”的體型很大,尺寸蓋過同級別的大部分對手,雖然看不清它的真面目,但是中網上的點陣與“V”字形設計,讓熟悉啟辰的朋友一眼就能看出它的血統,不得不說,啟辰的家族臉譜已經初現雛形了。我們在西藏與它共處的這幾天裡,很多路人都對它充滿了好奇,猜它到底是什麼車,我聽他們口中的答案,基本猜的都是豪華品牌。

看來它給人們留下的印象還是不錯的。

於是我更加好奇,它在偽裝下的設計究竟是什麼樣的,終於在廣州車展上,啟辰公佈了它的正式名字——啟辰星,同時也卸下了它厚厚的偽裝。“啟辰星”,我很喜歡這個名字,這與它在啟辰產品序列裡的意義一樣,作為旗艦的它,像一顆星,指引著啟辰的前進的方向。

啟辰的“高”標準——啟辰星西藏高原測試

它的設計我是很喜歡的,富有肌肉感的引擎蓋線條,平直簡潔的大燈,車身無處不在的V字形細節,都彰顯了它作為啟辰旗下的第一款旗艦產品的霸氣,尾部貫穿式的尾燈也沒有過多的繁瑣的線條,作為旗艦產品的開山之作,我想啟辰星可以扛得起“銷量”這杆大旗。

啟辰的“高”標準——啟辰星西藏高原測試

它的內飾也足夠溫馨,米色的配色搭配上中控尺寸驚人的大屏,一股溫馨的居家之感油然而生,當然了,我第一次坐進它的車廂,這一切都被黑色的布面包裹著。

啟辰的“高”標準——啟辰星西藏高原測試

啟辰的“高”標準——啟辰星西藏高原測試

我前面說到,第一次與它相見是在平均海拔3500m的西藏,那裡地處高原,氧氣稀薄,啟辰的工程師特意選了這麼一個極端的環境來檢驗啟辰星的可靠性,同時也對它進行一系列的標定實驗。

啟辰的“高”標準——啟辰星西藏高原測試

在那幾天我們經過了海拔5013m的米拉山,海拔5030m的崗巴拉山,海拔4441m的羊卓雍措,風景美不勝收,但我真的無心欣賞。

啟辰的“高”標準——啟辰星西藏高原測試

在如此高海拔的地區,對於我這種直接飛到拉薩去的人是很不友好的,第二天我就產生了比較嚴重的“高原反應”,人都扛不住的地方,對於車來講更是非常嚴峻的考驗。啟辰星並沒有讓我們失望,即使是在翻越崗巴拉山的盤山公路上,啟辰星仍然表現出堅韌的一面,它的1.5T發動機在這種條件下仍然沒有表現出乏力的聲音。

啟辰的“高”標準——啟辰星西藏高原測試

為什麼我只提到了聲音?因為這次的車輛還處於試驗階段,為了安全起見,全程都需要工程師與專業試車人員來駕駛,我們只好坐在後排,憑僅有的感官來判斷它的表現如何。但我在路上也與實驗人員瞭解到,它的動力確實沒有很嚴重的衰減,這點也印證了我的猜想。

啟辰的“高”標準——啟辰星西藏高原測試

在途中,工程師們還會特意找一些比較有難度的路段來測試它的爬坡性能,說實話,雖然坡度看起來並不大,但是在5000m的海拔上做坡上原地起步,對於一款主打城市路段的SUV來說,確實令我捏了一把汗,不過結果還好,三臺測試車在滿載著實驗儀器的狀態下依然保持了比較優異的動力性能,一口氣爬上了土坡。

而我徒步走上土坡的過程中,心裡已經無數次想回到氧氣充足的平原了……

啟辰的“高”標準——啟辰星西藏高原測試

哦對了,啟辰這次派來了三臺啟辰星,這三臺車有著不同的動力總成,分別是1.5T+MT、1.5T+7DCT、1.5T+48v混動,這三種動力總成我還是更看好混動版本,但就乘坐感受而言,我並沒有感受到什麼差距。由於現在我們也沒能獲得更具體的動力參數,所以更詳細的試駕體驗只能等它上市前夕我們再做測試啦~

啟辰的“高”標準——啟辰星西藏高原測試

在高原環境下,把車開起來不容易,把車停下也不容易,因為真空助力泵在氧氣稀薄的地方也沒辦法達到最佳的工況,所以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剎車踏板會變硬,制動距離也會延長,但萬幸的是,無論是長距離的下坡路段還是西藏市內的急剎車,啟辰星都接受住了考驗。

在實驗告一段落的時候,工程師都會把車開回西藏大本營做整備,並且記錄當日的數據,總結經驗,從而迎接未來的考驗。

啟辰的“高”標準——啟辰星西藏高原測試

啟辰的“高”標準——啟辰星西藏高原測試

總結:通過這次高原測試,我親身感受到了啟辰對於車輛的嚴苛要求,與工程師聊天時我也得知,啟辰的產品都會經歷高原、高寒、高熱的歷練最終再推向市場,啟辰星也不例外,它也經歷了漠河的低溫、吐魯番的高熱、西藏的高原,在這種嚴苛條件下檢驗過的產品,才是真正信得過的好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