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最關鍵的一點:怎麼提問?


銷售最關鍵的一點:怎麼提問?

導讀:一切的答案都在客戶那裡,作為銷售員的你如何從客戶口中瞭解自己想要的信息,如何找到銷售的突破口呢?問對問題,往往能讓自己以最快的速度抓住對方的“七寸”,實現成功銷售,所以提問的能力往往決定了其銷售能力的高低。

該怎麼提問?

01 禮節性提問,掌控氣氛

在對話的開始,應用禮節性提問表現出對客戶足夠的尊重。

例如:“請問先生/小姐您貴姓?”、“可以請教您一個問題嗎?”或“現在和您談話不打擾您吧?”

02 好奇性提問,激發興趣

被客戶拒絕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你沒有引起客戶足夠的興趣,之所以採用提問激發購買興趣,是因為提問給了客戶足夠的想象空間,讓客戶自己感動比你企圖讓客戶感動更有效。

典型的好奇性提問如:“你知道為什麼嗎?”、“你想知道我們的服務是如何幫您降低成本的嗎?”等。

03 影響性提問,加深客戶的痛苦

如果客戶遲遲不願意簽單,該如何是好?

其實,客戶為什麼感覺有沒有你的產品都無所謂,是因為你還沒有引起他足夠痛苦。客戶的問題是被你問出來了,但他的傷疤揭示的還不夠,你應該再通過影響性提問讓他進一步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讓他不敢怠慢,提高問題需要解決的急迫性。

例如:“您再不換我們這種環保型的材質,後果很嚴重的!”

04 滲透性提問,獲取更多信息

喬·庫爾曼是著名美國金牌保險銷售員,是第一位連任三屆美國百萬圓桌俱樂部主席的銷售員。他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擅長滲透性提問。

例如客戶說“你們這個產品的價格太貴了”,他會說“為什麼這樣說呢?”、“還有呢?”、“然後呢?”、“除此之外呢?”

提問之後馬上閉嘴,然後讓客戶說,“客戶說得越多他越喜歡你”,這是每個銷售人都應該記住的名句。

通常客戶一開始說出的理由不是真正的理由,滲透性提問的好處在於你可以挖掘出更多的潛在信息,更加全面地做出正確的判斷。而通常當你說出“除此之外”的最後一個提問之後,客戶都會沉思一會兒,謹慎地思考之後,說出他為什麼要拒絕或購買的真正原因。

隔壁那貨業績總比我好,後來把他灌醉了我才知道原因。居然是他比我先關注了一個叫“銷售之秘籍”的公眾號!感覺人生充滿了套路。

05 診斷性提問,建立信任

診斷性提問的特徵是以“是不是”、“對不對”、“要不要”或“是……還是……”等句型發問。

例如:“您是老房翻修還是新房裝修啊?”這種診斷性的提問,作用很多。可以收集信息,澄清事實真相,驗證結論與推測,縮小討論範圍等等。

客戶回答這些問題,只需一兩個詞、字或一個簡單的姿勢如點頭或搖頭等,簡潔、明確,沒有很多的壓力。

更為重要的是,這樣診斷性的提問縮小了與客戶的距離,銷售員也可以藉由這樣的提問方式展示自身的專業。

用好診斷性提問有個前提,就是要做好客戶的資料分析,事先想好提問的內容與順序,以達到一針見血、分析透徹,快速建立信任感的良好效果。但過多使用封閉式提問,會使客戶處於被動的地位,壓抑其自我表達的願望與積極性,產生沉默和壓抑感及被審訊的感覺,所以採用封閉性提問要適度,並和開放性提問結合起來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06 “重複客戶原話+專業觀點陳述+反問”

三段式,增強說服力。

客戶之所以願意和你談話,是想讓你給出專業的建設性意見,真正的說服一定要和專業的觀點陳述結合起來進行的。

說服往往發生在當客戶提出異議之後,不論客戶提出任何刁難的問題,首先應該認同客戶,最佳的認同方法就是表達出同理心,簡單地重複一遍客戶的原話。

如:“李姐,我非常理解您現在的感受,正如您剛才所言……”

掌控好客戶情緒之後,就應該進行你個人的專業陳述,如“根據一般情況而言,這個問題的發生主要是由以下幾個方面引起的,第一…第二…第三…”

不過,千萬不要忘了“以問結尾”,例如:“您認為如何呢?”以徵詢客戶意見。

07 提問後沉默,將壓力拋給對手

提問後該怎麼辦?

很多人容易犯的毛病是沉不住氣,或者自問自答。因為在對話過程中,會存在時間上的空隙,而一般人是不能忍受對話進程的中止,他們想方設法要填補對話間的空白,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習慣。頂尖的銷售高手非常注意提問之後的處理,他們努力克服提問後的慣性論述。

通常在提問之後,馬上閉口、停頓,直到客戶說出他所要聽的信息。銷售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控制與反控制的過程,如果你沉不住氣,不掌握對話的主動權,你在一開始就已經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