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残杀功臣,毫不留情,为何偏偏放过这对父子?

自古以来,开国功臣在为皇帝出生入死开创大业的时候,与皇帝几乎是同食同寝的兄弟。但是一旦帮助自己忠于的那个人登上了九五之尊的宝座,这批开国功臣一下子就变成了皇帝功高震主的威胁。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似乎是他们逃不过的命运,能得善终的寥寥无几。汉高祖刘邦登基后大开杀戒,血流成河。宋太祖赵匡胤上台后杯酒释兵权,兵不血刃地将兵权收回到自己手里。这些都是因为对权力和地位的贪恋,让他们有些惨无人道,甚至丧心病狂。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一个多疑而且残忍的皇帝。他早年时曾沦落到沿街乞讨的窘境,尝尽了人间疾苦,没想到自己还有飞黄腾达的一天。而且这还不是普通的光耀门楣或者封妻荫子,而是给自己家几代子孙搞了一个江山呀!

朱元璋残杀功臣,毫不留情,为何偏偏放过这对父子?

一想到自己家人将来世世代代都能坐在这龙椅上听下面的人喊吾皇万岁万万岁,朱元璋做梦都能笑醒了。但与此同时,他也深深地害怕。跟自己一起造反打天下的一帮兄弟们,真的能让自己在这个宝座上坐得稳吗?

朱元璋和历朝历代的皇帝不同,人家以前的身份虽然不及皇帝尊贵,但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刘邦再不济,也是泗水亭长,大小是个官。朱元璋就是个要饭的,文不韬武不略,甚至连朱元璋三个大字都写不明白。离了这些文臣武将,他拿什么坐江山?

所以,朱元璋必须有选择性地留下几个能为自己所用的人。他们必须经过皇帝亲自考量,才能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他们要有绝对的忠诚。

这一次,他将目光对准了中山王徐达。徐达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开国第一功臣了,他位高权重,如今南京的金陵第一园瞻园,就曾是徐达的私人府邸。他帮朱元璋一路斩妖除魔,把他扶上了这个高处不胜寒的位置,如今依然逃不过被猜忌的命运。

朱元璋残杀功臣,毫不留情,为何偏偏放过这对父子?

朱元璋虽然没文化,但他有脑子。他不可能自己跑过去问徐达会不会造反,他要想个不动声色的法子来试探试探他。

朱元璋给徐达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筵席,只把他一个人请进宫来。君臣相聚,朱元璋闭口不谈政务,而是和他叙起了这么多年以来的兄弟情义。徐达亦被朱元璋的所作所为所感动,谈起了当年的往事。说到动情之处,二人甚至相拥而泣。这要是让外人看见了,哪里想得到他们只是一对君臣,分明就是亲兄弟,简直恨不得抵足而眠。几轮推杯换盏之后,徐达被朱元璋多灌了几杯酒,就醉得不省人事了。

朱元璋的目的就这样达到了,他亲自将沉沉睡去的徐达搬到龙榻上,想看看明天一早他作何反应。

第二天一早,徐达朦朦胧胧地睁开眼,满眼都是御用的明黄。他突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躺在皇帝的龙榻上,被吓得魂不附体。不知如何是好的徐达见到朱元璋走进来,连忙跪在地上磕头请罪,声称自犯了大不敬之罪,罪该万死。朱元璋见徐达如此,便也放下心来,从此再也不猜忌徐达。

朱元璋残杀功臣,毫不留情,为何偏偏放过这对父子?

为了安抚这个战功赫赫而且忠心耿耿的臣子,朱元璋给徐达建了一座大宅子,就是如今的瞻园。后来,他又让自己的四儿子朱棣娶了徐达的大女儿,两家永结秦晋之好。没想到,这份鸳鸯谱还让徐达当上了国丈。不仅如此,徐达的另外两个女儿也都陆续嫁给了朱元璋的两个儿子。这份深厚的情义,是别人望尘莫及的。

公元1385年,明洪武十八年,一生戎马倥偬的徐达寿终正寝,被朱元璋追封为中山王。徐达死后,他的长子徐辉祖继承了爵位。徐氏父子是明朝历史上唯一的一门二公,可看朱元璋对他的信任和器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