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活檢,會導致腫瘤擴散嗎?

holland巧克力


作為一名外科醫生,我來回答一下,腫瘤活檢指的是取一部分或者全部腫瘤組織,送去病理科化驗,病理科醫生將病變組織製成切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病變組織,看看有沒有癌細胞,如果發現癌細胞就可以確診癌症。所以,腫瘤活檢是診斷癌症最最重要的手段,是唯一的金標準,CT或者核磁等影像學檢查,並不能確診癌症。腫瘤活檢有以下幾種手段

(1)切除活檢

將整個腫物完整的切除,例如乳腺腫物,腸息肉,肺結節,肝臟腫物等等,完全將腫物切除,送去病理科,可以在手術當中等病理結果,一般30分鐘左右就會出結果,如果看到癌細胞,就是惡性的,然後決定下一步治療辦法,是否清掃淋巴結,擴大切除範圍。這種辦法並不會導致癌症轉移,因為腫瘤已經完整切除了。

(2)腫瘤部分活檢

這種活檢方法,沒有將整個腫瘤切除,只是取一小部分組織,例如腸癌或者胃癌,在腸鏡或者胃鏡下面,醫生取一小部分組織化驗,並沒有將整個腫物切除,還有喉癌,食管癌,肺癌,鼻咽癌等等,都可以用這種辦法,取一小部分腫物。這種辦法也不會出現癌症轉移,因為癌細胞並都是從身體的自然孔道出來的,是非常安全的辦法。

(3)腫瘤穿刺活檢

這也是一種診斷腫瘤的辦法,使用注射器針頭或者專門的活檢針,在彩超或CT的引導下,對腫物進行穿刺,例如甲狀腺結節,肺結節,乳腺結節,都可以使用這種辦法。從理論上說,穿刺的時候,可能會有少部分癌細胞通過穿刺的針道轉移,從大量的臨床研究來看,是有這種可能的,但是可能性非常低。有研究顯示,頭頸部癌症穿刺之後,發現針道轉移的概率為萬分之一,總共41468名患者中,有5位患者出現了針道轉移。有研究顯示,穿刺之後,在一個月之內做手術是很安全的,基本不會發生癌症轉移。

所以,腫瘤活檢是非常安全的,發生轉移的概率極低,如果做了穿刺活檢,應該儘早手術。


普外科曾醫生


我是小影大夫。腫瘤活檢是指是一根針穿到腫瘤裡去,取一點組織出來做化驗,看看是什麼類型的病灶,是良性還是惡性,是什麼類型的腫瘤等等,對診斷和治療具有極大的幫助。但是很多朋友裡擔心,這樣一根針穿到腫瘤裡,再拿出來會不會把癌細胞帶出來,導致腫瘤的擴散呢?在臨床上,做腫瘤活檢穿刺活檢,導致腫瘤沿著針道的擴散是非常少見的。隨著穿刺技術的提高,這種情況更加少見了。不能因為這麼少見的情況,就拒絕做腫瘤穿刺活檢。

為什麼要做腫瘤穿刺活檢?

很多朋友有疑問,當發現一個病灶,為什麼要做腫瘤穿刺活檢而不是直接手術切除?做穿刺活檢,可以提前知道這個病灶是什麼樣的病變,是良性還是惡性?良性的又是什麼,惡性的又是什麼,對後續的治療和手術方式的選擇具有極大的意義。


比如發現肺內有一個結節,做了CT發現有可能是炎症,但是抗炎治療後沒有好轉。這時候直接選擇手術切除呢?還是做穿刺活檢?如果沒有其他淋巴結增大可以選擇做手術,但是很多人不想做有創傷的手術,就可以先做穿刺活檢,就是穿一針到病灶內,取一點組織出來化驗,看看是什麼東西。如果是感染,還可以是什麼類型的感染,是結核呢?還是隱球菌等。如果看到是感染,那就避免了做手術。如果是肺癌,可以選擇做手術或者其他治療。肺小細胞肺癌不建議手術治療,要化療。所以,腫瘤的活檢對後續的治療方案選擇很重要。

肺內的病灶,離氣管近的,可以做支氣管鏡活檢。在肺外帶的,可以選擇做體外穿刺活檢。

比如腎臟發現一個病灶,可以選擇直接做手術,做手術過程中要做冰凍病理,就是手術中,馬上切一點組織去化驗,如果良性,就做病灶切除。如果惡性,就把整個腎切了。也可以選擇先做穿刺活檢,先穿一針看看是什麼東西,再考慮要不要做手術。其他部位也一樣。



腫瘤活檢,會不會導致腫瘤擴散?

很多人擔心腫瘤活檢會導致腫瘤的擴散,一是擔心像捅了馬蜂窩一樣,會加速腫瘤的擴散,這個擔心是不存在的,因為一根針進去取的只是很少的組織,並且進去和出來的速度很快,不是像捅馬蜂窩一樣的亂攪。

二是擔心,這樣一根針進去,帶有腫瘤細胞的針出來,出來的針道會不會留下腫瘤細胞,導致腫瘤的擴散。這種情況有是有,但是非常少見。如今穿刺技術也做了很大的改進,就是先把針送到腫瘤邊緣,針外面有一層保護殼,只把針送進去腫瘤內取組織,取完了出來縮回到保護殼內,然後再一起拔出來,這樣就不會導致針道的腫瘤擴散。


圖片來源於網絡

所以說腫瘤活檢,不會導致腫瘤的擴散。根據病情需要,該做活檢的還是的做。比如甲狀腺結節的活檢,乳腺腫塊的活檢,可以提前知道腫瘤的類型,以便制定更好的治療方式。


小影大夫


在CT的準確引導下,用一次性使用導向器輔助定位,用套管針一針快速穿刺命中靶點的前方,建立活檢隧道,再用活檢針通過套管針支架進入癌瘤內部,CT確認活檢的準確位置,多次取出組織送活檢。這樣就不會造成癌細胞轉移,腫瘤擴散。



新輔助的治癌訣竅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腫瘤活檢的意義。我們大多人認為通過醫生的經驗,通過抽血檢驗結果,通過B超、X線、CT、核磁等醫學檢查手段,就可以確定腫瘤?但是單憑這些結果只能考慮某腫瘤的可能性很大,無法肯定的確定是不是腫瘤,無法確定腫瘤的良惡性,無法判斷腫瘤的分型、分化程度,無法確定有無癌轉移,這使得後續的手術方式和治療方法也會變得很迷茫,而病理學檢查結果可以對腫瘤進行全面而深入的“解讀”。因此被稱為診斷“金標準”的病理診斷就顯得尤為重要。而腫瘤穿刺活檢就可以得到準確的病理診斷結果。

穿刺活檢作為腫瘤確診的一項重要檢查手段,很多患者卻很排斥,因為害怕穿刺腫瘤組織會造成腫瘤擴散。但其實幾率非常之低(記得有研究表示幾率約為萬分六)。

首先,腫瘤一般為實性腫物,不會像氣球一樣,一碰就破掉(部分囊性腫物如果醫生考慮惡性是不會給你穿刺的),那我們是如何穿刺取腫瘤活檢組織?

對於存在於體內的腫瘤組織,如何操作才能取到組織又不至於腫瘤組織隨著穿刺針而擴散呢?正如很多患者擔心的那樣,其實穿刺操作也在不斷的進步,現在大多使用的穿刺裝置外面其實是有個保護裝置。到目前為止,不管是彩超引導下的操作還是CT引導下的操作,穿刺針都能精準的到達所要穿刺的腫瘤組織,夾取腫瘤組織後全身而退。做個簡單的比方,穿刺針的操作像我們平時使用圓珠筆一樣:先將筆頭貼到腫瘤表面後,一按開關讓裡面的筆芯穿刺到腫瘤裡面;取材結束後“筆芯”會直接退回到圓珠筆的外殼中,從源頭上隔絕了腫瘤細胞和外界其他組織的接觸,防止外漏。

其次,癌細胞會被圍追堵截,即使不幸中的不幸,少量癌細胞在穿刺的過程中不幸播散到血液和組織中,它們也很難存活,因為人體有免疫系統這個“大管家”,讓它無處可逃。我們每個人體內其實也有很多的腫瘤細胞在循環,但由於免疫系統會及時清除,所以通常不會變成癌症。而活檢中能通過穿刺針帶出來的腫瘤細胞是非常少的,連正常人體內血液循環中的數量都達不到。要想存活都難說,就更別提要造成大範圍的轉移了。

所以腫瘤的穿刺活檢還是很安全的,並且有經驗的醫生在選擇穿刺點時,也會考慮到手術範圍,儘可能在手術時切除穿刺點及針道,不必擔心。但是穿刺活檢後得到的病理診斷結果就非常有意義,可以為醫生的診斷,手術方式選擇,手術範圍選擇,個體化治療方案的選擇都有很大的幫助。


啊長醫生說


這種發生概率低於千分之一,再說很多中晚期腫瘤活檢之後很快就會進行抗腫瘤治療,所以不必要擔心這個問題、對於早期高度懷疑肺癌的、可以胸腔鏡微創切除、術中冰凍決定是否擴大手術範圍


肺外科江本元醫生


活檢是腫瘤治療過程中非常常見,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腫瘤選擇哪些手段治療,往往有賴於活檢得到的病理結果。

臨床上發生擴散轉移的這種概率非常的低,再說很多中晚期腫瘤活檢之後很快就會進行抗腫瘤治療,所以不必要擔心這個問題。

只要醫生嚴格遵守相應的操作規範,往往病人的獲益會遠大於風險。


用戶103828539192


腫瘤活檢是病理診斷的基礎和治療的依據,理論上講,活檢可以引起腫瘤完整性的破壞及針道種植,但如果嚴格遵守相應的操作規範,臨床極少見到活檢引起的腫瘤播散,病人的獲益會遠大於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