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孩子看到娘,无事哭一场?”

最近一个朋友来电向我诉苦:平时工作忙总觉得陪孩子时间太少很自责,本想疫情期间可以多陪陪孩子,而且可以纠正一下宝宝的某些行为习惯。但事宜愿为孩子却性情大变,遇到一点小事就开哭,各种作。并且婆婆时不时还会说上几句:“你不在家人家科乖了,你一在家动不动就哭。。。。。。”


如何应对“孩子看到娘,无事哭一场?”

朋友很是郁闷,求助如何应对“孩子看到娘,无事哭一场?”可能这也是大多数妈妈的困扰。大多数老人会把孩子的这种表现归咎于妈妈的溺爱,甚至还让许多妈妈背负一个太娇惯孩子的名声。但其实孩子和妈妈表现出的调皮哭闹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正说明孩子和妈妈的亲子关系是健康亲密的。

“孩子看到娘,无事哭一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妈妈在宝宝更有安全感。

宝宝无论身在何处,只要依恋的人在身边,可以毫无保留的任性,任意释放自己的不良的情绪,因为在宝宝的意识里自己再放肆,妈妈都会无条件的包容,不用想办法讨好他人。所以请各位妈妈们不要指责,换种想法我们要感到庆幸,感到骄傲,因为妈妈是宝宝最依恋的人,是宝宝最信任的人,是无可替代的,妈妈在宝宝心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如何应对“孩子看到娘,无事哭一场?”


第二,平时妈妈对宝宝关注少,用这样的方式获得妈妈更多的关注。

平时妈妈工作忙,回到家里也有一堆家务要做忽略了孩子,陪伴宝宝的时间少之又少。只有宝宝的各种哭闹和无理要求时才能被妈妈重视,妈妈才会围着自己转,尽管得到的是妈妈不好的态度,但是为了可以得到妈妈更多的关注,宝宝还是选择了用这样的方式。如果我们的宝宝是这样的原因,那做为妈妈要深思了。


如何应对“孩子看到娘,无事哭一场?”


第三,孩子用这样的方式,来测试妈妈的底线。

有些宝宝用哭闹来测试成人的底线,这也是儿童在摸索社交规范时常见的行为,探究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以及会得到什么样的后果。如果是这样的原因,那也是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最好的时机。

那么如何来解决妈妈在,宝宝就不乖呢?

第一,真正理解孩子,引导宝宝合理发泄自己的情绪。

我们可以认真回忆一下宝宝每次的哭闹是有起因的,正所谓有因才有果。我们是否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我们是否理解宝宝的情绪。我们总觉得宝宝不乖,我们是否告诉过宝宝如何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我们要帮助孩子确认自己的情绪,并教给宝宝发泄自己情绪的方法,比如撕纸,画画等。

第二,多陪伴孩子。

其实孩子需要父母陪伴的时间并不多,珍惜现在和宝宝在一起的每一天,当我们想去陪伴孩子时会发现他已经长达,已不需要我们的陪伴。有一句话叫:因为妈妈爱,所以不敢不乖!

第三,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婴幼儿从2岁左右开始进入“自我意识敏感期”,他们开始意识到“我”的存在,有了“我”的想法,不想凡事听“指令”。也就是我们说的第一个叛逆期,宝宝常常会说“不”字。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宝宝规则意识,长大后也会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请好好珍惜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耐心的理解和包容我们的孩子,其实他们对我们的爱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