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毫克就能毒死大漢的河豚,嚴嵩嚐了口鮮,被迫喝糞水解毒


河豚,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一種有劇毒的魚類,0.5毫克的河豚毒素就足以毒死一名成年男子,可是這樣毒的魚,卻被很多人奉為餐桌上美食,很多人甚至冒險嚐鮮,真的就為了一口吃的,命都不要了麼?


河豚生物學上被稱為河魨(tún),因為捕獲的時候會發出類似豬叫聲,因此被古人稱為“豚”,此外因為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會吞入大量水或者空氣把自己變成一個大球而又被稱為“氣泡魚”、“吹肚魚”、“”氣鼓魚”。

0.5毫克就能毒死大漢的河豚,嚴嵩嚐了口鮮,被迫喝糞水解毒

河豚魚在我國資源極其豐富,年產量有300-400萬噸,然而因為河豚有劇毒而不能隨便食用,其卵巢、肝臟、腎臟、血液、眼睛、鰓和皮膚均有毒,精巢微毒或者無毒。春季毒性強,夏末毒性弱,河豚的肌肉一般無毒,也是主要食用的部分,然而河豚死亡一段時間後毒素會慢慢滲入肌肉導致有毒,因此,河豚的食用是極其危險的,一定要找專業人士處理後方可食用。

我國食用河魨的歷史由來已久,據《山海經·北山經》記載,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時代,就有人吃過河魨,並且知曉其有劇毒,吳王夫差把河魨和自己的美妃西施相比,河魨肝被稱之為“西施肝”,河魨精巢被稱之為“西施乳”。

0.5毫克就能毒死大漢的河豚,嚴嵩嚐了口鮮,被迫喝糞水解毒

明朝有個著名的奸臣嚴嵩,80多歲的時候從山東蓬萊娶了一戶漁家女為小妾,有一下屬知道嚴嵩吃膩了山珍海味的,於是獻策不如婚宴做一道河豚當壓軸菜,嚴嵩同意了,於是就命人帶上新鮮的河豚,從當地僱傭了廚師趕往京城。

婚宴當天,滿朝權貴都來參加道賀,當這道香氣撲鼻的河豚魚端上來的時候,垂涎已久的賓客早就等不及了,爭相吞食。正當大家談論這魚有多麼多麼好吃的時候,突然有一名書生倒地不起,口吐白沫,渾身抽搐,周圍人嚇壞了,大喊:“有人中毒了”。頓時,整個婚宴上亂作一團。

嚴嵩手下趕緊跑去後廚去捉拿廚子,可後廚早沒了廚子的蹤影。嚴嵩一怒之下,叫來小妾訊問:“何以解毒?”

小妾回答:“唯有黃湯。”

嚴嵩又問:“何為黃湯?”

小妾小聲說:“糞水。”

於是嚴嵩立即下令手下去茅廁擔來糞水。

頓時,滿場的達官貴人為了活命,都不在自顧尊嚴,紛紛端起碗,舀上一碗一飲而盡,頓時一個個吐得稀里嘩啦,剛吃進肚的各種食物被吐得滿地都是,整個院子裡臭氣熏天,杯盤狼藉,一片哀鳴。

這時,廚子被抓了回來,原來廚子第一次到京都,做完菜就跑去大街上看熱鬧去了,正當他要被問罪的時候,那個口吐白沫的書生醒了過來,說出了真相。原來,吃飯的時候,書生跑去小解,回來的時候才發現等了許久的河豚魚早已被大家一搶而光,一氣之下,癲癇舊病就復發,經過他這麼一說,大家才恍然大悟,但喝也喝了吐也吐了,只得作罷。

0.5毫克就能毒死大漢的河豚,嚴嵩嚐了口鮮,被迫喝糞水解毒

雖然河豚有劇毒,可是隻要處理得當還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況且河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蛋白質高、營養豐富,素有“魚類之王”的美稱,深受廣大美食家喜愛。北宋著名吃貨蘇東坡在常州任職時,有一位擅長烹飪的朋友請他吃河豚。當河豚烹好後,朋友的妻兒們躲在屏風後偷窺,見蘇東坡半天無語,他們大失所望。誰料蘇東坡忽然把筷子一放,讚歎道:“美味,真是美味,值得一死!”甚至他還專門寫了一首詩讚美河豚: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0.5毫克就能毒死大漢的河豚,嚴嵩嚐了口鮮,被迫喝糞水解毒

南通的海安,素有“河豚之鄉”的美稱,雖然只是個小縣城,但是卻靠近上海,水網密佈,物產豐富,這裡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河豚魚生態養殖基地,農業部批准的全國唯一的國家級河豚魚良種場基地,控毒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有了這些技術和經驗做基礎,吃河豚不再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阿里巴巴的“千縣萬村”計劃將在三到五年時間裡投資100億元人民幣,在全國範圍內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農村淘寶也已經覆蓋全國29個省、700個縣域(含建設中)的3萬多個村點。海安縣加入該計劃後發展迅速,去年也被選為全國“淘寶村”,河豚也得以能通過龐大的物流網走入千家萬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