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英語定為中國官方第二語言,中國會不會更好的將中國傳統文化傳播到國外?

植言職遇


英語不可或缺。但是理由不是傳統文化。而是;

1) 英語是事實上的科學語言,當然,假以時日,中文是可以趕上甚至替代的;

2)英文是事實上的技術語言,比如,編程語言是基於英語的,而我們現在的世界是要給自動化和相互連通的世界,如果使用中文編程,替代這一切,理論上是可能的,實際上,確實有人開發中文編程語言。編程語言多重要?高鐵、航空、水電、電視、廣播、政府信息、工商信息、高等院校、警察系統、軍隊系統 .... 我們社會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某種程序上的。如果用中文改寫這些程序,即使可能,時間和非要的開支是不可承受的;

3)全球化的時代,語言的減少趨勢,長遠不可避免。人類是懶惰的。如果你會一種語言,多數人不會化時間學習第二種,第三種語言。例子:美國華人家庭的孩子懶得學中文,全國各地的小孩不願意學習他們父母想要他們學習的方言——因為“麻煩"。

4)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現代化和更高的生活水平,有一個代價——文化多樣性的減少。


高望北


將中國畫畫成油畫能不能更好的傳播中國文化?


周景雲


堅決反對,不光不能把英語提高到第二語言,相反要把英語變成選修課。

我們的人口是世界的1/5,我們的歷史幾千年。我們已經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把英語提高到了和語文數學一樣的高度,我們的物理化學生物呢?一門英語扼殺了多少偏科的學生?多少別的學科是天才的孩子因為英語考試分數低而不能進入好的大學。英語只是一門語言,英語不能給我們帶來諾貝爾,英語只是我們和英語系國家溝通的橋樑。當初學習英語是為了更好的解決改革開放的問題。現在都21世紀了。隨便一個翻譯器就能解決溝通問題。為什麼還要把高考英語和語文數學並列呢?需要出國的,需要將來工作用的上英語的可以去專修學校學習英語。把學習英語的時間還給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吧。這些學科才是真正重要的,是建設國家需要的。


A北境之王A


單從語言來說,英語相對漢語,只有一個優點,啟蒙階段,入門快些。其他方面都較差。特別差的地方,就是看不懂稍為早一點點的歷史出版物。思維時,離不併語音。漢語只要漢語圖形運動,就可進行抽象思維。過去科學技術較差時,英語便於接觸國外科技內容。現在,這個需求己大大減少了。英語重要性,對絕大多數人,己無足輕重了。降底課時,才是正道。


西北大學數53畢業


有這想法的頭腦怎麼想的,中國🇨🇳只能有一種官方語言一那就是普通話,你可以學英語、德語、或者是非洲某個部落的語言,但就不能在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曆史的國家使用第二種官方語言,這無法接受。


用戶1186717540747


提這個問題的簡直是腦殘!語言是一個國家的尊嚴,法國與英國比鄰何其久遠?可曾見以英語為官方語言?文化自信是國家自信的重要組成部分,外語可以成為我們瞭解世界的渠道,可以作為我們輸出文化的工具,但絕不可以成為我們認可的官方語言!


hawk45901346


人家都研究高科技 你沒事竟整些沒用的 所以你還是洗洗睡吧 我不管你是磚家還是叫獸 你都是一個只會造糞機器


1504300


不會,


58同鎮-旬邑-張洪鎮


現在英語不是第二語言嗎?你知道英語產業有多大嗎?從幼兒圓到大學,花的時間.金錢比國語多拾幾倍吧?現在學生英語考試成績等同國語,社會地位比國語高。你不認同嗎


原野105541001


如果外國都把漢語定為第二官方語言的話那就能將中國文化更好的傳播到全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