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畫片歷年來毫無進展,《哪吒之魔童降世》算是一個突破嗎?

北本科


我覺得《哪吒之魔童降世》作品是動畫片歷史上的一個突破。

從票房來看,處於年度之首,力壓了許多大導演的作品,最後達到50.13億元,豆瓣評分8.7分,實現了票房和人氣的雙豐收可以說是動畫片崛起的一個標誌!

在內容創作上的創新,打破以前人們心中哪吒得形象!

製作非常出色,有幾場戲的場景上,真實很好看,比如躺著吃西瓜,哪吒與敖丙在海邊踢毽子的場景,真實太美麗!

臺詞很經典:我命由我不由天,


觀點面對面


你知道當年的國漫巔峰是什麼樣子的嗎?那是能和當年美國日本的巔峰作品掰腕子的存在!當年的水墨動畫,大鬧天宮甚至直接影響了一代日本大師(如宮崎駿,手冢治虫)這已經算得上文化輸出了!!!!

更重要的是,當年的國漫有自己的風格,就像現在的日本二次風和美國3d風格一樣,獨屬於中國的中國風動畫(水墨動畫,剪紙動畫,皮影戲風格…)就這一點,直到現在在畫風上仍然有迪士尼動畫畫風風格的《哪吒》就無法重返當年的巔峰。

而且,別的不說,要是真算重返巔峰,至少得在國外獲個獎吧……巔峰時期的《大鬧天宮》就不說了,當年國漫獲獎次數可謂數不勝數。即便是普通的連載動畫(不是電影)也不乏獲獎者(如黑貓警長)。

《哪吒》是不錯,在中國目前的動漫國情下能出來真的很了不起,但他更多的應該是中國新時代優秀動畫電影的一個引子或者繼承者(此處開創者指大聖歸來)。我們可以讚揚他的優秀與不易,期待未來有更加優秀的動畫作品問世,但過度讚揚造成捧殺那就得不償失了。中國動漫想要重回巔峰真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所以最後,理性讚揚,不要過度,中國動漫,未來可期!!!

過去那些動畫的製作其實是有些不當的——它們無法在包含了藝術性的同時兼顧商業性(當然也和當時的國情和人均收入有關)。但從另一個方面說,如果單單以動畫看,他們取得的成就也是實實在在的。

他們的製作方式或許不符合現代動畫的標誌,之後的沒落也正是因此。但他們所取得的成績依舊是屬於中國動畫的成績。畢竟,再怎麼說,他們也是動畫啊!

他們的出現代表中國動畫曾經能和美國日本叫板;他們的出現代表中國動畫曾經也能讓人光憑畫風就能被人辨認;他們的出現代表中國動畫曾經也能斬獲國際大獎……

他們的製作是不屬於主流的,是不能持續的,是時代的產物。但他們同樣是動畫,同樣是中國動畫探索史上的一部分。他們所取得的成就理應作為後來者的標杆。

最重要的是,他們所取得的成就,並非是後來者完全不可超越的。

如果中國動畫真的強大了,他是否真的有機會抗衡美日的鉅作?如果中國動畫真的強大了,他是否已經創造出獨屬於自己的風格?如果中國動畫真的強大了,他是否應該在國際上摘得桂冠?

我認可現在中國動漫所取得的成就,但我更加敬佩當年那些前輩的作品。能創造出他們的年代已經消逝,但他們取得的成就卻足以令世人驚歎與驚醒——原來中國的動畫,也曾創造出這樣的成績。

所以,我喜歡現在已經有所起色的國漫,並衷心祝願他能有更好的發展,有朝一日能重新取得過去的成就。

但至少,國漫重回巔峰的時間,不是現在。


戴維影視


您好,我是影視領域的創作者,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我覺得算是國漫的一個突破,這可以作為國漫的第一個開端,國漫電影會發展的越來越好。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動漫電影,塑造的人物形象很深刻,教育意義很大,而且劇情感人。“我命由我不由天”經典臺詞,頑強抵抗命運的不公。

這部動漫電影值得看的原因:

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在劇中李靖是一個嚴父的形象,但是內心溫和喜愛著哪吒,甚至為了不讓哪吒在三年後死去,選擇了換命的方式。而殷夫人不再是之前印象中的唯唯諾諾的婦人,而是為陳塘關斬妖除魔的女英雄,在這樣的父母的教導下,儘管有著魔丸的力量,哪吒並沒有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

二、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同樣也是在父母的教導下,哪吒從來就沒有害怕過什麼。沒有因為別人的排斥、厭惡就變的懦弱、膽小,經過父親的再次點撥,小哪吒終於明白,是神是魔全在自己一念之間。別人的看法固然重要,但是當別人是非不分且用有色眼鏡看待自己時,哪吒的逆天改命的行為,恰恰是對這些人的諷刺。

三、打破成見,突破自我限制

如果哪吒不打破成見,就不會在危急之時未陳塘關百姓對抗敖丙;如果敖丙沒有打破成見去與所謂的天定對抗,哪吒就會被天雷劈死,連魂也不剩。兩人即使朋友,但也被所謂命運捉弄站在彼此的對立面,最終兩人攜手共同對抗天命!

擴展資料:

劇情簡介

天地靈氣孕育出一顆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將混元珠提煉成靈珠和魔丸,靈珠投胎為人,助周伐紂時可堪大用;而魔丸則會誕出魔王,為禍人間。

元始天尊啟動了天劫咒語,3年後天雷將會降臨,摧毀魔丸。太乙受命將靈珠託生於陳塘關李靖家的兒子哪吒身上。然而陰差陽錯,靈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

本應是靈珠英雄的哪吒卻成了混世大魔王,這調皮搗蛋頑劣不堪的哪吒卻徒有一顆做英雄的心。然而面對眾人對哪吒的誤解和即將來臨的天雷的降臨,哪吒是否命中註定會立地成魔,他將何去何從。








叔大影視剪輯


你好,我是閒來看電影,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認為《哪吒之魔童轉世》這部動畫片,是中國動畫片的突破。原因有如下。

1.要肯定中國動畫來在近年來的不斷進步。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飛速發展,做動漫的也終於開了竅,去調查適齡人群和愛好,在技術和情節以及動漫形象上慢慢越做越好,以至於後來的《白蛇緣起》、《大聖歸來》等動漫,票房是不會說謊的,優秀的票房會讓人覺得中國動漫在進步。

2.這部動畫票房優秀,市場是檢驗成功與否的試金石。

電影上映僅1小時29分影片總票房力破1億大關,創動畫電影最快破億新記錄。總票房定格在49.74億元,離50億的目標只有毫釐之差。但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國產動漫電影最佳,獲得了票房口碑雙豐收。

3.影片製作精良,符合觀眾口味。

這部動漫形象設計用心,特效考究,劇本優質,有明確的主線,而且結合時代特徵,大量地運用了幽默和無厘頭的元素。本來人累了一天看電影就是想哈哈一笑,看個動漫還像在公司在學校被人說教,絲毫不顧及觀影觀眾的感受和需求,我想這樣的片子是有多少死多少。

4.講的傳統故事,但推陳出新。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可愛的小哪吒變成了“生而為魔”的混世魔童,在人們的種種誤解中不屈從於命運,喊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誰只有我自己說了算”,逆天而行鬥到底。

整部電影幽默中不失深刻,笑聲中帶著淚光,在人物刻畫、故事情節上都呈現出了一種衝擊力。




閒來看電影


我覺得理所應當的講這是動畫電影屆的一個突破,這個突破對我這個愛動畫電影的迷妹來說帶來了全新的視角體驗,我對中國動畫有這一大突破真的感到很驕傲。

可以從下面幾個點來說一說:

第一,編劇的臺詞功力真的讓我很佩服。

這部電影最出名的臺詞肯定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命運不公,便和它奮鬥到底。

還有就是幾段哪吒編的的順口溜:1.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一吃七八個,吃完就拉屎,拉屎上茅房,發現沒有紙。

2.生活你全是淚,沒死就得活受罪,越是折騰越倒黴,越有追求越悲催,垂死掙扎你累不累,不如癱在床上睡。

3.關在府裡無事幹,翻牆搗瓦摔瓶罐。來來回回千百遍,小爺也是很疲倦。來來回回千百遍,小爺也是很疲倦。

還有,就是太乙真人的川普話好洗腦的,口音也好搞笑,

第二,它的故事情節很緊湊,其中有搞笑的,也有很感人的部分。整個電影的劇情很完整,沒有拖泥帶水,起因結果都交代的很清楚。

這部電影裡它主要講的是混元珠的兩位主人魔丸哪吒和靈珠敖丙對抗天命的友情,以及他們和身邊的其他人展開的。

因此在這部電影裡我覺得這一段最搞笑了:哪吒和敖丙一起打妖怪,結果敖丙中招了。解藥竟然是妖怪的口水,而且哪吒還要把口水塗滿敖丙的全身。

哪吒的師傅也是一個搞笑派,一出場就被豬給摔了。

最感動的就是李靖夫婦對哪吒的親情,早已經想好一命換一命了。

第三,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畫面真的比以前的動畫電影更精緻了,畫面感也很強。

其中我最喜歡的畫面就是敖丙要和哪吒一起渡天劫抗天命的那個鏡頭,很震撼,讓人身臨其境.尤其是在電影院看3D的時候,感覺很奇妙,讓我真的很為他們的友誼感動。

還有個鏡頭就是哪吒師傅太乙真人用指點江山筆畫出美景帶哪吒玩的那個鏡頭,裡面的假山假水很逼真,筆觸很讓人驚豔。細節處理的很細膩。

以上這三個就是我看完之後對整部電影的印象,感受最深的當然就是好開心中國的動畫電影終於也有可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電影了。


陌陌追劇


非常感謝樓主,有幸能回答你的問題和大家一起討論

首先,哪吒說的打油詩,“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一吃七八個,吃完就拉屎,拉屎上茅房,發現沒有紙。”看似簡單又押韻的短句,卻暴露了哪吒的身份,被世人孤立的原因以及對父母缺少陪伴的控訴。從影片情節來講,交代了故事發生的原因,為後續埋下伏筆。

其次,在和敖丙鬥法時,哪吒說:“別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才算,這是爹教我的道理。”隨著情節的推進,人物語言的設定更是為突出主題服務。哪吒會這樣說,是因為他已經開始覺醒,有意要對抗天命,同時也希望激起敖丙掌控自己命運的決心。

最後,在對抗天雷時,哪吒說:“去你個鳥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才說了算!”這一句話更是將電影的主題再次深化,概括出電影的核心價值觀。這種在特定環境下,說的話語,更具有感染力。

哪吒的語言設定有剛開始的膚淺內容到有內涵深度,取決於他思想的成熟度,同時也是劇情發展的需要。有思想有內涵的話語是人物的性格也越來越豐滿立體的體現,同時也能激發觀眾對現實問題的思考。


大叔歐巴


您好,我是小瞳瞳影視,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年7月26日在大陸上映,2019年9月6日,第十二屆中國國際漫畫節開幕式暨第16屆中國動漫金龍獎頒獎大會於廣州舉行。《哪吒之魔童降世》獲得最佳動畫長片獎金獎、最佳動畫導演獎、最佳動畫編劇獎、最佳動畫配音獎

2019年10月8日,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將代表中國內地參選2020年第92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哪吒之魔童降世》被授予推介委員會特別榮譽推介電影。

在過去的幾年,也有多部優秀國產動畫,在市場上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而這些影片的總票房大多在5億到10億。

即便是好萊塢、迪士尼的動畫,在內地也很難取得超過10億票房的成績。

很多觀眾都有這樣一種觀點:動畫片在現在內地電影市場上,仍然只能算是一個小眾題材。《哪吒之魔童降世》而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超越了日本動畫。這難道不算是突破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動漫也會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不但可以超越日漫,還能與好萊塢,迪士尼的動畫一決高下,謝謝




小瞳瞳影視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真的火了,而且還是出人意料的大火。在電影剛上映一小時多時間裡,它就突破了一個億的票房量。上映第二天,單日票房又破了2個億,到今天下午已經突破8個億的量了。這個場面,這在國產動畫電影歷史上還是第一次見。

如果說《大聖歸來》把國產動畫電影從一隻“小蝌蚪”帶向了更加寬廣的荷塘,那麼,《哪吒》已經在這片荷塘內吸附了更多營養。“我命由我不由天”“打破世俗的成見”……雖然人物和題材都汲取於中國神話故事,但《哪吒》卻已經不再是你我印象中的哪吒,他頑皮搗蛋,揹負著“魔童降世”這一世間人皆唾棄的罵名,卻在父母全身心的培育付出下,萌發出“拯救蒼生”的大愛義舉。神話傳說可不可以改?經典名著可不可以顛覆?這要看怎麼改怎麼顛覆。如果只是奪人眼球譁眾取寵,那所謂的顛覆只能是自撞南牆。經典改編,有點像太乙真人描摹“山河社稷圖”裡的那支神筆,每一筆都要剛剛好,過重過輕,都不能突破虛假的幻境。

《哪吒》這部電影無論是細節刻畫方面還是特效製作上都非常精良,而且它又傳承了中國哲學的邏輯。 劇中沒有一個是屬於真正的反派,都不是所謂的惡人,每個人物都各自有各自的委屈和私心,因此這種沒有黑白分明的角色人物,反而使他們的精神世界更有層次感,更加富有戲劇性。更容易使人產生共鳴 。

《哪吒》的爆火,讓國人重新燃起了對國漫電影的信心,很多人稱它為“國漫之光”。那麼這部國漫之光,又能給目前國漫電影什麼啟示呢?國內的動畫電影,缺得是故事麼?記得之前看到過一條影評,講得真是一針見血,“中華三千年文明,從來不缺故事,缺的是能靜下心來講故事的人。”顯然《哪吒》導演餃子就是這個能靜下心來講好故事的人。

《哪吒》光編寫劇本就花了2年的時間,寫了改,改了寫反反覆覆的,到現在這個最終版本已經是第66版了。製作起來更是麻煩,由於預算的問題,國內的一線特效公司都拒絕製作。最後導演只好四處奔波,找了60多家二三線小團隊,分包出去製作。整個團隊製作了5000多個鏡頭(是普通動畫電影近三倍的量),只為剪輯出最終近2000個鏡頭。

而劇中又有大量的特效鏡頭,大概有1400多個,幾乎佔了全片80%,這些特效鏡頭又找了20多個特效團隊共同協助完成。可以說整部影片不光耗費了大量的人力,也整整耗用了3年的時間才完成。不得不說真的挺佩服導演的,用5年的時間製作一部電影,這樣的決心和毅力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國內動漫行業,一直沒辦法崛起,少得不是有能力的人,而是能夠堅持,有毅力的人。《哪吒》的誕生讓大家明白了一點,國漫電影的問題,“不是能不能做不出有內容、有質量的3D動畫片,而是有沒有人去做這樣的動畫電影。”《哪吒》的爆紅,希望也能激勵更多國漫製作人能夠作出更多好看精彩的電影。


精彩影視精華


首先前幾年中國動畫片真心沒有讓人想起來的畫面,一直圍繞小朋友市場,題材的差異,畫面的不突出,內容不健康題材,簡直令人失望。

隨著2015年動畫片《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上映中國動畫開始慢慢成長起來。影片講述了成長和勇敢的故事,從一個更為全新的視角去表現西遊記,主要講述了被壓在五指山下的孫悟空幫助小和尚江流兒除妖救孩子的故事。影片更多的表現是一種自我成長,自我救贖的過程。東方的經典故事配合通行全球的3D特效,東方神韻的武打設計,把路人皆知的神話題材,拍出了溫暖世界的俠義情懷,畫面《大聖歸來》畫風寫實,場景設定夢幻玄妙,畫面美感十足,開起動漫成長之路。

緊接著2019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口碑爆棚,目前豆瓣評分8.7分、貓眼9.7分、淘票票9.6分,這是近10年來國產動畫所取得的最好評分。

國產動畫正在不斷崛起,我們與好萊塢動畫的差距正不斷縮小。國產動畫未來可期!






分享每一天111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質量上乘的佳作,片子本身有著過硬的品質。同時這部動畫電影進一步打破了國產動畫電影低幼化的現狀,結合了當代人價值觀重新詮釋了這個取材於《封神演義》的古老故事,構建了完整的世界觀同時也賦予其現代意義,探討了“成見”、“宿命”等主題,歌頌了親情與友情。再加上畫面製作精美,故事情節完整流暢,感情豐富充沛,我們不僅可以看到餃子導演無與倫比的想象力,也可以看到中國動畫製作越來越趨近於好萊塢的專業水準,這不得不讓人驚喜,從而願意為它走進電影院。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剛剛上映時,沒有人會想到它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不僅成功攻下小破球《流浪地球》登頂2019年度票房冠軍,還在不斷刷新紀錄,又在海外大規模的上映,讓人充滿了期待,這對後來動畫電影人來說既是鼓勵又是難以逾越的高峰。

隨著近年來國產動畫電影佳作不斷,國漫崛起的呼聲不絕於耳,但相對於“崛起”,我更願意稱之為國漫的“復興”,因為中國動畫電影曾經一度在世界電影舞臺上獨樹一幟,大放異彩。不認命是哪吒的命,也是中國動畫的命。中國動畫在這將近一個世紀走過的路程和我們這個民族、這個國家一樣,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