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韓信可憐嗎?

wojiushiwo080728


其實韓信挺可憐的

從韓信身世來看,韓信身世是個迷,史書並沒有具體交代他的出身,但根據韓信的行為習慣,我們可以知道,韓信應該是沒落貴族之後,在其成長時期應該是接受過完整的精英教育,在他的骨子裡一直是以精英貴族自居,而且可能是因為少年時期沒有經歷過生活之苦,所以韓信並沒有什麼生活謀生技能,並不是他懶,而是他確實缺乏這方面的歷練。

一個英俊有才的少年淪落人間,靠蹭飯生活,靠漂母接濟,還要受街霸欺凌,若不是家道中落,他本可以有更高起點,直到出將入相的,那段人生經歷放在他身上我覺得還是挺可憐的。

第二個可憐之處在於該反的時候不反,不該反的時候偏偏想反,結果解決可想而知。韓信投靠劉邦後,打下了齊國,而這時候劉邦被項羽圍困,此時是韓信人生的最大機會,此時他應該反,但這個時候他很猶豫,因為劉邦對他有知遇之恩,心裡被道德綁架了,於是他想投石問路,便在劉邦危難的時候討要一個假齊王的封號,要是劉邦沒給或者給的是假齊王,那麼韓信可能會走上一條不一樣的道路,天下可能鹿死誰手就不好說了。可是偏偏劉邦在張良的提示下,反應很快,要給就給真齊王。這樣一來,韓信沒得選了,一心只想跟著劉老闆幹了。

不該反的時候他卻蠢蠢欲動,最大的敗筆就是他收留了鍾離昧,鍾離昧是項羽手下大將,項羽死後,他被劉邦全國通緝,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卻收留了鍾離昧,在劉邦看來,收留鍾離昧就是意味著背叛,更意味著韓信要在楚國發展自己的勢力,這還得了,本來韓信就功高蓋主,還不知收斂,他的結局早就被寫在劇本的最後了,用何種方式殺他,什麼人出面,什麼人執行,什麼人不能在場,什麼人來背鍋,早就安排的妥妥的。

韓信是個好人,但不是個狠人,他政治上的謀略差軍事才華幾條街。本來可以掌握自己命運的,但他沒有把握住,可悲,可嘆,可惜還有點可憐。


獨行的靈魂


問題:你覺得韓信可憐嗎?

三眼君認為韓信既可憐又可恨。

但三眼君認為的可憐並不是韓信被夷滅三族一事,而是另有別論。

韓信可憐有四:

韓信雖有才華,卻因為不拘禮節得不到舉薦,加上家境貧寒,常常去蹭飯,結果還被人性冷漠所傷。

韓信母親去世後,韓信甚至沒有錢為母親下葬。

韓信被地痞流氓滋擾,飽嘗胯下之辱。

投奔同鄉項羽,卻得不到重用,真是“老鄉坑老鄉,兩眼淚汪汪”。

大概就是這些,至於韓信被夷滅三族一點也不值得同情,甚至可以說是可恨。

一、韓信在項羽那裡得不到重用,可以說是英雄無用武之地,是壯志難酬。

壯志難酬對一個有才華的人是極其痛苦的。而韓信幸運地遇到了蕭何劉邦。

有人說,是蕭何慧眼識英雄,可最終的決定權在劉邦手上,到底用不用韓信,最終還是劉邦說了算。

劉邦不僅破例拜韓信為大將,而且還事先齋戒,要知道劉邦可不是什麼喜歡禮數的人。

二、在酈食其說服齊王歸順後,韓信因為嫉妒酈食其的功勞,故意突襲齊國,導致酈食其被殺。

三、韓信攻佔齊國後,居功自傲,竟要求做代理齊王,當時劉邦自顧不暇,這種做法無異於趁火打劫,難怪劉邦會記恨他。

四、口無遮攔。韓信曾對劉邦說自己用兵多多益善,雖然最後堂而皇之地糊弄過去,但還是讓劉邦起了戒備之心。


桃桃是愛歷史的女孩子


韓信作為“漢初三傑”之一,統領三軍,為劉邦打天下做皇帝立下了汗馬功勞,劉邦即位後,明被封王實則被收兵權,最後又遭殺害,下場不但可憐而且可悲。

一、封王削兵權。韓信年輕時很窮,但有志氣,經過他的勤苦好學,加上其軍事將才天分,經蕭何引薦,做了劉邦的大將軍。他用心操練兵馬,使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讓劉邦得以立足關中,對決項羽。劉邦登基後,借慰問之名來到韓信的營帳裡,對他說:“將軍立下這麼大的功勞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但現在天下已經平定了,將軍還統領大軍,恐怕別人猜疑。萬一將軍受點委屈,叫我怎麼對得起將軍呢?將軍是淮陰人,我就封將軍為楚王,這可是衣錦還鄉喲!”韓信無話可說,只得交出兵權,回到了楚地。

二、降王為侯。回到楚地不久,項羽原先的手下大將鍾離昧為了躲避漢高祖的緝拿,來到了韓信府上。他們兩人很有交情,當初韓信在楚軍中做事時,有一次得罪了項羽,要不是鍾離昧說情,霸王就把他殺了。韓信不敢忘恩負義,就把田他收留了下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件事很快就傳到劉邦的耳朵裡。一個韓信就夠對付的了再加上鍾離昧,要是造起反來,可比項羽還厲害。這可怎麼辦呢?很多大臣都主張發兵,只有陳平不同意,他向漢高祖獻計說:“楚地有個雲夢澤,陛下就說去巡遊,讓他見駕,到時候一兩個人就可解決問題了。”劉邦連稱妙計,就在前201年十月擺駕出發了。韓信接到詔書後,不由得犯了難,接駕是臣子的本分,他不能不去,而他收留了鍾離昧,又不敢去,無奈之下,他只好把這件事跟鍾離昧直說了。鍾離昧悔恨地說:“我真不該投到你這裡來!不過我也得告訴你,今天我死了,明天就輪到你亡了。”說完他就拔劍自殺了。

韓信提著鍾離味的人頭,前去見劉邦,沒想到漢高祖叫武士把他綁了起來,帶回洛陽發落。韓信畢竟立過大功,漢高祖沒有殺他,卻取消了他的楚王封號,改為淮陰侯。

三、慘遭殺害。過了幾年,陽夏侯陳稀造反,漢高祖要韓信去討伐陳稀,他推說有病,漢高祖只好自己去討伐陳稀。劉邦走後,有人向皇后呂雉告發,說韓信和陳稀想裡應外合,發動叛亂。呂后跟丞相蕭何設計把韓信騙進未央宮中,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其殺害。


老梁趣談古今


絲語觀點:韓信不僅可憐,而且可恨!

★點擊右上角【關注】油茶絲語,遇見更多深度好文和精彩。

★溫馨提示:完整閱讀本文約需2分鐘,歡迎您留言評論!期待您的分享、點贊和鼓勵!

讀書品史明事理,借古鑑今知興替。讓絲語和您一起走進歷史,走近民族、國家以及世界的過去,去品讀、去了解、去揭秘那一場場或驚心動魄或平庸骯髒的“曾經”……

本文看點:韓信從一個吃“嗟來之食”和能受“胯下之辱”的放浪少年成長為一個“戰必勝,攻必取”、“國士無雙”的大將軍,既有其偶然性,又有其歷史的必然性,然而,在他本可以“水到渠成”地享受自己創造的榮耀和幾天安然日子的時候“功成身死”,著實讓人為之感到“惋惜”,甚至嗟嘆!(蓋世武功,人情不通)

這,不得不說是其人生的一種悲哀。今天,就讓我們拋開個人的“成見”,以一種生活的理性來看看韓信的“可憐”與“可恨”之處吧!

韓信的“可憐”與“可恨”之處。

可以說,韓信在他本可以“水到渠成”地享受自己創造的榮耀和幾天安然日子的時候“功成身死”,與他看不清形勢,讀不懂人,以至於錯誤地認為自己可以因“功”自保,錯過“隱退求安”的時機具有莫大的關聯。

其實,在彭城之戰的時候,韓信擁兵“自重”,向劉邦“索要”齊王虛名之時就已經遭到劉邦猜忌;在駭下之戰的時候,又遲疑救援更是已經埋下劉邦想要消減其兵權的禍根,這也是建國“稍穩”之後劉邦就迫不及待地想方設法找到“理由”將韓信貶斥為沒有實權的淮陰侯,“死”之將至而韓信仍不自知,及至被蕭何和呂后合謀騙殺,最後才說:“悔恨沒有采納蒯通的計謀。”

整個過程,似乎看不到一點韓信作為一個“戰必勝,攻必取”、“國士無雙”大將軍的“範”,也看不到一點他作為軍事家分辨形勢和讀觀人事的敏感性及目光,著實可憐可嘆,而且可恨!


油茶歷史絲語


韓信,不可憐,一將功成萬骨枯!韓信死是必然的,自古以來功高蓋主的大將,有好下場的有幾個?屈指可數,他還碰上的是劉邦這個“主”,半道還要挾過劉邦,他不被幹掉才怪,自古以來有幾個開國君主的胸懷和李世民能比肩的?何況劉邦還是一個布衣天子?



暢十四


韓信並不可憐,在韓信年輕的時候,我們可以注意到一個細節,韓信,是隨身攜帶一支劍的,而且他還識字,這在古代非常的難得。

為什麼這麼說的,古代的社會生產力相當不發達,普通人連吃飽飯都很難,更沒有精力,也沒有金錢去學習識字。而韓信不僅也有劍,而且還識字,這就說明他以前是個貴族,只是說他他們這個貴族家庭沒落了而已,他很有可能是在秦朝期間被打下去的某個貴族的後代。

瞭解到韓信的真實身份,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他並沒有系統的學過軍事理論,卻指揮了一場又一場著名的軍事戰役,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背水一戰。

正是因為有那種貴族的傲骨,他不務正業也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只是後期有一個婦人看見他過得如此可憐,才賞了他一碗飯吃。

後期由於各種各樣的歷史機遇,他跟隨了劉邦一步一步做大做強,最終在成為假齊王的那一刻起,真正激怒了劉邦,他的命運就已經註定。

我們可以看到韓信本身是有性格缺陷的,他特別容易瞧不起人,他瞧不起劉邦的好兄弟樊噲,他覺得能跟這樣的人在一同一個朝堂上辦事是侮辱了他自己,後期他也是因為驕傲自大,不聽別人的勸誡,劉邦通過偽遊雲夢這一招,才把他真正制服。

儘管他最終的結局並不好,但是從他個人的角度來說,他的人生起碼輝煌過,他也實現了自己人生的志向。所以說每個人都會有每個人的命運,他只是在他的那個命運裡面做到了他自己最好的而已。



資治通鑑學習讀書會


韓信是即可憐又可悲。為什麼這麼說呢?

秦末,天下大亂。韓信先是投奔項梁項羽,但未受任用,後又投奔劉邦,經夏侯嬰、蕭何的舉薦,受到重用。從此大放異彩,東征西討,威震天下,可以說,劉邦的天下一多半都是韓信打下的。

不過還是那個老套路,韓信功高震主,被劉邦誘殺。

韓信曾在第一次被劉邦猜忌時說:“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這說明韓信對劉邦、對權力鬥爭的殘酷性有清醒的認識。

說其可憐,是因為韓信為劉邦立下天大的功勞也要被清算,想退讓都不行。說其可悲,是因為已料到自己的悲慘結局,但卻猶豫不定,想反不反,未能扭轉自己的命運。


有史以來


縱觀中國歷史,韓信無疑是一顆璀璨的將星,也許有人認為韓信只活了35歲(前231-前196年)就被呂后誅殺著實可憐,但是我個人認為韓信這一生值了,韓信早期投奔項羽不被重用,到後來遇到蕭何把他舉薦給劉邦,封為大將軍,拉開了他的開掛人生的序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破楚國平魏國,伐代國,敗趙國,降服燕國,攻齊破楚,會師垓下逼得項羽自刎,一度做過齊王,楚王,位極人臣,正事劉邦給了他實現他人生價值的舞臺,雖然到最後落了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但是也為中國歷史留下了嶄新的一頁!


奧聰


可憐!首先是身世坎坷,從小家境貧寒,長大後因為堅持自己士人的身份,差點連活下去都成問題,要靠漂母接濟才活下去。第二是遭遇可憐,懷才不遇,在霸王項羽那裡始終發揮不了,得不到重視,千辛萬苦到了劉邦那,要不是有蕭何舉薦,一樣得不到重視。第三是命運悽慘,明明有機會自立為王,三分天下的,卻堅持士人的傳統,沒有這麼做。

1.高地葬母

韓信出身平民,性格放縱而不拘禮節。未被推選為官吏,又無經商謀生之道,常常依靠別人餬口度日,許多人都討厭他。韓信的母親死後,窮得無錢來辦喪事,然而他卻尋找又高又寬敞的墳地,要讓那墳地四周可安頓得下一萬家。韓信將母親安葬在這塊高地上,似乎在向人們傳遞著某種信息:韓信雖然是一個窮苦孩子,但是將來一定會發達的,待有朝一日成功之時,一定會為母親安排風光的守冢。

2胯下之辱

淮陰有個屠戶侮辱韓信,說:“雖長大,好帶刀劍,怯耳”。並當眾侮辱他說:“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韓信注視了對方良久,慢慢低下身來,從他的胯檔下爬了出去。街上的人都恥笑韓信,認為他是個怯懦之人。

3 家境貧寒

還有身世坎坷,從小家境貧寒,長大後因為堅持自己士人的身份,差點連活下去都成問題,要靠漂母接濟才活下去。第二是遭遇可憐,懷才不遇,在霸王項羽那裡始終發揮不了,得不到重視,千辛萬苦到了劉邦那,要不是有蕭何舉薦,一樣得不到重視。第三是命運悽慘,明明有機會自立為王,三分天下的,卻堅持士人的傳統,沒有這麼做。最後落得被殺。

以上就是本期問答全部內容歡迎轉發、留言。 (注:未得允許,不得轉載!)


a阿輝


不可憐,就是有點蠢

韓信知道很牛逼,打仗很厲害。然後他就認為自己應該被尊敬,誰都該依著他。特殊年代確實如此,一旦天下平定,就差不多該沒了

韓信一開始投奔項羽,但是項羽自己打仗也很厲害,並且認為沒有人比得上自己。

所以理所當然的,韓信不受重用。之後他因為種種原因跳槽到劉邦那,併成為大將軍。

他確實為劉邦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是,他幾乎把所有人得罪了個遍:先是明明白白地告訴劉邦:你不行,接著明裡暗裡要挾劉邦給自己封了個齊王,然後在另一個王樊噲臉前拽來拽去。

天下早就太平了,你一個將軍還那麼大脾氣,還不太尊重皇上,皇上還不一定打得過你,你又不懂得進退,不搞韓信搞誰?劉邦打仗可能不行,但是別的都行。玩個韓信還不是輕而易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