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房明智嗎?拋掉名下多餘的房產,屬於識時務的行為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房地產行業的處境不太妙。樓市溫度不高,房企被掐住命脈,不得不降價換取現金。搞的一些房產銷售不好做,有的銷售到現在還沒有業績。最近房產這個話題很火熱,小編在58部落上看到有網友分享自己的故事,在我心目中最好的工作是房產銷售,因為我喜歡房產銷售這個工作,而且適合自己的工作才是好工作。房產銷售很鍛鍊人,一個很有前景收入還不錯的工作。有朋友可能會想,在這個時候,將手裡多餘的房產拋出去,是不是比較明智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現在買房明智嗎?拋掉名下多餘的房產,屬於識時務的行為

就樓市現狀分析,這種做法相當的識時務。畢竟,當下市場講究現金為王。手上有了充足的現金,才更能夠把握機會,將資金注入更能盈利的行業。


現在買房明智嗎?拋掉名下多餘的房產,屬於識時務的行為

近幾年,各大房企都不再拘泥於地產行業,將目光向外發散。恆大就中意新能源汽車、教育方面,萬達涉足文娛、旅遊行業,碧桂園則大力進軍機器人領域……倘若這些行業的科技有所進步,將對人們的生活、出行產生巨大影響。及早回籠資金,適時對這些行業進行投資,會獲得更多的返利。即便不投資這些行業,針對教育行業進行投資,也能夠獲得不少的收益。

現在買房明智嗎?拋掉名下多餘的房產,屬於識時務的行為

而且,我們還不必擔心房價下行所帶來的危險。縱然國家一再強調“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但是本質上,政府還是十分希望讓房價迴歸正軌,不要出現購房難的問題。所以,自從地產行業擠出消費以後,國家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干預樓市。隨著中央的強力插手,不少炒房客感到寢食難安。現在售出多餘的房子,未來樓市火爆還有機會做“棋手”。如果被套牢,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名下財產貶值,從過去的千萬富翁變成百萬富翁,從百萬富翁變成溫飽家庭。

不過,能夠肯定一點,未來房價大幅度上漲的可能性無限等同於0。

首先,全世界都處於負利率時代,經濟艱難,中國自然也很難例外。如今,國內很多企業都在裁員,恆大、碧桂園更是削減了不少的員工。即便央行開始降準,讓流動資金注入實業。同時,政府展開降稅工作。可是,這些措施都難以在短時間內看到成效。當大眾對未來收入預期、房價上升預期下滑之後,樓市自然由人山人海轉向門可羅雀。

其次,縱然最近一些城市給地產行業解綁,但是也不乏某些省份加緊對樓市的束縛。據悉,今年海南省的商品房銷售面積與銷售額在當地政府的監控下,大不如前。鄭州等地樓市,更是連續多月爆冷。可想而知,這兩個訊息的背後究竟寓意著什麼。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房價興許不會大跌,卻也不會大漲,而是趨向於穩定。對於投資者來說,讓這一點成為現實完全就是災難。不管怎麼說,如果長時間都沒有將名下房產售出,他們的投資就已經算是虧損。

現在買房明智嗎?拋掉名下多餘的房產,屬於識時務的行為

再則,房價上漲的因素幾乎都受到限制,能夠獲得利潤變少。過往某些城市房價比較便宜,每平方只需要2000元。如今,大部分城市房價都漲到一萬元以上,想要繼續上升,並不容易。更何況,2015年,國家為了消除庫存,適才默許各地政府採用八成左右的貨幣化安置。然而,這一政策的執行結果並沒有很好的達到預期結果。這一次,國家最多使用棚改為小縣城房價託底,不太可能造出無數持有鉅款的拆遷戶。

最後,民眾的錢包乾癟,槓桿率已經達到70%。為了購房,不少家庭的生活質量大幅度下降。目前,還未入場的同胞,十個有八個,兜裡沒錢,剩下的兩個,還不打算購買。在這種情況之下,就算想要出售房子,不將價格壓到一定程度,也沒有下家願意接手。不管怎麼說,90後、00後比之祖輩、父輩,更加崇尚及時行樂,讓他們背N多年的房貸,不願意的人數比例相對較大。

現在買房明智嗎?拋掉名下多餘的房產,屬於識時務的行為

總而言之,而今賣掉房子,較為明智。無論如何,國家也很難再允許地產行業繼續蓬勃下去。通過投資房產獲得財富過於輕鬆,十分容易導致國人喪失銳力進取的朝氣。而且,大部分國人都在地產行業謀求財富,實業又該依靠誰來振興呢?到時候,即便有技術,廠長、店主也不一定能夠招到人。在地產行業售出一套房子能夠入賬百萬,辛辛苦苦能夠賺多少錢?

據此可見,國家未來必然會再度加強持有多套房的成本,推出類似房產稅、空置稅的手段。選擇繼續持有大量房產的朋友,或許會眼睜睜地看著身價縮水,卻沒有任何辦法。得隴望蜀的結果,非常可能就是隴、蜀皆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