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三年副总经理,因公司关闭重新找工作。但行业不景气,你能接受做一个部门经理吗?

大王爱学习


接受吧。我和你一样,说说我的类似的情况吧。

两年半以前,我是公司总监、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是公司副总级。这个公司我是资历最老的人,也是当时集团系统内最年轻的高管。

三个月后,集团有个项目筹备,让我任常务副总经理,我就同时兼着原公司职位,同时筹备新的项目。两个月后项目未成功启动。我继续留任原公司职位,但工作量少了很多。

七个月后,我被调到集团另一个公司任事业部部长,待遇和原公司一样。 半年后,我辞职,应聘到了一家新的公司,任事业部负责人,待遇比之前公司高20%。 两个月后,新工作因公司一把手涉嫌贪污受贿被抓,项目忽然停了,团队解散。我失业了。

两个月后我找到了新工作,到了一个客户的公司,任总经理助理,公司二把手。几天后我辞职了,因为工作时间与家里有冲突。

一个月后,我应聘到一家小公司任副总,两个月后我辞职了,因为不认同总经理管理方式。

半个月后,我到了一家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任总裁助理。 工作四个月后,我被一家很小的资本公司挖过去了,任董事长助理、兼事业部总负责人。

工作四个月后,辞职,到了一家公司任一个部门的所谓“院长”。

不到一个月,我离开了。到了现在的公司,一个部门的主任。 现在的公司是我只为最低的、工资最少的,但还是接受了,长时间的换工作,总会有各种原因不适应,想让自己安稳一下。

昨天,有一家我家附近的公司邀请我去他们那里做副院长,本来挺好的。但我知道那公司管理混乱,经常辱骂员工,小三当道。我拒绝了。

不用考虑或纠结我为什么辞职那么频繁,原因太多。谁也不愿意轻易换工作。

我只想说一句话,职位没有任何意义,是别人给你定的,说再说小一点,就是一个称呼。

除了我第一家公司的总监职位权力非常大之外,其他所有的职位都是虚的,没有任何实际权力,现在的私营企业,都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

永远记着这句话:在私营企业里面,职位,是老板给你封的,在他面前,所有他下面的都是员工,对他来说,所有的职位称呼都不在乎。 业绩,才是自己的。


田埂上的鱼腥草


亲身经历,回长沙前为一个5000人海外厂的二把手,回长沙后,已经调整心态重新开始,因行业完全不同,本人大专学历在长沙动辙本科起步的市场下,放低身价是必须的。

很遗憾,本人心态是调整了,也甚至愿意从助理开始学习新行业,但机会仍不多,也有小公司老板非常欣赏我,加入后,才了解光是心态调整好,愿意吃苦学习仍是不够的,以往长久的工作环境造成的习惯是不容易,或者说还不够接地气吧...

如果有经济压力,不管是经理,主任还是助理,相信都能够坚持下去。如果是考虑未来的事业发展,还是找个有前景的公司,尽量不换行业,职位不应是重要关注点,薪水与未来职业前景才应是。

以上仅个人粗浅的经验分享。


静待枙子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比较靠谱,从毕业在一家单位干了十多年,做了分公司总经理,35岁出来,现在一家单位做部门经理。

原来单位5-600人,现在单位3-4000人。收入略有降低,但是应酬几乎没有了,干活也顺心许多,效率也高了不少。加上内心也烦人叫“总”,从前弹丸大的公司,能有20-30个“总”,也是醉了…


一个大2


题主您好!我这里有两个例子,权且当个故事听听。

第一个故事是我老婆同事的故事:我老婆有个同事,大家都叫他赵哥。赵哥是公司销售元老,曾经当过大区经理。是本区域大区经理的老领导,后来不知为什么被撸下来了。估计是找了自己曾经的手下,调到我老婆所在的团队,成了一线的大头兵。

赵哥不愧是当过大领导的人,在一线销售干的平地起惊雷,业绩鹤立鸡群。每个月例会,他汇报上个月的业绩时,同事们听了嘴都合不上。

赵哥对公司考勤制度视若无物,一个月有一半时间不在岗。顶头上司忌惮他特殊的身份,也佩服他的业绩。两厢无事,各自安好。赵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人业绩,在同事们等着看他还能整出什么动静时业内一家公司把他挖去做大区经理,负责三个省的销售。不到一年时间,赵哥留下了一个传说。

另一个故事是我同学的大区经理,是某著名外资企业的资深大区经理。学历很高,一直以来业绩做的都很好。

天有不测风云,公司高层动荡,所有的高管通通被裁员了。这位大区经理被裁后不肯自降身价,别说级别低的看不上,公司小一点也不愿意屈尊。三年过去了,还在家里刷简历找工作。再后来我同学联系不上他了,后面的故事就不知道了。

找工作这事有的时候还是要点运气的,你有这个能力不代表市场上有这个需求。特别是高级管理岗位,时机不好真的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副总经理这种岗位,多数公司都是内部提拔的。在某个特定的行业,可能几年也出不了一个职位。

过去在职场上的积累要成为一种资本,而不能让它变成负担,对现实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放不下身段,曾经引以为傲的资本会变成一种负担。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是对自己最负责任的态度。

屈尊找低一级别的岗位可以做为权宜之计,保持职业热度,在这个圈子一直混下去,积累人脉,待有匹配的岗位出现再去应聘,重新干上副总的机会还是有的。

有这么高的级别,应该积攒了丰富的经验、人脉还有相当的资金。与其等一个未知的机会,不如自己创造一个机会。如果还有动力再挑战一下自己,这时候创业或许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新城新居民


2017年父亲生病,老婆产后抑郁症,放弃所有,回到老家,准备用三年时间从头开始,没想到第二年2018年5月就被人挖了,目前高管任职,2019年换职场,建团队,各项指标都不错,收入也凑合。那年我30岁,马上33岁了。我想说,有能力没,有能力怕个熊。


sunpaifou


。在这里我讲一个自己的故事吧?我自己曾经也在职场里做过很长时间,曾经在三家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里做过,从员工一步一步做起,部门经理、总监、总经理都干过。曾经有段时间自我膨胀,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于是心心念念地出来创业,觉得一定像自己以前的经历一样打败所有对手然后登顶成功,结果天不遂人愿,创业失利,于是又要重新回到职场找工作。这个时候的我就是进入一家小公司做部门经理。没有什么大不了,而且依然兢兢业业,工作依然可以一丝不苟。甚至我觉得接受起来都没有一点点不自然,顺理成章的我就进入角色融入了新的公司,主要我觉得有以下三个原因吧?

1、形势逼迫

不管何种原因从上家公司出来了,现在的你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生活都是要继续的,说直白点:房贷车贷要接着还,父母每月的钱要继续给,孩子的补习班要接着上,甚至每个月的菜钱肉钱还得出,不工作就没有收入,形势所迫就要工作,当然有原来的相同职位更好,没有的话稍低一点的职位也不丢人,我相信无论什么时候凭劳动吃饭都是光荣的!

2、相信自己的实力

电影1942里张国立饰演的地主在逃难的路上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我当过财主,知道如何干到财主,用不了几年,我去了陕西还是财主!”你真的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的话,只要工作处理的出色,要相信企业不会对你的作用视而不见的,那么是金子迟早要发光,你很快就会恢复原来的职位。

3、看淡了一些事情

我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在意过很多事情,比如:公司是不是世界五百强?公司办公室是不是在5A级写字楼里面?公司楼下有没有星巴克健身房?公司装修的上不上档次?公司前台好不好看?甚至为自己名片上印着经理还是副经理而耿耿于怀……觉得这些是公司实力体现,而且也是公司对自己重视与否的体现。但是后来随着自己对事务的看法越来越现实,现在已经越来越不在意这些。

现在我的想法是:公司在不在5A级写字楼里,有没有星巴克,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自己一个月又喝不了几次;公司装修上不上档次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呢?我自己依然住在自己的小陋室里。公司是不是世界500强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还是那个只能吃几两米饭和7杯水的普通人而已,公司的光环会让我泛点金边,但是离开公司我依然是我。我要的不是公司装修漂亮,有星巴克有健身房,这些都有了也不能改变我每天挤公交车的现状啊!我要的是给我理想的薪资和发展空间啊!

当人想通这些以后,你就会明白:大公司与小公司有区别,但是对你个人而言没有区别。你个人要看的是公司给你的薪资和发展前景。

希望每位朋友早点想通,越早想通越早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职场大嘴兽


难道你真心爱在领导岗位上坐着?是没坐够还是没操够心?不干老总了还要干部门经理?我真心服你了!

告诉你我的经历和现状吧,我从2002年在国企主动离职,在一家较有规模的公司做副总经理,一干就是5年多,后来因公司出现些问题,我离开,再聘到另一家民营企业做副总经理(不在本省),做了3年多,长期两地跑也是厌倦了,离职后在本市又聘一家全国连锁性服务性公司,一干又是几年,在几家副总岗位上都是负责行政、办公室、客服、售后及培训,说实话,除了体面和收入不错,那是真的累心累脑啊!上对董事长下对各部门经理,总之,没有静下来的时候!

自打从前年离职回来休养一段,但是,还真的闲不住,就又找一家民营企业,唯一的条件就是不做管理了,现在生活的绝对轻松,到点上班,到点回家,太舒服了!这可能也是对以前做管理劳累过度的一个补偿吧!

所以,哥哥劝你一句话,换个角度过人生,真的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苍天老鹰


我在职场12年,一线家电品牌6年和一线建材品牌6年,我一样遇到了你这样的问题,从一个公司的产品经理到另外一个公司的普通业务做起来,分享一下我是如何看待你这个问题的。

我07年毕业参加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在家电行业,从基层做起,摸爬滚打6年时间慢慢成长成为了一个市场经理,经历了家电下乡的最好时间,那个时候我们的产品是硬通货,每年很轻松就能把钱赚到,但后来我慢慢发现不怎么赚钱了,身边人收入都不是特别高,我那个时候的职业敏感度还是很高,就觉得呆在原地不动可能未来就这样了,跟我当时的老大提出辞职,说心里话那个时候是很痛苦的,因为不知道未来不知道怎么样,但我知道我不能停留在原地!走的时候我跟我的老领导抱在一起哭得非常伤心,那是我的第一份工作!

辞职后经过朋友推荐来到了一个建材品牌,也是龙头企业,在当时别人也不知道你的水平,你也不懂产品和行业知识,就选择做了一个市场推广工作,当时就考虑两点,一是相信自己会做好,二是只要行业在高速发展,未来也一定会有更大机会!

所以建议换工作两个维度:

1.换行业不换工种,你是值钱的。

2.换工种,不会行业,你会得到更多锻炼机会,未来也是可期。

没有什么可不可以,成年人衡量好自己要什么,选择性出发!


越哥说职场vlog


不说做部门经理,只要收入能保证做业务员都乐意,任何抬头都虚的,人要学会拿起又放下。


我上家公司的一位朋友最早和我一起加入公司,一路最高也是做到副总经理,后来公司裁员和一些斗争,她被一撸到底,成了业务员。

但她也没抱怨,没想着要维持可笑的“尊严”,依旧踏踏实实在公司干。

由于之前是副总,各个部门关系都维护的不错,资源方面多少能争取到不少,降下来以后,她的综合收入不比做副总时差,操心的事情还少。


抬头和职位是空的,没有实质性权利只是一个负担。

我曾在一家公司负责全国销售管理、运营管理、客户成功管理,收入还没下属高,有什么用。

后来想通了,辞去了后两个职能,责任少了很多,影响力依旧在,没什么区别——公司很多高管都要让几分。


做人不要被职务吊着走,给个副总经理,下面没有骨干支撑又有什么用,只是空有抬头的光杆司令罢了。


蹩脚乌鸦


副总这个职位也只是原东家给予的,至于自己的能力有没有达到,需要社会的考验。

我原来也是总监,后来离职想找离家近,双休下班早的,结果家附近只有专员岗位工作,经过分析及对新东家行业,目前现状的了解,觉得还是比较有发展前景,就以专员的岗位入职。目前从专员到高级专员到部长只用了6个月。所以人不必担心刚入职的职位和薪酬,主要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