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看待一些将自由体诗硬是冠以绝、律为题的人?

雸夜青藜


杂文论坛:“你怎样看待一些将自由体诗题写为绝句、律诗的?”中华民族特色古典传统文化,内含丰富,作品经典。其中绝句、律诗的创作也是十分讲究创意所表现的具体格式,类别的。无论是绝句或者是律诗一是要求有平仄音律,二是定位风韵的铺垫。然而,现代自由体诗在创意本体上根本改变不了其内在素质功能的原始作用。尽管在当今天下某些人利用在传媒中介领域里的个性张扬优势,大肆鼓吹喧嚣,但是,这种“改头换面、张冠李戴、指鹿为马”的虚伪造假文风,危害极大。一方面,在社会各界的公开传播推广,对于年青一代爱好文学诗歌曲赋者是误人子弟的歪理邪说。另一方面,实事求是的讲是违背文心雕龙古典文化精品创作的基本原则与表现体裁原始框架及绝句、律诗标准常识的。“假的就是假的,任何骗人的伪装都应当一层一层的完全剥去。最终,在事实上还原其实质的本来面目。对古典传承文化事业负责,对古往今来广大读者观众、特别是年青一代文学爱好者负责。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特色之光辉灿烂的古典文化才有可能更好的加以全面推广或发扬光大!!


江湖浪子风情豪客


我连普通话也说不准,没法写格律诗。我也不做瞒天过海的事,我自己几斤几两知道,也知道什么叫自知之明,没必充高大上。我是退伍老兵,做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事。都老了,虚荣心不值钱了,我也不想说别人不好,只能说自己。我只写自由体,我这二个月不到的新人,也有很多人认同我,阅读我的歪诗,给我点赞关注,中国人讲礼常往来,我有时间也来个互动,我很感谢大家给我的支持和鼓励!人不能只顾自己,你要是真的把自由诗写好了,我相信自己,也会感动上帝的。上帝创造我们,儿孙做得好,难道他能熟视无睹吗?





胡学秀


即然是“自由体”也没有什么硬与绝,律之说。诗词是什么?诗词就是以各自的情趣与爱好而出现的,只要几句话要把自己的心情跃于纸上,按各自的知识文平去理解吧。

当然,有的看你用到什么地方了,比如西厢记里的几句话,“月照西厢下,门户忽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看后月夜就自然的成就了一段美事,也给一部西厢记装了魂,使人们广为流传。

再比如一件真实的事,有一对夫要在结婚的头天晚上,进了洞房女的为了试探丈夫的学历,就给丈夫写了两句诗“奴本心花早怒放,只怨天葵阻各方”。丈夫只上到二年级,是不懂其中奥妙的,不管三七二十一诗一抛,结果是霸王硬上弓,血溅鸳鸯帐,到如今夫妻感情都是貌似神离。虽然成了人们的笑谈也算是一段佳缘吧!

两种不同的诗句,用到不同的地方各显露出不同的效果。所以诗句也要看什么场所什么人理解。中国是文明古国,其中的奥妙是博大精深的!


聊斋书园


大家好,我是零点拾韵。在正式回答之前,请允许我啰嗦几句做个铺垫。

记得大学的第一堂课,老师就给我们说:大学四年分四个阶段,大一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略有醒悟、是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奋发图强、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彻底顿悟、知道自己知道。

言归正传,回到题主问题。对于将自由诗冠以绝句、律诗的人,我觉得应该予以包容,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相信他不是故意蒙蔽读者

网络上爱好诗词的大有人在,但水平的确参差不齐。比如题主能发现其中的格律错误,应该是诗词的行家里手;反之,如题主所说的将自由诗冠以绝句或律诗的人,水平就稍欠一些。

那么,这部分朋友是故意蒙蔽大众吗?我想不会。既然知道自己的诗不符合韵律,那他一定会先修改再发布,而不会愚蠢到明知道不符合韵律却要冠以绝句或律诗。

不管水平高低,都是诗友,应该取长补短

一首被冠以绝句或律诗的自由诗,被你阅读了,说明你和他都是诗词爱好者,茫茫人海中,具有相同爱好而且还能因为一首诗而结缘,也可以说就是百分百的诗友了。

既然是诗友,就应该取长补短。格律方面你固然比他强,但在辞藻、境界等方面或许各有所长。先给对方一个赞作为鼓励,再善意的提醒彼此的错误,长此以往,比将会共同进步,中华诗词氛围必将更加浓烈。


零点拾韵


对于格律诗,我也是初窥门径。浅谈一二。

首先,格律诗与古风并无高下之分。古风相对自由,格律诗对平仄韵律的要求更高一些。乾隆的御制诗集都是格律诗,今人不屑一顾,而李白的《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古风十九首》都是古体,传诵千古。

但是,把古体诗、打油诗标注为五绝、七律。是绝对不可以的。就算是李白,也不敢造次,他在翰林期间应唐明皇诏所写的诗,全都是严守格律的作品。古代科举作诗,只要出律落韵,文章写的再好也白搭。“平生双四等,该死十三元”的学霸高心夔对此深有体会。

格律诗相当于现在的论文。字体、字号、行间距、标点符号、注释都有严格的要求,你不排版就交上去,能毕业就见鬼了。

至于填词,比格律诗的要求还要严苛,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字数凑够了,乱扣《蝶恋花》、《江城子》、《水调歌头》的词牌,在古代是会歌妓笑掉大牙的。因为这些词牌,都是固定格式的流行歌曲,如果是乱写的根本就唱不出来。


诗魔独孤求踹


如今又没有考试专门考诗词。现在写诗词就是一种娱乐方式,娱乐自己,娱乐他人。不按格律写也贯以绝律是他个人的事,又不犯法。只要爱好写诗词的人,就不可能不知道格律这回事。对于一个文学和诗词功底以及知识积累不够深厚的人,要想写好诗词又遵循格律,绝非易事。所以不必强人所难,能爱好并自己写作诗词,已经说明他喜欢传统文化。随着知识阅历的增长,水平的提高,他自然会慢慢尽量遵循格律。我自己就是这样,从小就喜欢古诗词,自己也写。但水平有限,有时候实在找不出合适的字和词,只能出律,难道我不懂诗词格律吗?不知道出律吗?不用谁说,我当然知道。

所以不必强人所难,动不动就指责别人。本来喜欢古诗词的人就很少,能有人喜欢就不错了。总是因格律去打击别人,有意思吗?格律只是一种形式,内容永远比形式重要。当然遵循格律,能使诗词读上去更有一种韵律美。不过现在有的用平水韵,有的用新韵,又不能要求统一。要知道古时能靠写诗吃饭,入朝为官,当代人谁有那么多时间去钻研诗词,又不是专业搞汉语言文学的。他不按格律却愿意冠以绝律,又没有妨碍谁,你爱看就看,看不惯就不看。没必要非要去指手画脚打击别人。


兰舟V彼岸


近代诗的绝句和律诗,都具有相关平仄押韵和韵律美!这是几千来的中华传统瑰宝。现在有些人将自由体冠以绝句和律诗,是不懂得近体诗的内涵和规则。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践踏和无知,给诗的形式造成混乱!

现在有些不懂绝句和律诗的人,却在《今日头条》里,发些不合乎律诗规则所谓律诗,并受到某些人的点赞!更有甚者不仅把自由体标上律诗标签,而具还配上与之相配的美人图或景色图,招人点赞和热捧!殊不知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无知盲解呀!

绝句和律诗的内在境界和外在的形式美,是不可替代,更不混淆。对此种現象必须严格管理,决不可纵容和姑息,否则传统文化将毁在这一代手里!

自由体也有其美和境意,只要认真学习和练习,也有其时代的讴歌作用。近百年来自由体,对中国现代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其功不可没。

但绝句律诗就是近体诗,不可与现代自由体相混杂。如果一个写诗人连绝句律诗和自由体都分不清,那还有什么资格写诗呀!


一抹秋韵1188



一笑之



老程走天下


任何事物有正反两方面,

叫相对论。

比如说诗词:

它人冠以绝、律,

别人鄙以狗屁。

反过来说它人实为狗屁,

别人拜为绝、律。

再比如说地位:

它人占山为王,威慑乾坤,

别人拜为皇帝。

反过来说实为皇帝,

别人鄙为蛇神牛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