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記錄那一刻感動

基於工作的原因,每年都會與森林防火結下不解之緣,嗅一嗅空氣中的味道,就會知道發生什麼。空氣裡如果有一股草香味,那肯定是發生了森林火災,這種特殊的味道帶著一種“野外”的感覺,熟悉而惶恐。

用鏡頭記錄那一刻感動

撲火的隊員


用鏡頭記錄那一刻感動

撲火現場


1994年當兵復員的我,到林業單位工作,造林、防火、病蟲防治都涉及過,但令我特別感動的是森林撲火。沒有真正體驗過的人絕對不知道“天當被子地當床,山溪甘甜野果香”後面的故事和感受。很多時候我是以一名宣傳報道人員身份參加野外撲火工作,偶爾客串一下真正撲火的感受。看到“呼呼”上竄的火苗,伴著噼裡啪啦的聲響,心裡還是很害怕,所有生命在大火的面前都很脆弱,瞬間就會讓生命消失得無影無蹤,所過之地滿目焦黑,整座山失去了生命的象徵,留下很多隱患後遺證。

很多火場地點都在大山之上,平時少有人去,要想到達需要爬山幾個小時甚至一天的山路,身上的乾糧吃完了,只能找一些野果、樹皮充飢;最為難敖是晚上,沒有帳篷、沒有睡袋,只能合衣躺下素面朝天,身下的石頭咯得生疼,寒冷的襲侵整夜都會打消你的睏意,聽風聲和夜鳥的鳴叫讓黑夜特別漫長。

冕寧有一隻半專業撲火隊伍,他們大多是20來歲的彝族青年,每年經體檢、培訓合格後從事1至6月防火期的森林撲火任務,實行半軍事化集中管理。很幸運跟隨記錄了他們近20年,見證了一場場森林火災撲滅過程。

用鏡頭記錄那一刻感動

撲火隊員訓練


用鏡頭記錄那一刻感動

撲火隊員學習撲火機具使用


2009年的裡莊鄉發生森林火災讓我記憶深刻,在山上呆了13天,其中有一天同撲火隊員穿越火線,用手套、毛巾淋溼後捂著鼻子從火頭上跑過,儘管這樣還是被嗆得眼淚長流,現在回想都覺得有些後怕。讓我第一次看到平均時速達到80邁左右的火線。也是基於這個勇敢果斷的穿越,在第二天凌晨組織反燒,成功撲滅這場森林大火。

用鏡頭記錄那一刻感動

轉移戰場


在這麼多年的記錄中,我見證了撲火隊員用礦泉水瓶裝溪水置於火上燒開後泡方便麵吃,也見證了他們用打火鏟熱飯菜的過程,風力滅火機的機手差不多幾分鐘就會換一個人,為了阻擋來自火場的炙烤,另一個隊員用樹枝遮擋在他臉上,指揮他往左往右,這一刻我眼裡浸了淚,一種來自心裡的感動、感慨讓我必須記錄下他們。

用鏡頭記錄那一刻感動

火場


用鏡頭記錄那一刻感動

地空結合撲火


其實他們中的很多人也有家有室,卻在撲火工作中義無反顧,奉獻著青春甚至生命。

記錄他們的時間裡有驚、有險,更多的是感動。

用鏡頭記錄那一刻感動

半軍事化管理平時訓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