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的荒野
现在的中国人也未必能读得懂明代的话本小说。
从时间上说,莎士比亚是中世纪文学家,距离现在几百年时间,距离感也会形成隔阂。从语言上说,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古英语向现在汉语发展的过程,就好像现在的中国人看明代文言文一样有语言上的隔阂。
最大的隔阂是社会的发展形成的隔阂。现在社会的英国人对于理解比如:王室和工商业者以及新贵族的关系;农村圈地运动,矛盾激化;詹姆士一世王朝的腐败等都有一定的理解困难。
莎士比亚作品的语言格外有特点,几乎是独树一帜。运用了许多的古谚语、当时的俚语、民谣。这样固然有生动性、时代性,但是也加强了现在这个时代理解的难度。
另外莎士比亚的作品代表性的就是剧作。中世纪的剧作有其本身的文学特定形式和规律,这也是形成现在理解有难度的原因之一。
沅汰
这问题并不成立。
简单说,汉字和汉语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汉字、汉语本身博大精深,这意味着我们要真的花力气来了解汉字,体会汉语。不能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就觉得自己自然而然就能够阅读诗经尚书了。这样一来,自己先骄傲了,弄了半天,其实还是读不懂。
大体,《诗经》是很难读的,对于绝大多数只受过高中文言文教育的人来说,需要大量借助注释、字典、讲解,才可以了解其内容。对英美高中水平的人来说,莎士比亚大致也是如此,甚至还简单一些。读起来确实有些生涩,掌握大意大致没有问题——当然,要真的了解其内容,也需要大量借助注释、字典及学者讲解。
随便举个例子,《诗经·国风·齐风》中有一篇叫《还》,其中一小段是这样的:
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假设我们自己以为自己很厉害,试着强行读一下:
子,大概就是你的意思吧;还,大概是回来……——你回来啦!
遭,也许是遇到,“峱”字不认识……难道是什么动物?——在什么动物那里遇到我了。
并驱?两肩?大概——我们肩并肩一起驱驰?
揖,大概是作揖;儇字,又不认识。大概是说——这人说我什么……
最后连起来:遇到一个人,动物,又并驾齐驱,最后怎么了来着?
我们普通人读诗经,很多时候就是这种状况。大多数字我们以为自己认识,但其实理解地并不对。很多字还不认识,连起来,其实并不能读懂。对照注释,我们才知道这在说什么。
首先,这里的“还”不是回来的意思,是“便捷之貌”,就是身手矫健的意思。第一句说的是——这位大哥,真是身手矫健啊!
这里的“峱”,也不是动物,是“山名”,读若挠。所以说,第二句是说,在山里你和我遇到了。
第三句,这里“肩”,并不是肩膀的肩,“兽三岁曰肩。”本字其实是“豜(jiān)”,对,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动物。两肩是说两个小动物。这里的并确实是一起的意思,但“驱”并不是说我们一起驱驰,而是说追逐捕捉。所以第三句讲的是,我们一起捕捉那两个小动物。
揖我,确实是对我作揖。关键是“儇”字,这字读若宣,也作婘,是美好的样子。简单说,最后一句讲,对我作揖,说我好样的。
顺便说一下,注释是长这样的:
某种意义上,对于英美读完高中的学生来说,莎士比亚的难度与之相仿。举个例子,我们知道莎士比亚的名句,生存还是毁灭,原文是: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 To die, to sleep— No more—……中学老师会教,’tis 是it is 的意思。除此以外,比较难的词汇大概只有sling,但打游戏的孩子都知道slinger,就是扔石头的兵,sling和箭矢并列,意思也可想而知了。
在野武將
这就要从《诗经》的体裁类型讲了。《诗经》是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和屈原的《离骚》是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对应。
既然是现实主义那就是记录当时的生活状态,稍稍的加以修饰,就连修辞手法也很朴实常见。而且中国的文化传承一直没有断过,牛人大佬层出不穷,各种对他的注释多如牛毛。
你看不懂《诗经》没关系,后世大佬给你注,注还看不懂,没关系还有疏,疏还看不懂,还有补注,在后面还有各种文学宗师的传记翻译等等,举例子就能把你的榆木脑袋敲开。
这是只有中国才特有,啥叫五千年古国,这就叫底蕴。
英国不一样啊,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后期的文学大佬思想是很超前复杂的,它的作品在当时有自己解释还能还原,但沙翁一死就没有人传承下去自然隔了几百年就不知所云。
所以为伟大的祖国和悠久的文化干一杯!
禅云的故事之家
能不能不要这么盲目自大呢朋友?我想问问你身边的中国人,不靠注释有几个人能读懂诗经?就算靠注释明白了诗经每个字的意义,又有几人能敢说自己懂得风雅之旨?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我想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就属于不学诗,所以都不懂怎样合理、得体地说话的;孔子还说:读诗经可以多识草木鸟兽之名,更可以“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何其大也!诗经之大,恰是要让读诗的人学会谦卑,不自以为是。
那英国人是否就读不懂莎士比亚呢?如果从专业的角度,的确普通人也真的未必就能读懂莎士比亚的每一个典故、隐喻,尤其是他的历史剧和十四行诗众说纷纭,英美有专门研究莎士比亚的研究所、学刊,莎学比红学还要复杂;但从普及的角度看,莎士比亚作为最伟大的英语剧作家,他的作品至今几乎天天都有在英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剧院上演,并且有大量的改编、现代艺术手段的介入,让这些剧作保持活力;电影取材自莎剧的作品,无论直接改编还是取某些人物原型发挥的,也非常多。莎士比亚的作品还被翻译成各种语言,无疑比诗经要容易翻译得多。
这些现代社会的艺术普及手段,绝对有助于普通的英国人对莎士比亚感到亲切、能够进入,当然也跟英语文学传统从没遭遇过一个大的断裂有关,莎士比亚的作品一直在英国大学、中学的课本上是必读作品,没有被“革命”过,这是英国文学读者的幸运。
廖偉棠
你要是说中国人能读懂四大名著,能读懂三字经,那么我赞同你。
偏偏你要举《诗经》,我可以坦率地讲,能读懂《诗经》的人真没几个,除了一些研究的专家。
另外,英国莎士比亚的作品也没“上古”到令英国人读不懂的地步,他们在许多地方弄不懂,需要看专家的注解。而我们读古籍时,何尝不也是如此呢?
所以我说,你举的例子不恰当!
我们和欧美人相比最大的优势是文化延续了数千年,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我们的语言文字是一以贯之的。我们跟西方人相比,最占优势的是漫长的时间跨度,我们在有商周文字传承的时代(为了不挑起争议,姑且不提之前的五帝和虞夏),问问西方是啥样子鬼才知道。一方面我们很早就有诗经尚书山海经这样的上古的古籍,而且都用汉字记载流传至今;另一方面我们从古至今一直有良好的治史传统,一代代历史都有文献记载;我们通过努力学习可以很好地继承。
而西方能有什么?欧洲几个世纪刀兵相见,血流成河,各自坚持“自己的”文化和语言,即使勉强捏合在一起形成个“欧盟”也是个不尴不尬的“四不象”。他们有时也大言不惭地谈“历史”,许多“历史”可以“精确”到年月日,他们凭什么,其来路很可疑;西方人为了自家“有根”,他们只能搬弄“古希腊”、“古罗马”,其实那时即使有文字,传到他们那儿也已分裂成无数欧洲语言,他们哪有可以认同为“共同文化”的“共同祖先”?而且他们喜欢通过引用不明来源且动辄数十万上百万字的古代“伟人”的“巨著”来给自己装幌子,通过那些所谓“圣哲的著作”来给自己造势和掌控舆论。
只有这样比,我们才能说自己很优越。
bratskid
这除了有语言发展本身的原因以外,还和国家体制的延续有紧密的关系。只从语言特性去分析是不够的。
首先,我们看一下语言特征的原因。
English,我们一般喜欢叫英语。而写的文章才称英文。而Chinese,我们一般说中文。这在表音语言,如英法德俄等语言上没有区别。而在中文中我们把口语称为汉语,统称中文。却没有中语这个词。而用英语和英文区分口语和文章。
英语和中文的区别从两个语言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不同。中国的语言是表语文字。(既表音也有表意在同一文字符号里。如:轮论伦纶沦…等都是左边偏旁表意,右边是表示发音的部分。)是以视觉神经为主导的语言。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人类使用左脑认知的文字符号。左脑是理论脑。观图,推理都是使用左脑来完成的。这也就说明了汉字是视觉效果的文字符号。哪怕不知道读音,我们仍然可以理解字本身的意思。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虽然各国的字体不同,但在交流上应该没有太大的差别。否则,商鞅的变法在秦国就不会成功。因为语言将是交流的障碍。
而英语是表音文字。在大脑的认知过程里使用音乐脑的右脑理解。在它的语词结构上,可以看出词性(如,act- actor-actress-active-actively-action 等,从act这个动词发展出名词、形容词、副词等不同词性的词汇。但却不知道意思只表示发音的语言)。是以听觉为主要理解方式的。英语的书写也只是音声的复制而已。因为各地的方言及受外来语言的影响,在同一词汇的拼写上就会出现许多不同的拼法。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词汇的发音上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随着发音的变化,拼写也会出现不断的修改。加之,本身就没有统一拼写要求的英语,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从地缘上,都很难找到一个系统性至始至终都贯穿到底的拼写规则。因此,就产生了现在的英国人读不懂莎士比亚著作原稿的情况。
但是,真正造成中国人和英国人对自己语言的历史记载的理解差别,我下面要主张的第二点才是关键原因。
第二点就是国家体制的形成与延续的原因。
众所周知,秦始皇统一了汉字。但这只是书写问题。最主要的是西汉开启了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凡是当国家官吏的人都必须通过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内容,又是国家统一规定的古代书籍。在读写和理解作文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特别是西欧的历史中很少见的,中国的皇帝也要进行书写读作的教育。(在西方,国王一般都是文盲。)这使得有严重方言干扰的中国,在国家的律令书写上有了一个明确无误的标准化格式。而这种国家制定的标准,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因它的效率性和完善性,延续了下来。也正是因为中国的这种制度的稳定性,日韩越等汉字圈的儒教国家都实行了中国的律令国体。
再看欧洲,在这里我之所以不说英国,而用欧洲,是因为,现在的英国并不是历史上意义的英国。过去的英国曾经在其它地区有它的领地不是殖民地意义上的殖民地国家。是传统的有继承权的领地制度)。反之也成立。因为欧洲是一个领地及邦国的国家概念。与我们中国的国家概念完全不同。(曾经英国还包括法国诺曼底地区。)
以上的原因就是造就了语言混乱的现象主要原因。现代的英语有40%的词汇来自于法语。最早的欧洲通用语是《圣经》用的语言是拉丁语。那是上帝和教会才可以使用的语言。世俗人使用的就是千差万别的地方方言。这也就造成了英语从一开始就是相互之间产生了隔阂的语言。到现在这种现象仍然存在。例如,美语和英语,澳大利亚的英语和英国剑桥英语。就是英国本土本身也有苏格兰英语,爱尔兰英语等不同的英语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会越来越大。
再过几百年后,中文仍然是汉字。人们仍然可以读懂四书五经。但那时候的英文会如何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世界文化介绍人赵莉萍
中西方文化根源的不同,以及中西方在教育文化上的不同。在中国,从接触知识开始,我们先学习的是语文数学,而诗经论语也成为了知识课上主要的教学范畴,而近世纪的西方国家,由于科技革命的爆发,更多的学习的都是自然文化知识,以及物理化学科技常识。我记得,我们接触物理化学一般都是在初二初三才开始,而从小学开始,我们一直都是以数学语文为重,而诗经论语都是必备的科目,这种教育方式,有利有弊,但是仅在真正文化传承方面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而在于英国,虽然也有相关文化课,但总体对于文化方面而言,远远不如中国知识分子,因为中国从科举制开始,一般都是诗经论语文化的传播者,只要科举制还在,中国诗经文化就会得到传承,而在后期,科举制虽然消失,但如今中国后期的考试形式,依然与科举制有一些相像之处。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中国教师所讲的比较透彻,一般理解不会很难,再将这种学识融入到考试要题当中,更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背书的热情,如此一来,诗经论语这一类书籍,无论是谁都可以在离开学校的生活当中,在脑海中根深蒂固。这也是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几千年而不断的主要原因。
而中国诗经之所以好理解,是因为诗经的创作者素材都来自于平民生活中,所描述的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小到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大到王公贵族的生活外交,正所谓,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在古代,当这种诗歌唱出来时,人民很喜欢听,并且很容易接受,最终一段时间也成为人们饭后消遣打发时间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也是之所以诗经能够流传下来的本质原因。但反观莎士比亚,英国人本身刻板的价值文化,又有几个人没事饭后去品读枯燥的莎士比亚哲学呢?虽然两者在当时的世界,同样具有很强的价值影响力,但再强大的文学思想,如果没有人愿意传承,依然会处于销声匿迹的状态。
新概念传媒宋晨声
坦率说,这种问题有很强的娱乐性,值得思考。
中国人能不能读懂诗经,英国人能不能读懂莎士比亚,那要看是谁在读,谁在代表中国人和英国人。
我倒并不是说我读懂了莎士比亚或者说很多人读懂了莎士比亚,别人懂不懂,我没有做过调查。我也没有经英国人推选,代表他们承认读不懂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在当代的影响如何,有兴趣的网友可以自行在网上查看一下,互联网时代,英文资料很容易获得,我就不摘抄翻译了。
但是我是一个中国人,倒有资格谈谈我个人看到的一些“读诗”、“读经”的现象。《诗经》里面有“彼黍离离”,宫城尚在,但雕梁画栋,只剩得断碣残碑付与苍烟落照,长满黍苗。这个大概就是所谓“读懂诗经”的现状,有多少人在读《诗经》,读懂了《诗经》?网上到处都是“心里有座坟,葬着未亡人”、“犹恐梦中思上邪”这样的原创句子,这叫做读懂《诗经》吗?
不说《诗经》,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读曲歌》里南北朝佚名所作的小诗:“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 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很多人读懂了吗?如果读懂了,为什么网上这么流行据称是日本人高杉晋作的“三千世界鸦杀尽,与君共寝到天明。九尺二间掌灯过,唇红犹附火吹竹。”?这几句话,一看就是日本人按日语的词法句法翻译过来的,竟然大行其道!读懂了《诗经》的人,有什么想法?日本人学中国古诗作诗,作错了,现在反倒向中国输出这些模仿之作,读懂了《诗经》的人,应当作何感想?
中国文化优秀古老,不错,但如果因此沾沾自喜,洋洋自得,目无余子,没有什么意思!又不是我们写的《诗经》!我们读不读得懂莎士比亚还在其次,先守住《诗经》这点地盘再说吧!
搙巴底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汉字和汉语的神奇。
汉字:自目前考古发现可证实的汉字产生以来,汉字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多种字形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并不是完全的更新,而是有规律可循的逐渐变化,而且每次变化都有传承和联系,并不是切断两者之间的联系,就是现在我们也可以随时而便捷的查询每个汉字字形变化的历史轨迹。
汉字不但每次变形的轨迹脉络清晰,而且汉字的数量相对稳定,常用汉字的数量在3500—5000个之间,除了异体字之外,很少有新的字被创造出来。正因为其稳定性,所以汉字的流传变化不大,而新的概念往往通过单字的组合变化的词产生,这样即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不至于落伍,又很容易辩识理解。譬如“计算机”这个词,尽管是几十年内才发明的新东西,但这三个单字不论简体还是繁体都很好辨认,这种组合所表达的意思也十分容易理解。正是通过这种字的新组合不断扩大我们的认知边界。
汉语:汉语的表达简洁,语法稳定,自春秋战国汉文化繁荣以来,汉语也创造了十分灿烂的语言表达形式,诗词歌赋散文等百花齐放,但每种语言形式句法相对稳定规范,即使由个别的超出常规的句法,但也有规律可循,而不是杂乱无章,读两千五百年前的《诗经》、《论语》并不比百年前的古文复杂到哪里,甚至一千多年前的唐诗宋词比百年前的古诗词更脍炙人口。
反观英语,自欧洲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以来,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各种新概念、新理论、新事物层出不穷,而英语新词不像汉语那样靠单字组合产生,而是要衍生或新造很多全新的单词,其变化之大甚至相当于一种新语言的产生,所以今天的英国人要读懂400多年前的莎士比亚谈何容易。
2.思想传承的连贯性。
自近百年的封建社会结束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之前的两千多年时间里,封建社会除了改朝换代之外,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社会组织方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化较小,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思想文化也是以儒家为主的超稳定结构,除了宋代的理学和明代的心学吸收一些新元素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之外,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传承远远大于变革的部分,这就使得今人理解古人的思想并不太困难。
3.一代代文人的努力。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与一代代文人饱学之士的努力和传承也密不可分。就以一直流传至今的五经四书为例,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注解和推广,如西汉的董仲舒、东汉的郑玄、唐代的陆德明、宋代的朱熹及清代一大批“朴学”学者,对这些文章进行“传”、“笺”、“疏”、“证”、“释”、“注”、“集”等,使这些文字、文章、思想流传至今并为我们所理解和认识。
综上所述,以上几方面尤其是包含在汉字和汉语里的神奇智慧是我们今人依然能够读懂两千多年前的汉语诗文,而其他很多语言如英语则不具备这些优势和条件,所以,英语国家的今人读懂四百年前的莎士比亚都很困难。这也是我们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几千年虽历经磨难仍弦歌不辍的缘由。
归去来76564325
悟空怎么能拿莎士比亚的作品和诗经相比?二者就不是一个年代的作品!莎士比亚生活的年代相当于中国的明朝,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有几个高中生看不懂?而同时期的《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又有多少中国人看不懂?《诗经》产生于西周,真的怀疑那个年代英国有没有字母符号产生?莎士比亚写的原著未必有几个英国人看得懂,几个所谓的剧作品的内容和情节都是后人加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