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家鄉的酒席最後一道菜是什麼?

是小夏啦


我是農村長大的,喜歡家鄉的宴席,實惠分量足、花樣多,都是原汁原味的家鄉菜,凡是吃過我家鄉宴席的人都是讚不絕口,確實彌久留香,經常有城裡人打包帶回家吃,確實難忘家鄉的味道。

農村宴席非常便宜,一桌350元 ,也有300元,都是18個菜,6個蒸碗,兩個湯,城裡800元的也不如我們老家300元一桌的,這是所有吃過的人說的,現實確實也是,城裡8、900元的根本吃不飽,吃過的人都說不值。

農村辦事都比較厚道,菜都是大盤子,一個肘子三斤多,你怎麼也吃不完,最少剩下一半以上,每次都是這樣,農村辦事沒有吃完的,廚師都是本地的,做的有滋有味,特別適合當地人的口味。

現在辦事先上肘子,主要怕剩下,然後涼菜,牛肉、燒雞、魚,接著是涼菜,然後炒幾個熱菜,酒喝的差不多了,開始上蒸碗吃飯,最後是湯,先上一個海米湯最後一個叫丸子湯,也叫滾蛋湯,只要湯上來了,預示著宴席結束了,該撤撤就行了,一般的地方最後一個菜就是滾蛋湯。


大海傳媒


我在廣東江門。

這裡結婚的喜宴酒席。一般都是在酒店裡擺酒席,農村有的是在家裡擺酒席。

這邊的風俗習慣比較低調務實。 不喜歡攀比。

有錢的人會在高檔的酒店擺酒席。普通的人家都是在中檔的酒樓擺酒席。

中檔和高檔酒樓的酒席錢不一樣的。

高檔酒樓一桌要2000至3000,中檔酒樓一桌都是1000至1500左右。

廣東這邊第一道菜一般都是,葷菜出第一,然後是海鮮,青菜。

最後一道菜一般都是湯。蓮子百合湯!

如果是生日宴酒。最後的菜是炒麵或者撈麵。


用戶58244451506


咱家就是農村的,下面說下咱家鄉的規矩:


我們村以前的規矩是不管紅白事都是三頓飯:頭天晚上一頓,當天早上一頓,當天中午正席。

雖然以前的酒席有些鋪張浪費,但是卻充滿了“禮”,這是現代酒席所沒有的,我覺得它是酒席的魂。以前的酒席基本分為三段:


1、酒席開始前要有大總管(我們那裡叫招客)分配好每桌的上座、陪座,當然最主要的是招呼好這次酒席的主賓,我記得小時候就有一次忘記給主賓安排座位了,當場就學“烏鴉”了,結果主家還得找本族的頭臉人物去給主賓賠禮道歉,過後還得被村上議論一段時間。有些人覺得不可思議,但是我覺得這才是農村禮法的精神所在。但是現在“座”這個事已經很淡了,估計以後也不會有了。

座位安排好了就開始上菜,開始都是4個涼菜,以前的大人都會管住自己的孩子,哪怕這個菜你有多愛吃,上座不動筷子別人都是不能動菜的,現在沒有了這個規矩了,菜一上來孩子們都搶著去夾菜,擱以前準會被說沒教養,現在一句“熱鬧”就過去了。


2、盤子上來完了然後是湯,湯什麼時間上?這個得看今天的主賓,主賓說“今個就這吃飯吧”,然後主家才安排上湯。以前人們時間多,在一起都要划拳,農村的親戚都不遠,結果聚到一起那真是喝的昏天暗地,有的人等不及出去玩了一會回來湯還沒上。

我覺得划拳是酒席的精髓,但是現在好多人都不會了,現在流行一口悶,這個真是太沒內涵了。還有就是現在酒席都是跟流水線一樣,弄的沒有一點文化內涵,我現在都不喜歡參加城市的酒席。

在喝酒的中間,主家會和大總管一起給客人們敬酒,不管男女、不管老幼必須都得問候到,人家不喝酒那就算了,但是禮法必須要到位。


3、酒席的最後,中間必須上三大件——雞、肘子、魚,而且必須上扣肉,不上扣肉等於沒有吃飯,記得有次去吃酒席最後人都走了,辦包桌的也不會來事,直接跟主家說人都走了條子肉(扣肉)就沒上,剛好遇到一個較真的說人家來一中午沒吃飯,還是大總管機警,一下就看出來了,領著主家拿著饅頭端著條子肉去上菜,人家吃了兩口就走了。估計這家要被村上議論了!

下面講下最後一道菜——米酒蛋花湯,這道菜一上就意味著酒席結束了,也不知道從什麼時間開始的,反正我記事起就是這樣。


我們村以前不論紅白時都是三頓,白事好像是幾個扣菜和幾個盤子;紅事是全場(必須上三大件)。後來村長家辦事直接當著全村人的面宣佈改革,現在就是一頓全場,真是很不錯的改革。




虎稚稚


如果問我家鄉的酒席最後的一道菜是什麼?在廣州不同的酒席有不同的要求。所謂不同的酒席,例如,婚宴、壽宴、小孩滿月、晉升宴請和紅、白事的宴席都有一定的規定,小孩滿月酒千萬不能用鴨,廣州人認為鴨扁嘴,意頭不好!婚宴壽宴不能用豆腐,點心不能用白色的包,當然白事的酒席也有很多規定,如果搞錯了事情就真不好辦,80年代我有一同事結婚,這家酒樓的二樓有兩個大廳,同事這邊在舉行婚禮,另一大廳在辦白事,兩個廳同一樓梯和過道,在樓下大堂,一邊是婚宴迎賓,恭喜之聲喜氣洋洋。一邊是白事迎客,場面非常尷尬!最慘的最後做白事那邊的包點居然全部上到婚宴這邊,做成雙方大打出手,最後要公安耒調解。看耒我的文章又離題了,至於最後一道菜,廣州的酒席都會嚴格按菜單的順序上菜,一般不會搞亂,婚宴上最後上的是蓮子百合糖水,預意百年好合!甜甜蜜蜜!壽宴最後是壽麵,壽包和壽桃,至於白事在這裡就不說了。


車仔佬42104839


在我們湖南家鄉酒席最後的一道菜就是魚。我們家鄉酒席一般是十個菜,第一道菜是蒸出來的叫頭碗分八層,一層是一種菜。裡面有煮雞蛋,有廚師自做的肉丸子,還有滑肉很多人肯定不知道滑肉是什麼。滑肉就是紅薯粉包著豬肉的菜通過放水裡一煮然後拿出來,然後和其他菜一起蒸。反正吃過湖南頭碗的都知道。最後一道菜就是魚基本都是整整一條紅燒或清蒸的魚。在吃這條魚的時候還有很多講究,不能把魚頭和魚尾吃了代表有頭有尾,特別是結婚酒席。而且不能翻過來來吃上面的肉吃完了只能還是從上面這邊下筷子。不過在我們家鄉最後這道菜基本沒人吃得下了,前面九個菜把大家都吃得飽飽的了。湖南人好客辦酒席的菜絕對是非常大的一碗而且分量非常足。


一包和天下


你們家鄉的酒席最後一道菜是什麼?

大家好,我是小丫愛美食,我的回答是:

我的家鄉在河北農村,酒席最後一道菜是五花肉大鍋菜。大鍋菜在我們這兒特別盛行,大傢伙也特別愛吃。在我們家鄉,操辦婚事特別隆重,一般需要三天的忙碌。第一天是街坊鄰居和朋友前來幫忙,擇菜洗碗切肉每個人都有份,說說笑笑,熱熱鬧鬧 ,最後慰勞大家的是香噴噴大燴菜,吹風機響起來,碳煤燒起來,大白菜和紅薯粉條在五花肉的懷抱中燉起來,食材雖然簡單,可是吃起來非常的香,一個人能吃兩三碗,外加一兩個白白胖胖的饅頭。

本天婚事更熱鬧,遠親近鄰都來賀喜,中午一擺就是五六十桌,一桌八個人,小孩也在其中。大席非常豐盛,一桌一般都是十六菜或更多,牛肉當先,雞魚肉鴨紛紛上桌,肘子、蒸碗樣樣齊全,飲料、啤酒、白酒任你挑選。最後來份大鍋菜+饅頭,寓意一切都圓圓滿滿。

第三天需要收尾了,男方主家積極邀請女方家屬及直屬親戚,來個大團圓,桌數雖少了些,但也是熱鬧非凡,雙方父母敬酒吃菜,歡歡喜喜,快樂無比,最後

大鍋菜端起。


小丫愛美食


我是湖南地道的農村人,家鄉的酒席吃了不小,要說最後一道萊那就是豬雜。大家肯定會不屑地說,沒什麼了不起。本來就很普通,但為了等這道普通的萊,我己等得快不行了, 餓呀!其實酒席前面有八道菜,都是全雞全魚還有更名貴一些的菜,席間大家把這些菜逐一分了,但分到碗裡也就只有看的份,因為大都半生不熟的,咋吃?菜一道一道地上,酒席吃到最後至少也得三四個小時。好不容易盼到最後一道萊----豬雜下飯萊。我的神呀,救命來了,再晚來一刻今天還能活著走回去麼?

........這就是湖南酒席最後一道萊。

農村酒席吃多了也吃出了經驗,出門前先吃點,免得捱餓。可有一次去城裡吃酒席,一時大意把我多年的經驗拋在腦後,認為城裡應該超前一點。酒席是12人一箇中間帶轉盤的大圓桌,菜也是一個一個地上。我有種不祥的預感,而且我坐的方位也不太吉。果然,菜一來就在離我很遙遠的地方且慢悠悠地朝我這邊移,等到我這就什麼也沒有了。一盤,二盤,三盤,我還在堅持一個信念,總會有的。直到絕望。


王286865802


河南,我做過鄉下桌席,8涼8熱,四個湯,四個吃飯的蒸碗(雞塊,魚塊,大酥肉,小酥肉條子肉,蓮藕,排骨,丸子,最早是8個扣碗,現在都是四個了)和8個小饅頭,生小孩的吃長壽麵,定親吃餃子,白事就是大米稀飯,按傳統的老規矩,涼菜一定要有木耳和雞絲,菜擺的位置也有講究,什麼在上,什麼在下,白事不能用牛肉和牛有關的東西,喜事不能用蝦,三大件必不可少,就是全雞,全魚,肘子,然後傷的順序夜遊將就,頭碗雞子2碗魚,就是先上雞子再上魚,然後就是肘子,一般還有扣肉,蒸羊肉,反正湊齊8個熱菜,但是一定要有青菜燒豆筋,還要最後上的,意思就是菜上齊了,清白(青顏色的菜和白顏色的豆筋),等主家倒完酒叫上湯了開始上湯,4個湯,1酸2辣3鹹4甜,每上一個湯的時候還要跟個扣碗,頭碗雞子,2碗魚,3碗方肉(1大快正方形的肉分成8小快),上方肉的時候不能把碗掀開,等主家看菜,主家把碗掀開一般會對全桌的人說幾句客氣話,沒菜吃好。最後是八寶飯,後面根甜湯,一般結婚就是紅棗銀耳湯,也叫早生貴子湯,上完後就是主食,四個扣碗,8個饅頭,結婚生子吃喜面,長壽麵,定親吃餃子,搬傢什麼的吃米飯配一碗西紅柿雞蛋湯,白事吃大米稀飯


更省王小二


我的家鄉在農村,農村人辦酒宴講的是厚實,一般事宴要辦三到四天,最少也要兩天,過去是自已備好食品請人加工,這個就比較麻煩,時間也就拖的長點。現在有了一條龍服務,專門為人們做事宴服務,一般是先定好價錢,然後按價上菜,除菸酒飲料自備外,一切由服務組全權辦理。這樣就少了準備工作的環節,相對時間要短點,那也得兩天,共設四頓飯。

我們這做事宴不講究最後一道菜上什麼,只是事先約定好了各個菜,並且寫好了菜單,貼在牆上。紅白事宴一般要最少上二十個菜,十冷十熱,有的時候雞、魚、肋子、還不算在內。紅事宴最後上的是餃子和麵,白事宴一般最後一道上的是水汆肉丸蛋,我想一定是表示已完蛋。

其實吧,不管紅事宴白事宴,做下的菜根本吃不完,有些菜根本沒人動,全部是浪費。人人都說這樣是在糟蹋錢,都說這種現象應改變,可輪到自家又這麼辦,怕人說小氣,怕惹人笑話。就這麼傳來傳去,一直到現在家家如此照辦。要改變一個壞的習慣,確實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李增喜3


我們這裡一般的是雞蛋湯,這個是最後一道菜,大家都知道的,意味著即將散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