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想“抄底”買車的人恐怕要失望了

相信現在有不少人對是否買車還是持觀望態度。

  一方面,汽車相對於普通商品,屬於大額消費,價值偏高,總覺得需要試駕見面談較為穩妥,但疫情期間不便出門成交出現障礙;

  另一方面,因為疫情,有人會覺得經銷商大量庫存,接下來還會有更大的優惠出現。

疫情過後,想“抄底”買車的人恐怕要失望了

  近日,中國流通協會公佈了一組“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的數據,讓市場再掀波瀾。

  數據顯示:

  2020年1月份,國內汽車警校生庫存預警指數為62.7%,環比上升6.3%,同比上升6.5%,庫存預警指數位於50%榮枯線上,創下了近11個月的新高。

  每年新年的那一月,都是庫存預警上升的一月。

  參考去年2月份的數據,我們不難發現,當時的汽車經銷商預警指數為63.6%,相比今年1月份的62.7%來得更高。

  因此今年1月份的庫存預警其實不算誇張。中國流通協會數據顯示,去年12月經銷商庫存係數為1.33,今年1月庫存係數為1.50,均處於警戒線以下。

疫情過後,想“抄底”買車的人恐怕要失望了

  在國內,汽車銷售是由汽車經銷商負責,正常情況下,經銷商們會想盡辦法把車賣掉,讓資金回籠,同時讓倉庫空出來,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流動資金和倉庫空間,以應對新車的進貨和停放。

  所以,在通常情況下,遇到庫存壓力和現金流壓力時,經銷商都會想到通過優惠和附加服務來消化內存。

  等到年後市場復甦,很多車企都推出了新車,消化掉的內存自然就有了足夠的金錢和空間去購置新車回來,恢復正常的運轉。

  於是很多人就會覺得有庫存壓力的經銷商會不會不惜成本的降價促銷。

  事實果真如此嗎?

疫情過後,想“抄底”買車的人恐怕要失望了

  首先,我們從供給端來看,疫情期間車企產量不足。由於年底是消費旺季,在去年底各大車企已經消化了大部分的庫存,除非是疫情前本來就很搶手的“尖兒貨”,但降價空間有限。

  再加上疫情爆發後,車企復工時間延遲,用於汽車製造的零部件一併延期,產能大幅下降,如果供不應求,不惜成本的降價怕是不太可能。

  至於價格上漲分說法,經過行業內多方打聽和證實,出現的可能也很小,畢竟各大車企都希望在疫情結束後搶佔市場佔有率。

  但可以肯定的是多數車企都會推出相當吸引人的優惠政策。

  不過,像豐田這樣的車企,本身對庫存量的管控一直都很嚴格,因此疫情對其價格影響也很有限,優惠力度可想而知,其他車企可依此類推。

  這也是最基本的市場規律所決定,

少數受到追捧的車型供不應求,這類車型也是經銷商和廠家的利潤重頭,既然好賣,有那麼多人能夠接受它的價格(包括加價),自然要賣個好價。

  而且它們很多都是訂單量大於發貨量。

疫情過後,想“抄底”買車的人恐怕要失望了

  綜上所述,現在能不能買車,首先看你中意的車型是否是“尖兒貨”,所屬車企在庫存管控上的實力如何,再結合現在出行觀念的改變(在公共交通停運後,私家車的便利性完勝),需求和供給是否平衡等綜合考量。

  疫情抑制了消費,也讓我們學會更加理智的消費,但是否消費還得根據自身結合市場來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