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想“抄底”买车的人恐怕要失望了

相信现在有不少人对是否买车还是持观望态度。

  一方面,汽车相对于普通商品,属于大额消费,价值偏高,总觉得需要试驾见面谈较为稳妥,但疫情期间不便出门成交出现障碍;

  另一方面,因为疫情,有人会觉得经销商大量库存,接下来还会有更大的优惠出现。

疫情过后,想“抄底”买车的人恐怕要失望了

  近日,中国流通协会公布了一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的数据,让市场再掀波澜。

  数据显示:

  2020年1月份,国内汽车警校生库存预警指数为62.7%,环比上升6.3%,同比上升6.5%,库存预警指数位于50%荣枯线上,创下了近11个月的新高。

  每年新年的那一月,都是库存预警上升的一月。

  参考去年2月份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的汽车经销商预警指数为63.6%,相比今年1月份的62.7%来得更高。

  因此今年1月份的库存预警其实不算夸张。中国流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12月经销商库存系数为1.33,今年1月库存系数为1.50,均处于警戒线以下。

疫情过后,想“抄底”买车的人恐怕要失望了

  在国内,汽车销售是由汽车经销商负责,正常情况下,经销商们会想尽办法把车卖掉,让资金回笼,同时让仓库空出来,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和仓库空间,以应对新车的进货和停放。

  所以,在通常情况下,遇到库存压力和现金流压力时,经销商都会想到通过优惠和附加服务来消化内存。

  等到年后市场复苏,很多车企都推出了新车,消化掉的内存自然就有了足够的金钱和空间去购置新车回来,恢复正常的运转。

  于是很多人就会觉得有库存压力的经销商会不会不惜成本的降价促销。

  事实果真如此吗?

疫情过后,想“抄底”买车的人恐怕要失望了

  首先,我们从供给端来看,疫情期间车企产量不足。由于年底是消费旺季,在去年底各大车企已经消化了大部分的库存,除非是疫情前本来就很抢手的“尖儿货”,但降价空间有限。

  再加上疫情爆发后,车企复工时间延迟,用于汽车制造的零部件一并延期,产能大幅下降,如果供不应求,不惜成本的降价怕是不太可能。

  至于价格上涨分说法,经过行业内多方打听和证实,出现的可能也很小,毕竟各大车企都希望在疫情结束后抢占市场占有率。

  但可以肯定的是多数车企都会推出相当吸引人的优惠政策。

  不过,像丰田这样的车企,本身对库存量的管控一直都很严格,因此疫情对其价格影响也很有限,优惠力度可想而知,其他车企可依此类推。

  这也是最基本的市场规律所决定,

少数受到追捧的车型供不应求,这类车型也是经销商和厂家的利润重头,既然好卖,有那么多人能够接受它的价格(包括加价),自然要卖个好价。

  而且它们很多都是订单量大于发货量。

疫情过后,想“抄底”买车的人恐怕要失望了

  综上所述,现在能不能买车,首先看你中意的车型是否是“尖儿货”,所属车企在库存管控上的实力如何,再结合现在出行观念的改变(在公共交通停运后,私家车的便利性完胜),需求和供给是否平衡等综合考量。

  疫情抑制了消费,也让我们学会更加理智的消费,但是否消费还得根据自身结合市场来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