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鏈溯源的應用

溯源,指追蹤記錄有形商品或數字商品的流轉鏈條,通過對每一次流轉的存證,實現全流程的信息採集記錄。通常是指物品或者信息在生產、流通及銷售的過程中,利用各種採集和留存方式,獲得物品或者信息的關鍵數據,如流通和傳輸的起點、節點、終點,數據類別,數據詳情,數據採集人,數據採集時間,並通過一定的方式,把數據按照一定的格式和方式進行存儲。通過追蹤記錄有形商品或無形信息的流轉鏈條,實現追根溯源防偽鑑證。

碼鏈溯源的應用

一、傳統溯源領域的發展

有形商品溯源

溯源對象主要是有形商品和數字商品,有形商品指一切有實體的商品,包括食用農產品、食品、藥品、農業生產資料、特種設備、危險品和稀土產品等。流程經過生產、包裝、倉儲、運輸、經銷過程,重要信息包括原料來源追溯、生產過程、加工環節、倉儲信息、檢驗批次、物流週轉到第三方質檢、海關出入境等內容。目前在供應鏈中已有的溯源模式包括條形碼、RFID射頻識別技術等,各種溯源方式中一般採用中心化模式對數據進行統一管理。

從來源到消費者的可追溯產品的概念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我們經常從報紙上看到,某某公司召回某批有問題的汽車,就是應用可追溯系統。所購買的手機或者電視機,都標有獨特的系列數字,使得生產商和政府部]能夠識別和確認其位置。

進行商品的跟蹤與追溯的每一個環節,不僅要將本環節的信息進行標記,還要採集前面環節的已有信息,並將全部信息標識在產品標籤上,以備下一個環節的使用。因此商品的可追溯是一個多層次的活動,需政府部門組織,許多部門參與,包括質量部門、物流、IT部門、營銷部門等。只有在生產、包裝、儲存、運輸等各個環節建立無縫的聯接並進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實現。

我國在 2015 年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對重點商品提出了追溯要求。主要目標為:到2020年,追溯體系建設的規劃標準體系得到完善,法規制度進一步健全;全國追溯數據統一共享交換機制基本形成,初步實現有關部門、地區和企業追溯信息互通共享;重要產品生產經營企業追溯意識顯著增強,採用信息技術建設追溯體系的企業比例大幅提高;社會公眾對追溯產品的認知度和接受度逐步提升,追溯體系建設市場環境明顯改善。

數字商品溯源

數字商品是指可經過數字化並通過數字網絡傳輸的產品。依據數字產品的用途的性質,將數字產品分為內容性產品、數字憑證、數字過程和服務等三種類型。內容性產品指表達一定內容的數字產品,主要有新聞、書刊、電影、音樂、圖像等表達形式。數字憑證指代表某種契約的數字產品,如數字門票、數字票據、數字化預定等。數字過程和服務主要指數字化的交互行為,如遠程教育、網絡遊戲、交互式娛樂等。在這一領域的溯源主要是針對內容性產品的知識產權確權和數字憑證兩個方面。

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知識產權已成為市場競爭力的核心要素,而現階段版權保護上存在作品版權難追溯,侵權行為難判斷、利益歸屬難界定,原創作者權益難保障、維權成本高,舉證困難的三大痛點。我們看到文化產業成了侵權盜版的重災區,網絡小說、遊戲、音樂、視頻、圖片等擁有知識產權的作品資源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被大量免費傳播已成為一種現象,出版業、互聯網創作、IP 衍生品行業都在侵權盜版的侵害下遭受重大損失。

好作品的產生需要作者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創作,沒有良性的互動和合理的回報,將傷害創作者的創作激情。這種亂象不僅打擊優秀作者的創作熱情、提高運營機構的操作成本、讓相關的創作者和機構損失巨大,也阻礙著相關領域內有序市場的形成。維護數字商品知識產權已成為刻不容緩的社會市場需求。

碼鏈溯源的應用

溯源過程

2019年4月,歐盟知識產權局發佈《仿冒和盜版商品貿易趨勢研究》報告。報告採用GTRIC方法,對全球假冒和盜版產品貿易的價值、範圍和規模進行了最新的定量分析。發現,2016年假冒和盜版產品的國際貿易總額高達5090億美元。這一數額不包括國內生產和消費的假冒和盜版產品,以及通過互聯網分發的盜版數字產品,佔世界貿易的3.3%,而2013年估計佔世界貿易的2.5%。

報告還指出,在越來越多的行業中發現了假冒產品,包括但不限於普通消費品(如鞋類、化妝品、玩具)、企業產品(如備件或化學品)、IT產品(電話、電池)和奢侈品(時裝或名牌手錶)。令人無法忽視的是,隱形眼鏡、藥品、嬰兒配方奶粉等類型的假冒產品不斷通過多種渠道進入市場,這對消費者健康和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我們看到,伴隨全球經濟貿易的發展,仿冒和盜版商品交易產生的負面影響日益突出。對企業利益、經濟環境、公共健康等方面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害,甚至還衍生出了有組織刑事犯罪問題。有形商品安全關係到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其中食品安全更是關係到每個人的健康和幸福。而無形商品的產權歸屬和信息來源關係到人們的財產經濟問題,也牽涉到社會的信任和監管運營問題。因此追本溯源,尋找到信息真正的根源是解決當下這些問題的一個有效措施。

溯源的優勢

溯源是一個信息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有利於企業提升自身管理、贏得消費者信任以及監管問責透明。

企業角度:

(1)溯源可以追溯到全流程行為和數據,可以實現企業旗下商品的生產、流轉、銷售全程數字化。通過溯源進行過程監控,根據溯源數據加強薄弱環節的監管,不斷優化生產流程,標準化生產規範,提高產品品質和產量。

(2)在安全問題責任追究上,在產品質量出問題後通過溯源快速找到問題環節和責任人,以此提升各個環節的安全度。此外,還可以幫助企業精準、快速召回出問題的產品,而不必因為個別批次、渠道的產品出問題就召回全部產品。

(3)在企業外部品牌維護上,通過溯源系統向用戶展現產品的真實產業鏈流轉行為和數據,達到溯源溯真目標。拒絕以假亂真,打擊假貨,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實現產品安全消費,滿足用戶的知情權,提升用戶的信任度,提升企業的品牌信譽度。

消費者角度:

消費者對企業商品的質量和真偽有著廣泛的需求,通過溯源,消費者對企業商品可以方便的進行追溯和防偽查驗,對產品的生命週期信息做到全面的瞭解做到消費更透明。同時當消費者遇到假劣商品可以利用存證的功能,更高效的維護個人權益。

社會風險控制角度:

通過溯源系統,企業向社會公開自己的生產、包裝、倉儲、運輸、經銷流程,並且提供可查詢的數據,接受社會監督。當產品發生問題時,社會、政府、執法機構可以通過溯源系統追溯產業鏈各環節數據,定位問題發生的環節和責任方,同時產業鏈參與方也可以通過溯源數據自證清白。通過溯源系統可以查找到產品發生問題的環節,同時可以跟蹤從出問題環節流轉出去的產品去向,及時追蹤產品進行召回等行為,避免事故進一步擴大。

傳統溯源的痛點

傳統溯源需要經過信息採集和存證兩大過程,它們各有對應的痛點。

信息採集過程

(1)受限於現階段的技術識別水平,目前只能收集到商品流轉過程中的一部分數據,有待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發展提升信息採集設備的智能度。

(2)要設計和採用標準化的可追溯系統,需要投入比較大的資金。

存證過程

(1)中心化,技術上信息數據造假容易(內部作惡和外部入侵)

目前在供應鏈中已有的溯源模式包括條形碼、RFID射頻識別技術等,各種溯源方式中一般採用中心化模式對數據進行統一管理,導致數據容易被篡改。在中心化賬本模式下,誰作為中心維護這個賬本變成了問題的關鍵。無論是源頭企業,還是渠道商保存,由於其自身都是流轉鏈條上的利益相關方,當賬本信息不利於其自身時,都很可能選擇篡改賬本或者謊稱賬本信息由於技術原因而滅失了。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屢見不鮮,攝像頭總是在關鍵的時候沒被打開。因此,利益相關方維護的中心化賬本在溯源場景下是不可靠的。

(2)敏感信息數據的保密難題

理想的溯源系統中需要記載全部的關鍵信息,比如商品主要原料的來源、技術指標和有關操作過程必須在標籤上標明、產品流通的每一個環節和最終消費者等。但有些重要信息屬於企業機密,比如在代理產品市場中,生產商知道了具體的分銷商便有可能直接插手,讓分銷商辛辛苦苦開拓的市場被收回。

而傳統溯源數據可能會由於內部失誤或外部攻擊,導致敏感數據被洩露。

(3)信息孤島,難以共享

商品供應鏈由眾多參與主體構成,不同的主體之間存在大量的交互和協作,而整個供應鏈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各類信息被離散的保存在各個環節各自的系統內,信息缺乏透明度,是一種信息孤島模式。信息的不流暢導致各參與主體難以準確瞭解相關事項的實時狀況及存在的問題,影響供應鏈協同效率。

而關鍵數據和信息分散在不同的部門和系統中,也導致了整個行業標準體系的缺失。沒有一個標準化的溯源數據記錄體系,即使實現了商品數據互相共享,也無法融合、有效利用。

對溯源系統的要求

(1)溯源數據的採集,需要技術手段豐富、採集靈活、數據準確、效率高,對現有生產工藝改造代價小,成本低。

(2)數據存儲的安全性,由於溯源涉及到數據共享、共同維護,所以數據的安全變得非常重要,需要嚴格的備份機制。

(3)數據信息使用的安全性,溯源數據採集需要進行嚴格的權限控制,只有流程中必要的環節和授權角色可以上傳數據,控制數據的錄入、修改、刪除權限,最好不提供修改、刪除權限。

(4)訪問權限控制,溯源數據在產業鏈參與角色間進行共同維護、同時在產業鏈內外和麵向社會、消費者進行分享,所以需要控制數據記錄和呈現範圍。

二、碼鏈溯源的必要性

碼鏈體系是一種以二維碼掃一掃為入口,利用鏈狀結構進行信息的連接與信息存儲,利用分佈式的二維碼節點中行為的更新信息數據,利用智能合約來操作的數字基礎設施。通過碼鏈生態構建的信任,可有效消除高昂的信任成本。其亮點主要有弱中心化、分佈式存儲、智能合約、生態激勵等。

(1)分佈式信息存儲及去中心化

在碼鏈生態中,交易一經確認會即時產生子碼,每一個相關二維碼都將收到的信息進行同步記錄,從而簡化了信息更新的流程,也降低機構的運營成本。同時,由於各二維碼次節點擁有全量的信息數據,實現多節點背書,避免信息丟失的同時也避免了單一信息庫被控制或者被賄賂而作假的可能性,保證了信息數據的安全。此外,由於篡改數據的成本非常大,分佈式信息存儲不可篡改的特性也增強了數據可信度,從而也提高了公信力。另外,碼鏈體系的每個節點都按照鏈式結構存儲完整的數據,通過“時間戳”和鏈式結構實現信息的可追溯,每個行為和交易都有時間戳記,成為一條長鏈或永久性記錄的一部分,因此可以對交易進行追溯。

(2)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是一種旨在以信息化方式傳播、驗證或執行合同的智能協議。基於這些可信的不可篡改的數據,能夠採用完全自動化的流程,不需要任何人為參與,只要滿足智能合約代碼所列出的要求即可自動化的執行一些預先定義好的規則和條款,這些交易可追蹤且不可逆轉。優勢是更高效率、降低成本、交易更準確,且無法更改,此外,智能合約去除任何第三方干擾,進一步增強了網絡的去中心化。

(3)生態激勵

碼鏈的數字經濟想要把本來免費的社會行為變成被金錢衍生品激勵的市場行為,並想象這樣可以精準量化,定向生產有價值的行為結果。代幣除了承擔支付或價值貯藏的角色,還被設計為如股權、金融資產、獎勵積分等更復雜、多元的功能。在碼鏈的數字世界裡,激勵機制是利益分配和使用的核心點,通過激勵機制達成網絡共識,從而使得體系內每個環節的參與者都能獲得相應的回報,進而分工明確、積極的完成各項工作,讓系統在很大程度上免受了各種威脅和攻擊。這相當於參與者們共同維護了系統安全性,推動了系統的生態發展。

綜上所述,碼鏈是一種多方維護、全量備份、信息安全的分佈式信息存儲和價值流通體系。具有弱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等特點。這些特點保證了碼鏈體系的“誠實”與“透明”,為其創造信任奠定基礎。而碼鏈豐富的應用場景,在於解決信息不透明、各環節參與者激勵不足、系統整體運轉效率低下等問題,實現多個主體之間的協作信任與一致行動。

碼鏈對溯源中存證環節的賦能點

(1)信息追溯

驗證過的信息添加至二維碼將會被永久儲存,單個節點將無法實現對數據的修改,所以碼鏈體系穩定性更高,並具有不可篡改性和不可抵賴性。商品供應鏈流程中的相關信息,均可以存放於相關的鏈條上上。配合物聯網的普及與廣泛的應用,現在商品的數據化和可記錄可追溯化變得更加可行可靠。

(2)信息共享

此外,碼鏈還具有分佈式特點,每個二維碼節點都保存有鏈上完整的信息,它可以保證在信息安全透明的同時,更快的進行實時數據共享,降低信息共享的成本和負擔。任何人都可以掃碼查詢信息,在整個系統中分享和交換信息,因此碼鏈體系保持了系統信息的高度開放性和透明性。

(3)提升執行效率

智能合約的流程自動化,只需要把相關的條件和要求設定後,智能合約就可以自動執行。完全遵從預先設定的條件,更加客觀、透明、可信,降低協作成本並降低差錯率。

(4)調動生態活力

利用碼鏈的激勵機制,在鏈上進行公平的利益分配,規範成員行為規範。

存證是整個碼鏈生態未來高速發展的重要基礎,涉及數據的採集、保全和共享等流程,可在其基礎上拓展延伸出溯源功能。碼鏈主要解決存證信息的真實性問題,為各產業企業間多方協作打下重要的信任基礎。結合智能合約、身份認證和隱私保護等技術,簡化合作流程、提高協作效率、強化互信合作。

三、碼鏈溯源的主要應用方向

電商領域:商品領域假貨問題由來已久,電商領域假冒偽劣商品更是大行其道。究其根本,是經營者受利益驅使,消費者缺乏鑑別能力,以及商品購買流通過程缺少透明度等原因共同造成了這個局面。當前消費者對所購買商品的性質、產地、和質量等要求得到更詳細的信息。

案例:

價值鏈可溯源商品已經覆蓋包括美妝護膚、母嬰、食品、生鮮、酒飲、家紡、醫療保健等全品類的上萬款商品,這些商品均已上線到物格商城中。每一款商品都是通過碼鏈lbs防偽追溯技術,按照統一的編碼機制,為每件產品賦予唯一的二維碼“身份證”,記錄了針對每個商品從原材料採購到售後的全生命週期閉環中每個環節的重要信息。以生鮮為例,消費者比較關注其種植、養殖、生長、運輸等各個環節是否安全,商家也期待給消費者更好的展示其商品品質,價值鏈基於閉環可控的供應鏈運營體系,建立了完整的碼鏈防偽追溯應用體系。如大閘蟹溯源中,從每隻蟹的養殖、捕撈、加工再到物流運輸環節,各種設備自動化採集的信息均被記錄到二維碼中,做到大閘蟹的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蹤追,信息全程不可篡改。消費者可以通過掃描商品包裝上的二維碼,進行追溯信息查詢。

農漁養殖產品領域:傳統農業、畜牧業中的產業鏈很長,從種植、養殖到消費環節過程繁雜,在每個交易場景下信息數據都是割裂無序的,缺乏有效直觀可信的綠色溯源途徑。碼鏈結合農產品、水產養殖和畜牧業,將分散的流程數據上鍊,提升產品安全可信度同時也能改善由於地理位置偏僻等因素導致商品滯銷的現狀。

醫藥保健品領域:通過碼鏈技術,可對醫藥藥品在供應鏈上所有環節的關鍵細節和相關信息,包括藥品的生產日期、價格、療效、流通情況等進行查詢,甚至追溯至原材料採購階段。如藥品運輸過程中斷或藥品失蹤,存儲在二維碼中的信息可為各方提供快速追蹤渠道,並確定藥品的最後活動位置。此外,碼鏈網絡上一旦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的藥品,通過記錄的藥品流通信息,找出問題環節,方便廠商和監管部門迅速介入,並在第一時間召回問題藥品。同時為政府職能部門強化執法手段、加大市場監管力度提供依據。營造一個市場有序,商家省心,醫生患者家屬放心的醫藥保健品市場。

垃圾溯源領域:一次性醫療器具目前已廣泛應用於臨床,而這些醫療廢棄物處理牽扯到很多環節,從產生到集中處理週期長,要經歷科室分類、打包、暫存、院內轉運、集中貯存、院外轉運、終端處置等環節。如同藥品防偽溯源類似,醫療廢棄物追蹤解決方案是通過物聯網、傳感器、智能垃圾桶等設備,對醫療垃圾的產生、運輸和處理過程溯源,並對參與者保持激勵。

數字商品溯源

碼鏈在版權溯源方面的技術應用,可以讓消費者在拿到商品的同時瞭解商品的整個創作出版流程,從源頭到末端,從過程到細節的層層監控,讓盜版侵權無所遁形。也為創作方和出版方維權提供確實證據,最大程度地降低維權過程中的取證成本。傳統數字內容的版權保護路徑,需要創作者向國家授時中心及其下屬的服務機構申請版權認證服務,門檻較高。但在碼鏈生態版權中,創作者或機構都可以通過加入碼鏈網絡,快捷地實現內容上鍊,記錄版權。

四、展望未來

賦能整個社會的商品流轉效率

構建和完善可追溯系統的應用體系能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性,進而建立消費者在各個渠道的購買信心。通過調查可追溯系統在產品流通過程中的發展現狀,分析細化供應鏈各環節的可追溯流程,進而促進可追溯系統與產品供應鏈更好融合,賦能整個社會的商品流轉效率,也成為推動商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形成新的用戶消費模式

溯源體系融合網絡信息化、碼鏈體系、大數據與雲平臺、現代供應鏈體系的跨越發展,為其提供了現實途徑,溯源體系的建立可以減少質量安全的不確定風險和消費者的購買風險,將促成新的用戶消費模式建立。此外,傳統溯源模式中,各環節參與者是相互分割的不相連的個體,但碼鏈網絡進行溯源後,藉助碼鏈數字經濟模式,可以衍生出新商業生態。

結語:

將全程溯源體系、動態追蹤監控系統結合碼鏈網絡,利用鏈上信息分佈式存儲,不可複製篡改的特性,平臺可為企業構建從原料到終端消費者的商品全生命週期追溯系統。實時錄入商品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的詳細信息,實現來源可控;對商品流向進行全程追蹤,掌握商品流通細節,定向召回問題產品,實現去向可追。在徹底預防和杜絕食品安全隱患,從源頭開始層層把關地根除假冒偽劣產品的同時,為後期消費者追溯提供數據依據,增強企業的信譽度和消費者的購買信心。我們看到,二維碼溯源的應用已經開始進入到了人們的生活中,“從無到有”已經實現,接下來的目標則是向“由有向好”發展。溯源作為碼鏈應用的一個重要方向,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