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曾说:“买车是一生最坏的投资”,真的是这样吗?对此你怎么看?

凡大先生


这样的问题之考虑了买车后的各方面支出,但是没有考虑到买车之后带来的好处。


首先先说劣势:

按照汽车的贬值计算,按照开10,前三年每年的贬值是按照15%来计算的。第一年10万-(10万*0.15)=85000,第二年:85000-(85000*0.15)=72550,第三年:72550-(72550*0.15)=61667.5,三年之后汽车只值得61667.5元,所以这里最不推荐的就是贷款买车,当你还完车贷的时候,车子的价格已经大幅贬值,这样算起来的确是非常不值得的,另外,一年的油费、停车费、保养费、保险,每年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在没有特别需求的情况下,买车的确是很划不来。

在说说优势:

现在都是面子时代,靠面子赚票子的年代。很多时候人需要强行去包装自己,即使一穷二白,有时候也需要装的很成功,很自信。如果你表现的灰头土脸,当灰头土脸的你和衣着光鲜的另一个人同时面对一个机会的时候,我相信这个机会会落在衣着光鲜表现自信的人身上。这样的故事相信大家见过的也非常多了。大家也都明白,所以就不在重复了!现在就是看面子的时代,如果你有一辆好车来包装自己,说不定大合同签下来了,女朋友也找到了!


所以买车也要看自己的需求,如果单纯的家用,买车不是很划算,特别是贷款买车不划算,如果能用车赚钱的时候就补能说买车是最失败的投资了。


宋驰


这话大体上正确吧,作为投资来说,买车确实是不好。车子到手的第一天就贬值,有句话说“落地打八折”,然后每天还要花钱,油钱、保养费用、保险……

如果有项投资,买到手就亏两成,然后每年都要追加一部分投入,问题是它每天还在亏,五年可能就要亏一半,这样的投资确实是失败的。是不是最坏的不好说,不过别人为了吸引眼球,说得夸张点也可以理解。

但是,这句话逻辑上说得过去,不代表它想表达的价值观就是正确的。大部分人买车并不是作为投资的,而是为了工作需要、提升生活质量甚至是为了面子。换个角度说,买车的时候,我们是来消费的,干嘛想得这么丧呢?嗨起来啊!

不信你看,我们按照这个句式延伸出去,你会发现它想表达出来的东西其实没啥意义。

“在座的各位观众,如果你们买了食品,那是你这一生最失败的投资。因为呢,你的食物只有一小部分是你身体需要的,其他的你吃进去只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变成了shi一分钱不值不说,还有一大部分在损害我们的健康,要我们的命。”

“在座的各位观众,如果你们买了衣服,那是你这一生最失败的投资。因为呢,你的衣服只有一套是穿在身上的,其他的都丢在衣柜里。它们大部分是停滞的,是在折旧的——衣服贬值可比汽车厉害多了,过不了几年就不值钱了。”

在座的各位观众……

好了不多说,因为按照这个逻辑下去,我们买啥都是失败的投资,为了不亏钱,不吃不喝都光着得了。

我不鼓吹消费主义,但是咱们赚了钱是干嘛的?对待每一样东西都把它当成理财,用“赚”或者“亏”的角度去看它,不消费,不花钱,这样的人生意义何在啊?

他觉得我在钱上面亏了,可是我还觉得我在心情上面赚了,还有了更大的动力去赚钱呢,那我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呢?


老胡评车


溯源认为:李开复这话说的没毛病,买车的确是一生最坏的投资。

就说我自己吧!

2010之前,那时只有老婆和自己,没有孩子,两个人潇洒的很,一到周末就开车出去这里转转,那里耍耍,请原谅成都人就是这样子的,慢节奏,身上只有20元钱都要跑到三圣乡点一杯花茶坐一下午。

2012年,有了孩子考虑换车,2010年的朗逸,全款下来14万多,仅仅只卖了8万,因为出过两次事故,贬值速度这快,让我第一次意识到车子这玩意就是一个消耗品。

换车之后,丰田RAV4,现在还在使用。这六年,每年保险2400元,每月停车费300元(小区停车),公司停车600元包月,一个月加油三箱800元,这样每月1700元,一年下来20400元,每年回几趟老家以及自驾游,过路费这些1500元,就这样子一年车子花费24300元,6年时间24300*6=145800元,快赶上买新车的价格了。目前车子机会没啥子残值。

养车和买车合计起来6年时间大约30万,这显然不是一笔划算的投资,而且根本就不算是投资,因为只有支出没有收益!

总之,我的建议是没有特别特别需要的前提下,不要买车,就咱成都地铁公交已经完全满足生活需要了。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溯源归一


我大概看了一下其他的文章,竟然还有人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其实也只是因为他是一个名人而已。

我从来就没有后悔过买车,而且我从2003年买的第一台奇瑞qq到2009年买的第二台海马海福星,再到2013年买的,现在这一台长城h6,这16年来我总共买了三台的国产车,而且三台的车都还在开。

我告诉你我那些车都是用来干什么吧?Qq的时候,我经常开着我的车去帮人家装电脑,因为2000年的时候,电脑还是一个很稀罕的东西。我开着我的车,三块四毛半的油价,虽然当时的工资不高,但是我还是从第一台车当中得到了很多的乐趣,包括去帮人家修电脑,帮人家装电脑,赚的不少钱,还有开着车去做家教赚的钱。到第二台车的时候是2009年,那个时候我们的工资已经不低了,可能那个时候我们的工资已经有四五千块钱了吧。我虽然没有开着我的海马汽车去自驾游,但是600km外的岳父家我还是去了几年。到现在这个长城汽车就更加有用啦,2013年买进来的,每一年寒暑假我都会开着这个车到处去自驾游,我现在还用这个长城汽车去做顺风车,每天都有100到200块钱的收入。我把我的车的用途是发挥到极致了,我所有的同事基本上没有一个是用他们的车来赚回应有的钱的。他们都是每天来回学校和城区,每天都是白花邮费,我的车却是每天都在赚钱。当然,他说的也不全错,因为90%几的人满车回家,真的就是放的,比开的的要多,特别是城市人,看着每天塞车的状况,你真的都不想开车了。


中小学英语精修


我以前买过一辆二手福克斯顶配,开了两年折旧两万多,花费两万,我觉得损失都蛮大的。我前一任车主开了两年赔了八九万。但是人家是医生换了辆宝马x5,他爸爸开的奥迪q7,我这才明白车是有钱人享受的工具。对于我这个工人真是奢侈品。

好在今年考上了公务员,身份转变工资提升,单位在家旁边买车根本没用,钱这东西赚的不容易,尤其是存起来才是自己真正赚的。车尽量买保值的省油的,十二三万就非常好了,别装逼或者为了面子啥的,没任何意义。你开迈腾觉得很牛很有面子,满街奔驰宝马面前你就是弟弟。

对于有公司有赚钱能力可以买豪车,但是拆迁户,暴发户别买,二十万就足够。


我是好孩子99


买车是最坏的投资,估计是和房子比较而言,车越用越便宜,房子越用越贵。

只是看见了事物表象,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

2012年,我买了辆宝莱,用起来还不错,但是不方便,2018年底,我全款买了台100+万的保时捷,为什么呢?

1、经常接送生意人

来往的有些生意人,东北或美籍华人,个儿高,搞台普通的车,比较掉价,人家在家都是奔驰宝马,总不能让他们来深圳后体验宝莱吧。

2、好谈生意

现在人都是趋利的,你给人一个穷酸的印象,他们觉得做生意、谈合作没保障,认为你不成功,跟你合作,失败概率大大增加。

3、去各个场所会得到不错的服务

假如你开辆20来万的车,去看豪宅,估计没人愿意接待你。

开豪车,去洗车、或者停车,不管你信不信,接待人对你点头哈腰,待如上宾。


王阅注册牛


买车不能用投资来形容,车子现在是个离不开的生活工具,没有车子真心不方便,而且大部分人买车都是为了更舒适,出行更便利,很少有人说买车去投资准备挣一大笔,二手车商除外。

关于李开复说的话,他是从投资角度来说的,因为汽车这个东西贬值速度太快,好点的合资车,贬值速度还慢点,如果是国产车,开一年就卖,能有一半以上的保值率就不错了,只有在卖车时,才会觉得汽车保值率也是很重要的考虑方向。


我一个哥们他老爸是当地一家厂子的老板,那时觉得买奔驰开宝马比较有档次,后来听从我哥们的建议买的奔驰S350,3年的时间,开的够够的了,奔驰优秀的品质在他这里失灵了,小毛病比较多,变速箱漏油,去维修了好几次都不行,也没给换新的,其他小毛病也不少,忍不住了去二手车市场问问能卖多少钱,人家抬起底盘来认真检查后给他38万,他买的时候花了一百多万,现在卖38万,三年左右的时间蒸发了60万,他哪里舍得,只能继续开着。

因为有了车子,我们的生活品质提高了很多。车子能让生活便利,也能提高生活质量,现在的年轻人结婚房子是必须得有,车子是一定要有的,没有车人家就不嫁,好一些的陪送车子,就是因为车子现在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了生活中的一件常用工具。

哪怕大家都知道车子是个贬值的东西,仍然会花钱去买,而且可能还不止买一辆吧。


66号车坊


2011年买车,21万,8年,跑260000公里,每年保险和修车算10000,就是80000,油算0.7元每公里,油钱就有182000元,其它的算下来,总计有50万。每年用这车跑公司的业务,每年最少200万,利润算30%,就有480万,减50万还是很合算的,有车才能赚钱,是正儿八经的投资。买了车,好好用。肯定比投资其它的更合算。


AMM温


这问题我还真仔细想过。

首先买车肯定比打车贵,车是一种不便宜的消费品,从买下它的第一天起它就在不停贬值,同时还需要不间断的维持和养护费用。

既然是种消费品,那就要考虑你自己的价值观,衡量过后决定是否要作这个消费。

对我来说,买车的初衷只是因为上海世博会期间我工作的地点开始一天24小时打不到车(有点夸张,但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的确是晚上一点半下班也没打到车)。

但是现在要我不开车,我也是绝对不干的。

车子极好地满足了我这个人懒而贪方便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我“厌恶不确定时间段”的需求。

车子首先是个很好的随身行李箱。我不用再随身带伞(而且好像再也不丢伞了),带手机充电电池,带健身包和化妆包,带水、湿纸巾和益达,带一些常去地点的VIP卡,甚至突然天冷了我能从车上翻出块围巾来。我的车后排夹袋里还会放书,偶尔有后排乘客可以看,但如果我一个人在外面吃饭,也会随便摸一本就进餐馆。

至于说“不确定时间段”,其实我厌恶的只是“我被不确定了”,包括但不仅限于在日程与日程之间打不到车导致迟到,天气突变在路上打车导致感冒,带东西给别人但对方突然改日程导致我只能拎着他的东西先去下一站,白天要东奔西走但晚上的饭最好穿得正式点……

这些都可以通过有辆车解决。

不过我倒很欢迎主动发起不确定,比如,突然有空想去健身,没车是别想了,装备根本没带着。再比如,突然想起来要买什么东西,恰好有时间,就能见缝插针先买好,然后继续下一项。

在城市日常生活里,车能很好地满足我对日程安排效率和质量的要求。

当然堵车时乘客可以睡觉,司机很痛苦……堵车我就只好刷知乎了。

不过,以上只是基于我的价值观。我愿意为以上的需求花钱且持续花钱。

每个人要不要买车,完全应该基于自己价值观的考量。我就认识有人放着公司配的好车子不开,从来都是地铁加步行的。





爱车必说


不得不说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

八九十年代的车是致富的工具


在不同的年代,车的投资价值是不一样的,在八九十年代,车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致富的工具,在那个车辆交通不是很发达的时代,高铁,火车,飞机都还不完善,人们出行往往只能步行或者借助自行车,如果家里有一辆车,既可以大大减少自己的出行成本,还能做很多挣钱的事情,做外贸,做出租,做快递,很多人正是通过有了车,才获得了财富。就像我家邻居,我记得8岁的时候,他家里就买了一辆大卡车,专门用来拉煤,要知道,那个时代是山西煤炭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他家凭着那辆车快速致富,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煤老板,盖起了楼房,买了大彩电,后来搬到了市里,成为村里的首富。这只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有很多人靠着一辆车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用车做职业依然是好投资


现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以出租拉人为生,对于这些人来说,买车依然是一个好投资,有了自己的车,他们不用再给出租车工资交份子钱,更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个人认为是一个好投资。

同样,在非洲,现在很多城市,一辆自行车就是最好地投资,由于交通设施不完善,道路都不是很好,很多人去了非洲之后出了车站,都得坐上单地人的自行车到达目的地,对于她们来说,自行车就是最好的投资,他们凭借一辆自行车养育着一家人的生活。

现在大部分人的车在闲置


李开复说买车是最坏的投资主要是因为现代社会交通设施的快速发展以及车辆的大规模生产导致的。在一个城市中,现在地铁等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就像在北京,去哪个地方都可以做地铁到达,费用也就最多7块钱,从成本上完全低于自己开车的油票。另外,现在很多城市拥堵现象严重,开车的时间可能远远高于坐地铁等的时间,影响心情,浪费时间这都是损失。更重要的是,现在很多家庭认为车子是身份的象征,结婚的时候总要买辆车来充门面,可是结完婚之后,由于路堵,加油费钱,不好停车等原因车子放在地下室,一个月能开个两回就很不错了,要知道,车子是消费品,就像手机一样,只要拆封就是二手机,价值就会缩水,看着车子在地下室一点儿一点儿贬值你不心疼吗?你拿着那几万几十万做点儿别的事不好吗?就算存银行,每天还有利息收入呢。所以对很多现代人来说,买车确实是最坏的投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