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和德國確診病例相近,都是發達國家,為什麼法國死亡率更高?

佳陽1368


從國家發達層面看,德比法強。雖然二戰及戰後法國受損成程度非常小。個人認為,法蘭西是被黑人拖累了。據說現在該國黑人佔比競高達驚人的六成。


雪峰山43


首先,先來一條驚人的消息:
9日晚,法國文化部長Franck Riester確診新冠肺炎。
法新社透露,上週,文化部長好幾天都參加了國民議會,目前法國好幾位議員都被感染。
令人細思恐極的是,馬克龍和其他部長都和文化部長一起開了部長會議!而馬克龍和其他部長因目前沒有症狀,因此不會進行檢測!
病死率各國差異大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塞德3月6日表示,目前確診病例中死亡率為3.4%,遠高於季節性流感不到1%的病死率。
不過,就目前來看,各國新冠病毒致死率不一,僅歐洲境內,意大利的高病死率和德國確診人數過千死亡2例形成鮮明對比。
今天(9日),法媒也開始注意到德國奇蹟般的低病死率。但法國專家認為:德國病死率低只是時間問題,之後死亡人數會慢慢增加,因為德國也是歐洲老齡化程度很高的國家。
▲法國媒體表示德國病死人數會增加,因為德國也是歐洲老齡化國家。
然而事實是否如此?意大利死亡率高只是因為老人多嗎?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懶人速讀版
意大利死亡率高原因:
老齡人口多;
大區各自為政,醫療統籌混亂,未能在疫情初期在全國範圍內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缺乏城市診所醫生,去醫院就醫人數過多,導致醫院瀕臨崩潰
德法抗疫戰略:
1. 延緩病毒傳播的速度,給衛生部門和醫療機構爭取時間;
2. 集中精力救治重症患者,降低病死率。
意大利為啥病死率高?
·老人多!
新冠病毒的致死率與患者年齡密切相關。中國疾控中心公佈的數據稱,中國80%的新冠病毒死亡患者年齡在60歲以上。
在意大利,80歲以上感染者死亡率高達14.8%。而世衛組織公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範圍內80歲以上感染者死亡率高達21.9%。39歲以下患者死亡率為0.2%,目前尚沒有未成年人死亡病例。
另外,本身患有基礎疾病的人如果感染新冠病毒,死亡率也比健康人高:心血管疾病(10.5%)、糖尿病(7.3%)、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6.3%)、高血壓(6%)、癌症(5.6%)
眾所周知,意大利是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歐盟國家,佔總人口數23%,僅次於日本。4個意大利人裡就有1個是60歲以上的老人。
這次意大利的新冠病毒死亡病例中大部分也都是80歲以上、本身有其他健康問題的老人。
法國目前的25例死亡病例裡有21例為70歲以上有基礎疾病的老人。
德國週一出現2例死亡,其中一名為89歲的女性,3月3日確診,在北威州埃森市病逝。另一例來自海因斯貝格縣(Heinsberg),具體信息未透露。
德國確診過千,死亡率卻如此之低,也引來法媒“吃瓜”,法國新聞廣播電臺Franceinfo 9日表示,雖然德國還沒有死亡病例,但情況可能很快會有變化,因為德國人口老齡化也很厲害!
·醫療體制的“鍋”
意大利疫情發展之迅猛,死亡率之高(4.28%),除了老年人多,“一盤散沙”的醫療體系管理也少不了“背鍋”。
8日,做客法國BFM電視臺節目的法國公共衛生經濟學專家Jean-Jacques Zambrowski教授表示:“意大利一開始的防疫措施有誤。”
一同參與節目的Alain Ducardonnet醫生也強調:“意大利不像法國有國家性的防疫機制,現在,意大利行動得晚了。”
疫情之初,意大利的防疫措施由各大區決定,地方政府各自為政,導致醫療資源統籌混亂,不利於在全國範圍內防控疫情。法國公共衛生經濟學專家Frédéric Bizard直言不諱:“病毒可不認識大區邊境。”
另外,據法國《世界報》披露,法國倫巴第大區醫療系統瀕臨崩潰:倫巴第大區10%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為醫護人員。病人就醫數量呈“井噴式”增長,重症醫療搶救設備(呼吸機等)短缺,嚴重影響重症與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工作。
相比之下,法國的專家們對政府以“舉國之力”抗疫(激活“白衣計劃”、“藍色計劃”等)表示hin放心,對境內擁有眾多診所醫生表示自豪,最大的不滿就是政府沒有在第一時間給診所醫生配發口罩等防疫物資。
事實上,法國醫學科學院院士、感染學專家François Bricaire甚至表示,法國在疫情嚴重地區(瓦茲省、上萊茵省、科西嘉島首府阿雅克肖市)將所有學校停課的做法“太過了”。
▲大巴黎一家超市,意大利麵已所剩無幾。
白衣計劃(Plan blanc):
建立面對特殊危機的管理操作計劃,在患者人數多,或在面臨特殊衛生危機情況下,每個醫院機構(醫院和診所)必須保證能夠立即調用其掌控的一切手段,有條不紊地處理疫情,避免手忙腳亂。
藍色計劃(Plan bleu):
即預先準備詳細可行的管理危機的必要措施,在必要時,機構領導有步驟地調用一切應急的人力和物力。該計劃規定了一系列強制性的措施 :隔離寄居者、用戶和工作人員,疏散寄居者、用戶和工作人員,接收其它機構的寄居者,保證迅速地和一致地實施必要的手段,有效應對特殊情況,無論其性質如何,禁止未成年人探視。
(法國朱元發 博士)
德法專家:病死率會降,別誇大風險
對於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專家表示仍要謹慎。
法國衛生和醫學研究所(INSERM)REACTing科學委員會主席Jean-François Delfraissy教授在接受《世界報》採訪時指出,每個流行病在起始階段,致死率都會被高估。但隨著疫情的發展,感染人數不斷增加(分母增大),但同時,應對疫情的措施後續跟上,使得重症病人得到更好的醫治(分子減少),最終致死率自然就降下來了。比如西非發生埃博拉疫情時,一開始預估的致死率為70%,後來降到了40%。
德國柏林夏裡特(charité)醫院病毒學專家Christian Drosten預計,70%的人口會被感染,但他提醒:“不要誇大新冠肺炎的風險。大多病例並不嚴重,和感冒差不多。”並表示,預估新冠病毒在德國的致死率將維持在0.3%-0.7%這一較低水平。
專家:封城在法國行不通
8日晚,法國專家在回應意大利緊急對米蘭、威尼斯地區“封城”時表示,各國政府在採取措施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到疫情發展,更多考慮的是國情、文化背景。
他直截了當地說:“法國政府瞭解法國人民,封城是行不通的。”
封城行不通,又該如何抗疫呢?
德國“國家衛生研究所”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指出,德國當前的防疫策略是“努力延緩”疫情的傳播速度,避免新冠肺炎疫情與季節性流感疫情相疊加,否則,德國的醫院、診所就會不堪重負。先將大流行不可阻擋作為前提,再考慮如何延緩病毒傳播的速度,給衛生部門和醫療機構爭取時間。
這個指導思想倒是與世衛組織不謀而合。世衛組織傳染病風險管理部負責人Sylvie Briand3月7日表示,考慮到醫療物資匱乏等原因,世衛組織認為發展中國家的疫情防控工作將尤為艱鉅,現階段目標是“儘可能地延緩疫情蔓延”,為醫療系統爭取更多準備時間。
不過,雖然德法政府都表現得很淡定(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網民們也在各社交媒體上瘋狂吐槽“還沒流感死的人多,沒有在怕的!”,但是在超市轉一圈看到意麵貨櫃空了、洗手液免洗的也好水洗的也罷都被搶光,倒是覺得德法人民有點“口嫌體直”了。
▲法國超市洗手液貨架也被大量搶空。
▲法國一家藥店窗口貼著沒有口罩沒有免洗洗手液的告示。
總結一下就是:
德法政府:不恐慌,根據疫情發展實際情況採取相應的合理措施,而不是搞一些不成比例的“騷操作”趁機政治炒作。(意大利:感覺有被冒犯到)
德法人民:雖然我遊行、看球一個都不能少,但我知道我得去超市囤糧搶消毒清潔用品。
“佛系”新加坡其實不佛系
最近很多小夥伴瘋狂和大參菌吐槽法國的“佛系抗疫”,並想看看法國是否能和“佛系”新加坡一樣抗疫成功。
不過,雖然新加坡因為不主張全民戴口罩,被認為是在“佛系”抗疫,但新加坡究竟是不是真·“佛系”·抗疫呢?這個問題其實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塞德早在3月3日就給出了回答。
譚塞德表示:
“對新加坡阻止新冠病毒的傳播所做的努力印象深刻,該國正在不遺餘力檢測每一起類似流感疾病和肺炎的病例。”
據報道,新加坡面積700平方公里,境內有約800多家PHPC(公眾健康預備診所),如果任何人有感冒類似症狀都應該去PHPC就診。且新加坡在2月初就生產了15000個病毒試劑盒,保證了病例檢驗的需求。
法國方面,在經歷了被批檢測不力的風波之後,法國衛生總署署長薩洛蒙公開表示,法國每天約檢測1000個病例。不過,薩洛蒙話音剛落,第二天法國進入疫情第二階段“進階階段”(stade 2 renforcé),各地醫院紛紛表示壓力山大扛不住,宣佈今後只給那些出現“嚴重病徵”的疑似病例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一些法國醫學專家也在做客電視節目時表示,瘋狂進行病毒檢測,意義不大,甚至會壓垮醫院,影響對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反而導致病死率上升,得不償失。
大洋彼岸的美國人民:我也想要帶薪病假!
新冠疫情登陸法國後,法國政府迅速出手,1月31日發佈政令,宣佈凡被要求隔離的領薪員工和獨立工作者都可以享受病假待遇,從隔離第一天就拿病假津貼(約工資的50%),企業補償也要跟上。
2月底,法國勞工部又宣佈,對於那些必須留在家中照看隔離兒童的家長,可以享受隔離病假津貼。

飛狐客


德國人的戰車比🇫🇷的狠些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