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棚裡播種脫貧好前景——濉溪縣南坪鎮貧困戶惠要好的脫貧之路

“沒想到俺也和城裡人一樣上起了班,到點上班,到點下班,工資還一天一結。”說起如今的生活,濉溪縣南坪鎮澮北村貧困戶惠元備難掩內心的激動。惠元備之前一直打零工,收入有一天沒一天的。自從去年鎮裡在他們村建起了特色農業扶貧產業園,作為貧困戶的惠元備有了穩定的收入,日子也越來越好過。

惠元備打工的蔬菜大棚是同樣為該村貧困戶的惠要好承包的。惠要好說:“我自己脫貧了,首先要幫扶其他貧困戶!”

在濉溪縣南坪鎮澮北村,提起惠要好的名字,群眾都會嘖嘖稱讚,直誇他是身殘志堅好男兒,人窮志長好村民。

2013年,38歲的惠要好遭遇了一次意外車禍,一條腿不幸截肢,從此喪失重體力勞動能力。2014年初,惠要好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到國家一系列扶貧政策補貼。

惠要好當時就對村幹部立下誓言:“自己還年輕,戴上貧困戶這頂‘帽子’真有點慚愧,一定發奮努力早日脫貧致富。”之後,他暗下決心:就算只有一條腿能用,也要徹底摘掉頭上貧困戶這頂“帽子”,建好幸福家庭,與大家一起奔小康。2014年,在鎮村幹部多方幫扶下,當年底,他就通過發展種植業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脫貧之後,如何踏上致富路、營造幸福家庭成了他追求的又一個目標。

2017年,南坪鎮籌資360萬元在澮北村創辦特色農業扶貧產業園,對貧困戶採取幫助建棚、租棚、提供技術服務等多項優惠政策。惠要好申請加入澮北村保成果蔬專業合作社,自願發展節能溫室大棚。當時,家裡人勸他,只有一條腿行動不方便,大棚蔬菜種植又比較辛苦,半途而廢還會受損失,家裡沒有啟動資金、缺少專業技術怎麼辦?就在他猶豫不決時,澮北村黨總支書記朱國成、村委會主任惠光堂上門勸導:如果經營中遇到困難、缺少勞力,村“兩委”成員可以抽時間幫他幹活,沒有技術就去找專業人員來幫扶,說啥也要讓他有收益。聽了村幹部一席話,他的信心更足了,發誓一定要幹出成效,不負厚望。

種植溫室蔬菜大棚需要先期投入啟動資金,正在他為錢發愁的時候,村裡幫他到濉溪農商銀行辦理小額貸款5萬元,他心裡的第一塊大石頭落下了。村裡又幫他聯繫本村的致富能手、專業種植人員王寶貴、惠建與其結對幫扶,兩位幫扶人員有事沒事就到他家棚裡看看,指導他管理栽植方面的技術。在幫扶人員的精心指導下,他用心學習,不懂就問,很快掌握了節能溫室大棚生產的要領。

同在扶貧產業園經營大棚的另一位貧困戶李春旺說:“惠要好能吃苦,不怕累,雖然他行動不方便,但幹活比我們健全人都賣力,種植的黃瓜產量高、瓜型好,能賣好價錢。”

因為一條腿幹活不方便,一天下來磕磕碰碰流血流汗都是常事,另一條腿也疼的睡覺都不能伸直,就這樣他還是堅持下來了。他說:“看到黃瓜賣錢了,我心裡別提多高興了!這些黃瓜都是在我的呵護下長大的啊!”

為擴大銷量,惠要好利用手機給成熟的黃瓜拍照,然後把自己大棚裡的嫩綠黃瓜發到微信朋友圈。今年3月初,來自宿州市百大農貿市場的果蔬批發商看到後,一下子買走了幾千斤黃瓜,並稱贊他的黃瓜口感好,品質好,以後會長期合作。

2018年上半年,惠要好的大棚喜獲豐收,到5月底時銷售額已超過5萬元,不僅還清了貸款,手裡還有了餘錢。

惠要好脫貧致富後,全家的生活有了質的飛躍,家裡建起了樓房,買了農業機械,大女兒已出嫁,小女兒正在上學,一家人和和美美,日子如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他的幹勁更足了。

“扶貧政策是給最需要的人。”惠要好說,“黨和政府在困難的時候把咱扶持起來了,咱有能力富起來了,不僅要主動把政策讓出來,同時更要一起幫扶其他貧困戶!”目前,在他家大棚裡打工的有3人,其中惠元備、張桂麗兩人是貧困戶,一天60元工資,有時候遇到旺季加班加點就多付工錢,一天一結算,一個月可以領到工資1600至1800元。一年至少可以幹200個工。

惠要好不僅脫貧了,而且還成了南坪鎮的“致富能手”。一些想發展大棚種植的貧困戶還想他取經,表示以後家裡條件好些了,也發展蔬菜大棚。

“我披上‘致富能手’的大紅花時,可風光了!我就想啊,國家扶貧不是解決我一個人的事,我有責任帶動其他貧困戶一起富起來。”目前,他正在引導貧困戶張桂麗學習大棚黃瓜栽培技術,以期帶動她發展大棚擺脫貧困。

南坪鎮黨委書記李影介紹,南坪鎮制定《特色種養業扶貧實施方案》,明確任務目標、帶動模式、申報程序等,今年到戶覆蓋率基數可達1301戶,自種自養貧困戶可發展到338戶,發展特色種養業貧困村2個,“一村一品”專業村2個,特色種養業扶貧年度到戶覆蓋率達到100%。對於有意願發展大棚果蔬種植的貧困戶,鎮黨委、政府採取租賃大棚、小額貸款支持資金、指導技術、幫助銷售的方式,扶持貧困戶脫貧致富。

現在,惠要好不僅忙著自家種植大棚,還熱心地給貧困戶分享自己的“生意經”,並且還僱了2名貧困戶在自家棚裡務工。村裡貧困戶看病借錢、創業借錢,只要人家開口,他都滿口答應。

“黨和政府扶持了咱,咱也得想著回饋社會!”惠要好說。未來,他計劃再發展兩三棟大棚,“擼起袖子加油幹,小康生活等不來,好日子是靠奮鬥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