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总三分钟热度,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每当我们想要改变的更好的时候,比如:想减肥、想锻炼、想早睡早起、想读书等。想着自己能够变得更好。

而事实上,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最后半途而废了。


做事总三分钟热度,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不管你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你有认真的去思考过,真正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吗?

也许你会说自己意志力不够坚定,或者行动力太弱,或是把责任推卸给外在的各种环境,不断的找借口。

而我想说的是,不能改变的真正原因,是在于你自己。你认为改变是非常难的,但其实难只在你心里。

想要做出真正的改变,就要了解自己为什么不能改变的原因。

做事总三分钟热度,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走出你的心理舒适区

这里说的心理舒适区,并不是指你舒适的生活环境,而是人内心的心理区域。

就拿我喜欢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来举例子,在电影里面 ,所有人都认同外面的环境要比监狱里舒适,可是老布就不这么觉得。

他在监狱里被关押了50年,这几乎是人的一生了。当他获知自己即将刑满释放时,不但没有满心欢喜,反而差点精神崩溃。因为他已经熟悉了这座监狱,离不开了。

为了让自己继续在监狱里呆着,老布不惜举刀杀人。再一次出狱的时候,他甚至选择了自杀。

监狱这个环境,虽然不舒服,但这是他的心理舒适区。


做事总三分钟热度,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从老布的身上可以看出,有时候人处于一个很痛苦,很艰难的环境中,仍然不愿意改变,这就是一种心理舒适区,因为你非常的熟悉它了。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人在小城市找了一份稳定安逸的工作,虽然工作没有太大的成就感,但是比较舒适,所以就不想再挑战自己,突破自己了,这也是一种心理舒适区。

所以当你想做改变,却半途而废的时候,不要在去怪外在的任何因素。因为改变是痛苦的,想想自己真的是否能走出内心的心理舒适区,去做勇敢的改变呢?


做事总三分钟热度,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真正迈开改变的第一步

人通常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往往先面对的是自我的障碍,而不是现实中的困难。

有一个大四的学生,他要在这最后一学期修完4门课才能毕业,不然就会被退学。而在这关键的时刻,他却每天在宿舍打游戏,几乎不出门。

他是村里第一个名牌大学生,村里人劝自己孩子好好读书的时候,都会以他为榜样。

他家里并不富裕,他很清楚自己顺利毕业参加工作对这个家庭的意义。可是,就是因为这种压力,让他提不起精神好好看书备考了。

老师找他谈话时, 他说他已经想明白了,毕不毕业已经无所谓了,毕不了业大不了去干体力活,有口饭吃就行。

实际上他并不是真的无所谓,而是他畏惧压力迈不开步伐,逐渐对改变失去信心了而已。


做事总三分钟热度,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老师就问他:那如果奇迹出现了,你真的顺利毕业了呢。

他却摇头说:不想去想这些没意义的事。

他的老师却明白,他不去想着可能改变,是防止自己失望。对他说道,那就先尝试对改变看看吧!从作息正常开始,从按时去食堂吃饭开始。

对于这个不难的请求,他便同意了。可他没想到的是,这正是他走出改变的第一步。

刚开始的时候,他小心翼翼的害怕别人看到他,因为这和之前的他大不相同,害怕他人用异样的眼神嘲笑。

但就是这小小的一步开始,他慢慢改变了。在食堂吃饭时,还认识到同年级备考的同学,邀请他是否一起去图书馆冲刺学习。最后他顺利的完成学业。

所以,有时候改变就是这样,开始只是走出一小步,不要去想着目标是多么的巨大,而是从脚下可行的地一小步去开始,专注于你眼前能做的一小步,并把它做好。

最后从微小的改变,变成自然的好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