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一個人的冒險,一群人的救贖

成長是一筆交易,我們都是用樸素的童真與未經人事的潔白交換長大的勇氣。

--宮崎駿


《千與千尋》一個人的冒險,一群人的救贖

《千與千尋》是日本著名導演宮崎駿2001年創作的巔峰電影,成就了歷史上第一也是唯一一部獲得柏林金熊獎的動畫作品。2019年在中國內地上映,少年不懂宮崎駿,再回首已是隔世滄桑。18年的時光中,它以溫暖而治癒的影片風格,感動著幾代人。

《千與千尋》一個人的冒險,一群人的救贖

影片講述的少女千尋在隨同父母驅車前往新家的路上,由於趕超近路而闖入神靈世界,歷經種種磨難,最終收穫成長與關愛的故事。

《千與千尋》一個人的冒險,一群人的救贖

年少時看《千與千尋》,沉醉於色彩瑰麗的動畫場面,捧腹於古怪好笑的鬼怪神靈, 不過是又一部平行時空的少女歷險記。

不過是為了致敬經典而重溫,走進影院卻收穫了孩子的歡笑和成人的淚水,這是無數人解釋不清的淚點。仔細品味,這竟然是

擺脫慾望,堅守孤獨,在迷失中自我救贖的成長血淚史

用動畫場面的符號性元素折射真實世界的慘痛現實,宮崎駿試圖通過影片告訴觀眾,在成長的路上,每一個腳印都是你曾經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不能回頭的堅持。

千尋誤入澡堂的驚險與磨礪,無不是成長過程中最無奈的傷痛掙扎。曾經不屑一顧的情節往事,遍佈在我們成長的每一個角落;曾經困惑迷茫的不解之謎,也早在影片中做出瞭解答。

《千與千尋》一個人的冒險,一群人的救贖

01 關於貪婪:追逐是本能,把握好尺度才能遊刃有餘

誤入神靈世界後,父母由於貪婪而被變成了豬,是少女千尋經歷的第一場重大變故,也是支撐她衝破虛擬世界的動力所在——救出被魔法圍困的父母。

《千與千尋》一個人的冒險,一群人的救贖

因為貪吃而被變成豬的千尋父母

在美食檔口不顧千尋阻攔而狼吞虎嚥的千尋父母是不是像極了現實社會中為了金錢不擇手段的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落入湯婆婆設計的黑魔法,

最開始的千尋,像所有被父母保護好的孩子一樣,面對未知的世界顯得倉皇無措,她僅有的意志只能夠支撐自己不接受父母的“引誘”,固執的維護著內心的一方淨土

面對無臉男金砂回報的誘惑,她堅定的拒絕,只為尋回自己的父母。

《千與千尋》一個人的冒險,一群人的救贖

千尋拒絕誘惑

迴歸現實社會,人們當然不會因為貪婪變成動物,卻會在

追逐利益中喪失自我,捲入利益的洪流之中而變得面目全非。

哲學家斯圖爾特·薩瑟蘭曾說“貪婪是存在於我們性格之中的一個特徵,是與生俱來的本能。”

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貪婪對資源的確保符合了適者生存的法則,在這個金錢作為人類行為唯一仲裁者的金錢社會,貪婪和慾望能夠平息我們對於未知的不安。

從影片中的細節可以得知,在2001年的千尋家開的是一款奧迪轎車,並且僱得起搬家公司為自己服務,不說是家產幾何至少也是小康之家,可是面對美食的誘惑依然無法抵擋。

這一切都源自動物的本能,狼吞虎嚥、大吃大喝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何時再能獲得食物,這種不可知的因素就是貪婪的起源。

《千與千尋》一個人的冒險,一群人的救贖

但丁《神曲》中將人類惡性歸為七類:貪婪,失控的慾望,是七宗罪中的重點,是一切罪惡的起源。

佛教中所說的五毒心:貪、嗔、痴、慢、疑,也是將貪念作為五毒之首。

由此可見貪婪是人性中必備的特性,我們只能抑制和克服,但是並不能消除。貪婪的威力是如此的強大,以致於我們需要用一生的修行去駕馭。

貪婪的可怕之處,不僅在於摧毀有型的東西,而且能夠攪亂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人的自尊、人所恪守的原則,都可能在貪心面前分崩離析。

千尋的父母因為貪吃淪落為待宰的肥豬;澡堂眾人因為貪財被無臉男殘忍的吞噬;湯婆婆貪戀權勢與掌控被矇蔽了雙眼,甚至無法辨別坊寶的模樣。

《千與千尋》一個人的冒險,一群人的救贖

由此可見,影片中展示的面對貪婪的掙扎也真實的存在於現實世界。

克服貪婪,轉而重視愛、同情和道德行為,是自我修行的第一步,也是自我救贖的開始。

02關於初心:人生只若初見,忘記曾經等於是背叛

白龍對於千尋最重要的叮囑就是“不要忘記自己的名字,名字被奪走,就會不記得回家的路。”看似是在告誡千尋,又何嘗不是在寬慰已經失去名字的自己。

《千與千尋》一個人的冒險,一群人的救贖

我想白龍之所以幫助千尋,恐怕也是在救贖曾經的自我,那個為了逃離為了復仇忘記了初心的琥珀川河神。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致於忘記了為什麼出發。終日奔波於柴米油鹽的雞毛蒜皮,我們的眼眸中早已經失去了曾經的星辰大海。

小時候看《千與千尋》總是厭惡懼怕無臉男的醜陋,現在想來,這不就是現實世界中迷茫失落的自己嗎?

《千與千尋》一個人的冒險,一群人的救贖

忘卻了落魄時謹小慎微的自己,在擁有金錢後無端的揮霍,甚至為了發洩私慾無情的吞噬著湯屋的眾人,像不像功成名就之後肆意揮霍,踐踏規則的世人。

在金錢的誘惑和眾人的敬畏之中“撕裂”了自我,吞噬了湯屋慾壑難填的眾人,也喪失了曾經單純的自我。

《千與千尋》一個人的冒險,一群人的救贖

湯婆婆與千尋簽訂契約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剝奪了千尋的姓名,留下了小千的代號,這才明白影片《千與千尋》的真正含義,“千”不是別人,就是那個失去初心,只留下軀殼的自己。

就像現實社會中的張大夫,王經理一樣,徒留下符號式的稱謂,像一個傀儡一樣遊蕩在世間的角落,被時代的潮流簇擁著前進,忘卻了生活原本的意義,成了為燒水爺爺工作的小煤塊們,終日熙熙攘攘,無暇思考人生。

《千與千尋》一個人的冒險,一群人的救贖

林清玄說:“回到最單純的初心,在最空的地方安坐,讓世界的吵鬧去喧囂他們自己吧!”

唯有千尋,固執的堅守著自我的底線。

在這個與世隔絕的神靈世界,顯得格格不入。

人常常為了取悅他們而迷失自我,為了迎合這個世界選擇了同流合汙,隨波逐流。走的太快,將靈魂落在了後面,成了一具沒有思想的行屍走肉。

不要當時光荏苒歲月逝去之後再去懺悔曾經的隨意放棄,假如我沒有忘記初心,一切將不會是現在的樣子。

最終無臉男吃下了千尋的藥丸,吐出了慾望之水,變回從前的模樣。他追隨者千尋的腳步,穿越千山萬水,找尋到最初的自我。

《千與千尋》一個人的冒險,一群人的救贖

03 關於成長:一個人的旅途,我們終將學會堅強

無論是初次相見,還是最後的告別,白龍總是放下叮囑之後,放手讓千尋一個人去闖蕩,不是他不願意並肩作戰,而是成長,從來都是一個人的旅程。

《千與千尋》一個人的冒險,一群人的救贖

人的一生何其漫長,父母給予我們生命,伴侶陪我們度過半生,孩子為我們延續血緣,當人生路盡,

終究是一個人赤條條來,赤條條去。

對千尋來說,要麼被孤獨打敗從此墮落無底深淵,要麼戰勝孤獨學會一個人成長。

宮崎駿這樣說:“人們常常會欺騙你,是為了讓你明白,有時候,你唯一應該相信的人就是你自己。”

我無意踐踏他人的理想和希望,我不能,因為那是人性中最讓人珍惜的部分。只是希望當你失去了這一切,煢煢孑立形影相弔之時,也能生存下去。

《千與千尋》一個人的冒險,一群人的救贖

沒有人不期待花團錦簇、高朋滿座的繁榮景象,我卻希望當世界只剩下一個你,也可以堅定的走下去。

《霸王別姬》中有句臺詞說的好:“一個人,有的時候得學會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學會慢慢跟自己和解,一個人的旅途風景,也可以很美

《千與千尋》一個人的冒險,一群人的救贖

04 寫在最後

小時候,以為千尋的世界是一場夢,長大才發現那是我們真實走過的人生。

小時候,相信自己一定會成為堅強勇敢的千尋,現在終於明白學著長大,好難。

小時候,總認為無臉男是可怕的怪物,長大後才知道那不過是每一個等待救贖的自我。

王爾德說“一個人再富有,也無法贖回他的過去。”我們只能在不算太遲的現在,學會放過自己。

就像影片中沒有回程的小火車,轟鳴聲中,忘掉過去,奔向新生。

《千與千尋》一個人的冒險,一群人的救贖

文字 圖源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