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AI參加中央美院2019屆畢業畫展,還有畫作,這是怎麼辦到的?

2019屆中央美術學院有一名畢業生,她叫夏語冰。很榮幸的是,她將參與中央美院2019屆研究生的畢業畫展,畫展從5月10日持續到5月31日。

但,她不是人。

一個AI參與中央美院的畢業畫展

你可能很好奇,一個人有自己的畫作,還能參加中央美院研究生畢業畫展,你卻告訴我她不是人。那麼,她不是人,是什麼呢?其實她是一個AI(人工智能),更準確地說,她的真身是微軟小冰。

一個AI參加中央美院2019屆畢業畫展,還有畫作,這是怎麼辦到的?

7月15日,小冰同樣會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辦另一場個人畫展。更早一點,6月15日,小冰將在杭州萬科大屋頂美術館舉辦個人繪畫首展。

你可能更好奇的是,一個AI(人工智能)是如何學會畫畫的?這是真正的藝術創作嗎?

先說一下微軟小冰。它是由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於2014年5月推出,是一個融合了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語音和計算機視覺等技術的完備的人工智能底層框架。這個框架注重人工智能在擬合人類情感維度的發展,強調人工智能情商——而非任務完成——在人機交互中的基礎價值。

一個AI參加中央美院2019屆畢業畫展,還有畫作,這是怎麼辦到的?

說人話就是,微軟小冰不僅可以幫你完成許多任務,比如常規性的開關燈、播放音樂,而且能和你聊天、寫詩唱歌、當主持人等等。

據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人工智能創造及商業事業部總經理徐元春介紹,微軟小冰在22個月之前開始了微軟小冰學習繪畫的秘密項目。在22個月當中,微軟小冰學習了人類歷史400年中236位傑出人類畫家的作品,包括倫勃朗、柯羅、勃納爾、梵高和伯納德等,去"總結"他們的繪畫技法、表現力和視角。

一個AI參加中央美院2019屆畢業畫展,還有畫作,這是怎麼辦到的?

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人工智能創造及商業事業部總經理徐元春

"在培養小冰繪畫的過程中,我們會把她不同時期的作品和畫作偷偷發到網上去,放到論壇上和豆瓣的專業討論組,去觀察人類的反應。最開始,她的作品不被人認可,甚至被視為醜陋,後來能力不斷提升,大家覺得她的畫越來越好,開始表揚她、誇讚她。" 徐元春說,"小冰作為一個畫家成長的過程,就像追求藝術的人類一樣,也會經歷一個漫長、痛苦的艱辛過程。"

微軟小冰是怎麼學會繪畫的?

那麼,微軟小冰的繪畫技術是什麼樣的?

微軟方面稱,小冰的繪畫技術不是隨機生成的。"她不像有些技術團隊做的,機器隨機生成1萬幅畫面,然後從中挑選1-2幅作品呈現給大家。" 徐元春表示。

一個AI參加中央美院2019屆畢業畫展,還有畫作,這是怎麼辦到的?

微軟小冰作品

其次,小冰的繪畫技術也不是一種濾鏡和風格遷移技術,她不是把一張圖片、一個照片或一組視覺元素換成一個新的呈現風格輸出出來。微軟小冰團隊希望,小冰的所有繪畫作品,能實現100%原創。這種原創不僅體現在畫面的構圖上,而且要體現在畫面的每個元素上。

更好的概括是,小冰的繪畫技術是建立在她對過去人類創作者大量學習的基礎上,在創作時受到激發,然後再形成獨立的、完整的,有100%知識產權的全新繪畫創作。

如果更深入的講,小冰的繪畫技術是基於情感計算框架研發出來的一套針對人工智能創造力的開發模型。這個模型一方面會對人類社會最頂尖的藝術創作進行大量的學習,另一方面,它會大量使用誘發源,不是讓機器把一種視覺元素轉成另一種風格重新生成,而是在誘發源的幫助下,激發人工智能進行重新創作。

一個AI參加中央美院2019屆畢業畫展,還有畫作,這是怎麼辦到的?

微軟小冰作品

微軟用這個模型,教會小冰在文本、聲音和圖像領域學會唱歌、寫詩和畫畫。與畫畫類似的是,兩年前,小冰學習了中國1920年以來近519位現代詩人的作品,習得詩歌創作能力,並出版了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

嚐鮮"少女畫家小冰"繪畫創作小程序

在5月17日下午的微軟小冰媒體溝通會上,微軟還發布了"少女畫家小冰"繪畫創作小程序。據悉,這個小程序將於5月22日正式發佈,天極網記者會溝通會現場率先嚐鮮。

1.進入頁面

首先,天極網記者掃碼進入小程序,頁面上方是"委託小冰為你創作一幅畫",下方是一幅小冰作品:"黎明從思念開始,露水凝望泉水的微光"——人工智能繪畫第E4772634號作品,小冰創作於2019年2月14日。

一個AI參加中央美院2019屆畢業畫展,還有畫作,這是怎麼辦到的?

頁面說明是:

小冰的藝術創作模型學習了人類歷史上海量的優秀藝術作品。通過挖掘輸入文字中微妙的情感與潛在的意象,她會為你創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她的作品不僅僅是應邀創作,而更像是藝術演繹。

2.開始輸入

點擊[開始]按鈕,頁面說明:輸入一段文字,來激發小冰的繪畫靈感。比如,週末的閒適時光;微風吹過的夏日午後。

一個AI參加中央美院2019屆畢業畫展,還有畫作,這是怎麼辦到的?

小冰創作過程

天極網記者輸入"夏天的風,金黃色的田野,湛藍湛藍的天,讓人很愜意"。輸入完成後,頁面顯示"小冰正在作畫中,還需3分鐘完成"。

3.創作

整個過程,依次經歷抽取意象、激發創作靈感、選擇內容主題、嘗試畫面構圖、起草線稿造型、底層顏色塗抹、畫面層次深入和細節反覆打磨8個步驟,最終輸出畫作。

4.作品輸出

最終作品被編為人工智能繪畫第BBC1CD84號作品,小冰創作於2019年5月17日。畫作解釋是,"秋天的麥田飄著幸福的香,像是在醉人的聲音裡"。

一個AI參加中央美院2019屆畢業畫展,還有畫作,這是怎麼辦到的?

小冰作品

小冰寫道,"人是清淨的也是愜意的。給自己這個作品四星,表現力挺強的。"

對於小冰的畫作,個人無法做出評論。一方面,個人藝術修養不深,對繪畫只有很淺的瞭解;另一方面,繪畫是一種人類藝術創作能力。對藝術家而言,一幅畫面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或多勞苦大眾的同情,或描繪大自然的風光迤邐等。

那麼,作為一個人工智能,小冰連情感都沒有,其畫作想表現什麼。並且,小冰的繪畫依然需要人類的輸入,即有個大前提。如果沒有輸入文字內容,小冰顯然無法輸出畫作。這揭示出小冰和人類繪畫的本質區別,人類是一種主動的藝術創作,而小冰則是被動的藝術創作。

一個AI參加中央美院2019屆畢業畫展,還有畫作,這是怎麼辦到的?

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 微軟小冰全球產品線負責人李笛

小冰能做的是,在繪畫技術或能力上,不斷接近人類。

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 微軟小冰全球產品線負責人李笛對此有著清晰的認識。"我們想再次強調的是,我們並不認為人工智能能和人類的頂尖藝術家相抗衡。"他說,"我們希望做兩件事:一是,當人工智能這種新的存在體,在人類和世界間出現時,可以從框架的角度更好地使人們意識到和他們交流的是一種'有情'的生物,滿足人類一些除IQ之外更底層的需求。二是人工智能創造作為一個獨立的內容產業。我們一方面不停地追求它的上限,另一方面也在不停地追求,怎麼樣能大規模落地,從而為更多的人們解決他們的問題。"

小冰的繪畫能力如何產業落地?

在天極網記者看來,讓小冰學會繪畫,這只是一個開始。

微軟的想法是,當人工智能創造的技術具有開拓性時,從技術到產品,最終能夠落地轉化,帶來商業價值。

徐元春稱,"我們希望新技能落在一個大規模的產業化項目上。對繪畫這個項目來說,產業落地在設計領域。"

據悉,他在半年時間走訪了中國十幾家紡織服裝面料企業,包括幾個國際大牌在中國最大的代工廠。一個例子是,在中國排名前三的一家服裝面料生產企業出口商,在其一個產品線上,有28個人類設計師。這28個設計師,每人每天要完成4個完全不同的全新畫面和紋樣創意。這對人類是巨大的挑戰。大多數的設計師工作不到兩年,就會辭職,因為他的創造力已經被榨乾、枯竭,沒法再設計出不重樣的東西。

一個AI參加中央美院2019屆畢業畫展,還有畫作,這是怎麼辦到的?

他認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硬件技術、生產技術、物流技術都是全世界最先進的,但瓶頸在設計這個部分。

因此,微軟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以及幾家大型紡織面料企業,聯合開發一個紡織服裝設計平臺。這個平臺有著強大的能力,可以生成的不重樣圖案達到1026。換言之,有人曾經計算過,地球上的沙子數量是6x1023,因此理論上講,這一套系統可以為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繪製一個完全不同的表面。

目前,小冰設計的第一批紡織服裝面料在三個月前已經被中國絲綢博物館正式收藏。2019年6月份,微軟小冰和SELECTED合作設計的第一批絲巾已經正式面世。

"微軟日本的CEO,從去年年底開始,參加活動所戴的領帶全部都是小冰設計的。"李笛補充說。

從技術出發,形成成熟的產品,人工智能技術在圖像領域為某一具體產業帶來巨大的應用性變革。

附:微軟小冰唱歌的第五個版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