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社會正在到來,為什麼說創業者和投資人都該關注它?

“我們正在變老。不是作為一位父親或母親、一個群體、甚至一個國家,而是整個世界都在變老。” 


NIH的《報告》開篇,是老齡化社會的生動寫照。


2050年,預計全球會有17%以上的老齡人口,半數八零後也在此列。不難想象, 老齡化已經成為全人類的重要趨勢,也將持續如此。


與此同時,在中美兩地,越來越多的投資創業機會不斷湧現。細細看來,將他們串聯起來的,本質上都是老齡化趨勢,甚至有了一個專有名詞“Silver economy”(銀髮經濟)。


“長期投資者往往需要關注影響巨大的結構性的趨勢,而老齡化就是其中之一。”管理9630億美金資本的PGIM(investment management businesses of Prudential Financial )首席戰略官Taimur Hyat表示,其團隊曾發佈《老齡化時代投資預示報告》。


不管是為老年人提升生存質量的醫療、保險領域,還是在勞動人口減少的壓力下提升效能的新興科技,都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十年裡的創投關鍵詞。


作為一個活躍在硅谷、來自中國的投資人,在中美兩地,我都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投資創業機會,而將他們串聯起來的,其實本質上都是老齡化趨勢。而對於創業者和投資人來說,老齡化到底蘊藏著什麼樣的機會?


老齡化直接影響的行業:醫療


老齡化社會正在到來,為什麼說創業者和投資人都該關注它?


講到老齡化,最直觀的數據就是老年人口占比升高: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7%,就可以算是老齡化國家。隨著科技、醫療發展,人類平均壽命不斷增加,我們正面臨一個老齡化的“歷史之最”:人類歷史上老齡人口最多的時代。2050年,全球老齡人口將達21億。


在這樣一個時代,老齡化不僅會對社會政策、社會人口結構造成影響,也會直接促進一些行業的衰弱與一些行業的崛起。醫療與保險行業,就是其中兩個重要的領域。


為什麼是這兩個行業?


首先,老齡化人口必定會面臨的事情就是,生命進程更長。


“未來10-15年內,全世界的每個地區裡,比傳染性疾病、寄生蟲等奪去更多生命的,會是非傳染性或慢性疾病,比如心臟病、癌症、糖尿病等等。”《報告》裡寫道。預計到2030年,有87%的60以上人口的死亡原因會是後者。


面對死神,人們有了更多的準備時間,也必然希望能追求更高的晚年生活質量——老有所養,更好的疾病預防與診治,這都和醫療與保險行業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以日本為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數據顯示,這個老齡化嚴重的國家醫療保健支出佔GDP的10.8%以上,迫切需要降低相關支出。在92家尋求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日本初創企業中,有25家專注於醫療保健領域。


其次,這兩個行業的特點讓他們在科技時代成為了極為重要的應用窗口:都有著大量的數據、體量巨大、效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當然,拋開老齡化不談,這些特點也讓這兩個行業非常值得關注。


而新技術則能從多層次上和這個趨勢很好地結合。


在醫療領域,人工智能的應用解決了很多過去無法解決的問題。比如神經類疾病,過去我們瞭解的是很少的。老年痴呆的發病原因到底是什麼?到現在醫學界都沒有一個確定的說法,大家曾經覺得是基因的原因。


我之前投資的AI公司Savonix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分析數據 ,發現抽菸這個因素和基因對於誘發老年痴呆的可能性是相似的;另外牙齒中有一種特定的病毒,如果不經常洗牙的話,也有誘發老年痴呆的可能性。


史上第一次,人類通過大量低成本傳感器,可以對人類的身體體徵進行持續性監控,又能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更好地進行個性化的分析與診斷,這正是Savonix能夠發現老年痴呆其他誘因的原因,也是推動神經類疾病診斷的重要技術創新。


再比如癌症,通過人工智能和微流控等新技術驅動的醫療器械,在軟硬件整合下,可以進一步提早做出早期診斷,並達成個性化的診斷結論,以幫助實現更精準的治療方案。癌症的診斷越早,治癒率存活率就越高,對病人的身體損害則越少。新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不僅是讓人們實現活到120歲的願望,而且還要以更高的生活質量和更強的身體素質迎接120歲的到來。


同時,人工智能技術讓癌症的一些新療法和新藥能夠開發地更快,利用各種AI算法驅動的先進自動化和藥物發現流程。小分子研發公司有希望通過AI技術來實現臨床開發失敗率的大大降低,藥物研發費用和時間的大大減少。


不管是在企業內部建立研發部門,還是利用已經開發出來的AI平臺來進行新藥研發,都是基於這個動機。


保險:與老齡化息息相關


對於保險行業來說,有兩方面的影響:


第一個方面,保險和醫療領域密切相關,醫療支出降低,本質上就是保險行業的成本降低。


我們看到這麼多的醫療保險提供商,他們其實也非常希望疾病能夠更早地發現和治療,甚至是從源頭起就預防。比如老年痴呆,得這個病的病人存活期很長,但是照顧和治療的負擔很重,如果能夠預防的話,對病人和保險公司都是好事,也可佔用更少的醫療資源;各類癌症的治療成本非常高,如果能夠在早期診斷出來,配合個性化診療方案,也會有類似的效果。


第二個方面則是保險行業本身,它需求著各種各樣評估風險的技術。保險公司會直接採購這類技術,然後把這個技術方案直接給到他的客戶,去幫助他的客戶更好的去進行檢測,也能根據結果更好地進行定價,整體提升保險行業的效能。


這些技術統稱為“Insurance Tech”,直接服務保險行業的技術。除了上面提到的醫療保險,我還投資過一個公司SafeHub,他們專注大樓的風險檢測,通過物聯網和深度學習的結合,整合大樓裡的傳感器,可以給出很精確的樓宇風險檢測,比如風險高低,有多大的潛在地震風險或者其他隱患等。


這些技術既可能服務保險公司,也可能實際上是服務保險公司的客戶。但不論是哪種情況,保險公司都很樂意買單。


老齡化倒逼效率提升:自動化、行業整合、數字化轉型


在醫療和保險科技以外,再深一層,老齡人口不斷增長,實際上就是倒逼人類社會不斷提升效率。這也就是說,我們需要不斷思考:怎麼樣才能通過比較少的壯年人口維持同等甚至更高的生產效率?


答案就在自動化、行業整合與人工智能。


自動化和數字化轉型應該比較好理解,人們把更多複雜但枯燥的工作自動化、平臺完成數字化轉型,就能把人力解放出來去做更多創造性的工作,同時仍舊維持較高的效率。


行業整合這個趨勢,則是,創業者們逐漸已經意識到了,想要在各個行業更好地提升效率,他們不是在和現有的產業競爭,而是去融入、去合作。我們已經看到了很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在物料、製造、醫療等領域找到了實實在在的落地場景。


比如像IamRobotics這樣的機器人公司,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把工業物流機器人做得更好用,幫助企業更好地完成倉儲中的分揀、傳送任務。Gartner在2019年的年度報告中強調的“增強分析型人工智能”,則是通過數據庫層的智能,提升企業運營效能。


再比如工業物聯網,由於新技術的發展,工業物聯網不再發生在一個小的行業的一個區域,它可以大規模地鋪到大量的生產線中。


比如一個汽車生產方,可以直接通過工業物聯網的一個系統去監控庫存、容量、性能檢測等等。


而一個設備製造方,也可以通過高頻傳感器或者是高精度傳感器去檢測這個工具被用了多少遍,然後我的每個零件在哪去進行更好的資源調配。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領域的發展是有先後的。用Hyat的話來說,醫療、保險領域,是屬於較為直觀、比較快能看到收益的投資方向,而其他老齡化相關的技術則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等待與投入。


老齡時代,投資人面臨的新挑戰


其實從這些角度出發,老齡化社會帶來的機遇還有許多可以談——畢竟它將成為人類社會的“新常態”,旅遊行業、老年療養院、醫療、地產等行業能夠提升老齡人口生活質量、延長壽命、帶來更好的居住和看護基礎;Edge computing(邊緣計算)、5G等技術也會在提升效能這個方面大展拳腳。


在這些背景下,我們投資人也在面臨一些新挑戰。


正是因為老齡化時代醫療、保險、行業整合的這些需求,對於投資人來說,則更需要了解軟件、硬件。在面對行業整合的創業企業的時候,尤其像醫療這樣的行業,很難作為一個“門外漢”去投資相關企業。包括如何幫助創業企業跟行業裡的大公司更好地合作、與傳統行業整合?這些都是對於投資人提出的問題。


首先,在軟硬件方面,投資人需要了解的不僅是軟件、硬件本身,而是要在軟硬件的整合層面有一定的見解。以醫療行業為例,與老齡化時代相對應的應用,不僅需要軟件創新,同時也需要傳感器等硬件的優化,才能更好地順應時代背景,在智能醫療服務、智能醫院等領域實現應用。


因此,投資人不能只盡監控職責,還需要懂得軟硬件怎樣進行有效整合,並控制整合成本,使醫療應用盡可能快地部署下去。


另一個挑戰來自行業聯動。正如上文所說,老齡化社會面臨的機遇,不單單來自醫療行業或保險行業本身,而是跨行業相關聯的。舉例來說,我們過去投資的醫療相關的應用項目,買方和用戶都在醫療行業中,幾乎不存在跨行業的運作。而今,保險行業,尤其是人壽、醫療保險相關的部分,和醫療健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加上老齡化社會中,大部分老齡人對醫療健康相關的保險有較大需求量,反過來也會刺激保險行業加入到創新技術的求索過程中。因此,投資人要更深入地瞭解整個生態,理清醫療機構、保險公司、政府等“局內人”之間的關係和相互作用力,以便自己判斷出對的創新點,既能更清晰地找到投資標的,也能更好地幫助創業者。


此外,行業機構的監管也賦予了投資人更多責任和義務。


一方面,投資人在瞭解新技術整合的前提下,要懂得如何幫助創業公司獲得諸如FDA一類的監管機構的審批和認證;另一方面,還要鼓勵創業者在跟監管機構合作的過程中,反過來撬動機構在老齡化時代下加速吸納新技術。


其實對於行業監管機構來說,技術的加速迭代更新也促使機構快速反應。以往的醫療技術創新大多來自醫療器械的創新,現如今的創新則不會侷限在器械本身,而更可能發散到數據的價值方面——AI技術的整合為傳統醫療創新帶來更多變化。投資人可以作為一個溝通者,在推動機構加速接納新技術的同時,幫助創業者把創新技術推到市場上去。


作為投資人,我認為在這個老齡化大背景下,我們需要不斷去探討、推動,讓監管者瞭解對醫療數據的創新是裨益,而非阻礙,讓整個行業更有效率地向前發展,幫助人類活得更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