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國軍名將,讓東北野戰軍損失較大,為何最後走上了起義這條路

在解放戰爭一打響,蔣介石領導的國軍佔有非常大的優勢。我軍只能選擇戰略性的後退,但是這種現象並沒有維持多久。在不久後我軍就開始能夠抵擋住敵人的攻擊,到最後反擊,再到決戰階段,最後把蔣介石給打敗。就在這過程中有不少國軍將領選擇了戰前起義。起義最多的都是地方系將領,如滇軍的曾澤生,潘樹端等人,很少有黃埔系將領。要知道,黃埔系將領大多都是被俘虜,或者戰死。

不過在1949年8月,在湖南起義中,有一位國軍名將跟著程潛一起起義。他就是陳明仁,瞭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陳明仁在是一位很能打的將軍,而且他還是蔣介石的愛將,又是黃埔生。算是老蔣的嫡系部隊了,那麼他為什麼最後選擇起義這條道路?這還要從他與蔣介石的關係說起。

這位國軍名將,讓東北野戰軍損失較大,為何最後走上了起義這條路

陳明仁

陳明仁,湖南省醴陵市洪源鄉洪源村人,在1924年不顧家人的反對,南下廣州報考了黃埔軍校,正式成為該校一員,從此也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可以說,陳明仁是難得的一位猛將,在軍校剛畢業時,就參加了東征戰役,而且是第一個打進惠州城的黃埔生,為此還受到了蔣介石的獎勵,號召黃埔生都應該向陳明仁學習,這種黃埔精神。

在領兵打仗方面陳明仁是一位優秀的將領,但是性格有點不好,不會婀娜奉承,也不懂得討上級喜歡。是一位性格爽快的人,有什麼說什麼?包括面對自己的蔣校長時也一樣。這也為他以後與蔣介石之間的矛盾埋下了伏筆。

包括在抗日戰爭,陳明仁也是多次頂撞蔣介石。如民國三十年(1941年),在昆明因頂撞蔣介石而被明升暗降,調任第71軍副軍長。要知道,副軍長如果沒有兼任師長的職務,就喪失了領兵打仗的權利。陳明仁雖為副軍長但失去了實權。這就是他頂撞蔣介石的後果。要知道蔣介石重用人這一方面確實有欠缺,第一個要是黃埔生,第二個浙江人土,第三個要聽話,有沒有真本領?這一個要求排到最後。如果你真的很牛叉,打不上以上三點都是枉然的。

這位國軍名將,讓東北野戰軍損失較大,為何最後走上了起義這條路

陳明仁

不過在抗戰時期,很缺乏軍事主官,尤其是能領兵打仗的。所以在1944年陳明仁升任71軍軍長,率軍參加滇緬反攻戰役。在這場戰役中,陳明仁也立下了許多功勞,同時也為抗戰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抗戰勝利後解放戰爭又爆發了。陳明仁的第71軍被調到東北參加內戰,當時他駐守四平。可能大家都知道四平保衛戰吧,沒錯,這場戰役就是陳明仁指揮的,當時東北野戰軍在第一縱隊比天佑的率領下攻取四平城。但是遭到了陳明仁將軍奮勇的反抗,在雙方激戰中,讓東北野戰軍損失較大。加上此時杜聿明派來的援兵又到了,所以讓東北野戰軍無功而返,而且人員傷亡也比較大。血戰四平,這也是林總在東北指揮的一個大敗仗。

陳明仁因抵擋住了東北野戰軍的進攻,受到蔣介石的嘉獎,青天白日勳章一枚,官至中將司令。但是好景不長,不知道是因為遭到別人陷害,還是眼紅,陳明仁被撤職了,讓他擔任總統府參軍,一個沒有實權的職位。

這位國軍名將,讓東北野戰軍損失較大,為何最後走上了起義這條路

陳明仁

雖然沒有什麼權利,但是,在大本營擔任參軍。可以親眼見到很多軍事上的決策。但是陳明仁聽到後,覺得很多軍事上的戰略有些不妥,就提出了相反意見。結果又讓蔣介石很不高興,從而也加深了兩人之間的矛盾。老蔣很不高興,於是身邊的人出給他出了個主意,說陳明仁不是湖南人嗎?不妨讓他到湖南擔任警備司令,蔣介石一聽這主意不錯。就這樣陳明仁來到了自己的家鄉湖南。

1948年蔣介石的軍事集團已經是風雨飄搖了。有不少黃埔將領在戰場上被俘或者戰死,陳明仁對這些事肯定也知道。他對自己未來的結局也知道,要麼戰死,要麼被俘。但是,程潛的出現讓他多出一條選擇的道路。那就是戰前起義,在這之前陳明仁想都沒有想過。雖然在這之前國軍也出現不少起義將領,但是,黃埔生起義將領沒有。

程潛的到來讓陳明仁很內心產生了矛盾。他是起義,還是不起義?但是,程潛說,你雖然是蔣介石的愛將也是黃埔系將領,但是你與蔣介石之間的矛盾很深,就算你不起義,選擇追隨蔣介石到底。你有沒有想過,此時的蔣介石敗局已定。跟著他滅亡是必然的,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妻兒父母?你要是戰死沙場,他們該怎麼辦?

這位國軍名將,讓東北野戰軍損失較大,為何最後走上了起義這條路

陳明仁

在這樣的情形下,加上此時全國戰事局勢已經很明朗,蔣介石敗局已定,北方大片國土已經被我扔佔領。加上他與蔣介石的關係又不是很好。最後,1949年8月5日陳明仁,程潛兩位國軍高級將領起義。當蔣介石得知陳明仁起義後,氣得吐血,子良(是指陳明仁)辜負我對他的信任。

說心裡話,陳明仁起義除了與蔣介石之間的矛盾外,還有就是家庭綁住了他的雙腳,以及他也知道幹度蔣介石也是死路一條。人在面對生死時,我相信每個人都會選擇保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