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因為挖了慈禧的墳墓,最後下場如何?

K896067043


菸酒閣大學士國軍將領系列三十五:第十二軍軍長、冀察遊擊總司令、新五軍軍長孫殿英。

孫殿英,字魁元,歸德府永城人。早年浪跡江湖,結交三教九流。後投靠各路軍閥,投機鑽營,得以拉起武裝、擁有地盤,成為民國一路諸侯。

1928年投靠國民黨,任第6軍團第12軍軍長。因在河北馬蘭峪盜掘滿清東陵而臭名昭著,引起舉國譁然,被稱為東陵大盜。

中原大戰反蔣,失敗後為張學良收編。抗戰爆發後,歷任冀察遊擊總司令、新五軍軍長,也和日軍真刀真槍的幹過。1943年在河南對日作戰時被俘變節,任汪偽任“豫北剿共軍總司令”。

抗戰結束後又追隨蔣介石打內戰。1947年在河南湯陰的戰役中被俘,解放軍念孫殿英打過日本人,對其善待,其本人亦對所作所為有所懺悔,後病逝於戰犯收留所。


孫殿英出身貧寒早年行跡江湖,如魚得水。後來投靠軍閥,鑽營投機,擴大自己地盤和勢力。

孫殿英(1889-1947年),別名孫魁元、孫金貴,字魁元,乳名金貴,河南省永城市馬牧鄉孫莊村人,另因出過天花而得外號“孫大麻子”。

其父親為鄉里出頭與旗人爭執而入獄,當日被打死於獄中(此事對日後東陵盜墓不無影響)。孫殿英受父親影響,自小性格豪放,行俠仗義嘗與市井遊俠兒為伍。

孫殿英長大以後行走江湖,並加入民間組織廟道會,憑著過人的機靈混到廟道會的頭目。因善於經商,肯下血本各方打點,他販運各種商品於上海,獲利豐厚。


孫殿英早年投靠安徽亳州的薑桂題。成為廟道會首領後,他拉著一批道徒投入河南第1混成團團長丁香玲,從副官升任機關槍連連長。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時,駐豫西直軍開赴前線。利用這個機會,孫殿英獨立出來並招兵買馬,隊伍擴大至數千人,自稱旅長。

1925年春,鎮嵩軍將領憨玉昆與國軍胡景翼部爆發大戰,孫殿英部被憨玉昆收編,編為第5混成旅,孫殿英任旅長,駐防密縣。


軍閥混戰中,孫殿英見風使舵,哪邊有實力就投靠誰,左右逢源,一直升為師長、軍長。

憨玉昆戰敗後,孫殿英改投國軍第3軍副軍長兼第2師師長葉荃部,任旅長,不久升任第2師師長。隨後,國民第3軍由河南開赴陝西,孫殿英不肯離開,自謀發展。

孫殿英率部在豫西、皖北一帶到處攻城略地。軍閥孫傳芳、安徽省督軍陳調元對他追緝。1925年秋,孫殿英率部流竄到山東濟寧後,被奉系軍閥張宗昌收編為第35師,孫任師長。

在改編為“直魯聯軍”時,改稱為第5師,下轄兩個旅共五六千人。1926年春,孫殿英率部參加了張宗昌與李景林聯合向國民軍反攻的戰鬥,孫殿英襲擊了國民3軍所屬徐永昌部,為張宗昌立下了第一次戰功。


事後,張宗昌將孫部擴編為第14軍,孫殿英任軍長。1927年春,孫殿英在直隸軍務幫辦徐源泉的指揮下,在南京附近參加了孫傳芳對北伐軍的戰爭。不久調往直隸大名,兼任大名鎮守使。

這年秋天,孫殿英又被張宗昌派往豫北,與馮玉祥部交戰。不久,奉軍與直魯聯軍被國民革命軍打敗,向北潰退。孫殿英率殘部退往薊縣、馬蘭峪一帶。

這時,何成浚奉蔣介石之命策動孫殿英投降。奉系和直魯聯軍抵抗不住革命軍,全線潰退。孫殿英見勢不妙,投靠蔣介石。委為第6軍團第12軍軍長。


孫殿英見東陵清皇陵富麗堂皇,公然盜墓,成為千夫所指的東陵大盜。

1928年春,原奉軍收編的慣匪馬福田率部叛逃,直奔清東陵旁的馬蘭峪,蓄意長期挖墳盜寶。當時北伐已進入河北地區,冀東一帶散匪非常多,國民革命軍派出孫殿英部前往剿撫。

路途中,孫殿英屢見東陵殿宇富麗堂皇,起了盜墓的想法。他得知馬福田進駐馬蘭峪準備掘陵的消息,馬上命令第8師師長譚溫江連夜率兵前往,趕跑了馬福田。

為遮人耳目,他們到處張貼布告,聲稱部隊要搞軍事演習,宣佈方圓30裡之內戒嚴,開始計劃盜墓行動。


1928年夏,孫殿英率部駐紮薊縣馬伸橋,這裡與清東陵只有一山之隔。隨後孫殿英成功的完成了盜陵。

孫殿英所盜的兩座墓葬中,一座是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座是慈禧太后的定陵。乾隆時期是滿清鼎盛時期,慈禧太后則是滿清窮奢極欲者,所以,滿清陵墓以乾隆皇帝及慈禧太后的陵墓最為奢侈,內有無數稀世珍寶。

當年清室讓位時,東陵不僅設有護陵人員,機構仍然承襲清制,而且還有旗兵、綠營兵駐陵守護。

隨著世事變遷,東陵漸漸脫離清室的掌握,落入北洋軍閥手中。護陵大臣名存實亡。


7月上旬,孫殿英部以軍事演習施放地雷為名,驅走全部守陵人員,封鎖戒嚴,大肆洗劫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東陵。

孫殿英先致函遵化縣知事,以體諒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籌糧為由,要求遵化縣代僱騾馬車30多輛,以便從其他地方裝運軍糧。

東陵修建得十分堅固,便動用了炸藥。在殘磚斷石中再向下深挖數丈,得以挖開東陵。孫部從金槨內棺盜竊了大量稀世珍寶。

但他仍不滿足,再掘乾隆皇帝弘曆的裕陵,孫殿英親自進墓點視寶物,得珍珠、翡翠、玉石、象牙、雕刻、字畫、書籤、寶劍等無數。裝了四五十箱,加封蓋章後拉回軍營。

乾隆裕陵中的寶物,因無詳細記載可查,僅能根據發現的贓物及孫殿英部盜墓時所用的車輛之多來推算了。


孫殿英、譚溫江等盜掘東陵後急於想銷贓,四處活動。譚溫江等暗中委託北平古玩商黃百川代銷珍寶,被衛戍司令部截獲。

1928年8月4日,青島警察廳偵探隊在大港碼頭緝獲孫殿英部逃兵張岐厚等三人,查獲其攜帶的寶珠36顆。

據張交待,其還在天津賣了10顆,得幣1200元,這46顆寶珠是在慈禧地宮撿到的。一個士兵尚且能擁有46顆寶珠,那連、營、團、旅、師、軍長所得的寶物就可想而知了。


孫殿英掘墓盜寶被發現後,滿人譁然。部分旗人團體,以及遜清皇室上告到蔣介石那裡,要求嚴懲。此事一時轟動全國。

第6軍團總指揮徐源泉叫人捎信給孫,給孫殿英指出行賄過關的辦法。孫殿英心領神會,連忙從東陵贓物中挑選一批珍貴的,分別送給軍政要員。

迫於輿論壓力,閻錫山電令衛戍司令部組織軍事法庭,1928年12月中旬開庭調查,主犯譚溫江拒不承認盜掘一事,而主謀孫殿英更是逍遙法外,他被國民政府任命為新編獨立第2旅旅長,並協同任應岐討伐張宗昌。

軍事法庭上報幾個月過去了,因案情盤根錯節,難以判決。經孫殿英與閻錫山交涉,譚溫江亦被釋放。


孫殿英盜掘慈禧墓之後曾自辯:“滿清殺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報仇革命。孫中山有同盟會、國民黨,革了滿清的命;馮煥章 (馮玉祥)用槍桿子去逼宮,把末代皇帝溥儀及其皇族趕出了皇宮。我孫殿英槍桿子沒得幾條,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說什麼盜墓不盜墓,我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大漢同胞!"並說:我發掘滿清東陵,有3個好處。第一,滿清入關之時,大興文獄,網殺士人,象呂留良、戴名世這樣的人,都被開棺戮屍,我雖不才,亦知道佛經有言,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二,滿清統治三百年了,搜刮的財帛不知多少,今天我發陵,是為通天下財貨,收運轉之利,豐藏國庫。”


中原大戰期間前,孫殿英叛蔣依附馮玉祥,大戰時又叛馮投奔張學良。

1930年春,在中原大戰醞釀期間,孫殿英依附於馮、閻。被委任為第四方面軍第五路總指揮兼安徽省主席。孫殿英叛蔣而改投馮、閻,令所部開赴豫東、皖北佈防,自率一部進駐亳州。

中原大戰開始後,蔣介石派出大軍八九萬人向孫部防區進攻,4月,亳州城被圍,孫殿英一邊抵抗,一邊向馮、閻求援,馮玉祥派孫連仲率五個師馳援亳州。

至7月,亳州被解圍,歷時九十餘日。亳州解圍後,孫殿英率部退至朱仙鎮,不久,所部被蔣軍擊潰,逃往黃河。

不久,張學良率部入關,馮、閻失敗,孫殿英率部退到山西,駐防晉城一帶。張學良將孫部改編為第四十師,孫殿英任師長。



孫殿英駐守陝西時,欲進入西北群馬勢力範圍,逐爆發“四馬拒孫”戰爭。

1934年春,孫殿英率部向西北推進。當時,青海軍閥馬步青、馬步芳,寧夏軍閥馬鴻賓、馬鴻逵都不願孫殿英染指西北,他們聯合起來,發起了“四馬拒孫”之戰。

四馬聯軍約4萬餘人,孫殿英兵力約7萬人。孫殿英久攻寧夏城而不克,旅長楊幹臣、於世銘等陣前倒戈。

正在進退兩難之際,閻錫山又出兵斷其歸路,蔣介石又趁機明令撤銷其本兼各職,孫殿英被迫東撤,於4月初返抵包頭,後前往太原晉祠暫時隱居,殘部被閻錫山收編。


抗日戰爭期間,孫殿英也真刀真槍與日軍幹過,兵敗被俘後變節,擔任偽軍將領。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孫殿英升任第41軍軍長。1933年2月,日軍三萬餘人向熱河進攻,孫殿英奉張學良之命率第41軍由山西馳援熱河,向赤峰前進。

駐守熱河的東北軍湯玉麟部和萬福麟部與敵一觸即潰,日軍如入無人之境。孫殿英部進抵赤峰,即展開阻擊戰,相持達七晝夜,後退往猴頭溝門,繼續與敵作戰十餘日,最終戰敗而後撤察哈爾。

他的部隊雖在抗戰中受到很大損失,但他吞併了湯玉麟的兩個騎兵旅、一個步兵團以及其他義勇軍,依然保存著一定的實力。

為了擴大影響,抬高自己的地位,他請出進步人士李錫九為顧問、韓麟符為政訓處處長,中共黨員宣俠父為秘書長,還吸收了不少中共黨、團員和左派青年到部隊。


1933年5月,馮玉祥、方振武、吉鴻昌等在張家口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孫殿英防地與同盟軍的防地接壤,馮玉祥派人與孫殿英接洽,爭取他加入抗日同盟軍。

蔣介石派人以察哈爾省主席為餌唆使他攻打同盟軍。孫殿英左右為難,對雙方也不表態。蔣介石為了杜絕他和馮玉祥的聯合,任命他為青海屯墾督辦,令其部離開察哈爾,前往邊遠的青海,準備在中途將其全部解決。

1936年2月,在冀察地區的宋哲元,邀請孫殿英到北平,任命他為察北保安司令,但不過是空銜而已。


1937年七七事變後,宋哲元又加委他為冀北民軍司令。孫殿英設司令部於房山縣城,大批收容由北平潰退下來的士兵、警察、土匪,很快即由一個“光桿司令”發展到三四千人馬。

其後,孫殿英撤退到冀南山區,隊伍又發展到一萬多人。1938年夏,孫殿英在武漢經戴笠引薦見到蔣介石,蔣介石給了他一個暫編第5軍的番號,孫殿英感激得稱蔣為“再生父母”。

孫殿英利用龐炳勳的保護,避免與國民黨嫡系部隊直接衝突;利用邢肇棠和八路軍的關係,從八路軍處解決一些服裝、彈藥。


孫率其新5軍在河北、豫北多次與日軍作戰。同時,他又和日本人也有來往。在他的新五軍軍部附近,他開設了三個招待所,分別招待國民黨將領、八路軍和日本人,可謂“狡兔三窟”。

1943年4月,日軍出動二十萬人進攻太行山區。4月23日,日軍將孫殿英部防地四面包圍,被包圍的孫殿英率部投降日軍,當了漢奸“和平救國軍”,配合日軍多次和我軍作戰。

之後,孫殿英在新鄉設偽新五軍司令部。隨後,日軍要孫殿英誘降龐炳勳。孫殿英知道龐炳勳抽慣了自己特製的煙膏,必然會派人到鎮上購買菸土,因此而將龐炳勳誘捕,龐炳勳投敵。

日軍給他們以“第二十四集團軍”的番號,龐任總司令,孫任副總司令,均駐在新鄉。

抗戰勝利後,孫殿英搖身一變,從偽軍變成國軍,參加內戰,後兵敗被俘,死於關押所。

抗戰勝利後,孫殿英又向蔣介石投誠,其部被改編為新編第四路軍,調動京漢線新鄉至安陽間牽制八路軍。

這段時間,孫殿英利用國民黨控制運輸飛機的要員,大做黃金買賣,發了一筆財。全面內戰開始後,孫殿英部改編為第3縱隊,駐防湯陰。

孫殿英抓民夫,拆民房,構築工事,積極為內戰賣力。1947年春,解放軍圍攻河南湯陰,孫殿英據險抵抗。

5月1日,解放軍攻佔湯陰,孫殿英被俘。後孫殿英被解送到河北武安縣戰俘營。劉伯承將軍召見孫殿英等時,對孫及其高級僚屬說:‘抗戰初期,不能說你們沒有貢獻,但是以後的一段,確實做得太不好了!’”。

共產黨念及他抗戰時期的英勇表現,對他非常寬待,特地批准他帶一名衛士照顧其生活。


孫殿英勞動比較積極,但後來就不行了,甚至一度企圖越獄,未得逞。

由於孫殿英感到徹底失敗,精神沮喪,整日抑鬱寡歡,加上他吸食了幾十年的鴉片,患上了當時屬不治之症的煙後痢。共產黨本著人道主義精神,為他求醫治病。

在病危之際,他懺悔說:“我過去做了許多壞事,對不起民眾,對不起共產黨。共產黨寬宏大量,不計怨仇,比蔣介石不知好多少倍啊!”

這年秋天,身患多種病症的東陵大盜孫殿英病重死去,結束了他的軍旅生涯。有趣的事,孫殿英是東陵大盜,他兒子孫天義卻是一生愛護陵園,成立黃帝陵基金會,到國外去募集華僑資金,積極修繕軒轅黃帝陵,也算為老爹洗去一點罪惡。

菸酒閣大學士文章,感謝您的點贊和關注。


菸酒閣大學士


  • 專門有一本書,寫的就是孫殿英下令挖慈禧和乾隆墳的這個事。

  • 前提背景,孫殿英是土匪出身,手下一幫兄弟,後被改編為國民黨部隊,但是政府不給軍餉。

  • 於是孫殿英想自己搞點錢吧!沒錢的話這幫兄弟什麼事都幹得出來,還有沒錢的話這幫兄弟會做鳥獸散的,那樣孫殿英就是光桿司令了。而且當時孫殿英的部隊就駐防在清東陵附近。

  • 於是,決定挖墳弄錢,經過周密的計劃,以演習為藉口,肅清了東陵周邊的群眾選了兩個墳,決定,挖!!!

  • 選那座墳那?一個是乾隆,因為乾隆盛世嗎,埋的東西肯定不少,還有慈禧墳,當時盛傳埋進去很多財寶。所以選擇挖乾隆和慈禧的墳。這只是根據傳說做出的決定。

  • 一天半夜,兵分兩路,一路到慈禧墳,抓了個看墳人,根據看墳人的提示,順利挖開了金剛牆,並一道道的開了墓內石門,進入到放棺槨的室內,帶隊的單腿跪地給棺材行了個禮,並說,開棺取寶實屬無奈,為了生存什麼的,並求老佛爺見諒,什麼什麼的,然後開棺取寶,見慈禧和剛入土時一樣,後把慈禧抬出放到一邊的棺蓋上,其間見慈禧口內含的夜明珠,無法取出,拿刺刀照腮幫子給了一刀,取出夜明珠。後撤退了。

  • 另一路到乾隆墳外,挖到金剛牆處,弄不開,拿炸藥給炸開了,後到棺室門外,因為棺材頂著石門,怎麼也開推不開門,又拿炸藥炸了一次進入室內,然後盜取寶物,後撤退了。

  • 盜出寶物後,孫殿英感覺事大了,於是一邊變賣盜得的寶物,一邊拿盜得的寶物送給當時權貴人物。使盜墓的追查工作進行的馬馬虎虎,最後不了了之,也沒有對孫殿英進行處罰,只是處罰了孫的個別手下人員。

  • 溥儀知道後,極為憤慨,並對民國政府產生了敵意,這也是溥儀為什麼後來甘願去當滿洲國的傀儡皇帝的一個原因。

  • 孫殿英後來被解放軍俘獲,因孫有抽大煙的嗜好,且健康狀況極差,被俘後不久就死在了牢房內。其間解放軍為了拿孫殿英當活教材,對孫殿英還是給與了一定的照顧,但是那時的條件實在有限,也就沒能留下活口。


女媧補天造人



孫殿英是個有個姓的人,雖然在那段舊歷史中,一直飄忽不定,顯得立場不堅,而孫殿英也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在共產黨的史冊裡,有著對孫殿英早期的記載。


(一)孫殿英在太行山的進步行為

孫殿英駐守太行山,與劉鄧大軍關係密切,其它國民黨部隊,常常侵犯襲擊共產黨部隊,孫殿英部對八路軍秋毫無犯,曾提供八路軍彈藥和其它軍需,當時的八路軍物質潰乏,孫殿英贈送八路軍部隊步槍2350支,輕重機槍235挺。提高了八路軍的戰鬥力。孫殿英長期受到進步人士的影響,還算一個有進步傾向的人。他曾經多次解救共產黨高級領導人,這是得到共產黨承認的行為。


(二)孫殿英的盜墓風波

孫殿英是個有自我判斷的人,在軍閥割據的舊時代,孫殿英來往於各路軍閥間,始終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於那些舊軍閥的思想行為格格不入,沒有志同道合的人,孫殿英不願為那些只為爭地盤的軍閥賣命,一次次離開那些讓他失望的集團。孫殿英是個懷才不遇的人,在投奔蔣介石以後,一直不被重用。成為蔣面前一個無足輕重的走卒。連軍隊正常的供給都不能到位。寄人籬下的屈辱感,讓孫殿英失去耐心。

孫殿英挖掘了慈善墓,國內一片罵聲,孫殿英通過戴笠,把百分之六十的寶藏賄賂了宋美齡。其中的龍泉劍,價值連城的珠寶,蔣介石都親眼過目。宋美齡把慈善寶藏,轉移到美國,據當時的【華語報】載,當時的慈善寶藏價值1億三千萬美金。孫殿英沒有得到處罰,雖然落個盜墓的罵名,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惠。把剩下少量的珠寶,通過當時的北平富商陳軍雄,變賣了3萬大洋作為軍費。


{三)熱河抗戰的民族意識

孫殿英在盜墓風波之後,帶領部隊開赴熱河抗日前線,在與日軍十三次交鋒中,孫殿英真正表現了自己的軍事才能和民族風格,是當時作戰最頑強的國民黨軍隊,熱河抗戰中,孫殿英兩次負傷,共擊斃日軍九千七百餘人,這在熱河抗戰史上有明確記載。

而在後來的太行山戰役中,孫殿英所部,被日軍116,737兩個師團包圍,報熱河之仇,孫殿英帶領部隊苦戰三晝夜,殲滅日軍5700餘人,彈藥不足的孫殿英部,與日軍發生九次肉搏戰,不見國民黨一兵一卒的援軍,看著僅存的弟兄,看著痛苦中的傷員,望著彈盡糧絕的陣地,他知道國民黨不會來救援的。孫殿英不想把他們的生命都葬送在日本的屠刀之下,將領們提出為部隊留點種子,暫時詐降。孫殿英終於在萬般無奈之下,降了日軍。

孫殿英作為一箇舊軍閥時代的軍人,確實有很多缺點錯誤,也有很多罪行,不過孫殿英也做過對民族有益的事,在國民黨的將領中,還算得上具有進步思想的人。對歷史中人,應該一分為二評價,功是功,過是過。


白這個顏色


孫殿英因為帶領部隊,挖了慈禧和乾隆帝的陵墓而成名,並且這件事在當時確實是一件十分轟動的事情。儘管末代皇帝溥儀等皇室人員,一致要求民國政府嚴懲大盜孫殿英。但是,孫殿英並沒有因此而受到處罰。

孫殿英之所以做了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而不受處罰,大致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溥儀已經退位不是皇帝了,他說的話,也就沒有權威性了。當時的民國政府做事之前,還是要權衡利益的。很顯然溥儀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了,所以國民政府是不可能為他出頭的。

第二,孫殿英在得知他私自帶領軍隊盜墓的事情敗露之後,他也有點後怕了,萬一有人趁機想整死他,不也就一句話的事嘛。所以,為了保命,孫殿英把盜墓所得的大部分寶貝,都分給了當時有權有勢的人物。慈禧嘴裡含的那顆價值一億元的夜明珠,據說他就送給了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宋子文,蔣介石等人也沒有少給。他還給了山西王閻錫山黃金200兩,當然,還有其他人。

第三,當時的中國依然是個亂世,東西南北各路軍閥四期,這時候孫殿英的軍隊,雖說沒有多少人,但是,也沒有人敢得罪他,反倒是大家都想拉攏他。

所以,基於以上幾點原因,孫殿英沒有受一丁點處罰。最終他是選擇投靠了閻錫山。

但是,後來閻錫山和蔣介石之間打了中原大戰。結果閻錫山失敗了,孫殿英不得已投降了蔣介石。蔣介石就把他安排到了張學良的旗下。

抗日戰爭的時候,孫殿英因為打日本鬼子還立過功。要知道那時候在主力軍,張學良節節敗退的情況下,孫殿英竟然能帶領自己的部下和日軍抵抗七晝夜,不得不說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不過最終孫殿英因為不是日軍的對手,還是投降了日本人,這段時間,他都是為日本人效力。到了日本投降後,孫殿英重新迴歸到了蔣介石的陣營裡。國共內戰打響之後,孫殿英開始幫助蔣介石對抗共產黨。

隨著國民黨的節節的敗退,孫殿英被我軍劉伯承元帥給俘虜了。劉伯承念在孫殿英對抗日軍有功的份上,沒有殺他,而是把他帶走改造去了,不過孫殿英在當軍閥的時候染上了鴉片,而且煙癮很大。

最終孫殿英還是因為鴉片,被鴉片折磨的死去活來,導致他因為這件事死去了。

這就是孫殿英大致的一生。可以說在那個亂世之中,孫殿英能夠迅速成名,這一生他活的也是值得的了。


史學達人


提起孫殿英這個人,恐怕大家的第一反應也就是他挖了滿清的皇陵。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有兩部電影非常走紅,一部叫《東陵大盜》,一部叫《平津奪寶》,這兩部電影就是說孫殿英盜墓的故事。

那麼孫殿英為什麼盜墓,盜墓以後,他又是個什麼結局呢?

孫殿英是河南永城人,早年因為出過天花,滿臉的麻子,所以得了一個伴隨他一生的外號“孫大麻子”。他最早在上海灘做過投機生意,也賺過不少錢。但因為沒有背景,受人欺負,不得已之下,投身從軍,加入了北洋老將薑桂題的隊伍,開始了軍旅生涯。

孫殿英從軍後,當過高官,也不得已當過土匪,周旋於各種勢力之間,參加了一場又一場內戰。他的官越當越大,手下的部隊越來越多。1928年5月,奉軍和直魯聯軍阻止不住北伐軍,全線敗退。孫殿英率部退至薊縣和遵化一帶後,走投無路,乾脆直接投奔蔣介石,被委任為第6軍團第12軍軍長。

沒有一個軍閥不貪財,因為他們不僅要滿足自己的私慾,還要擴充部隊,購買軍火,以求在這個亂世更好活下去。孫殿英也不例外。1928年夏,孫殿英率部駐紮薊縣馬伸橋,這裡與清東陵只有一山之隔。想必這位孫大麻子不止一次經過富麗堂皇的清東陵,也應該就在那時,他起了盜墓的想法。為遮人耳目,他到處張貼布告,聲稱部隊要搞軍事演習,然後準備開始計劃盜墓行動。

7月上旬,孫殿英部以軍事演習需要放置地雷為名,驅走全部守陵人員,封鎖關隘,實行戒嚴,大肆洗劫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東陵。具體的盜墓情況,筆者就不在這裡囉嗦,相關的介紹已經很多了。為了運走盜出來的各類物品,孫殿英動用了30多輛騾馬車,整整運了3天,可見其所盜物品之多。

儘管孫殿英做了周密佈置,設置了幾道封鎖線,自以為天衣無縫,但還是傳出去了。先是青島緝私隊在青島截獲孫殿英部逃兵幾人,從他們身上搜出寶珠幾十顆;之後,天津警備司令部海關緝私處又查獲企圖外運的東陵寶物35箱。這一系列事件發生,讓孫殿英東陵盜寶的消息瞬間傳揚出來,紙終於包不住火了,全國輿論一片譁然。

這樣一來,已經退位的溥儀和滿族的遺老遺少不幹了,紛紛致電蔣介石和國民政府,要求對孫殿英進行嚴懲,追回被盜的物件。孫殿英倒還仗義,向第6軍團總指揮徐源泉遞交呈文,為盜陵的要犯、他的部下,第8師師長譚溫江辯護,羅列譚與盜陵案絕無關係的種種理由。徐源泉自然也不希望自己的部下有事,於是派人提點一下孫殿英,叫他出點血: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想把風浪平息下來,你得下大本錢,各路神仙那裡都要去燒燒香。

得到徐總指揮提點的孫殿英,心領神會。全國最大的神仙自然就是蔣介石,只要蔣介石不計較就沒事了。於是,孫殿英從盜來的物品中找了兩把九龍寶劍,據說是乾隆皇帝佩戴過的,一把送給蔣介石,另一把送給了黃埔的二號人物何應欽。兩顆大東珠,直接送給了戴笠;慈禧的翡翠西瓜歸了國舅爺宋子文;慈禧朝鞋上的寶石送給了宋靄齡孔祥熙夫婦;慈禧嘴裡含著的那顆夜明珠最為珍貴,孫殿英送給了第一夫人宋美齡。

經過這一連竄操作,幾乎整個高層,蔣宋兩家,都被孫殿英打點到了。此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除了第8師師長譚溫江被拘禁以外,主犯孫殿英連根毛都沒傷到,照樣逍遙法外,還是當他的軍長。為了給自己的盜墓行為披上英雄的外衣,孫殿英還到處宣揚自己是大明閣老、東閣大學士孫承宗的後人。孫閣老退休以後回到家鄉,在抵抗滿清入侵的戰鬥中,英勇犧牲,壯烈殉國。孫殿英說自己是孫閣老的後人,無非是給自己的盜墓披上了為祖先報仇的外衣。

抗戰爆發以後,孫殿英周旋於國民政府和日本人之間。一時之間,孫殿英要當漢奸的傳聞也不脛而走,其直接領導黃紹竑親自去視察孫殿英部,當面質問:你是不是要投降鬼子當漢奸。孫殿英拍著胸脯說:長官,我把小溥儀的祖墳都刨了,誰當漢奸,我也不會當啊。黃紹竑覺得他說得有理,不僅相信了,還給他補充了給養物資。你看,盜墓還成了孫殿英的護身符。不過,狗改不了吃屎,最後,他還是當了可恥的漢奸。

抗戰結束後,他搖身一變,又從漢奸變成了國軍,繼續與人民為敵,駐防河南湯陰。1947年,解放軍攻佔湯陰,俘虜了孫殿英。念其改造態度較好,抗戰時也多少立下過一些戰功,對他非常寬待,特地批准他帶一名衛士照顧其生活。後來,孫殿英病重,彌留之際感慨道:我過去做了許多壞事,對不起民眾,對不起共產黨。共產黨寬宏大量,不計怨仇,比蔣介石不知好多少倍啊!就這樣,這個在中國近代史上可能是唯一一個以盜墓出名的軍閥,病重死去……

1.徐鑫:《霧開慈禧陵:慈禧陵地下宮殿清理之謎》

2.黃俊安:《孫殿英》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孫殿英盜東陵當時影響甚壞,但是最終結果卻是不了了之。既然大家都知道是孫殿英乾的壞事,為什麼最後孫殿英卻逃脫懲罰了呢?他後來下場如何了呢?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

先說孫殿英為什麼要盜東陵,其實早在孫殿英盜東陵之前,早就已經有人下手了。當時直、奉之間在河北展開激戰,造成社會秩序混亂。再加上當時兵匪橫行,所以位於河北遵化境內的清東陵便成為盜墓賊理想的場所。

清東陵整體上分為地上和地下部分,由於清東陵有專門的部門來管理,所以一開始盜墓活動並不猖獗。最常見的是地上部分的殿宇被拆掉,一些值錢的粗大木材被變賣。後來,國軍北伐,直系節節敗退,直至丟失掉河北的地盤。正當直系敗退,國軍未到的這個空隙,清東陵地上部分被盜匪瘋狂盜拆,於是後趕來的國軍第六軍團便開始組織人去剿匪,很不幸,派去的人是當時時任國軍第十二軍的軍長孫殿英。

孫殿英一開始沒有想著要盜墓,他的任務是平叛盜匪,整理地方秩序。當他來到冀東後才發現,原來這麼多兵匪在發國難財,趁機盜取了清朝帝陵。尤其是當有人給他報告,說土匪馬福田已經進駐馬蘭峪,準備盜取清朝帝陵地下寶藏時,孫殿英趕緊派兵前去圍剿。當孫殿英將馬福田趕走後,眼紅的他也開始動起了歪心思。什麼歪心思,盜墓。那麼孫殿英為什麼膽大包天敢盜墓呢?

一是因為當時兵荒馬亂,盜墓活動猖獗,誰也不會真正去追究這些事兒。看看眼前的形勢就知道了,清東陵地上部分都快被拆散架了,也沒有人出來追究,所以孫殿英僥倖的心裡佔據了上風。

其二是當時的大環境,什麼大環境呢?清帝退位後,儘管有一些老頑固在拼命的維持,其實在大部分人眼中,清朝的滿人是令人厭惡的。孫文在一開始起義時,打出的口號就是“驅除韃虜”,這裡的韃虜指的是滿人,跟當年朱元璋驅除韃虜性質一樣,不過朱元璋驅除的是蒙元。

當年滿人入關,不知道屠殺了多少漢人的仁人志士。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這些當年的血債隨著清帝退位而不了了之。因此,復仇的怒火還在許多人心中燃燒。孫殿英算是其中之一,因為他的祖上也被滿人欺負過。

孫殿英的父親當年就是因為和旗人產生爭執,後被投入獄中,被獄兵活活打死。因此,於公於私,孫殿英都跟清帝有仇,只不過他的膽子大了些。儘管這樣,後期他能夠置身事外,逃脫懲罰,其實也跟以上原因有很大關係。

孫殿英在下了決定後,很快便組織士兵,做盜墓動員大會。他對士兵說:盜清朝的墓屬於清除封建餘孽,是正義的。而士兵們則不管是不是正義,反正能發財就行。於是在每個人都心照不宣、保持沉默的情況下,盜墓行動開始了。

盜墓前,孫殿英已經派人對周圍進行了戒嚴,喊得口號是軍事演習。為了快速盜取墓葬中的寶貝,孫殿英手下的人數次用炸藥進行爆破。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只盜兩個人的墓,一個是乾隆的裕陵,一個是慈禧的東陵。為什麼呢?

乾隆時期是清朝國力最強盛的時候,因此他的陵墓中陪葬品最豐富,地下宮殿也最大,寶貝當然最多。而慈禧是出了名的窮兇極欲、奢靡浪費之人,她死之後下葬的情形被他的貼身太監李蓮英記得很清楚,李蓮英後來還口述了當時的情況,被他的侄子記錄寫成一本書《愛月軒筆記》。書中記載慈禧的地下宮殿中陪葬品極其奢華,總價值達到幾千萬。

盜墓的結果是驚人的,孫殿英事先準備的三十多輛大車根本就不夠拉。盜了這麼多寶貝,怎麼變現成為了問題,為了能夠快速變現,孫殿英派第八師師長譚溫江到北平到處找珠寶商人,然後委託他們代為銷贓。

隨著市面上出現的寶物越來越多,孫殿英率軍盜墓的消息不脛而走,到處瘋傳。這引起了當時清朝皇族的強烈憤慨,尤其是末代皇帝溥儀,他寫信給蔣中正,強烈要求制裁孫殿英。同時,馮玉祥、閻錫山等軍閥也強烈譴責孫殿英這種無法無天的行為,一時之間,孫殿英名噪全國。

沒有辦法,孫殿英拿了兩箱珠寶去見頂頭上司國軍第六軍團總指揮徐源泉,讓他代為周旋。而徐源泉一語道破了其中的關鍵:你這次膽子太大,我一個人罩不住你。那些關鍵人物都要去疏通,成不成功就看你自己的能力了。再說了,你這次實在拿的太多了,外面瘋傳那些寶貝價值幾個億。因此,要想脫身,該破財還是要破財的。只有用錢堵住悠悠眾口,才能使自己不被大家群起而攻之。

徐源泉這些話其實說的很實在,當時表面上看很多人出於正義在譴責孫殿英,其實心裡想的都是孫殿英吃獨食,自己沒有佔到便宜罷了。

於是孫殿英開始四處活動,你們不是也想利益均沾嗎?我給你們就是了。他於是先賄賂戴笠,乾隆脖子上掛了一串朝珠,一共有一百零八顆,代表一百零八羅漢。其中最大的兩顆成硃紅色,價值連城。孫殿英將這兩顆珠子送給了戴笠。

然後孫殿英通過戴笠的介紹,將乾隆墓中的九龍寶劍送給了蔣中正,這把寶劍工藝精湛,劍身內嵌九條金龍,劍柄鑲有紅藍寶石,也是一件價值連城的寶物。孫殿英隨後又託戴笠將慈禧入殮時口中所含的夜明珠送給了宋美齡。慈禧腳底所登的一顆翡翠西瓜(一共兩顆)送給了宋子文。

孔祥熙和宋靄齡知道孫殿英在賄賂蔣家之後,也十分眼紅,於是託人向孫殿英明要財物。孫殿英於是挑了慈禧墓中兩顆巨大的紅寶石送了過去。除了這些,孫殿英還送了閻錫山五十萬的黃金,其他送出的金銀珠寶、翡翠瑪瑙也很多。

(圈中人物為孫殿英真人照)

於是在這麼多人利益均沾的情況下,孫殿英盜墓大案案情變得撲朔迷離,難以真正查清。最後第八師師長譚溫江成為替罪羔羊,被判處監禁,其他人概不追究。就這樣,在清朝皇室的強烈憤慨中,驚天盜墓大案最後不了了之。

當然了,不管怎麼說,掘人墳墓的事情是令人不齒的,也會殃及自身。孫殿英隨後雖然輾轉於各大軍閥中,甚至還投降日軍做了漢奸,活的也挺長。但他的結局是很悲慘的,由於長期吸食大煙,他在晚年患上了煙後痢,整個人瘦的皮包骨頭,常常拉稀。最後在病痛的折磨中死去。


每日趣評


孫殿英是河南省永城市馬牧鄉人,他的祖上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孫承宗,他的父親早逝,靠母親拂養成人。孫殿英長大後憑藉民間組織廟會道這個組織開始發跡,後來投入河南陸軍第一混成團團長兼豫西鎮守使丁香部旅,後又投國民革命軍馮玉祥部下,孫殿英所部改編為國民軍第十二軍,孫殿英任軍長。 民國1928年,孫殿英因偷盜慈禧陵墓而名聲大震,並且獲得了“盜墓大王”的綽號。 後來,孫殿英通過“散盡千金”的高級策略,成功逃過了政府和相關司法部門的追責和治罪。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孫殿英被任為第四十一軍軍長,成了抗擊日軍的排頭兵,並在赤峰之戰時,對前來冒犯的日軍展開“伏擊”,經過七天七夜大戰,成功打敗日軍,殺敵數千,孫殿英因此成抗日英雄。



七七事變後,孫殿英在戴笠的“引薦”下又歸順了蔣介石,蔣介石依然給他任軍長,後來一直堅持在抗日最前線。

1943年4月23日,孫殿英投降日軍,成了“偽軍司令”汪精衛手下的新第五軍軍長。之後,賣國賊孫殿英乾的就是打壓中國人的不法勾當,成了人人喊打的漢奸。



兩年後,日軍戰敗投降,孫殿英審時度勢地換下部隊旗幟,穿上國民黨的軍服,並對外面宣稱自己一直是國民黨的將領,他之前是被蔣介石派到日軍中的“間諜”,並向國共提供了大量有用可靠的軍情。而蔣介石也極為配合,對外公開宣佈孫殿英“所言屬實”。於是,曲線救國的孫殿英成為民族英雄,並被蔣介石任命為“國民革命軍先遣軍”第三縱軍軍長,駐防湯陰。


1947年春,解放軍圍攻河湯陰,孫殿英成了俘虜。在解送到河北武安縣戰俘營時,解放軍還是善待了這位甲級犯人,非但沒有直接處死他,反而派對他進行“特殊照顧”。

1947年年秋天,病危的孫殿英在無限懺悔中落下帷幕。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盜案敗露

東陵盜案發生之後,其實除了當事人,其他人並不知曉。而參與盜墓的人中畢竟各懷鬼胎的居多,所以盜完墓之後就偷偷的遠走高飛,孫殿英也沒有制止。這些遠走高飛的幸運的就此次隱姓埋名了。不幸的在變賣財寶的過程中就被抓到了,抓到之後一經審問,東陵盜案就公佈於世人揭曉了。


孫殿英的下場

在天津的溥儀聽到消息之後,他當然感到氣憤,但是氣氛是沒有用的,所以要求國民政府嚴懲盜墓賊。但是孫殿英就想到了一個好方法,就是把盜來的這些寶物獻出一部分。於是像是九龍寶劍就託戴笠送給蔣介石,只是飛機失事成了戴笠的陪葬品。而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就送給了宋美齡等等。

孫殿英這一送不僅救了自己,還一起救了參與盜陵的師長譚溫江。隨後孫殿英不僅參加了抗日戰爭當了偽軍,抗戰結束後又向蔣介石投降,參與內戰,被解放軍所俘虜。之後越獄不成,再加上常年的吸鴉片,身體早已被掏空,最後病死了。


淡看天上月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在各大軍閥之中,孫殿英並不是勢力最強勁的,但他的名氣卻不輸於其他大軍閥。其原因主要是孫殿英盜掘了慈禧和乾隆的陵寢,引起了全國輿論譁然。不過在孫殿英的運作下,這個盜墓賊居然安然度過危機。

孫殿英出身貧寒,少時好毒、不學無術,年紀輕輕就當了土匪。後來,孫殿英通過販賣鴉片,賺了點錢用於購置槍藥,發展武裝勢力。為了進一步擴充勢力,充實軍餉,孫殿英將目光放到了慈禧陵寢上。1928年,孫殿英以練兵為由,進駐清東陵,組織士兵盜挖慈禧和乾隆的陵墓,盜走墓內的金銀珠寶。

孫殿英盜墓的消息外洩後,全國輿論都在聲討他,尤其是清皇室成員更是怒不可遏。以溥儀為首的滿清皇室,紛紛上書國民政府,要求嚴懲孫殿英。孫殿英見事態嚴重,開始各方面尋找關係,為自己開罪。他拿出從慈禧墓和乾隆墓中的奇珍異寶,賄賂國民黨高層,蔣介石、宋子文、何應欽等國民黨高層人物都受了他的好處。

因為孫殿英下血本討好國民政府權貴人物,最終這場轟動全國的盜墓案就不了了之了。在抗日時期,孫殿英投靠了日軍,當了漢奸。1946年被俘,病死於獄中。


與書居


先不說孫殿英下場,先來看他盜掘慈禧太后、乾隆皇帝墓後怎麼分髒的?(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乾隆的裕陵出土有一把鑲有九條金龍的寶劍,孫殿英通過戴笠,送給蔣介石,後來蔣介石為了犒勞戴笠,又回贈給了戴笠,結果戴笠帶著它於1946年,乘飛機一頭撞在了南京附近的岱山。

另外還有一把,則通過戴笠送給了何應欽,在孫殿英看來,將軍配寶劍,恰能說明他們的武功。

再說中間人戴笠,孫殿英也不能怠慢,乾隆皇帝脖子上有一串108顆珠子的項鍊,其中最大的兩顆血紅色,最為稀有珍貴,孫殿英將其送給了戴笠。

慈禧太后嘴裡面有一顆夜明珠,堪為稀世珍寶,而且是可分為兩塊,可合二為一,開則透明無光,合則為一圓球,百米外尚有寒冷綠光映夜。孫殿英則通過戴笠將它送給了宋美齡。


再說慈禧太后的枕頭――翡翠白菜,也是價值連城,孫殿英則通過戴笠,將他送給了宋子文;至於說孔祥熙、宋靄齡夫婦,孫殿英則挑選了兩雙朝鞋上的連串寶石奉上。

民國有蔣宋孔陳四大家族之稱,這裡雖然沒有提到陳家,但想必孫殿英也不敢不打點到位,錢是花不完的,有命花才是王道,孫殿英這禮送的,顯然是即懂得民國政治生態,又琢磨了當時收禮人的身份和地位。

可以說件件送到別人的心坎上,在民國如果交好蔣宋孔三大家族,恐怕沒有人能要得了孫殿英的命,何況孫殿英還把軍隊首腦何應欽的門子走通,無異於如虎添翼。

高層無意動他,孫殿英本身就是軍隊統帥,一般人根本就動不了他,雖然遜清王室、晚清遺老以及社會輿論都傾向於嚴懲孫殿英。

但孫殿英在打點好一切後,不但是高枕無憂,而且還因為盜掘聲名大噪,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營長,迅速做到了方面軍的軍長,成了顯赫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