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經常否定自己以前認為是真理的知識,那被科學否定的科學知識是不是就變成了偽科學?

太素老道


否定之否定才是真科學!認定科學是一成不變的科學才是偽科學。所謂的科學結論,隨著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會有不同的結論。比如引力,地球和月球就不一樣,那你說那個是真,哪個是假?哪個是偽?


秋色正傑


當然不是,你之所以有這樣的疑問,完全是我國對科學哲學的普及基本上為零。

首先,什麼是偽科學? 偽科學可不是錯了的科學。在半個世紀前,著名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已經對這個問題進行了非常精彩的分析。

卡爾·波普指出: 所有科學命題都要有可證偽性,不可證偽的理論不能成為科學理論。

這就是著名的"可證偽性",現在作為判斷是科學還是偽科學的基本標誌。

什麼是可證偽性? 也就是說,任何科學理論,必須有一個清晰明確的方法來證明這個理論是錯誤的。

如果不存在可以證明這個理論是錯誤的方法,那麼就叫做不可證偽,就屬於偽科學。

比如說,大家都學過的牛頓第一定律:"任何物體在不受外力的情況下都保持靜止或迅速直線運動。"

那麼,如何證明牛頓第一定律是錯的呢? 你只需要做實驗,找出一個物體,在不受外力的情況下,做加速運動。這就可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是錯的。那麼就說明,牛頓第一定律是具備可證偽的。

同理,我們只要找到"光速隨著光源運動而變化"的現象,就能證明狹義相對論是錯誤的。說明狹義相對論也具備可證偽性。

那麼,假設我現在對外宣佈,"我發現了一隻會噴火的隱形龍,只有我們看見,感覺到它,其他任何人都看不見"。

那麼,你如何證明我是在胡說八道呢? 很顯然,你找不到任何方法來證明我在說謊。那麼,我說的這句話就是偽科學,因為根本不具備可證偽性。

所以,對於一個理論,一般有四種情況:

一 這個理論可以被證明,並且有方法去證明這個理論是錯的,最終證偽的方法得到否定的結論。 這個就叫做科學理論。

二 這個理論可以被證明,也可以被證偽,最終通過證偽方法證明不正確。這個叫做錯誤的科學理論。 比如《地心說》,《以太假說》

三 這個理論存在證明的方法,也存在證偽的方法,但是還沒有條件去證明或者證偽(技術限制),這個叫做科學假說。 比如宇宙大爆炸理論。

四 這個理論可以被證明,但是不存在證偽的方法,這個就叫做偽科學。

一般來說,科學家對科學理論還是非常謹慎的,對於提出的理論,一般在數年之內就能證明理論和真偽。被證偽的理論,會很快被拋棄。

而一些證明非常困難的理論,會被列為假說,等待未來去證明。


shawn25


把科學進步說成是否定過去,這個觀念是一個錯誤觀念,中國人有這個觀念,主要是受到馬哲否定之否定定律影響的,科學進步就象登山,只會越登越高,當登上一個新高度時,能說這個高度是否定過去登山付出的努力嗎?這是不可能的,馬克思儘管對科學很崇拜,所以他的社會主義理論前面加上科學兩個字,但他的確是一個科盲,他對科學的理解,在觀念上已經錯了。科學解釋還是以科學家來做才能作出準確表達,牛頓的解釋是,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站得高,他解釋科學站得高,是因為前人的科學成果變成了科學巨人的肩膀,後來者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就算自己個子不高,他所站的位置已經決定了他的高度是無比高的高度,牛頓的解釋才是對科學準確的解釋。有些人由於對科學瞭解不夠,同樣對科學產生誤解,很多人以為,經過實驗檢驗就完成科學檢驗了,這也是一種誤解,科學實踐證明是分兩步走的,第一步是實驗檢驗證明,第二步是實踐時間檢驗證明,很多人不知道科學需要實踐時間證明,以為經過實驗檢驗證明就完成了,這也是對科學一種錯誤的認識,科學為什麼需要經過實踐時間證明呢?其實道理很簡單,世間有一種事情叫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只有經過實踐時間檢驗,才會發現敗也蕭何這種事情,所以科學理論是需要經過實踐時間檢驗的。


龍一歐


這個也不盡然。

物理學中的熱力學和電學都是基於素子說,就是物質有很多種有特性但沒有質量的各種“素子”,比如熱量就是熱素子,熱素子密度越大溫度就越高,熱素子越多熱量就越大,比熱的概念就是能容納多少熱素子,類似的還有電素子重素子等等,現在證明素子根本就不存在,但是通過它得出來的結論卻是正確的,今天我們還在使用它。



觀上靈雲


科學知識,之所以具有一定的真理性,是因為它是被嚴格的科學實驗證實了的科學理論。 偽科學,是指假說沒有通過科學實驗的驗證,或者說已經被證明是錯的,仍然把論當做科學予以推廣的,就稱為偽科學。

因此,這裡的科學知識是指被科學實驗證明為正確的東西。範圍論認為任何科學知識,都僅僅只是在一定的範圍內才是正確的,都有它沒有觀察到的現象和無法解決的問題,因而都是可證偽。科學知識的基本特證在於,它必須是證實的,但必然是被證偽的。科學知識,既具有真理性,又具有範圍性。

因此,那些被科學否定的科學知識並不是因為證偽就變成了偽科學,恰恰相反,正是由於被證偽才證明它是科學理論,具有一定的真理性。證偽只是指出以前的科學知識適用的範圍而已,在一定的範圍內仍具有一定的真理性。

相對論否定證偽了經典力學,僅僅只是指出它不適用於微觀世界,在宏觀世界中,它仍然散發著真理的光芒。


天使之翼22143


一、科學不承認存在絕對真理,所以根本不存在什麼“否定以前認為是真理的知識”。

二、科學只承認存在“目前認知條件下最好的理論”。關於一個現象還常存在不同的解釋和理論。在沒有新的證據出現之前,不同的理論可以共存,科學家們可以交流探討。

三、科學的進步,新的理論有時會推翻之前的理論,但經常發生的情況是新的理論只是擴展和修正了之前的理論。比如牛頓力學,在我們周圍的世界仍是適用的,只是延伸到微觀世界和宏觀宇宙才變成“不適用”。那麼我們有量子力學去擴展,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去擴展,但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的範圍,牛頓力學仍是適用或者說近似準確的。達爾文開創的進化論和當前的現代進化論,也有了很大差別。達爾文理論裡很多錯誤和不足被修正,但是達爾文進化論的最基本闡述仍是正確的。因此我們只能說達爾文進化論在發展完善,而不說“達爾文的進化論被推翻了”。

被推翻了的錯誤理論,也不能說是偽科學,只是被證實為錯誤的理論而已。偽科學的“偽”指的主要是方法之偽,他是建築在非科學的研究方法之上的。而被推翻的錯誤理論,很多是方法正確,只是限於以前觀察的侷限性甚至錯誤的觀察資料而得到錯誤的理論。這種情況,我們不稱之為偽科學。


耳機俱樂部小白


科學是一種人類認識世界的方法論,以及遵循這種方法論所積累的知識體系。這個方法論的基本特徵,就是用技術手段採集真實數據、用邏輯思維歸納其中的規律並形成概念、再用真實數據進行反覆驗證這個概念的自洽性。科學範疇內的所有知識都能夠被重複、證偽、邏輯。

因此,科學方法論的基本特徵,就是不盲從現有理論學說,而是不斷用真實數據去驗證現有理論學說。當現有理論學說與真實數據相矛盾時,被放棄的是理論學說而不是真實數據。而舊的被放棄的科學理論學說仍然屬於科學知識體系的一部分,因為其基本特徵就是可被證偽。我們學習科學發展史總是會說到這類被放棄的科學理論學說。

有幾種原因會導致科學的理論學說存在錯誤:1)數據採集手段/技術的限制,比如黑洞學說目前仍然只能被間接推測,無人能夠身臨其境,因此未來技術進步後如果數據矛盾就會有新理論。2)偽造數據以誤導理論學說,比如2018年底美國揭露哈佛大學教授偽造幹細胞實驗數據和理論,但這種偽造很快就被他人的重複驗證揭穿。

我們今天看到科學在持續進步,就是原有的理論學說被新理論學說不斷取代的結果。還有一些理論學說,雖然有眾多人在懷疑其真實性,並且也能列舉出無法說明的數據,卻仍然在科學界沿用。達爾文的進化論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HealthBAR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前認定的東西也不一定完全對,人類在不斷探討。以前的科學家沒有儀器只憑自己的想象下定論,也難免有錯。科學在不斷的發展,高端儀器給科學家的研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推翻了以前的定論,是科學的進步,也不能說以前的就是偽科學。……



苗玉漢


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作為局部是不可能絕對地認識整體的。因此,人類的認識只具有相對性。

科學是人與自然界的相互作用,是二維的。所謂偽科學是指一維的認識,人與自然界相互作用的面積等於零。比如,單純地收集資料或只憑心靈的臆想,都屬於偽科學的範疇。

此外,當有限的實驗🧪,面對無限潛在的實驗🧫,理論獲得證實的概率等於零。因而,任何理論都不具有可證實性。

然而,由於理論可以無限地修正或增加輔助條款使自己免於被實驗否定,所以任何理論也同樣不具備可否證性。

所以,理論沒有對錯,只有認識效率的高低。如果只有一個理論,那麼這個理論就是好理論,有總比沒有強。然而,相對於未來無數個新的理論,現有的理論總是壞的,因為理論的認識效率總是在不斷地提高。

自然界就好比是一個無法打開的黑箱子📦,已知的現象和實驗是該黑箱子的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理論就是相對於已知的現象和實驗關於自然界的同構系統。

相對於已知的現象和實驗,理論與自然界是不可分辨的。然而,相對於新的現象和實驗,原有的理論與自然界又是有差異的。於是,面對新的現象和新的實驗,又需要人類構建新的理論,來作為自然界新的同構系統。

所以,舊的理論是因為認識效率的低下而被放棄的。雖然,作為舊的同構系統,總是可以通過提出修正以保持其與自然界的同構。但是,當修補工作使理論變得越來越繁瑣,降低了認識效率時,人類就更願意創造出一個新的理論來作為自然界新的同構系統,以實現其認識的進步。


淡漠乾坤


這正是科學的本質決定的,科學永遠沒有盡頭,總是在不斷“否定自己”的過程中向前發展,科學也並不等同於正確,某種意義上講甚至可以說“科學一定是錯誤的”,科學的“可證偽性”決定了這一切。

什麼是可證偽性?

舉個簡單的例子更容易理解。烏鴉是黑的,這是我們的普遍認知。但人們如何得出“烏鴉是黑的”這樣的結論呢?

很簡單,人們通過對周圍客觀世界的觀察,發現一隻烏鴉是黑的,兩隻烏鴉是黑的......,人們觀察到的所有烏鴉都是黑的,於是人們得出“烏鴉是黑的”這個結論,這就是科學。從中看出,科學實際上就是一種假設和猜測,基於對客觀世界的不斷觀察做出的假設,然後不斷地驗證這種假設。

但無論如何,人們不可能驗證所有的烏鴉都是黑的,即使在地球上驗證了所有烏鴉都是黑的,或許其他星球上並不是這樣,可能會存在一隻“白烏鴉”。這就是科學的“可證偽性”,永遠存在這麼一隻“白烏鴉”,起碼邏輯和理論上一定存在。而人們尋找“白烏鴉”的過程就是不斷驗證修正原有科學的過程,就是讓科學更加具有普適性的過程,也是科學不斷髮展的過程。

但有一點我們必須清楚,科學永遠是科學,永遠不會是偽科學,即使某個科學理論最終被證明是錯誤的,也仍是科學。嚴格來講,我們不應該說“被科學否定的科學知識”,而應該說“被科學修正的科學知識”,通過修正原來科學知識的侷限性做到讓科學更加具有普適性。

就像“地心說”“日心說”,如今我們知道它們是不正確的,但它們是科學,不是偽科學。人們對宇宙的認知也是從“地心說”“日心說”等侷限性認知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