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南海文化书系》首发式举行,焕发珠派南学新辉煌

本报讯(记者 冯海波)由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主持的《珠江—南海文化书系》工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于近日竣工。为总结经验,升华其文化学术成果,发挥其文化软实力效应,扩大文化和社会影响,近日,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联袂广东旅游出版社举办了《珠江—南海文化书系》首发式暨“珠派南学与珠江文明”文化论坛。来自广东省内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活动。

作为千年古郡,南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发掘、整理、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南海区委区政府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与珠江文化学术团队合作开启《珠江—南海文化书系》工程的初心。从2016年8月开始,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在佛山市南海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与广东旅游出版社合作启动了《珠江—南海文化书系》工程。这项文化工程由“珠江文明灯塔”、“珠江文派与记住乡愁”和“珠江历代学说学派——千年南学”3个书链22部著作组成,总字数超过600万字,是由众多专家学者积极参与支持下完成的,是一项多学科交叉的立体文化工程。

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珠江—南海文化书系》工程的积极意义,认为以黄伟宗教授为首的珠江文化学术团队是一个实干敬业的学术团队,所完成的这项文化工程必将在我国文史界掀起讨论珠江文化的又一轮高潮。

专家们认为,这套书系是有情怀,有特色,有品位,有影响的“四有”文化工程:一是有情怀。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新时代,本着研究与弘扬珠江文化的宗旨,黄伟宗教授以83岁高龄,不辞劳苦、精心组织,聚集了省内外数十位著名专家学者,来共同完成这项多学科交叉的立体文化精品工程。其带领的珠江文化学术团队的治学精神充分体现了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

二是有特色。书系以“记住乡愁”为抓手,从百年本土创作的纵横发展入手,构建珠江文派体系,梳理和擦亮了百年珠江文派品牌;以“粤海风”为经纬,发现和梳理从汉至今历代珠江学说学派之源脉,展现千年南学发韧、兴旺、灿烂、涅槃、新生、开放的发展进程;并高度概括出以“重实、重心、重新、重民、重海、重粤”等“六重”为特色的千年南学的特质,为当今珠江学说学派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是有品位。黄伟宗教授以建设“珠江学派——千年南学”文化学术体系新高地为书系的定位和目标,倡导“以珠江学派坚挺中国学派,以千年南学辉煌学术中国”,这与当前学界倡导的构建中国学派、建设理论中国的理念不谋而合。纵览整套书系,其中的诸多新观点、新理念,有效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十分契合。

四是有影响。整套书系工程立足南海,立足广东,放眼全国,胸怀天下,彰显珠江学派特有的“重海”特点,体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的承传发展,是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沧海一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