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德,不仅是“立身”之本,而且是“立国”之基。中国历代思想家既重视以德修身,也重视从政以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荀子》)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我国政治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我们党善于继承人类一切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并立足现实,着眼于古代德治思想的当代阐释,以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摘自习近平《用权讲官德 交往有原则》一文

出 处

出自战国《荀子•正论》。

原文: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释 义

品德与地位不相称,才能与职务不相称,奖赏与功劳不相当,惩罚与过失不相当,没有比这更不好的了。

启 悟

从政以德,修身为民,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对治国安邦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党员干部的政德建设不但关乎个人形象和事业成败,更关乎党和人民的事业兴衰。党员干部如果为官不为民,德行与职位不相称,才能与所承担的职权不适应,思想颓废、生活奢靡、道德滑坡、政德缺失,不仅自毁前程,还会祸国殃民。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只有把“立政德”作为信仰追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养公仆之性,提高自己行使职权的能力,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自觉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利国利民,造福一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