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追悼会为何突然提高了规格?毛主席为何只穿一身睡衣到场?

陈毅追悼会为何突然提高了规格?毛主席为何只穿一身睡衣到场?

▲毛泽东(中)和陈毅(右)

1972年中国外交战线发生了一件大事——1月6日午夜外交部长陈毅元帅逝世了。他是因患直肠癌而又被误诊,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1月10日下午一时许,我正在柬办工作,桌上的红色电话机响了起来。我连忙拿起来接,听筒里传来亲切、熟悉的声音:“我是恩来。是康矛召吗?今天为陈毅同志举行追悼会,我们没有邀请任何外国朋友,但是想请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作为唯一的一对外宾参加。请你马上去问一问亲王,他是否愿意出席这个追悼会?我要很快得到他的回答。”

放下电话,我立即告知了西哈努克亲王。他即让我转告总理,一定参加。

当我陪同亲王夫妇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贵宾室的门口,一眼就看见毛主席和周总理已并排站在那里。亲王夫妇立即直奔过去,和毛主席、周总理紧紧握手。

毛主席对西哈努克亲王说:“今天是为陈毅同志举行追悼会。陈毅同志是拥护我的。”西哈努克亲王明亮的眼睛望着毛主席,双手在胸前紧握,静静地倾听着。

时值数九寒天,八宝山又没有暖气,临时在贵宾室置放了几个煤火炉,刚刚生火,热气还没有散出来。尽管又加了些电取暖器,仍然寒气袭人。可毛主席还穿着米黄色的柞蚕绸睡衣,只在外面罩了件夹大衣。周总理则穿着笔挺的中山装,在那里招呼大家入座。毛主席坐在一侧正中的沙发上,右手依次坐着西哈努克亲王和法语翻译齐宗华,左手依次坐着莫尼克公主和周恩来总理。陈毅夫人张茜坐在毛主席的对面。在那里就座的还有宋庆龄、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李先念、李富春、李德生、郭沫若等。

陈毅追悼会为何突然提高了规格?毛主席为何只穿一身睡衣到场?

▲陈毅和夫人张茜

大家仍在听毛主席讲话。叶帅趁这个机会,从毛主席、西哈努克眼前走过,来到周总理面前,交给他一卷文稿。总理轻轻地问:“这是什么?”叶帅没有答话,只是专注地看着总理,同时把双手一拱,举在面前拜了拜,意思是“拜托了”,然后侧转身走回自己的座位。

原来,陈毅的追悼会是临时提高规格的。上面原定的规格是:“低于谢富治,略高于彭绍辉”,除总理外,其他政治局委员都不参加,也不允许民主人士参加,并由中央军委来主持。没想到正在午睡的毛主席,突然提出要备车去八宝山,参加追悼会。周总理得知这一情况,马上宣布:“追悼会比原来规格要大大提高,要通知所有在京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民主人士,愿意参加的,都可以参加。”幸好八宝山有的是花圈,总理亲自到场安排布置。正在这时,毛主席到了,比预定开会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多小时。周总理看他只穿一身睡衣,嗔怪道:“你为什么这么早就来了?”毛主席说“我睡不着”。周总理转向主席的秘书、警卫,批评了他们。一个警卫几乎是哭诉地说:“他突然起来,冲出来说,走!他立刻就往外走。我随手抄了一件夹大衣,赶紧追了出来。”毛主席的头发蓬乱,可能他是按中国老派的习惯,奔丧不修边幅吧。当时也没有梳子,只好由警卫员按住他,硬是用手把头发扒拉顺了。毛主席的出席、规格的提高,原定由李德生主持、叶剑英致悼词的安排显然就不合适了。这才出现了刚才的那一幕一一叶帅把悼词稿交给了周总理。

这时会场已布置完毕。总理请大家入场。张茜和西哈努克亲王一左一右扶着毛主席走在最前面!随后是总理和其他领导人。

我一走进追悼大厅,就见到姬鹏飞和韩念龙副外长。他们问:“什么时候来的?我们都不知道。”看到他们面带惊色,我早已意会:不经外交部而由总理直接安排外国元首参加国内重大活动,这可是第一次。当时那样一种场合,我也来不及解释。

悲怆、肃穆的追悼大会结束后,毛主席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张茜面前,紧紧地拉着张茜的手,相对无言。张茜强忍着巨大的悲痛,送走了毛主席。西哈努克亲王又走过来握住张茜的手,安慰她,请她节哀。

亲王刚一走开,张茜就再也忍不住了,顿时痛哭失声,倾吐着满腔悲痛。

我们随亲王登上汽车,隔窗望去,上千人的队伍仍站在萧瑟的寒风中,等候着最后一次为敬爱的陈老总送行。摘选自《中外之间》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来源:文汇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