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定律:不会“借钱”,你永远也成不了有钱人,你怎么看?

媒体大律师


金融的本质就是杠杆,没有杠杆也就没有金融,支付最快的就是加杠杆,有人说过,可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这就是借助杠杆的力量。

一个人自有资金是很有限的,尤其是创业之初,自有资金更是少得可怜,回顾我国那些超级富豪,无一不是借助杠杆。

互联网公司创立之初,都是依靠烧钱补贴获得客户,钱从何来?就是一轮又一轮的资本投资,正是借助各种风投的投资,互联网公司得以快速成长。没有风投,互联网公司能够获得成功吗?风投就是创业公司的杠杆。

发行人IPO实际上也是一种加杠杆,从资本市场获得大量资金,投向募投项目,取得长足发展,典型的是贵州茅台,市值已经突破了1.4万亿元。

互联网公司典型之一就是小米。一轮融资,总市值就是倍数增加,几年时间总市值增加了180倍。没有数轮融资,小米能有如此发展吗?

2010年底,A轮获410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为IDG、顺为、晨兴等,估值2.5亿美元;

2011年底,B轮获来自IDG、高通、淡马锡、启明的9000万美元融资,估值10亿美元;

2012年6月,C轮吸引到俄罗斯基金DST/Yuri Milner(中国)及淡马锡2.16亿美元的投资估值40亿美元;2013年,

D轮获俄罗斯基金DST/Yuri Milner(中国)投资,金额未透露;

2014年12月,雷军在微博上公布,小米E轮获11亿美元投资,投资方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厚朴、云锋等,估值达到450亿美元。

加杠杆的方式很多,银行贷款、发债、IPO、私人借贷等,但是除了IPO以外,其他加杠杆都是需要连本带利偿还的,这就增加了很多的风险,成功就是王者,失败就是流寇。有很多企业在于杠杆太高,最后资金链断裂而失败。


杜坤维


其实我真觉得这句话有一点道理,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敢跨出这一步!

我有一个亲戚以前在农村就是种地的,后来有朋友拉着他承包鱼塘,当时找亲戚借了大概4万元,凑和朋友一起10万元承包了一个2000平米的鱼塘,一年下来的收入总共有20多万,我这亲戚每年能分到10万元左右,要知道这可是在2000年的时候,后来我这亲戚又想投资工程,但是需要一两百万,他没这么多钱,后来就找亲戚朋友做房屋抵押贷款,当时找银行大概贷了100多万,后来做工程又挣了一笔钱,现在我这亲戚开的都是50万的车,在市里面买了两套房。

我这亲戚就是典型的白手起家,自己没钱,但有勇气找亲戚朋友借钱,可以说是完全的空手套白狼,当时找亲戚房屋抵押贷款,就给我另外几个亲戚吃了一顿饭而已,赚钱了也没给借钱的亲戚红包利息之类的,几个亲戚都抵押了差不多20万左右,这在10年前不算是小钱,即便是现在也不算是小钱。

其实很多人都不敢像我亲戚这样借钱,觉得借别人的钱欠别人的人情,即便是有比较好的投资项目在眼前也不会借钱做,除非自己的存款足够,这是大多数人平庸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真正能够成功的人都是少数,投资也有风险,一旦还不上就惨了。

我一叔叔以前是做卤菜生意的,一个人一年也能挣个10多万,后来跟朋友去搞工程,但款项一直收不回来,找银行借了四五十万,总计亏了七八十万,后来不得不把房子卖了还款,要不是及时止损,估计会亏更多,现在卤菜生意也没做了,如今在工厂里找了份四五千的工作维持生活。

怎么说呢,要想富,在某些环境里确实要懂得去借钱,我一同学在一企业打工,那时候企业是盈利的但是要发展缺资金,就鼓动员工投资,我这同学找爸妈借了10万元入资,现在企业的销售额已经从以前的年销售额五六百万做到了现在的年销售额两三千万,我这同学每年除了工资以外还能分到10多万的分红,这可是在三四线城市里。

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点就是,钱生钱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只要方向对挣钱的几率很大!如果你不敢借钱,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会措施一些致富的机会!


楼盘网


有句话这样说的“富人从银行借钱投资,穷人从银行存钱保值”!这句话已经充分说明不会借钱永远也成不了有钱人的做法,其实这句话就是告诉大家一个大道理,要学会投资,学会钱生钱,这样才能成为富人的最好捷近,下面说说我个人看法。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实际例子,就是在2005年之时,我舅舅在深圳花了几十万购买一套房子,随后过了几年又把房子卖了,随后把这套房子卖的钱付个首付,然后去买更大的房子;之后又等着升值了,之后又把房子卖了;买了这套房子升值后又卖掉,当中首付买更好,更大的房子,就这样循环的去炒房,截止当前房产已经超过1000多万了资产,就这样一买一卖,借助银行的钱为自己赚钱。

通过我舅舅的这个炒房事例,从几十万元的资金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变成千万资产的富人;从这里例子就是可以说明两个大道理:

其一:钱生钱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是一种为资金赚取更大财富的一种方法;

其二:穷人要想成为富人,要学会借钱来投资,这样才能真正的成为富人的可能性;

举例子:

假如有两个人同时永远10万的本金,其中一个人就把这10万元存银行,年利率是4%,一年下来有4000元利息,觉得非常划算了,随后自己去上班拿份工资收入。但另外一个人拿出了自己10万元,随后再度向银行借了10万元,总共有20万元的本金去接手了一家快递承包片区;10年之后,这两个人就是天差地别的,选择存款的人最终只有50万以下的存款,而另外一个人资产已经高达300多万,同样的本金起步,一个是存钱的,另外一个就是借钱的,两个人之间最终的资产差异非常大,这就是现实的生活。

总之这个社会贫富差距这么大的真正原因就是,穷人都是把钱躺在银行吃利息,为了就是保值;而真正的富人就是研究投资,研究哪些项目能赚大钱,自己只要有钱就用来投资各种各样的投资,借助银行的钱为自己生财。

所以富人定律不会“借钱”,你永远也成不了有钱人,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这个也是告诫很多普通人想要成为富人的真正捷近之路。


老金财经


结合最近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你的这个问题戳中了我的内心深处,让我“哒哒哒”地敲起了键盘!(预警一下,文章较长,预估花费10分钟,没时间又想看的可以收藏。)


我和我老婆对于钱的态度是典型的对立面!(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能够走在一起)她喜欢兢兢业业的上班,我是风险投资者!她家里兄妹姐妹多,上面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下面一个妹妹,家庭也是离异的,孩子都随了妈妈!


兄弟姐妹里面我老婆出色不知道算不算得上,但起码是最能赚钱的那个。由于我们两都是90后,加上我又是做生意的,资金总是大起大落,所以我们俩基本经济都是独立的。好了前提说完了,接下来说说发生的事情!

这阵子不是闹疫情嘛,前段时间口罩非常紧缺,刚好我做生意常年到处飞,有认识些外国的朋友。于是自己就本着国外弄些口罩回来自用,顺便好心帮身边的朋友也拿一些。


当然我没有那么伟大啊,于是就让朋友们也出钱,反正泰国那边多少钱给我,我就让他们给多少钱,一起当做团购。我的危机意识比较早,19号的时候就忙活了,所以价格非常的便宜,折合人民币1块钱一个。


可让我还是低估了疫情的严重性和口罩的稀缺性,一下子我朋友圈炸了。甚至一度可以在我们那个小城市的政府官方论坛上面看到截图。口罩的订单量一夜之间,从我们几个朋友凑的几百个变成了10万多个。

相信大家也懂得一个事情就是,几个朋友之间还能说随便说个数,口罩回来大家分一下就可以了。但若是朋友传朋友,朋友又传朋友,接连几趟下来,事情性质就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首先迎面而来就是数量的统计和收钱,本来以为挺简单的,但是真正统计下来,我和我老婆懵了!太多太杂乱了。花费了我们两个三天时间统计出来后,正准备下单时,整件事正式变质了!!!


口罩在那三天内价格整整翻了3倍,还有价没市,甚至一度有人出到4块买一个!这就算了,我没想到的是泰国那边都变了,价格虽然涨的没有国内那么夸张,但是也涨到1.7元一个了。


我们钱都凑足了,怎么办呢!如果挨个挨个问大家涨价了,还买不买,谁要退钱的话,统计下来估计又得花上一两天时间,那个时候估计口罩又是另外一个价格。如果直接先自己给钱那边,数量不变的话,我和我老婆估计要垫上个十几万二十万啊!


当时我的想法就算了,这趟浑水咱也不蹚了,把不亲的人的钱全部退回去,我们买个1万个,大家每个人拿一两百个,剩下多少全部捐了吧!


可我老婆的姐姐不同意,她说不仅仅要订,而且要加码订购多10万个,短时间内肯定口罩还是供不应求的,到时候哪怕再便宜也不会低于1.7元的。不够钱她来出,那些要退的就让他们退掉,不会有问题的!


虽然我也知道口罩这个价钱的话确实是能赚钱,要是我连明摆着的事情我都看不清楚的话我也不用做生意了对吧,但是怀着一点点品德底线,我其实并不像把这件事情变成商业化的事情。


毕竟国难财虽然好赚,但是身为国人,连爱国的这个底线都守不住的话,就不需要谈诚信了!

劝了几次,熬不过,算了,全部交给她姐吧,我也浪的清净!后来口罩第一批到了3w多个吧,我们这些亲近的朋友亲戚分完,我就没有再过问了!一直到我开始回到广州上班都没有听他们提起过。


正当我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的时候,更大的风波来临了!


一天,我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一个医院里面的护士。她情绪较为激动,基本说的都是脏话!具体我就不列出来了!大概就是指责我口罩为什么还没有到.........


可以想象,一个女生,并且是医护人员,能让他们嘴里说出脏话,是一个什么样极限情况?我开始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马上提前下班,去到我老婆公司。我还记得我是冲进去把她拉出来的,让她赶紧给她姐联系。


结果她姐整整一天一夜没有接电话!


这时,我老婆也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程度可能超越我们的想象!经过了一天家里人满世界的寻找,终于找到我老婆的姐姐。我抛弃同情心在她泣不成声的状态下,盘问出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原来是她姐什么事情都处理好了,单子也下了,泰国那边快递也发了。第一批快递也顺利到了(就是我们拿到手的那一批),但是第二批快递却被人截了!


是在泰国就被人截了!由于她姐的鬼迷心窍,选用了一些便宜的方式运输回来(留学生带货),并且为了谋取利润,还把口罩买到了3元一个!并且利用我老婆的支付宝账号借贷了近10万元来压货!


最后现在货被人拿了(虽然后面追回了一大部分),赚到手的钱也花了,面临着别人7.8万的退款和我老婆10万的借贷,她姐选择了逃避!


没办法,我也只能拿出自己公司的流动资金把这笔钱全部填上了!


上个礼拜,老婆和我哭诉:她从来不花未来钱,出来工作也是有5年时间了,年收入也平均在20万以上,工作忙,也没有时间消费,为什么现在她手上还是一分钱没有的呢?


我骂了她一顿:


家里人都知道你能赚钱,你工作第一年,稍微有点积蓄,哥哥问你借了钱,给首付卖房结婚,还了吗?那里10万。姐姐在小城市做房地产销售的,看到有好的楼盘,想投资,知道你手上有钱,问你借了个全额首付,20万!还了吗?


现在二姐为了一己私欲,风险投资,拿你的全部存款,加上我公司的部分流动资金捣腾口罩!还了吗?为什么二姐敢胆子这么肥呢?因为她有你帮他垫底,有你给她娄底!


现在你大姐有房子了,你哥也快还完房贷了,我们还是租的房子!


反应到社会也一样


从小家看大家,当我们持续知道别人有钱在手上的时候,富人会想方设法得把你的钱拿走,因为在你那放着就真的是放着。家里人会通过感情牌从你手上把钱拿走,商人会通过利益诱导等等手段把钱从你手上拿走!


怎么避免呢?我也想不懂,希望行家在评论区可以告诉我!


而我认为题主的问题恰恰就是答案,只是顺序要改一下!


【不是不会借钱,你就成为不了富人,而是富人会借钱。】


你觉得呢?




    我是嘴炮

  • 觉得有意见可以评论区留言

  • 觉得这个人有点意思,关注一下,让我们一起成长!


下次我们不见不散!


嘴炮投机者


我觉得负债不可怕,可怕的是连负债的勇气都没有,因为年轻的时候不负债,我至今也没有富有过,说真的关于负债我是人到中年才悟到的。接下来我支持我女儿负债。

高收入和低收入因为不负债如今的差别是低收入的完胜。现在就来说说我和我哥兄妹俩的负债故事。



我哥嫂比我早来上海,他们至今一成不变的在一个单位里上班,工资到现在也不高,目前还是我嫂子的收入比哥哥高,但一年两个人最多也就15万的年收入,这个已经是一直慢慢涨上来的,但我们的情况是好多年钱就年入10几万的家庭收入了。我哥哥家2个女儿,我就一个女儿。买房是我先买,因为我那时候赚钱多一些,也就攒够了买房的钱。我买了房后哥嫂也着急,那时候为了两个孩子将来能在上海读书落户就去郊区先买了第一套房,那时候郊区的房子真的是白菜价,说起来谁也不信,真的是,哥嫂的钱还不够就出去借钱,全额付了后给大侄女办了蓝印户口,后来马上又去更远的地方买了一套也是为了办户口的,大部分钱都是兄弟姐妹凑的。


那时候我们都还年轻,哥哥他们后来孩子的户口全部办好后,过了几年卖了郊区的房子,也是涨了很多倍了。然后去市区首付一套贵点的房子,余下的全部贷款,两套房子都这么干的,先后卖了在同一小区买了两套,显然全部靠负债才得以郊区换市区。而我住着市区的房子却不欠一分钱贷款,如此这般我错过了二套房的购买最佳机会以至于至今我就拥有一套房却无欠债。


没有欠债的我资产就一套房子,这套房子真的是不动产,在我这里变成了动不了资产,因为就一套刚需要住的房子,怎么样也不能为自己带来收益,还要支出,比如住在里面的一切支出。


再来看我哥嫂因为负债盘活了资产,从很偏远的郊区将两套房变成市区的两套房,郊区的两套房成本价在20万元,没有错,2000年的时候真的就价值20万左右两套房。刚开始价格也低然后因为要办蓝印户口所以不能贷款,那时候钱差不多都是兄弟姐妹借的。过了好多年,那边的房子也分别涨价了,这样正好卖了就付市区的首付,如此哥嫂又在没有限购的时候分别的时间里置换了两套房,就成就了如今的资产,那时候买的是一套100多万,还有一套200多万,如今第一套价值380万,第二套价值400多万,资产一下子就翻了好几倍。。。


如果没有负债,哥哥是买不起市区两套房的,所以负债让他们享受了房产升值的空间。负债让他们的资产翻倍的增长。而我这个还说自己会理财的人却不去负债,然后资产也就没有机会增长了,虽然我住的一套房也是涨价了,但涨再多似乎也跟我没有关系,我又不能卖了...我只是想说明很多时候可以利用负债来让资产增值的。


谁解花语


我同意这种关点,举个例子来说,我有个朋友买的是单位福利分房,而且是新装修房子,十几年前有一次因为需要用钱就把房子卖了,价格特别便宜,几万元钱就被另一个人买了,买房的这个人当时就是看准时机借钱买的,买了之后,就把它出租了,租金就用来还还账,一直到现在,房子价格翻了几倍!这个例子就充分说明了富人定律!但是前提是要借得到钱💰才行!


罗密欧的VLOG


先举一个例子:

回到5年前,有两个人,各有100万,当地的房子100万一套,A用全款买了1套,B付首付买了3套。

到现在,当地的房子值200万一套,A卖了1套房子变成200万,B卖了3套房子变成600万,付掉一些利息,算550万吧。除出本金,那么A赚了100万,B赚了450万。B赚的钱是A的4.5倍。

我们不谈这个例子的合理性和其它因素,至少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杠杆的力量。

B付首付,银行愿意为你放出贷款,这是一种很普通的融资方法,并没有太高风险,像这种融资方式具有富人思维的是不会放过这种机会的。

我们反过来想,我现在有100万,想做一个要投资200万的事情。你借100万去做和等到赚够200万再去做是一样的,因为借100万获出的利息成本和你再去赚100万获出的时间成本比要少得多。

问题只在于你借钱来做的事情是否有把握。从理论上说,借钱是一个成本最低快速增加财富的方法。


股道商道


同意这个观点,不过这里的“借钱”跟我们平时生活中理解的“借钱”意思可能不太一样。


以富人的方式借钱,会越来越有钱。而以穷人的方式借钱,会越来越穷。具体来说:


1. 穷人式借钱

A. 应急式借钱:很多人借钱,是因为生活捉襟见肘、或者需要资金应急,这种“借钱”是穷人式的借钱,并且很可能大家都不太愿意以这样的方式借钱给别人。因为这样的借款人,还款能力可能有问题,容易有借无回。这种借钱,对于借钱的人和被借钱的人都是一件头痛的事,要尽量避免。最好的办法是好好规划自己的财务支出,留足余量,尽可能少出现这种状况。

B. 超前消费式借钱:不少人克制不住自己的消费欲望,赚的没有花的多,为了消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东西而借一些网贷、小额贷款、刷信用卡透支等,这种借钱由于严重打破了自己的财务收支状况,最后会变成滚雪球,债务越滚越多最后破产。这属于自杀式借钱,越借越穷的借法。


2.富人式借钱

富人式借钱,在我们金融领域叫“融资”,这种是为了经营需要借助财务杠杆来最大程度的进行资本运作,四两拨千斤实现以小博大,有助于财富的迅速扩展。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10年前你手里有100万本金,你拿这笔钱做首付买了300万的房子,向银行贷款200万,你的净资产是100万。10年之后,你的房子增值到800万,你的贷款金额还剩下100万,你的净资产变成了700万。也就是说你因为贷款买房,净资产增长了600万。如果你10年前不贷款那200万的话,你就赚不到这多余的600万增值部分。

很多生意人由于手里有合适的项目,只要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大于贷款利率,合理的方式就是选择贷款扩大规模,借助金融杠杆加速自己的财富积累过程。有钱人的财富都是“投融资一体化、资产负债统一管理”的。这种意义的借款,是一种财富管理的有效方式。



颖婷财经说


不会借钱,就永远成不了有钱人,说的就是 “以钱生钱”和通过“加杆杠”赚钱,从财富本质角度来看,经营“钱”的生意就是最赚钱的生意。

为什么多数人不会“借钱”来发财?因为第一,没有条件,银行不会借给你,因为你的信用低,因为你没有流水支持银行贷款给你,因为你没有可抵押的资产。从这主要几个方面来看,就不具备像银行贷款的条件和能力。

而从具备这些能力却不敢贷款的人的角度来看,他们眼里只看到风险,看不到机会,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格局和层次不同,接触到信息层次不同。就比如说买房,多数人看到的都是一样的“房价太贵”,而从“房价太贵”角度去看,这个问题永远存在。而差别只在于“太贵”的本质原因是什么?以后会不会“更贵”?而看到后者的人,只要具备条件就会贷款买房,甚至多套房。而看到前者的人,可能连自住房都不买或者买不起。

从商人的角度去看,“钱”不能停在账户上,应该去“赚钱”,也就是“钱要生钱”。甚至自己的钱还不够,要借贷去赚钱。而从百姓的角度去看,“钱”是“血汗钱”,不能乱花。要“存起来”。于是,“商人”的钱在加快周转速度,在借鸡生蛋,而百姓的钱躺在银行里“吃利息”的同时在贬值。

从货币购买力的角度去看,钱,永远都在贬值,按照十年前的100万,十年后只值46万来看,只有“借钱”和加快周转速度,才能跑赢贬值和通胀。 对比“借钱的人”,不但逃避了“贬值”,还同时“借钱”从贬值了赚到了贬值的钱。

因此,不会“借钱”的人永远成不了有钱人,从上述角度来看,是完全正确的。尤其是在“通胀”和“贬值”造成的长期实际“负利率”(相对名义利率而言), 则是“穷人”存款“借钱”给有钱人去赚钱,长此以往,贫富差距怎么不会持续扩大?


屠龙刀fei0598


蒋老师观点:负债不一定能够成为有钱人,但富人一定存在着合理的负债。

美国信用卡大王沃尔特有1497张信用卡,信用额度高达170万美元,还因此创下世界纪录,获得“神奇塑胶先生“的称号。

他的做法,哪怕放在这个可以包容一切、接纳一切的新中国来说,可能依然会有人认为他疯了,而且疯的彻底。

他疯了吗?恰恰相反,他很聪明。几十年来,沃尔特的信用记录依然完美,从不逾期。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每个月只会使用一张卡,并且一定会在月底前付清。这就是他的生财之道,他的风险控制。

他算富人吗?1497张信用卡,170万美元总额度,相当于1200万人民币,而且都是现金流。毫无疑问,他是行动和思想的巨人,对于可以预见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那么这1200万可以干什么?这点应该都不用我说了吧。投个资、开个店、投个定期,再不济酒放余额宝里,每天就躺着每个月也有十来万的利息可以拿,何乐而不为。

以上只是一个供大家阅览的例子,不支持也不建议你们办太多的信用卡,量力而行也是风险控制的其中一部分。

《富爸爸穷爸爸》里面有一句话写的非常好:“富人获得资产,而穷人和中产阶级获得债务,只不过他们以为那些就是资产”。

如题所说的“借钱”,更多的可以理解为用钱来生钱,那么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什么是由资产引发的负债,什么又是由负债转化成的资产,这几个问题,希望大家考虑清楚。

综上所述:

这就是所谓“富人”和“穷人”最主要的区别,我们要做的是先改变自己固有的惯性思维,懂得并利用杠杠原理去实现“钱生钱”,思维改变了,你的阶层、圈子、资金都将必然能上升一个大阶梯,并将永远不会落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