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記者林火燦薛志偉

9月9日,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舉辦了“一帶一路”發展高層論壇。與會代表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來,已經取得紮實成效,今後應在保持健康良性發展勢頭的基礎上,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一帶一路”倡議引起越來越多國家熱烈響應,共建“一帶一路”正在成為我國參與全球開放合作、改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

“共建‘一帶一路’大幅提升了我國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會長崔明謨說,5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許多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廣泛支持,我國同“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貨物貿易額累計超過5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超過600億美元,為當地創造20多萬個就業崗位,我國對外投資成為拉動全球對外直接投資增長的重要引擎。

“‘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出的中國方案,也是國際經濟交流與合作的新形式,必將成為今後全球化的重要發展方向。”商務部原副部長陳健說,5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響應並加入到“一帶一路”建設中,與中國進行了宏觀政策上的溝通和對接,這也加速帶動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規模持續擴大,投資合作持續推進,一大批重大項目加速落地。

陳健說,我們要堅定信心,深入理解“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刻內涵,堅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以開放包容為特徵,以互利共贏為追求,推進務實合作。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於洪君說,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向高質量發展,一是要不斷優化“一帶一路”結構,讓相關國家更好地認識和接受“一帶一路”理念;二是要不斷深化“一帶一路”政策溝通,使項目的對接更加順暢;三是要更加重視合作方式創新,持續推進包容合作,構建多種形式的對話合作機制。

“當前,全球化發展遇到了很多困難,‘一帶一路’倡議有利於解決全球化發展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中國進出口銀行前董事長李若谷說,在建設“一帶一路”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中國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引導和協調,積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流、溝通,使“一帶一路”的共識更加廣泛,為中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創造更好的環境。對於企業而言,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時,要進一步加強企業“走出去”的培訓,更好地融入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生活之中,同時也要更加積極主動地承擔社會責任,幫助當地更好地解決就業問題,提升技術管理水平。

據統計,2017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達到5148億美元,首次突破5000億美元,同比增長13.8%。“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和東盟應該進一步加強產業合作,共同應對挑戰。”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說,中國與東盟應該加大雙方產業政策、規劃的對接力度,加大雙方政府主管部門的溝通協調。在產業合作中,可以更加充分地發揮行業商協會自組織的作用,更好地打造更加優化的產業價值鏈。此外,還要發揮好產業園區的作用,使產業園區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載體。

崔明謨表示,要努力繪製精謹細膩的“一帶一路”“工筆畫”,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集中力量、整合資源,以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和產能合作為重點,解決好重大項目、金融支撐、投資環境、風險管控、安全保障等關鍵問題,推動各項工作不斷走深走實。

原標題:共同繪製精謹細膩的“工筆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