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鎮:茶樹菇產業鋪就脫貧致富路

近年來,淅川縣老城鎮黨委政府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全鎮經濟社會發展,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第一硬仗”,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全鎮大力培育食用菌產業,打造專業茶樹菇種植基地,為當地農戶鋪出了一條增收致富路。

近日,記者來到老城鎮丹江情茶樹菇種植基地,一排排食用菌大棚,有序分佈,大棚內菇香四溢,菌架上菌棒緊密排列著,一棵棵茶樹菇破棒而出,長勢喜人,工人們正動作嫻熟地採摘茶樹菇,一派忙碌景象,整個種植基地,洋溢著收穫的喜悅。

楊香玉是秧田村人,今年58歲,來基地務工前,主要和家人一起做農活,生活較為困難,到基地務工則是長期的,離家近,並且收入穩定。

老城鎮秧田村七組楊香玉說:“因為我們那缺水,路也不好,也沒有水,水是靠天吃,地也沒有機械化,都是靠人工力量去做的。現在這搞了一個廠,我們又能來工作,在一個也提高了我們的經濟效益,平均每月要拿到1500,再一個我們生產也做了,錢也掙了,感謝黨感謝政府!”

該扶貧基地由南陽丹江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建設,是老城鎮2016年招商引進的農業高效生態種植項目之一,集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能夠較快帶動老城鎮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社會經濟發展,將食用菌種植園建設成為企業盈利、農民增收、經濟增長、消除貧困、實現小康的高效種植平臺。該公司圍繞省市縣“三年扶貧攻堅”目標任務,致力於老城鎮脫貧攻堅,根據貧困戶實際情況,制定了相應的幫扶模式,與穆山、石門、七里、冢子坪等周邊行政村簽訂帶貧協議,目前已有224戶貧困戶入股參與經營分紅,實現脫貧目標,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南陽丹江情農業開發公司管理員祁理紅介紹說:“2017年擴大規模,投資1200餘萬元,建成溫控智能化車間25座,該智能溫控車間是全國首例,可一年種植400餘萬袋,可一年四季出菇,不受氣候季節影響,並與小街、七里等七個村簽訂帶貧協議,帶動貧困戶200餘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