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评书界里,谁能称得上“大师”?举例说明一下?

娱乐小练儿



评书界构成大师水准的,应该远远不止一位。

大师则大师矣,然则大师中的大师却是争论已久的事儿,炒到里焦外嫩持续奥热,依然是莫衷一是。

比如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就是我们十分敬畏和仰服的大师。计有:袁阔成,单田芳,刘兰芳,田连元,陈清远,连丽如等等,都是享誉已久的、公认的评书大师。

围绕着袁阔成袁老和单田芳单老两个人之间的泰斗之争却一直争持不下,一时间也恐怕难以说服彼此,成为了评书艺术圈最热度的话题。

评书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的民间热度一直不曾衰减。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刘兰芳女士首开先河,一部《岳飞传》让久已沉寂的书坛再次鼓荡起劲吹的东风,也让这部听众数以十亿计的评书走遍神州大地,传遍犄角旮旯。袍带书、短打书再次回到人们的视听,重新掀起了国粹艺术的高潮。


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兰芳担纲评书大师一点也不为过。且她本人也籍凭这部书登上曲艺圈的领导岗位,说而优则仕,也是一条曲径通幽的途径。

紧接着,袁阔成、单田芳、陈清远、田连荣、杨谦祥等等一干老艺术家纷纷登台亮相,使人们再一次耳闻目睹了评书艺术表演的空前盛世。

而评书表演最高的成就,要算是袁阔成老先生的一部《三国演义》。这是迄今为止无法超越的书坛神迹,成为了中国评书艺术的杰作,代表了目今为止中国评书艺术的最高峰。故而袁老被挚爱评书艺术的人们推上了古老艺术再度焕发活力的巅峰,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就是对袁老最好的认定与褒奖。也实质上成为了我们公认的当代评书泰斗。

而另一个评书大师单田芳老先生,一样也是十分杰出的当代评书艺术的表演大师,具有最广泛的听众基础,也是评书作品最多的一位表演艺术家。他的评书,从三皇五帝到解放以后,几乎涵盖了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进程,尤其是单老的剑侠书更是将这一艺术向前又推进了一步。老先生的《白眉大侠》可谓是当代短打书的最高代表。


我个人也比较喜欢单老的《百年风云》和《大隋唐》。

也还有一些评书艺术的后起之秀纷纷竞逐亮相,比如张少佐,比如孙一,比如王刚,比如叶景林等等。但总体来看,这些新生代的评书表演者还不能彻底扛起评书表演的大旗,距离老一辈的评书大师还有一定的差距。假以时日,希望他们能迎头赶上,给我们带来惊喜。

但也不得不说,事实上评书艺术现在是后继乏人,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老一辈艺术家相继告别了艺术舞台,后继的人们还不能接过老先生们传下来的衣钵,评书表演出现了空前的冷落和稀差,实在是古老的评书艺术的损失,也是文化艺术人才的凋落凋敝,更是国之瑰宝文化精粹的莫大损失。




图片来自网络


龙吟148119260


一、袁阔成(已故)

袁阔成(1929—2015 )辽宁营口人,出生于天津,是享誉海内外的评书艺术大师,有“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之说。

袁阔成在继承传统评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漂、俏、快、脆”的特色。内容新、风格新、语言新,代表作品有《三国演义》《西楚霸王》《水泊梁山》《烈火金刚》。

2015年3月2日凌晨3点30分,袁阔成先生因心脏衰竭,在北京去世,终年86岁。

二、单田芳

男,中国河北保定市涞水县(一说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人,1934年出生于营口市,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宝级评书大师。系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通俗小说研究会会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评书四大名家之一。从艺半个世纪以来,共录制、播出100余部15000余集评书作品,整理编著17套28种传统评书,开评书走向市场之先河。

出身于曲艺世家,儿时即学会一些传统书目。1954年走上评书舞台。1956年加入鞍山市曲艺团任评书演员,1995年创办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从艺50年来,已表演录制完成了111部共1.5万余集广播、电视评书作品,其作品涉及题材广泛,既有传统题材,亦有现代题材。

三、田连元

1941年12月16日出生于长春市,评书表演艺术家,他出身说书世家。他九岁拜王起胜为师,学唱西河大鼓兼练三弦。1959年末入本溪市曲艺团,1963年3月任本溪市曲艺团副团长。1966年3月在辽宁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他的第一部长书《欧阳海之歌》。1981年6月,《孙膑与庞涓》在本溪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在中央台播出。1985年《杨家将》在辽宁电视台试播成功。1986年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春节文艺晚会并任主持人。

1988年开门收徒张洁兰。1990年赴天津中国北方曲艺学校任教。1991年为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栏目开播撰稿并任主持人。1994年参加四届曲代会,又任辽宁省曲艺家协会主席。2006年7月3日,辽宁省曲艺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田连元再一次当选主席。

2014年5月28日,田连元经历了一场车祸。田连元重伤,小儿子不幸死亡。2014年12月17日,田连元恢复良好,当月在沈阳复出。

四、刘兰芳

1944年生于辽宁省辽阳市,随母姓。六岁学唱东北大鼓,后拜师学说评书。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79年开始,先后有百余家电台播出她播讲的长篇评书《岳飞传》,轰动全国,影响海外。后又编写播出《杨家将》《红楼梦》等30多部评书,多次获国家级文艺大奖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五、陈青远(已故)

生于1923年,卒于1988年8月28日。评书大家,中国评书“帅派”艺术创始人。曾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曲协辽宁分会常务理事、锦州市曲协副主席,曾当选辽宁省和锦州市政协委员,辽宁省文联委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他曾在锦州和辽宁电台播讲《烈火金刚》,引起强烈反响。1978年参加辽宁省曲艺汇演,荣获优秀表演奖。1982年为抚顺和锦州电台录制108讲《曹家将》;1985年和女儿陈丽君、陈丽洁为辽宁电视台录制《三请樊梨花》和《肖飞买药》。全国20多家和40多家电台曾播放其长篇评书《烈火金刚》和《隋唐演义》,《薛丁山与樊梨花》、《安良景投亲》等多部评书在全国电台、电视台播出。他的作品在全国市(地)电台文艺广播协作会上,多次被评为评书类一等奖。《三闹汴梁》和《三擒陈平》获“1985-1986年辽宁省优秀文艺作品年奖”。1986年5月,曾被锦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评鼓书表演艺术家”光荣称号。1988年11月,在锦州举办了“纪念著名评书艺术家陈青远先生从艺五十年”的纪念活动。其代表作《响马传》入选《中国十大传统评书经典》丛书。

六、陈士和(已故)

生于1887年,卒于1955年,中国评书演员。北京人。原名建谷,后改固本,字兰亭,原籍浙江绍兴。其父为清朝庆王府厨师。他少时参加过义和团,干过多种杂役,后在庆王府膳房助厨。工余时常听评书,尤其对张致兰说的《聊斋志异》着迷,常常私自揣摩领略。陈士和曾向田岚云、潘诚立、王致廉、群福庆等学过说书中的武功,在说《崔猛》、《田七郎》、《向杲》、《老饕》等《聊斋》段子时,穿插一些武身段,抬手动脚,潇洒洗练,令人惊异,赢得了"武聊斋"的赞誉。

七、王少堂(已故)

生于1889年,卒于1968年。评话艺术家。名德庄,又名熙和,艺名少堂。祖籍江都,生于扬州安乐巷。伯父金章、父玉堂均为扬州评话艺人,擅说武(松)、宋(江)、石(秀)、卢(俊义)4个"十回"。王少堂7岁从父学艺,9岁登台,12岁以家传武(松)十回正式从业,在扬州书坛崭露头角。20岁时成为扬州评话界四大名家之一。说书神形兼备,描摹尽致,有声有色,赢得了"听戏要听梅兰芳,听书要听王少堂"的赞誉。1949年后,王少堂先后当选为扬州市人民代表、苏北文联常委、扬州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江苏省曲艺研究会会长、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4年,人民政府为他配备专人,录制武松、宋江、石秀、卢俊义4个"十回"的全部书目,并翻记成500万字的文字稿。1958年,政府又组织力量,先后整理出版了他的扬州评话《武松》、《宋江》。

八、连阔如(已故)

生于1902年,卒于1971年。中国评书演员。原名毕连寿,号连仲三,笔名云海客。满族。北京人。幼家贫。1924年在北京天桥摆摊卖卜。1927年开始学说评书,曾参加北平市曲艺工会。1933~1937年间,在报刊上发表评书小说《西汉演义》、《英烈传》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平、津撂地说书。1950年创办前门箭楼大众游艺社。1951年组织第一届赴朝慰问团曲艺服务大队,任大队长。1956年随中央广播说唱团演出。后历任中国曲艺研究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等职。擅说评书曲目有《西汉》、《东汉》、《水浒》、《隋唐》等。

九、连丽如

连阔如之女。1942年生人,女,满族,1942年生于北京。中国煤矿文工团评书演员,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60年随父连阔如学艺,是连派评书的唯一继承人。十几年来为各省市电台、电视台录制了《东汉演义》、《三国演义》、《鹿鼎记》等十几部长篇评书,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多次到新加坡为"丽的呼声"电台和国际广播电台录制了《聊斋》、《红楼梦》、《水浒传》等大书,并应邀到美国、马来西亚演出,为中国评书走出国门打开了道路。她的主要作品有:《水浒传》、《红楼梦》、《鹿鼎记》、《斩莽剑》、《康熙大帝》、《三国演义》、《康熙私访》、《刘墉传奇》、《智圣东方朔》、《大隋唐》、《东汉演义》等。

十、张少佐

1961年出生,河北定兴人,从茶馆书场走出的评书研究所掌门人。作为一个普通评书演员,1989年开始在茶馆说书到黑龙江、鞍山人民广播电台等地方电台说书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国家广播电视台上说书,通过不断努力,发展到全国200多家电台都设有《张少佐书场》。先后播讲二十余部长篇评书,如《特务名单》、《大明剑侠》(全国交换一等奖)、《光武争霸》(省广播电视学会一等奖)、《吕四娘刺雍正》、《童林传》等。其播讲的评书中既有传统评书,也有自己创作的,如《恨别长安》、《明史奇侠》、《特务名单》等。他曾多次在全国故事大赛中获奖。1990年被省政府列为"尖子人才"。近年来在中央电视台录制了评书《童林传》(正续)、《三开保险箱》等。现任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理事。


跪射俑


单田芳才是真正的评书大师,传统评书带入者,声临其境,说书好听,文化底蕴足。凡有井水处,皆有单田芳。[赞][赞][赞]

单田芳在评书界,相当于歌舞界的迈克尔·杰克逊,相当于拳击界的迈克·泰森,相当于手机界的乔布斯,相当于足球界的马拉多纳……[呲牙][呲牙][呲牙]

除了单田芳老师别人的书听不进去,单田芳老师的评书塑造人物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好多的历史都是从听单老的评书了解的,最佩服单田芳老师了![赞][赞][赞][玫瑰][玫瑰][玫瑰]

单田芳老师能写能编,能说能演,说书讲古,炉火纯青,评书登峰造极,无与争锋。单老身后,中国从此再无评书大师![赞][赞][赞][玫瑰][玫瑰][玫瑰]


韵佳韵味


评书表演,是一门独立演说形式的曲艺艺术,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和欢迎。

要说能够称得上为“评书大师”的四位,我认为是袁阔成、单田芳、刘兰芳、田连元四人当之无愧。他们表演的评书大多是声情并茂、维妙维肖,作品多而广泛,被大家喜爱所接受。

我对刘兰芳的评书记忆尤新。记得上小学时,一放学就赶紧往家跑,趴在收音机旁边收听刘兰芳说的《杨家将》,她的声音抑扬顿挫,银铃般的声音,清脆悦耳,吐字清晰,听的如痴如醉,身临其境,竟忘记了吃饭。

刘兰芳的主要作品为《岳飞传》、《杨家将》。这两部评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可谓红极一时、百听不厌。由于当时文艺生活匮乏,家家户户的收音机里,随时能听到刘兰芳昂扬顿挫演说的评书声音。

愿评书表演这门曲艺艺术,能得到好的传承,发扬广大,给我们带来美好的精神享受。


日月新语


袁大师的《野火春风斗古城》、《三国演义》

单大师的《三侠五义》、《小五义》


用户463024640110


好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


酱晓亦非凡灰常de


袁阔成老先生水平最高。口齿清晰,干吧利落脆,说大书听着过瘾,从来不说脏话。德艺双馨。


海港28990361


三国一一袁阔成,水浒一一田连元,三侠五义一一单田芳,岳飞传一一刘兰芳,聊斋一一刘立福。


我叫逗你玩654


也就袁阔成一位称得起大师


591187O1433o6


单田芳的白眉大侠 刘兰芳的岳飞传和隋唐演义 袁阔成的三国演义 田连元的杨家将都堪称经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