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清华等你来|李章涛:苦中作乐的高中时光

李章涛,高中毕业于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通过国家专项计划,现就读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李章涛带着温暖的小城高中记忆来到清华,把大学作为一个发展自己的平台,在不断尝试之中自我提升。

勤于思考,善于学习

李章涛对于理科科目都很喜欢,其中最钟爱的是物理。物理的公式推导还有其贴近生活的特点都非常吸引他。

此外,物理老师也是让他爱上物理的一个原因。他的高中物理老师上课方式独树一帜,他倾向于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假期的时候就让同学预习下学期的内容,课堂上更多是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扩展。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合喜欢自学的李章涛的胃口。

李章涛的学习生物钟比较独特,白天不太精神,他的活动高峰期是在晚上。他比较喜欢晚上回去苦心专研物理或是写一套理综。这也是受到他物理老师的影响,李章涛说:“我的物理老师常常跟我们聊到他高中的时候,做题做到两三点还时不时刷通夜的经历,他就觉得沉浸在物理中的感觉确实很好。”而李章涛也深以为然。

常常会有同学来找李章涛问问题,同学弄懂就离开了,但是李章涛还没有停止思考,“我会去想他的做法为什么是错的,在什么情况下又会是对的。”

李章涛比较向往自由,不喜欢严苛死板的学校,甚至有时会产生一种反叛的情绪。而他所在的高中的管理张弛有度,他前后归属的两个班级管理也都比较宽松。“有的班级会周六强制晚自习周日上午强制上课,但在高一和高二的阶段我们都没有。”

那些天台上的日子

高一高二他们班有得天独厚的天台,李章涛和他的同学经常会上天台打羽毛球、玩跳绳。打了十几个羽毛球到楼下去,谁输了就跑下去捡回来继续打。

这个天台也是一些同学中午吃饭的场所,他们自己跑出去在门口的小吃店买些吃的,然后提回来吃。发展到鼎盛的时候,十多个同学都在天台上吃饭。“自己买一个菜品就可以吃到很多很多种。”李章涛笑着说。

一群同学聚在天台上边走路边学老师用方言说话,还有好几次他们学某个老师讲话将将好就遇到了那个老师,就只能尴尬地笑笑,然后迅速走开。

“高中的生活算是苦中作乐吧,在天台上和同学聊天放松放松给高中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有一次高三停电,学校没有放假。上晚自习前,班委去买了很多蜡烛,大家揪着烛光自习,整栋教学都都充满了烛光,暖暖的烛光给那段共同奋斗的时光加了一道柔和的光晕。

父母恩师的引导

李章涛的爸妈文化水平不高,在学习上对李章涛的帮助不多,但是对他性格的影响很大。他爸爸是个完美主义者,做什么事都会尽量做到最好。他爸爸对他品行的塑造也有很大帮助,会让他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

他高一高二时的班主任属于勤勤恳恳踏实干的性格,在快退休的年龄还被安排当班主任。李章涛说:“我们老师就觉得如果接手了一件事又不去把他做好她就会很不安,这跟我爸爸差不多。”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动了两次大手术伤了脚,视力也很差。有一次她的课代表趴在前排睡觉,她从后门进来把他拍醒,然后转头就问我的课代表呢,同学都一下子被都笑了,但是又有些心酸。老师因为以前熬夜批改作业所以才熬坏了眼睛。

“有遗憾,但还算不辜负这段时光”

高三上学期李章涛有一段苦闷的瓶颈期,期中考和几次月考的成绩都不太理想,那段时间李章涛比较苦闷,但是班主任会经常找他们聊天,提供减压的建议, 而且中午没心情做题就出去打羽毛球运动放松,加之他乐观的天性,没有多想,慢慢地状态就调整了过来。

“高考紧张是有的但是相比其他人会更放松 多了一点运气的成分。”过去有大考试的时候,市里面四五个学校会一起安排考场,昭通一中有六七十个考场。之前李章涛从来没在自己的学校考过试,结果高考他不仅在本校考,分考场还分到了自己的班上。“有一种激动超过了紧张的感觉,从高一开始进来就在这个教室,而高考也是在同一个地方结束,像是给高中生涯书写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我觉得挺好的。”李章涛说。

李章涛有些懊恼地回忆高考第一天晚上查了数学语文的答案,因为数学语文不太理想,继而导致第二天理综发挥得不太好。

“有些地方还是有遗憾,但还算不辜负这段时光。”李章涛说。

勇于改变,敢于尝试

进入清华的第一个尝试是在军训时期,李章涛申请加入了护旗方队,护旗方队的训练比普通同学的训练要艰苦一些,站到脚都弯不了。他们从军训初就开始倒数离军训结束还有多少天。教官就曾告知过他们想退出的现在退出还来得及, “我心里特别想退出,有的时候真的有点坚持不下来,但是最后还是觉得要是不坚持地做下去,也不会有什么改变,”李章涛说。所以他还是在连队坚持到了最后。

真正开始清华的学习生活后,李章涛发现清华的生活节奏比较快,赶去上课时,本来挺空旷的学校上课前全挤满了自行车,一下课就都骑着自行车飞奔赶往下一个地方。

上了大学,李章涛觉得大学同学好久才见上一面,跟同学情感的交流比较少,但他跟舍友的交流相对较多,宿舍几个人会一起约到西站做志愿。

“做志愿的时候感受比较明显的就是北京与我家乡发展程度不同带来的差异。”李章涛说。在西站会有专门的志愿服务站台,志愿服务已经比较体系化了,从讲解手册到制服等,给志愿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而在云南一些地方,如果去做志愿者、给人引路还可能会被误会有所企图。

李章涛说:“我觉得有时不同发展程度的城市想去做志愿、愿意去付出的人可能差别不太多,但是做志愿的平台差异就很大,所以最终导致很多地方不能形成有效的志愿。”

李章涛才开始对于科研、志愿、社工基本是零基础、零了解,但他正在逐步地一项一项的尝试,然后去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上个学期他体验了志愿,这个学期他参加了社工。李章涛说:“大学就是一个发展自己的平台,如果你不去尝试的话,一件事对于你来说永远都是零基础;必须要尝试之后才会慢慢形成自己的方法。”

李章涛的家乡在云南昭通,那里的人总开玩笑说“昭通昭通,不是下雨,就是刮风”。 但李章涛很喜欢坐在窗台边吹风别学习的感觉。现在李章涛很喜欢去四五教之间二楼的露天走廊,“就在春天下午去那里吹吹风特别凉快,非常惬意。”李章涛说。风拂过,唤醒了一些高中的记忆,不仅带来了那份温暖,也忆起了那时的斗志。

往期回顾

我在清华等你来 | 方建勋:随遇而安,但有坚持

我在清华等你来 | 郭怡铭:行胜于言 不负所爱

我在清华等你来 | 陈逸晖:现在,就是我的光辉时刻

我在清华等你来 | 初梅仪:文化课和艺术的学习是相通的

我在清华等你来 | 陈文龙:自在年华

我在清华等你来 | 左征光、左征荣:属于你我的光荣

我在清华等你来 | 周耘硕:兴趣广泛的阳光大男孩

我在清华等你来 | 王麟:汗水都是值得的

我在清华等你来 | 熊轩昂:行胜于言,心怀天下

我在清华等你来 | 徐明宽:代码人生

我在清华等你来 | 庞众望:永远不要畏惧困难

我在清华等你来 | 郑书豪:他们叫我“最强大脑”

我在清华等你来 | 史梦瑶:生活不止“冠军”二字

我在清华等你来 | 江维杰:执黑白子,持少年心

我在清华等你来 | 李成林:空军梦,报国志

我在清华等你来 | 邓雅方: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我在清华等你来 | 陈嘉杰:一山更比一山高

我在清华等你来 | 邢晓彦:“医”路相伴

我在清华等你来 | 潘慰慈:趣味生活杂家

我在清华等你来 | 麻舍非:非典型“艺特生”

我在清华等你来 | 武子健:过程比结果更值得享受和珍惜

我在清华等你来 | 陈益恒: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我在清华等你来 | 常浩、常然:兄弟伴身旁,理想在胸膛

我在清华等你来 | 金淼:沉淀自我,无愧于心

我在清华等你来 | 向远方:所由所向,皆是远方

我在清华等你来 | 潘宇昂:以梦为马,功不唐捐

我在清华等你来 | 迟舒乘:执着的数学迷

我在清华等你来 | 贾书宇:人无梦想枉少年

我在清华等你来 | 查致远:优秀是一种惯性

我在清华等你来 | 李啸宇:坚定目标,斗志昂扬

我在清华等你来 | 陈汜玄:眺望未择之路

跟我的距离近一点

考上的几率大一点

随时随地,

清小华将一如既往为大家提供最新鲜的招生资讯,

我在清华等你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