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届艺术节一陪就是18届

晨报记者 杨婷婷

小箱子、折叠椅、保温壶、两只饭盒、一本《50部必知的音乐经典》……这些是快60岁的王福庆,为了在美琪大戏院门前通宵而带的“装备”。

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首轮优惠票10月11日上午9点正式启动。作为今年市区总启动点,美琪大戏院门口昨天早早就排起了50米左右的长龙。而站在队伍头一个的就是王福庆。

事实上,为了能买到优惠票,王福庆前一天,也就是10号上午快10点的时候就来排队了,掐指一算,到真正放票他足足等了近24个小时。

“我去年也是第一个买票的呀,那时候是前一天晚上9点多开始排队的。”今年因为担心想要的场次被抢光,王福庆提早了12个小时……

好在今年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和他一起并肩熬夜的还有69岁的陈惠菊,她是10号下午2点左右来排队的,另外一个则是10号下午5点到大戏院的56岁的刘丰庆。

排队期间每过几小时,王福庆就会拍张照片作留念,从黄昏到夜幕,这个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3人组轮流值班。一夜过去,三人最终承包了此次首轮优惠票排队的前3名。

“1号2号来,开始排队进了。”上午 9点,随着保安的引导,王福庆终于如愿以偿地走进了美琪大戏院,率先购买优惠票。而他盯上的是《雷佳民族歌曲音乐会》、《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音乐会》、普契尼原版全景歌剧 《托斯卡》共 3场6张门票,“这次花了320元。已经优惠了很多,比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只要20元,到上海交响乐团看这个演出是很划算的!”

艺术节排队买票对王福庆来说,绝不是一时兴起凑热闹,本身就爱好画画和弹琴的他,可以说是艺术节的“死忠粉”。就连往年艺术节的节目单和小册子他都放在文件夹里好好收藏着。

“2001年11月的第三届是我第一次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届艺术节首创了南京路步行街‘艺术节天天演’节目,也就是发展到现在的‘艺术天空’。”等到第四届艺术节,王福庆作为“艺术节天天演”的参与者还获得了荣誉证书,并一直保存至今。

“从‘天天演’到‘艺术天空’,我看在眼里的,这个质量确实越来越高了。”王福庆说,像他一样的老百姓,很难花三五百块钱去看场音乐会,艺术节的公益演出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不仅能欣赏音乐、戏剧,王福庆觉得还有一点很重要:在艺术节可以结交有同样喜好的朋友。他就曾在艺术节上认识了一位大自己20岁的朋友许先生,随后两人就一起来艺术节摄影,从此成为了默契的搭档,每年都一起来艺术节。

遗憾的是,去年9月份艺术节开始前,86岁的许先生因心脏病突发去世,“我当时感觉很懵。”王福庆说,少了这位搭档和朋友,实在令人遗憾和不舍。

不过即使没有了老搭档,王福庆依然坚持来艺术节,“现在喜欢艺术节的不止中老年人,年轻的白领也非常的多”。

>>>B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