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辦喪事,為什麼送完葬還要回來擺宴吃飯,大家還好像很高興一樣,這是為什麼?

中山汽車資訊


農村人辦喪事和城裡人辦喪事不一樣,相對而言農村人辦喪事比城裡麻煩很多。特別是年紀較大的長輩人,從他去世的那一刻起。本家本族的男女晚輩人都來戴孝,還有前來弔唁的親戚朋友。特別是第三天的早上需要大量男女幫忙人員,特別是八九十歲的老年人。他(她)們去世後農村人都稱喜喪,大棺材做的非常大也很漂亮。因為年紀大資格老,所以抬扛人也是高規格的。

就抬槓人員就需要三十二人上槓(抬棺材),然後就抬旌的抬香案桌的。還有挑香帆拿花圈的及拿花盆,這麼龐大的送葬隊伍。沒有個八九十人是不夠用的,如果是個小屯小莊找齊幫忙人員還真就不行。還得通過幫忙頭去別的屯去找人。

喪戶人家為了答謝各位鄉鄰近兩天的幫忙,就在送葬當天中午大擺宴席。宴席的規格不低於男婚女嫁的宴席規格。如果不加以限制的話,農村的喪葬儀式還是非常有個看頭。農村人就有這個毛病,老人要點養老費這些當兒女的磨磨嘰嘰。說老人死了辦喪事都肯出大價錢,這就是有些農村兒女的怪態。

人有生老病死,這是每個人都不能逃脫的宿命。

每家都有老人,每人都會老,在小吳老家農村,如果哪家有老人故去,主家就會放一掛鞭炮,意為“落氣炮”,是告知村裡各位鄰居,家裡有老人故去了,那麼在家的鄰居們聽到這個訊息就會自發地去主家幫忙。幫忙料理後事。

哪家有人故去,都是處於悲痛之中,也就沒有什麼心情來管理其它的什麼事情了,在小吳湖南新化這個地方,主家就會安排一個自己的族親,懂禮儀,靠譜的人來做總管,同時還有一個副總管,一個管內,一個管外,內總管安排家裡面的事情,家裡面安排哪些人打井,送葬,買菜,招待親戚等家裡的一切事情。

外總管就處理外面山上的事情,請人員,墳山打井人員的招待,及送葬路上的道理修整與清掃,因為現在農村山上到處都長有灌木及雜柴,荊棘,需要把這些東西清理一下。

俗話說:“十里不通風,百里不通俗。”在我們這裡一般都要兩到三天的時間來處理後事,因為都要做法事,最主要的是送葬,農村還都是土葬,需要的人員比較多,要安排24個男人來輪流抬葬。加上其它幫忙的人員,加起來有幾十個人。

而現在農村的年輕的男人們都去外面打工了,一旦家裡有老人去世,就要打電話叫他們回來,按安排工作的種類不同,回來的時間可以不同,像抬葬的人如果下葬的時間不提前的話,可以到第二天回來,但對於一些比較急的就要馬上回來,像正副總管等,這要總管們安排事情的。

在小吳家鄉,在幫忙的這幾天,都是在主家家裡吃飯的,有專門安排人員來煮飯的,一般都是每餐吃四個菜。一日四餐,這樣統一吃飯的話,可以更好的幫忙。特別是到了送葬的時候,到時這個沒吃飯,那個沒吃飯,空著肚子去送葬的話,也太辛苦了,這都是苦力活。

最後送完葬後,所有幫忙的人及親戚都在一起吃一餐飯,都像擺酒席一樣的,一般都是10個菜,有酒有肉,不喝酒的有可樂等。一般都有吃10來桌。

說到高興的話,其實也沒有的,主家處在悲痛之中,這些幫忙的鄰居不可能像辦理喜事一樣的呈現非常高興的樣子的。但是相對主家來說,這種悲痛之心較輕很多,對吧。

所有幫忙的人,在一起吃完這一餐後,幫忙的人員把他們手頭上的借的東西或者什麼東西都收拾好就可以回家了,然後幫忙的人就可以該幹什麼就可以幹什麼了。

但在小吳家鄉隔壁一個村莊卻完全不一樣, 都不在主人家吃飯的,都是在家裡吃飯,自動來幫忙,幫完就回自己家裡去吃飯。

這個每個地方的風俗都不一樣,都是以前老一輩人們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習俗。後代們就按著這個風俗執行下去。

朋友們,在你們那個地方,在農村辦喪事,送完葬還要回來擺宴吃飯嗎?你們那裡又是怎麼樣的呢?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討論。謝謝支持。


古今奇錄


各地習俗不一樣。講一下輝縣縣北那邊(十里不同俗,五里不同音),小時候參加喪事,出殯前的晚上主要是街坊鄰居親朋好友,到主家弔唁一下,封個禮,看看吹響就走了,再後來出殯前一晚上流行往外移靈了,出殯前晚上街坊鄰居親朋好友也有流水席了。現在又不讓往外移靈了(不讓大操大辦)。出殯當天,小時候是,主家亡者的孃家人(孃舅家)是最後來弔唁的賓客,一般給他們準備兩桌酒菜(小時候窮啊),他們吃上飯以後,孝子們匆匆忙忙吃完飯就要起靈送葬了,其他客人在孃家人前吃飯。葬完回來在吃點飯,第二天還得去扶墓,我們叫福二。現在出殯當天孃家人來好多人要上桌的。葬完,也不用第二天去扶墓了,直系孝子往回家走百步,再去扶墓就可以(其中有個儀式是墓的四個角埋上餃子,再挖出來,看鼓不鼓,不知啥意思,以前扶墓也有)。然後回家,路上跨火(害怕髒東西帶回家,以前也有),統一到主家門口擱一碗白米飯,用筷子叨一嘴(就一雙筷子,不衛生),不讓肚空(說肚空進家不好,具體不瞭解文化背景),這樣就各自回家了,不用在吃飯了。當天晚上主家對忙前忙後特別好的朋友或同學(發小多些),安排個飯店吃頓飯喝多酒,表達謝意。總得來說,大操大辦時,白事的酒宴和紅事的酒宴差不多,無非白事菜品少點,不讓划拳。


河南律師胡獻剛


我是鄉下小三哥,農村小夥一枚,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小三哥最近一星期連續參加了2次農村的喪事,在農村辦完喪事後我們都會在家裡擺酒席請親戚朋友們留下吃飯,這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我們都知道死者為大,入土為安。既然死者已經逝去,我們要向前看。如果一味的悲傷痛苦,有什麼意義呢。人死不能復生,我們要看開看淡。

小三哥這邊都是人死後3天出殯,前兩天都是一些親戚朋友們來弔唁逝去的死者。第三天就是出殯舉行葬禮,出殯這天是死者在人間的最後一天,所以這天所有的親戚朋友都會來。出殯當天我老婆受環境心情的影響,也是哭的眼睛都腫了,我個人就沒有那種想哭的感覺,也不是說我不尊重逝去的死者,只是確實是沒有想哭的感覺。

為什麼出殯完後家屬都會留下親戚朋友們吃飯呢?親戚朋友都是過來為了最後紀念死去的逝者,也叫答謝宴。既然已經把死者送走了,我們也不至於還留在傷心悲痛的心情裡面,只能壓在心裡默默承受,我們還是要笑看人間,所以出殯後大家就一起吃吃喝喝。

人死不能復生,我們要學會看開。總不能人死了我們就要一直是悲傷的心情。


鄉下小三哥


大家好我是小魚。

在農村辦喪事,為什麼送完葬還要回來擺宴吃飯,大家還好像很高興一樣,這是為什麼?


俗話說:“十里不通風,百里不通俗。”在我們這裡一般都是去墳地把去世之人下葬之後才回來吃飯。就算是某些人家的客人比較多,接的貢多就會一直延誤時間,但是也儘量趕在中午十二點之前把去世之人下葬了。然後才回來擺宴吃飯。


但是像題主說的那樣,大家吃飯的時候還表現的好像很高興的一樣,我想這種人不是傻就是缺心眼。因為哪家有人去世了都不希望別人在他們家表現的很高興吧。


可能題主想表達的意思是很多人表現的很不在乎,還和平時一樣無所謂的態度一樣,有可能是這個意思吧。


試想一下別人家死人了,大部分人都只是去幫忙的,至親只是少部分人,你總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哭得稀里嘩啦的吧。這顯然有些不近人情也不太可能。畢竟人家在主家幫忙兩天了,好不容易萬事落定,人家心理上放鬆一下很正常。出了這個院子人家還是要回歸自己的生活。


而且包括去世之人的子女在這個時候也算是把自己心裡的一塊大石頭放下了,畢竟自己家的老人風風光光的下葬了就算是把事情辦的漂亮了。在小魚老家這裡的規矩是在吃飯的時候去世之人的子侄輩需要到來幫忙的人桌邊去敬酒,答謝他們這兩天放下所有事來幫忙的辛苦。如果說這個時候表現的很悲傷的話,是不是很不合時宜呢???

總而言之,在農村辦白事可以大概分為兩個階段,下葬前和下葬後。下葬前是為了死者,每個人看到別人哭都會很悲傷是必然的。而下葬後的時間屬於生人,為了以後的生,還需要坦然面對、



小魚遊三農


在農村辦喪事,為什麼送完葬還要回來擺宴吃飯,大家還好像很高興一樣,這是為什麼?

農村人辦喪事和城裡人辦喪事不一樣,相對而言農村人辦喪事比城裡麻煩很多。特別是年紀較大的長輩人,從他去世的那一刻起。本家本族的男女晚輩人都來戴孝,還有前來弔唁的親戚朋友。特別是第三天的早上需要大量男女幫忙人員,特別是八九十歲的老年人。他(她)們去世後農村人都稱喜喪,大棺材做的非常大也很漂亮。因為年紀大資格老,所以抬扛人也是高規格的。

就抬槓人員就需要三十二人上槓(抬棺材),然後就抬旌的抬香案桌的。還有挑香帆拿花圈的及拿花盆,這麼龐大的送葬隊伍。沒有個八九十人是不夠用的,如果是個小屯小莊找齊幫忙人員還真就不行。還得通過幫忙頭去別的屯去找人。

喪戶人家為了答謝各位鄉鄰近兩天的幫忙,就在送葬當天中午大擺宴席。宴席的規格不低於男婚女嫁的宴席規格。如果不加以限制的話,農村的喪葬儀式還是非常有個看頭。農村人就有這個毛病,老人要點養老費這些當兒女的磨磨嘰嘰。說老人死了辦喪事都肯出大價錢,這就是有些農村兒女的怪態。


大掌櫃237


在農村辦喪事,為什麼送完葬還要回來擺宴吃飯,大家還好像很高興一樣,這是為什麼?

座標:湖南湘西。

我們那邊老人家過世的話,會停棺在堂屋中央,然後會請道士唸經,後代要跟著跪拜之類的,都要通宵,一個程序下來大家都很累。

然後比如明天就要上山了,今天下午開始宴請賓客,親朋好友回來棺材邊哭喪,我看不得這樣的場景,太悲傷了。很親的人來了好像要帶豬頭供奉吧,結束了就帶到住的那家人去(留下來親朋好友的會安排到村裡各個人家去睡)當天晚上還會讓村裡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追趕做法事的人,就是繞棺跑,開始慢慢走著,後面就突然跑了,村裡派出的那個小夥子要反應很快才行,旁邊也會圍滿了人觀看,也會喊加油之類的,這應該就是搞熱鬧讓大家高興吧。

第二天一大早上山了,女兒孫女之類的結婚了就要買糖送給來幫忙的人,這個糖得到墳地了才能分,以前是撒讓大家搶,但是現在出於安全方面等考慮,都不撒了,直接分到個人。結束回來了,只有村裡人要到過世的那家人吃飯,其餘人都是住在誰家就在誰家吃的,好像帶的那個豬頭也要煮來吃。

大家很高興的樣子,也只是在去世人家以外的地方,人老了是喜喪,但是那家人還是會很難受。但是人多了會熱鬧啊,自然就比較高興的樣子了。


恐龍唉


送完葬回來吃飯,那叫“答謝宴”。在農村,辦一件喪事,是非常勞累的,需要很多人來幫忙,最後答謝一下大家也是很正常的。

那年,家裡老人去世,當年是97歲去世,村裡人稱之為“喜喪”,整個喪事,雖然也悲傷,可是更讓人感覺像是“親戚聚會”,好多不認識的親戚,從四面八方趕來,好幾天忙的不可開交。

各種習俗折騰下來,各路人馬都疲憊不堪,最後,怎麼也得請大傢伙好好吃一頓,表示一下感謝之情啊!這是人之常情


Longsuixinyuan


我們廣元老家是今晚上舉行葬禮,頭天設好靈堂了。所有親戚朋友本家的請到的都會來。各種儀式完後就吃晚飯。過後有的回去,有的在這裡住一晚,第二天早上七點出殯六點半就放一掛鞭炮或者煙花。別鄰居知道了,要來幫忙拿花圈啊,一起送葬。棺材埋好後就回來準備吃早飯。早飯和晚上的酒席是一樣的。只是沒有煙了,晚上一桌一條玉溪煙自個兒去分。十個人一桌。別的兩餐都一樣。吃完飯領兩個饅頭就回家了。親戚要吃了午飯才走。


任壽兮


我的主業是殺豬賣肉,後來僥倖做出了規模,因職業與飲食有關,就有必要了解各地的飲食習慣;加之做過十餘年的地方誌,掌握一些研究地方文化的方法。限於篇幅,這裡不展開敘述。

農村辦喪事,為何送完葬還要回來擺宴?參與者已不再悲傷?

我的家鄉西安市長安區,是十三個王朝的京畿之地,域內王侯將相陵寢眾多,“少陵塬”及塬上部分村寨的名稱,如大兆、中兆、三兆、小兆、大府井、二府井、四府井等的來歷,均與王公陵墓有關。封建帝王厚葬的觀念深刻地影響著民間,喪葬文化悠久,禮儀繁縟,尤以農村土葬、老喪為甚。時至今日,無論城鄉,有人過世,事主都要擺宴,稱之為“吃蒸飯”,倘若說某人的蒸飯熟了,就是說某人亡故了,只不過農村更講究罷了。

在長安農村,家中有人倒頭,事主先要摔一口布碗(瓷碗),燒“倒頭紙”,大門外掛白紙幡,門楣分男左女右夾幾張(奇數)開張之紙錢,舉家哀慟,以此告知鄉鄰家中有喪,鄉鄰主動幫忙、弔唁、隨禮,人數的多寡彰顯逝者生前的名望與事主的為作(為人處世);族中長者率掛重孝之長子或長孫,提盒子,持哭喪棒逐一前往舅、姑、姨等主要親戚家報喪,其他親友由族人報知,忌捎報。親友得知喪訊,須即刻動身前去弔孝。

由於事發突然,事主過於悲哀,亂了方寸,由族人、鄉鄰組成“執事團”,推舉執事長,統籌安排搭靈堂、挖墓、請樂人、迎禮、抬埋、招待等事宜。逝者多停柩三日或七日供人祭奠,白事鄉鄰、生前友好不請自到,就餐人數難以估算,安葬前一日三餐是“過事”,招待刪繁就簡,早、晚餐一般四個涼菜下酒,主食旗花面(糊度兒面),午餐同樣四個涼菜下酒,主食大燴菜、米飯,也稱“蒸飯”;逝者入土為安後,事主要設宴答謝鄉鄰、親朋及隨禮者,無論是“八碗”“十全”“十二件子”,還是“十三花”,燒肉、肘子、葫蘆雞、糖醋魚等大魚大肉少不了,事主也須一一敬酒,表達感謝之意、感激之情。

人活七十古來稀,最終終有一死,況人死不能復生,生活還得繼續。人一旦上了年紀,難免有這樣那樣的疾病,與其苟延殘喘飽受病痛折磨,倒不如趕緊利落一了百了,故老喪無論對逝者本人,還是事主、親屬,在肉體、精神、乃至錢財上是一種解脫,是以有“喜喪”之說,既為“喜喪”,痛快地哭過一場之後,就應節哀順變,況且逝者入土為安,白事已過,事後的“答謝宴”重在“答謝”,而非告別的“蒸飯”,至親不必太過悲傷,鄉鄰、親友也沒必要悲痛。

倘若年輕人夭折,白髮人送黑髮人,屬大傷大悲之事。事主一般低調處理,停屍2~3天,親朋弔孝,不請樂人,不收隨禮,鄰里幫忙抬埋,治喪禮儀簡略,亦少有答謝宴。


北大屠夫陸步軒


在農村辦喪事,送完葬回來的確還是要擺宴吃飯的,這在我們當地叫“謝席”。大家好像很高興,其實原因在這裡:

擺這道宴席有三層意思:

一是第二頓飯。在農村,出殯還是有一定時間的,一般都是要趕在太陽露出“臉”前蓋棺填土。不用說鄉鄰們都會趕五六點鐘以前。按當地的風俗必須吃一頓“兩米子飯”,即小米熬的湯裡下少許麵條。也就著手準出殯的各種工作了。待出殯回來,都過去兩三個小時了。這時會準備幾桌豐盛的酒菜,讓大家吃好喝好。也就相當於第二頓飯了。



二是答謝之意。農村人,過白事,不用請,鄉鄰們會放下手中的活,都趕過來幫忙;過喜事,只要“喘”一聲,也就是請了,大家也會不約而同的過來。說是幫忙的,那也不是空手而來。都會帶上自家的碗筷、面盆等傢俬,桌凳、帳篷等用物。擺上這道宴席,既是感謝鄉鄰停下自己的活幫忙,又是對大家拿來傢俬、用物等,自己少了租賃費用的歉意。




三是有點分配任務的意思。“送完葬回來”,就意味著這家人的這樁大事塵埃落定了。也難得啊!不過,鄉鄰們又要回到自己的“崗位”上討生活了。在這道宴席之上,管事的會安排拆灶臺、卸帳篷、還用具等事宜,不用說,自己帶來的也順便帶回去。之後,在東家的千恩萬謝中,鄉鄰們又得回到各自的崗位去“討生活”了。

這道酒席,所有人都得坐著,吃啊,喝啊。讓大家聚到了一起,彼此加深了交流和溝通,也是他們之間“鄉情”更近了一層,這更是淳樸憨厚的鄉村民風的體現。大家覺得這趟忙幫得值,也是為自家有事了,打個基礎。想想誰不高興可不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