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病了不能自理,讓打工的兒子回來照顧,這家人沒有打工的收入了怎麼生活?

巖1249872693


農村老人病了不能自理,讓打工的兒子回來照顧,家裡沒有了收入,該怎麼生活下去,農家少閒日認為,沒有再生的父母,哪怕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也不能對老人撒手不管。

老人不能自理,若兒子視而不見,斷然離去,對於一個行將就木的人來說,就等於斬斷了對於生的希望,讓他以絕望之心在寂寞中遠行,這是對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子女,面對需要“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老人,無論有多少理由都不應該將孝心置於腦後。

子欲養而親不待,你養我長大,我陪你到老,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而有些永無彌補。

孝敬老人,伺候老人就是無價之德,大愛無疆。

在家贍養老人,沒了收入,生活質量肯定下降。可是,外面有永遠做不完的活兒,掙不完的錢,眼下日子苦難一點,以後來日方長,可父母一天天變老,不會重生,孰輕孰重一,不言自明。

另外,既然不能出門,就要在家言家,另想辦法,在不耽誤照料老人的前提下,依靠現有扶貧政策,充分利用扶貧資源,爭取扶貧項目,或者就近就業,自食其力,緩解生活壓力。

父母在,不遠遊,雖是古訓,對於年邁體衰,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弱勢群體來說,仍有現實意義。因為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換位思考,感同身受。

日子可以窮過,而照料老人不可錯過,否則孝稍縱即逝,無法重現,一失足成千古恨,


農家少閒日


我爺爺去年91歲去世了。(奶奶還在94歲了)爸爸很傷心,覺得很對不起爺爺。爺爺奶奶三個兒子一個女兒。爸爸是最小的兒子。

我們一家都在外地打工,在打工地買了房子。就算在外地定居了,每年只有過年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大伯二叔一直在老家附近打零工。爺爺生病就是感冒發燒,都要打電話給我爸爸,叫我爸爸回老家,帶爺爺去醫院。爺爺很傷心的和爸爸說又不是什麼大病,只是小毛病,為什麼一定要你回來帶我去看。你回來一次不容易。爸爸還安慰爺爺,沒事的,我回來帶你去看,我還放心一點。最後一次生病,爺爺不願意去醫院了。姑姑哭著求爺爺,爺爺都還是不去。爸爸回去的時候,爺爺已經疼的不能吃飯了。看見爸爸就對爸爸說,我活這麼大年紀夠了,不去看病了。 去醫院後,醫生叫我們帶回家,年紀大了,看不好了。每天在家裡掛高蛋白,給爺爺減輕病痛,15天后爺爺去世了。

現在奶奶我們三家輪流照顧。爸爸現在就在老家每天陪伴著奶奶。爺爺去世後,奶奶的身體不太好。所以每天都要有人陪伴著。

爸爸回老家了,沒有收入,弟媳不上班在家帶小孩。媽媽身體不太好。還是堅持上班。弟弟還要還房貸,家裡的開支一年也賺不到錢。爸爸說不管怎樣都要好好的照顧奶奶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


L286038448


說起來都是淚。我母親二零零七年發現尿毒症,之後天天服藥,每年住幾次醫院,我家我老大,妹妹弟弟都在外,母親住院就都由我照顧。誰知禍不單行,老公的弟弟也突然離世,之後老公八十六歲的老父也要我們夫妻照顧,之前老父還自己可以做飯吃,只要把生活必須品放家裡就行,小叔子的突然離世對老父親的打擊很大,天天借酒消愁,稍不如意對我破口大罵,而且每天都要把飯端到桌上才行,年頭到年尾天天如此,這樣服待了老父三年,其間到二零一二年我母親病重,透析,住院沒停過,當時兒子高中,女兒幼兒園一年三萬多,母親治病,加上家裡各種消費,我服侍母親,老公就在家服待他父親,我在家便一個人服侍兩個,老公趕緊去做工。暑假時兒子照料老人和妹妹,我和老公去做工。那段時間真可以說是天昏地暗。一年後母親離世了,又過半年父親也離世了,雖然不捨,可日子的確輕鬆多了,老公放心去做事,我也可以專職開店了。所以說實話,在農村,盡孝道,孝敬老人真的很考驗人。


依然故我是幽蘭


遇到這種情況只能見步行步,我是過來人父親中風十一年半,每個月的開銷都得精打細算,如果父母是慢性病最好看中醫,當然很有錢的話可以看西醫,西醫其實不過給您一個心理安慰,根本沒用,住一兩個月院幾十萬上百萬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夫妻同心也很重要,現在只要一人工作,一家人生活問題還是可以解決的,千萬別為了治父母的病欠下鉅債,這不是不孝,因為一家幾口人還得生活,您也不知道父母病多久,照顧父母沒有生活來源,您的父母也只有等死,有可能一兩年幾年甚至十幾年,貧賤夫妻百事哀總之一個難字,O8年過年我家六口人只有20O元過個年,別指望別人幫您,一切靠自己,您覺得我冷血,誰不願為父母治病,但現實很殘酷,我不能為一個將死的人,而令家裡人生活無著,活著的人才是家的未來。


和諧196258


這是一個最容易形成“道得綁架”的問題。不是農村人,很難理解他們的難處。

誰都懂得,贍養父母,天經地義。然而,失去了經濟支柱,拿什麼養老人、孩子呢?

我在醫院伺候母親的時候,醫療費交的稍微慢點,護士就提醒,再不續費,就要停藥了!

這對我這衣冠楚楚的人,很客氣了。對農民打扮的人,就像訓狗一樣。看著真是可憐。

現在一般農村,土地並不多,像我老家,一口人一畝地。一畝好地,能收入8、900元。想想,一家人,能掙多少錢?

看看支出吧——

農村人特別注重人情,我回老家時,聽著堂弟說的像笑話。他一年要給老人過9個生日——父母、爺爺奶奶,妻子父母、爺爺奶奶,另外他還一個光棍大爺。

我堂哥一月隨了7份禮,下月還有3份。娘生日、孩滿月、紅白喜事,親戚來往,哪個能少?人生世間,總不能關上門自己過吧?

孩子上學,也是大項。昨天妻子還說,她那裡兩個剛來的農村女大學生,上學期間,月生活費,一個500,一個800,可憐!我兒子在海濱小城,月生活費1600,這還是很節省。因為我是城市窮人。

農村老人沒退休金,即便低保戶,每月政府補貼70元,這怎麼能支撐高昂的醫療費?孝敬老人是要花錢的,沒錢,你做不了孝子。我養母親,5、6年花了10萬。

轉了一圈,還是出個實在的建議吧!

——兒子還是回到當地縣城,或者鄉鎮繼續打工,由妻子主要負責伺候老人。伺候不能自理的老人,很累!比打兩份工都累!丈夫下班後,快快回家接替妻子。夫妻攜手,共度難關!

祝願你做一個孝子!希望老人的病快快好起來!


傾情相隨


面對這種情況只能說是窮了窮養,富了富養,養兒就是為了養老,這種情況咬咬牙也要管下去。

過去老社會,一家人靠種地也都一輩輩的熬過來了,那時候也沒有出外打工日子照樣過,雖然沒吃沒穿,日子窮就窮過,養老的事每家都照樣做,這是孝道。

現在老人不能自理,做兒子的就不能想著出遠門掙錢了,這個時候養老是關鍵。為此就要想法就近找個合適的事去做了,比如在家多種點地,農閒的時候做點零活,或者在家做個小買賣等。這樣一方面可以就近養老,另一方面也能有一部分的經濟來源來補貼家用。

困難時期就要面對困難去生活,掙不到大錢能掙點小錢也可以,只要能滿足生活能養老,日子艱苦點先慢慢過,等把老人的事熬過來,再重新考慮出外打工掙錢的事。

說實在的這種情況在農村已經成為當今養老的難題。要解決這種難題,除了兒女們要做出犧牲外,加大老年人養老金的補貼已經顯得非常重要,為此國家應在這方面做些調整,多給農民一些幫助,讓農民的養老變得不再那麼艱難。

關於這個問題,一部分的網友持反對意見,他們覺得不掙錢怎麼養老?對於這種觀點我也不反對,當今的社會沒錢真是難,這一點我也明白。現在農村子女多的可以輪流伺候,生活壓力還小點。象那些獨生子女們,就只能一個人掙錢一個人留下來養老了,這中間的苦衷也只有親身經歷才知道有多難。家庭的條件決定著養老的態度,有錢人什麼都好說,沒錢人真的很難。想掙錢又想養老就是一種矛盾,最終苦了老人也委屈了自己。

面對這種情況養老真的很難,現實中不管老人情況的人有的是,他們覺得良心值不了錢。而有些人放棄工作回家養老也大有人在,人與人的價值觀與孝心不同,也就出現了對養老態度的不一樣。

金錢社會物質時代,養老變的力不從心,父母健康生活能自理一切都好說,一旦父母臥床不起,掙錢與養老就變的有點不太現實,有得必有失,魚和熊掌兩者不可兼得。對於這種老人你處理的好別人說你是孝子,如果處理不好別人可能會指責你,孝心重要還是金錢重要完全在自己,別人干涉不了。別拿著掙錢當不養老的藉口,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別太虛榮,父母就一個,沒錢就少花點,以後慢慢掙,攤上這種情況,就得認命,除非你不管。


老四雜談


老人病是醫不好的,全靠藥物控制著,常見現象。但家中只有一個兒子,而且不能出外打工。如同雪上加霜,一邊要花錢,一邊沒有收入。加上老人行動不便,不能自理,更是要寸步不離的照顧了。

在農村只能靠醫保能減輕負擔的一種方法,另外一種是靠親戚朋友,左右鄰居的幫助。這樣還能下地幹活,維持生活,但又能離老人太遠或太久,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在我們村以前也經常有這樣的事情,都是靠著親戚朋友,還有全村人的幫助。有兩個問題出現,一個是不知道要照顧到什麼時候,另一個就隨著時間越久錢就要花的多。我們是這樣做,我不知道你們村有沒有祖堂,每年很多節日都要全村湊錢,除了花銷剩下的存起來,還有獅子隊也有點收入,全部集中由專人專管,村裡有大事或困難就會從這裡先出資。所以說這種事情的解決方法由村裡投票決定,資助多少,借多少來渡過難關,後面慢慢還。這樣就能安心照顧老人和過好自己的生活,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借到錢的,看你平時是不是孝順的人,別臨時抱佛腳,沒有用的。

相信朋友們有更好的辦法,下面由你們補充!


鄉村林仔


這事真難。不過在睢寧就不用愁了,假興民建了集中區,辦了養老院,你可以放心在外掙錢餘下事養老院辦。





漂流異鄉7


沒有收入也要回來照顧父母,這是必須的,毋容置疑的,再說了不會沒有收入的,只是收入多少的問題。現在農村消費高,發展也不錯,在家裡找個活幹還是可以的,離家近,這樣也能多照顧下家裡的老人,就目前農村的形式來說,幹建築找活不是特別容易了,因為家裡蓋房的少了,而且工人多,大多都閒著,出不去,可以自己乾點小買賣之類的,這樣時間可以自己控制。

在農村我覺得買時令水果蔬菜是最好的,基本都能消費的起,這樣家裡還能吃,很不錯的,反正是辛苦點,風吹日曬的,還是可以賺錢的,我村裡有幹著的,慢慢的積累買了門面房,繼續幹,幹啥都是一步一步來,不要急,在家乾點生意,還能照顧老人是最佳選擇。


我是子紅


父母生活不能自理,讓打工兒子回家照顧,兒子沒有經濟來源咋辦?

這是60後左右既將面臨的問題(O_O)?

看看孩子給怎麼安排吧,照顧不過來,送養老院,過年過節孩子去看看也行。就一個孩子根本顧不過來,真是愁事啊。

希望老年身體依然健康,不得拖累人的病。

老兩口剩一個人了,就全靠孩子了,就聽孩子的話,老人也捨不得孩子太累,到那個時候,養老院老人一定很多,在一起有說話人,管吃管喝的,孩子有時間會去看望,過節孩子放假了給老人接家裡住幾天,這樣很好,自己有人照顧,孩子也輕鬆,不到老年也不知道,能是咋樣情況,活在當下,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