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两枚民国时期铜币,一枚民国25年半分,一枚民国29年10分,请问有价值吗?值得收藏吗?

夜之子龙


民国25年也就是1936年发行的一枚辅币,此铜币直径:1.9cm,面值为半分。民国二十五年由上海中央造币厂制造。该币铸造时间达四年之久,即民国二十五至二十八年。其中民国二十七年铸数较少,二十八年最少。此外,天津造币厂和广西造币厂有少量制造,币上分别加字津、桂,属珍稀品,虽然此款钱币并不是当时在市面上主流的货币,而是作为一枚辅币进行发行的。但是他的存世量亦是不多见的,且此枚钱币品相完好,包浆自然,是非常难得。

机制币,同时也代表了中国近代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近年来珍稀钱币持续走俏各地拍卖场外,在互联网上珍稀银币钱币的成交业绩也可圈可点。十余年的培育,以机制币为代表的钱币拍卖市场终于在大放异彩。即便与海外市场相比,当前内地市场亦不逊分毫。收藏者、投资者群体的知识更丰富、视野更开阔,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对藏品追求更苛刻,在珍、稀的前提下,更看重藏品的完美品相和未来价值。这枚钱币完全具备了这些条件,所以价格也非常可观。

好的钱币一直是千金难求。且此枚地域性政权发行货币的时间也相当短,加上流通地域狭小,所铸货币价值不菲。另外,由于改行纸钞,机制币发行量较少,故价格也较高。“辅币世量极为稀少,在2013年开始已经突破一百万元大关,在2015年的时候,再次出现,那时候经众多收藏家激烈争夺,最终以212万元成交,时至今天,真品踪迹难寻的再现,这次将会掀起艺术品市场波澜,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半分铜币(辅币)会再创高峰。



吞咽沧桑与岁月


您好,不知您说的是不是如下两种。

民国25年半分

币上分别加字津、桂,属珍稀品,因为本身并不稀少,是民国后期寻常的流通币,存世量巨大。

民国二十九年十分

民国29年10分镍币,成色属于镍币的成色是镍18%,铜55%,锌27%,长期以来价格比较低。

民国货币的收藏价值

民国早期,当时的新经济货币体系还没完全建立起来,就被迫卷入一战的漩涡,当时主要流通货币,一个是上面说的银元,主要是国民政府的“袁大头”和美国花旗银行发行的“鹰洋”。

因为国内动荡不安,所以民众对国民政府的发行的法币持保留态度,通行货币依然是上面所说的“袁大头”“鹰洋”和金银。外国人和对外贸易也是主要以这些为对价的。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受国际金价及银价波动的影响,中国国内的白银不断外流,银本位币制无法持续,且国内的货币发行杂乱不堪。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后加中国农民银行),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期间,法币急剧贬值,从而彻底崩溃。所以,民国法币价值并不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