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这么尊崇韩非,为什么还杀他?

莘海269


韩非之死,《史记》中的记载有些疑点,这里暂且不谈。这里还是重点谈一谈,以嬴政皇帝的惜才爱才秉性,而韩非作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可以说是满腹政治才学,为何没有得到嬴政皇帝的重用,反而死于秦国云阳国狱?

下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具体说一说:

  • 其一,韩非作为韩国王族公子,其内心是忠于韩国的,是忠于韩国王族的,他也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政治才学去拯救日渐颓废的韩国,然其报国之志可嘉,但却不符合当时的天下大势。他怀揣的这颗报国之心,决定了他不可能效力于其它国家,同时也正是他日后生命悲剧的根由。

  • 其二,韩非以间谍身份,肩负着韩王安赋予的“弱秦存韩”使命入秦了。嬴政皇帝对韩非的入秦是抱有极大的期望与寄托的,因为他曾经发过这样的感喟,“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此人指的就是韩非。可是,韩非入秦后的基本作为,距离秦王政的期待,却是太大了。最后嬴政皇帝彻底失望和愤怒了,终将其打入云阳国狱。

韩非的忠心

韩非跟随荀子修学多年,终于毕业了。作为同学的李斯,选择去了秦国,要“游说秦王”而建功立业。而出人意外的是,韩非却坚持回到了韩国。作为法家名士,要想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无论是布衣之身,还是王族公子,几乎都是选择一个大有发展潜力的国家去推行变法,这是普遍道路。而作为推行法治而强大起来的秦国,在当时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也就是李斯的选择。

即使不选择秦国,依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山东六国的其它任何一国,都比韩国的境况要好很多。以韩非的深思与洞察,不可能认识不到这一明显的天下大势。韩非之所以选择回国,说明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事实:

  • 韩非忠于韩国,忠于韩国王族。

  • 韩非对韩国上层还没有丧失希望,认为还有挽救的余地。

  • 韩非相信自己的政治才华,相信自己能够扭转韩国的危局。

后来的实践证明,韩非的生命悲剧,始终在这样的精神轨迹上运行着。

回到韩国,韩非立即上书韩王安,请求变法强国。但是,以韩安为首的韩国上层势力,根本不予理睬。他们畏惧变法强国的遥远和艰难,而只醉心于权谋政治,只醉心于以“奇术”鼓捣秦国,企图以极低的成本削弱敌人而保全自己。大家熟知的郑国疲秦计就是之一。

经过反复的努力,没有丝毫功效,韩非彻底愤怒了,于是便开始了发奋著书的治学生涯。在韩非著书的过程中,他的《孤愤》、《说难》、《五蠹》等著名篇章,已经名传天下,连秦王政都震动了,不禁拍案惊呼,“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于是,这位秦王采用了强势索才的方式----发兵攻韩,逼韩国送韩非入秦。

韩非在秦国用间

骇恐之极的韩王安可以说是惊喜交加,韩非竟然有如此的名头,如此之大的用场。于是,醉心于权谋政治的韩国君主,立即紧急召见了韩非。在一场极其秘密的计议之后,韩王很快便做出了决定:任命韩非为韩国特使,进入秦国“用间”,推行弱秦存韩计。《史记.秦始皇本纪》是这样记载的:“韩王思之,与韩非谋弱秦。”

弱秦存韩计划主要完成两大任务:

  • 其一,离间秦国君臣关系,引发秦国动荡,从而削弱秦国的力量,这就是“弱秦”。

  • 其二,以韩国向秦国称臣为理由,将秦国的东进攻击目标转向山川广袤的楚国,或者城高墙厚的魏国,或者寒冷偏远的燕国,总归是,不能使秦国对韩国开战,从而使韩国得以喘息,再图谋长远之计,这就是“存韩”。

韩非以间谍身份进入秦国之后,按照上述方略做了两件大事,不幸地是均宣告失败。

  • 其一,猛烈攻击秦国的外交分化战。韩非采取的方式是全力诬陷秦国的外交大臣姚贾,力图使秦王杀掉姚贾。因为姚贾主要负责对魏、韩、楚三国进行外交分化战,对韩国的威胁最大。然而最终的结果是,韩非失败了,不仅没能搞掉姚贾,很大程度上也暴露了自己。

  • 其二,韩非对秦国统一天下“先取韩国”的战略,正面做出了否定。这次韩非不是向秦王当面进言,而是以更为郑重也更为擅长的方式,正式上书秦王,这就是韩非《存韩书》,驳斥了“先取韩国”的方略,整个字里行间里,渗透着冷冰冰的“用间精神”----为达目的,无所忌讳。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一战略的提出者,正是韩非的同学李斯。对于韩非的上书,秦王嬴政没有直接反应,而是立即下发给了李斯。作为政治家的李斯,既明白韩非的用心,也明白秦王的意图。李斯的做法也很明确,与韩非一样,郑重上书秦王,直接驳斥韩非的《存韩书》。最后的结果,按照史料的记载是“秦王未用韩非”。不久之后,韩非下狱,并最终死在了秦国的云阳国狱。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秦王虽欣赏韩非,并期待与韩非共同谋划秦国的振兴道路和统一大业,然韩非终究铁定一颗报国之心,不但不能用,反而用间秦国,于是下狱问罪。至于韩非之死是否真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所说的那样“遭同学李斯的陷害,最后李斯派人送去毒药,胁迫韩非自杀。”大可存疑,这里不再详述。


积翠古亭


所谓阳谋,就是根据现有条件,在不影响别人也不依赖别人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光明正大地通过改变自己的资源配置,来达成自己的目标。通俗点说就是:立足自身,固本培元。今天我讲一个小国试图试图耍阴谋来扳倒大国。

富二代韩非,学成毕业以后,回国潜心钻研学问去了。普通人需要面临的生存、发展问题,在他那里是根本不用考虑的。几年以后,他发表了学术著作《韩非子》,一时间成了著名的国际学者,在法家学术界的地位,甚至可以和李悝、商鞅、慎道这些人比肩。而秦王嬴政也是他的铁杆粉丝。

一、秦爱惜人才,挖他国“墙角”。

嬴政亲政以后,秦吞灭六国的战略也已经进行到了最后阶段。韩非所在的韩国,是六国里国力最弱的一个,这个国家恰恰又地处战略要冲。很自然,它成了秦的第一个目标。在备战的同时,秦廷给韩王下了通牒,要求把韩非送给他,这就和拿着枪出去抢劫一样,韩自然不敢怠慢。他一到秦,就被奉为上宾,成了高级顾问。

之所以在开战之前把一个敌国的王族子弟拉过来,可能有两层考虑。从理想层面说,确实是惜才爱才,把他强行要过来就可以避免在后面的灭国大战中波及他,而且还不会给他制造道德压力,因为他是被韩王迫于压力送过来的,和他本人没关系。从现实考虑是,当时嬴政身边确实缺人。蒙恬、蒙毅兄弟虽然和他关系很近,但毕竟都是军人,不能干政。廷尉李斯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占了一个先到先得的便宜,当时不用他也没有更合适的人了。朝堂上一眼望去,基本就是吕不韦留下的老班底,这些人的诉求和吕不韦没什么不同,比如像丞相王绾,动不动就想着逼迫改制。

秦孝公有商鞅辅佐,秦惠文王有张仪辅佐,秦昭襄王有范雎,嬴政何尝不想身边有一个相才可用。而韩非是商鞅之后的又一个法家大才,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不好说,做高级顾问出谋划策是足够了。而且他和此前的商鞅、张仪、范雎一样,都是外国人,和秦内部的各派势力没什么利益瓜葛,可以让朝堂格局变得对秦王有利,灭韩国,他也无须再背负道德压力,所以从理论上说,他确实可以为秦所用。战国时的文化氛围,还不存在无条件忠诚于谁的问题,人们普遍崇尚实力,看重实际利益。一个人从一国到另一国,其实和公司人员跳槽的性质差不多。他是韩王室成员,你让他和他的祖国为敌确实不太可能。 应该说这个考虑是很合理的。假如得以实现,以韩非为相,或许就可以避免统一后王绾几次三番带着群臣逼宫,让秦廷矛盾激化。之后的焚书坑儒、国家投资过热等一系列悲剧,也可能会改写。然而历史终归是不能假设的。

二、“人才”馊主意不断,差点毁了秦廷。

韩非到了秦后,很快就履行起高级顾问的职责,开始主动献策。他力劝先别打韩国,这个倒是还可以理解,毕竟那是他的祖国。可是他力主南下灭楚,这就完全是不怀好意了。后来的情况说明这真的是不怀好意,秦在先后消灭掉韩、赵、燕、魏四国,后方及侧翼基本无忧的情况下,以李信率二十万大军攻楚都以失败告终,最后由资历最高的王翦率军六十万军队,历时一年才摆平了楚国。

这么一个庞然大物,真要是一开始就打它,到时候谁灭谁恐怕都两说。更要命的是,当时不少秦的大臣真信了他的话,朝堂之上形成了两派完全相反的意见,导致秦灭六国的准备工作,因此停滞了有两三年。一个人说了不正确的话也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吗?答案是:真的有,直到现在也是这样。一些完全反常识的话,如果是通过某些专家学者的嘴说出来,即便再不合理,很多人也会相信,久而久之,“专家”“学者”在一些场合就干脆成了贬义词了。

事情不止如此。他还以私德不检为理由,力主杀掉负责情报工作的大臣姚贾,这位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美国的中情局局长的角色。他的这个提议还真有人跟着应和。秦王慢慢感觉到苗头不对。其实他入秦,就是一名战略间谍。这是他的自作主张,还是韩国官方的谋划,无从得知。如果他仅仅像徐庶入曹营那样,不献一策,那多半会一直养着他,可是他所力主的优先攻楚,假如真的做起来,很可能会遭到重创,届时即便秦能挺得住,在嬴政这一辈上,也基本没可能再有作为了。

三、再高明的“小聪明”,小国也是扳不倒大国的。

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秦的安全,嬴政再爱才,到了这一步,也只能处死他。传说中李斯因为嫉妒而杀了他,这在现实中是很难做到的。即便你是廷尉,要绕开整个司法体系,去做掉这么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人物,这难度和风险都实在太大。当然,促使秦王下决心杀他,在一旁推波助澜这种事情,依照李斯追求绝对安全感的个性,倒是真做得出来。

这件事做得对不对,我们还真没法评价,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以上帝视角来看这个世界。如果从个人角度来说,我们也不能把“忠诚”看做是一种罪恶,只能说这是他的选择。回顾战国历史我们会发现,这种企图靠阴谋来扭转乾坤的事,都是因为国力弱小,没办法正面和对手硬杠,历来都非常看重类似的阴谋,总是想着靠这种奇谋妙算,来一巧破千斤。

韩缺乏硬实力,所以迷信这种近乎“小聪明”的路子,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事实证明,这种思维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对秦廷的硬实力有所消耗。公元前230年,秦最终发动了灭韩之战,因为实力对比悬殊,这一仗打得实在没有悬念,以至于《史记》关于韩的灭亡,一共就写了十七个字。

结语

一切阴谋,其中总会存在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从概率上说,这些问题终归存在爆发的可能。随着计划的复杂化,不可控的要素必然会不断增加,那么计划失败的概率自然也会越来越大,这也是阴谋论并不现实的原因所在。我们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企图靠隐瞒事实来达成某种目的,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如今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这么做更加不现实。


白杨树下谈历史


能在秦王赢政眼里获得尊崇说明韩非的确不同一般之人,那韩非是什么人?他有什么特殊的才能让赢政钦佩之极呢?这就有必简单介绍一下韩非其人。

韩非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韩国人,出身韩国贵族世家,是战国后期的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他和秦国丞相李斯是同学,是儒学大师荀卿的弟子。韩非虽然身份显贵,但他天生是个结巴,说话口齿不清,因此常被人嘲笑讥讽,但是他却是个擅长行文撰书的奇才。他的大作有《五蠹》、《说难》、《孤愤》、《说林》等,可以说每一篇都是不朽的名篇。在这著作里,他劝戒君王要遵循的治国之道,重用贤能之人,远离阿谀奉承的小人。

尽管韩非非常有才,但是韩王不信任不重用他,空有一腔热血抱负,却无处施展。

后来有人把韩非的书献给贏政,赢政看过赞叹不已,并说:“唉,我要是能和写这些书的人交往,死而无憾。”可见书中论述的治国之道非常符合赢政的想法,采纳之必能使秦国一统天加快。但是当人告诉他这是韩国人韩非写的书时,赢政坐立不安了,他准备统一天下,有这么一个奇才帮韩国可怕了,于是他决定出兵攻打韩国。韩王非常担心,突然想起了韩非这个才能卓越之人,于是派他出访秦国以解当前之危难。

平时治国不用韩非,危机时想起他已经晚了,但韩非还是去了,秦王赢政很是欣赏他。这一下麻烦来了,李斯和另一大臣姚贾看在眼里,嫉恨心中生,便对秦王说:“大王统一天下,韩非肯定会帮韩国抵抗秦国。如果他呆在秦国时间久了,再回韩国,肯定不利于秦国的统一大业。不如加个罪名,处死算了。”赢政很犹豫,感觉到这样一个奇才死了太可惜!可最后还默许了,其实他心中还不能确定处死他是对是错,暂时先扣押入狱吧。

事实上希望韩非早死的并非秦王赢政,而是那两个嫉贤妒能之人李斯与姚贾。韩非的存在威胁到李斯和姚贾的权位,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李斯马不停蹄地实施了他的迫害计划,派人给狱中的韩非送去毒药,逼他自我了断。韩非无奈,仰天长叹服毒自尽。

再说秦王鸁政自从韩非入狱后,总觉着处死不妥,于是下定决心赦免他。当赦免令下传至牢狱时,韩非已经死了,赢政知道后难过好些日子。由此可以说不是秦王赢政害死了韩非,是贪恋权位,嫉贤妒能的李斯迫害了韩非。当然李斯的下场也不好,大约二十多年后被腰斩于咸阳街头,可算是天意吧。


任凭风沙吹


《史记·韩非传》云:“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功韩。”

讲的是在秦朝统一前期,秦始皇攻打其他六国时,偶然间读到了两本关于主张变法的书,书中提到的治国之道与秦始皇的想法高度契合,让秦始皇对此书作者心生向往,觉得此人定是一位千年难遇的旷世奇才。

秦王大喜,急忙问身旁大臣,“这本书是谁写的?我若是有幸与他会上一面,交流治国之策,死都无妨!”仅仅是两本书,居然能让秦王说出“死不恨矣”这样的话,李斯赶紧向秦王推荐,“是韩国公子韩非所著!”秦王听了,思考着怎样才能尽快与这位奇才碰面呢?攻韩!

缘,妙不可言

故事中的三位主角:惜才者秦始皇,荐才者李斯,怀才者韩非。谁也未曾想到,此后三人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相爱相杀”,对三位的未来皆产生了重大影响。

韩非是韩国国君之子,他的老师荀卿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儒家学派代表,如今仍有《荀子》留世。儒家学派属于理想主义,韩非对此根本提不起兴趣,反而“喜刑名法术之学”,他专研法学,是当时现实主义的代表,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书《孤愤》、《五蠹》、《说林》、《说难》、《内外储》共有十余万字,全面系统地对法学进行了阐释。

遗憾的是,韩非生在韩国王室,国君无能,乱世中弱小的韩国如同浮萍一般,韩非迫切地将自己在法学中的研究成果,以法治国之道上奏给韩王,可惜韩王不为所动,对韩非的苦心经营置若罔闻。韩非见韩王鼠目寸光,胆小怕事,气愤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在著作中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韩王不识金镶玉,总归还会有伯乐的,秦王嬴政就是韩非的伯乐,为了与千里马见面,加快了攻打韩国的步伐,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秦王终于如愿的将韩非招为入幕之宾,伯乐与千里马相遇,碰撞出能量巨大的火花,两人论道忘记朝夕、废寝忘食。

韩非的高见,在长平之战结束后,秦国对韩的诸次讨伐中得到印证:韩桓惠王十七年,秦拔阳城、负黍;二十四年,秦拔城皋、荥阳;二十六年,秦拔上党;二十九年,秦拔韩十三城。

秦国打得韩王节节败退,不断地侵蚀着韩国领土,令诸国只能望洋兴叹,树立了秦国在群雄中的威望。

韩非对秦始皇的重要影响,除了上述的在攻打六国的谋虑外,还有一个更为深远的,就是向秦始皇灌输了法学的思想观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提倡变法革新,强调“法”的重要,一旦制定,不予更改,无人能躲过法的制裁,只有以法治国,严惩有据,人民才能顺服,社会方可安定,王权才能够稳定。嬴政深以为然,果真新的阶级专制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他的权利得以夯实。

谋臣之间的交锋

李斯是秦王身边最倚重的谋臣,韩非的出现让他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因为于公于私韩非的存在,都是可怕的。

韩非乃是韩王之子,如今却在不遗余力的帮助秦王攻打自己的国家,凭着韩非的智慧与秦王的宠信,取代李斯是迟早的事。

李斯不得不想韩非不留余力协助秦王的原因,思来想去,李斯看到了韩非的野心和欲望:毕竟韩非出身于韩国,韩国被秦国消灭,意味着韩非内心会多一层仇恨。再怎样与秦王相投意合也无非是个人恩怨,怎么可能一心一意帮助秦王坐稳一统六国的位置?看来韩非不过有自己的阴谋罢了。

再者,韩非与李斯师出同门,一个辅佐秦王,一个是韩王之子,两人分庭抗礼,势不两立,如今韩非光明正大与李斯站在同一个朝廷,用意何在?

李斯不但嫉妒于韩非的才华,韩非的存在更让他极度不安。李斯要铲掉心患,决定构陷之,奏向秦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

“韩之诸公子”,韩国的公子之一,刻意警醒秦始皇“可不要忘了韩非本是敌国背景!”接着曰:今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情也。今王不用,又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法诛之——秦王如果把韩非封为诸侯,他一定会为韩国献力,绝对不是秦国。这明明就是人之常情,无法避免。秦王现在只是把他奉为珍宝留下来,肯定会留下祸患!莫不如按照法律,杀了他。王以为然,下吏治非。

韩非之死

秦王怎么能这样不假思索地听信了李斯的话呢?从秦王招贤纳士的细心程度看,不可能如此草率的将最珍贵的人才关进牢狱。看来,这段时间秦王也是有所思虑,李斯的话无非是个契机。

秦王爱惜人才到何程度,想当年高渐离是要刺杀秦王,但秦王惜其才,不顾生死将其拢纳身边;而韩非对他以及秦国都是影响深远,他个人对韩非的情感是十分真挚的,怎么能仅凭李斯的谏言就杀了韩非。

事实证明,私人感情的惺惺相惜与政治思想的高度契合,也不代表完全信任,秦王也觉得韩非毕竟是韩国人,终究不能完全效力于秦国帐下,这样的天下奇才,对于秦国日后的价值仍然为零,留他,徒增忧患,遂忍痛割爱下,以李斯的一句“终不为秦”为借口,将韩非关进监狱。

然而,秦王的命令仅仅是关进监狱,并没有明确指出是否要杀他。可是,李斯派人送来了一杯毒酒,断案了这位英才的性命,到底是李斯的意图还是秦始皇的命令,尚无定论,不过现在大多人倾向的是李斯的妒忌与陷害杀死了韩非。

韩非因秦王一句话结缘,因李斯一句话丧命。他对于法家的贡献卓越,著作书籍弥足珍贵,可是这些在权力的尔虞我诈,政治场上居心叵测,官宦之间微妙关系中,竟显得微不足道,想必韩非在接过毒酒时,到底是谁致他死地,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韩非是一个权力游戏中的牺牲者,牺牲者的命运,如物,不在自己的手中。一场无限延伸的思绪,一场浮华落空的梦境,宿命的选择不同,命运自然不同。


史论纵横


韩非之死,与一起事件有关。

在韩非入秦后,东方四国为了自保,又策划一次合纵。秦王政召集大臣、宾客六十多人商量对策,这是姚贾站出来,声称愿出使四国,“必绝其谋,而安其兵。”为了达到目的,他提出一个条件:需要马车百辆,黄金千斤。秦王政二话没说,同意了,从国库里拨款给了姚贾。

姚贾靠着一张利嘴与千斤黄金,破坏了四国合纵计划。回到秦国后,秦王政非常高兴,把他提拔为上卿,封千户。这时,韩非跳出来,大肆攻击姚贾。

韩非虽然留在秦国,可他是韩国公子,我猜他的目的是想离间姚贾与秦王的关系。他攻击姚贾两点:第一,姚贾把钱拿去送给诸侯;第二,姚贾出身低贱,是看门人的儿子、魏国的小偷、赵国的逐臣;这是暗示姚贾可能独吞不少财宝。

面对韩非的攻击,姚贾自我辩护:第一,送钱给诸侯,是为了拆散他们的合纵联盟,并不是资敌财物;第二,自己出身低贱又怎么样,以前姜太公/管仲/百里奚等名臣不都是出身低贱吗?明主选择人才,不看他们过去的污点,而是看是不是有真才实学。

韩非这次轻率的挑战,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首先是他失去了秦王的信任。韩非攻击姚贾,无非是想破坏秦国君臣关系。说白了,他终究不为秦国所用。不能成为秦国的朋友,总有一天会成为秦国的敌人。

其次,他得罪了姚贾,附带还拖进一个人,他的同学李斯。得罪姚贾并不难理解,可是怎么也得罪了李斯呢?从韩非攻击姚贾的言辞中,可以看出他对一个人的“出身”看得很重。李斯的出身比起姚贾,并没有强多少,也是从草根一路奋斗过来的,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韩非对出身的偏见,无疑令李斯极为反感,挫伤了他的自尊心。

韩非得罪了秦国三个大人物,他的悲惨下场已是隐约可见了。

善于察言观色的姚贾、李斯已经看出来,秦王嬴政对韩非的态度已经发生转变,对秦王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只是考虑韩国的利益,终究不可能为秦国效力。大王既然没法用他,时间长了,也是要放他回国,这难免是留下祸患。依我等的看法,最好是把他绳之以法,杀了他以绝后患。”

绳之以法,总要有个罪名。依《战国策》的记载,韩非之死,与攻击姚贾有关,因此罪名可能就是“诽谤罪”、“离间秦国君臣”之类的。

于是秦王下令,将韩非逮捕入狱。可是要怎么处置呢?秦王也犹豫不决,毕竟他十分欣赏韩非的文章与才华,舍不得杀他。

可是李斯并不想让韩非活命。你不是一直看不起我们这些出身卑微的人吗?现在你不也身陷囹圄、自身难保么?李斯见秦王犹豫不决,深怕夜长梦多,索性派人把毒药送进监狱里,勒令韩非吞毒自杀。

秦王政惜才之心占了上风,派人前去监狱,传令赦免韩非。可是去的人回来后禀报,韩非已经畏罪自杀、服毒自尽了。


君山话史


法家的韩非,他的老师是儒家三圣之一的荀子,同时他也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对于这位仁兄很多人都觉得秦始皇杀了他很亏,至少接下来秦始皇治理秦国的时候,韩非子应该能够帮助秦国。

但说实话,秦始皇对于韩非之间的问题,在实际上面所有记载,但是却十分模糊。实际上面说韩菲这个人从小到大口吃,也就是说话不连贯,所以他每一次要劝自己的父亲也就是韩王,执行某些政策的时候,就必须写字写文章给自己父亲看以后,他的父亲才会执行某些政策,否则在朝堂之上一个韩王的儿子说话,疙疙瘩瘩的多有失体统。

但是,韩非的这些文章不仅给韩王看了,而且还给秦始皇看到了!所以秦始皇觉得韩非这个人是一个人才要求韩国把韩非送到他这边来。

胳膊拧不过大腿呀,这个时候韩非自然就来到了秦国,但是令人奇怪的是韩非来到秦国以后并没有得到秦始皇的重用,曾经不惜以两国开战作为条件换过来的人才秦始皇为什么不上眼呢?

有人说秦始皇想要重用韩非,但考虑到韩国的存在!秦始皇不用他。

秦始皇不傻!对于人才,他是有着敏锐的目光的,比如说尉缭,比如说李斯,比如说王翦父子,就连本来派过来作为间谍的郑国,他也把它作为重臣使用并且派他修建完郑国渠,所以说,只要是能够对秦国有利的东西,秦始皇就算是捏着鼻子也会承认。

但是。一切的前提必须建立在你必须百分之百的帮助秦国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如果说你的思想脱离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基本轨迹,那么秦始皇会不惜一切把你给杀了,就算你是有那么强大的才能帮助秦国能够加快这个进程。

秦国此时此刻已经定下了基本的基调,那就是先灭三晋!这个时候最为弱小的韩国就是首当其冲了。但是韩非却给了一片进谏,说韩国已经弱小的不像话了,再过个几年,他自己就投降了,您又何必派兵把它给灭了呢?其实这个事情就是造成韩非最后迈向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作为他的同学在秦始皇身边同样担任重要职务的李斯也明白自己这个师兄究竟有多大的能耐,但是呢,成为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只有一个,李斯自然对于自己这个同门师兄弟的到来感到不爽,用现在的一句话来讲就是角色重叠了秦始皇要用的话只能用一个人!所以尽可能的落井下石,(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让这个人消失成了李斯必须要一直做的事情。李斯这个人是有野心的,没有野心的话是不可能同意沙丘政变里面内封遗诏的。

当然,这件事情对于李斯来讲特别简单,只需要满足秦始皇征战六国的重要步骤,极力的迎合,与此同时,向秦始皇报告自己这个同门师兄弟如何反对现如今的统一六国的计划,秦始皇自然就会感到厌恶。

秦始皇当然觉得,虽然你韩非的能力比李斯来高一等,但是李斯他听话,我总不至于身边养一只不听话的狼狗吧,到时候咬我自己咋办呢?但是人是我从韩国请过来的,我必须得给其他人一个交代!如果我不中用你,那我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吗?所以给了李斯一个脸色,既然你想替代他,那你就做出一点儿能够替代他的样子。

李斯自然就明白了。


漩涡鸣人yy




秦王以武力夺其才,能像信任李斯这样信任韩非吗?李斯出身不过楚郡小吏,不依附于秦根本就没有发家之地,韩非乃韩王之子,他能不能抛下怨愤之气和家国之爱来全心投效,是始终扎在秦王心头的一根刺,这是其一。

其二,韩非的思想是集法术势于君王一身,依照他的理论,将不再是君王与士共御天下,而是君王独御所有臣民。虽然对秦王的胃口,但秦王知道不切当时的实际。因为毫无疑问,这将动摇原先依仗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比如李斯姚贾等纵横游士。所以当李斯等以通韩为切入口挑拨之下,一击即中。处死韩非,无疑是秦王当机立断的政治表态。韩非起于其高智明思,死于缺乏实际政治经验与谋略。



一孔之见,聊当参考。😜


老老的月光


嬴政看到韩非所作《五蠹》和《孤愤》时就对身边的人说“何时能得与此人游,死不恨矣”。后听李斯说,作此书乃是韩国公子韩非,于是秦王嬴政率领十万大军逼近韩国“不要城池,不要金帛,只要公子韩非出使秦国!”



这两件事中足以可见,秦王对韩非才华的肯定,以及对韩非的尊崇。

可是韩非到了秦国之后并没有得到秦王的重用,反而得罪了秦国姚贾,另一方面,李斯知道韩非之才十倍于自己,所以担心秦王重用韩非。所以韩非在秦国并不得志。


再者韩非是韩国公子,这一身份束缚着他,让他没有办法抛弃韩国,秦人也就更相信“韩非,韩之诸公子也,终为韩不为秦。”所以韩非在秦国很尴尬。

韩非虽然不是秦王所杀,但是人死在秦国,跟秦王也脱不了干系,既然不能重用,也绝对不能让别国重用。


一只石头


秦国一直以来的重要国策就是执行客卿制度,这是秦国引进人才重视人才的一贯方针,可以从秦穆公时期开始了人才用运和储备,大胆启用了百里奚和由余。开创了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先河。秦始皇当然也不例外,不然也不会重用李斯了。

韩非是战国末期韩国贵族子弟,有人说他口吃不善言谈,但是他的著作思想被许多帝王所借鉴。韩非与李斯同出荀况们下,学习刑名之法。著有《孤愤》、《五蠹》、《说难》等。他的著作都被后人统称为《韩非子》并收录其中。其中很多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都出自他的著作中,比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秦始皇在读了韩非的前两部书后对他大为赞赏。而韩非目睹自己国家日渐衰弱,多次向韩王表达自己的观点都未被采纳,为了能施展自身所学在借出使秦国的机会向秦王大胆进言,作为晋升之策,把他的法家思想更好的推广出去。而李斯嫉妒韩非才华,恶意中伤,即使用了韩非也不能真正为秦国效劳,肯定会想着自己的国家的。难道当时李斯在说这话的时候就没有想过他自己写的《谏逐客书》吗?脸皮也是够厚的。韩非最终喊冤下狱,被李斯用毒酒陷害。可怜一代法家大师终究未能在历史舞台上展现出他应有的风采。可悲的是李斯也是这样被赵高害死的,真是世事无常啊!所以说害死韩非并不是秦始皇的本意。




韩非的结局也正是他的做法不符合礼法,难怪被人怀疑,哪有帮助敌国攻打自己国家的道理。他虽然以法学见长,但疏于礼法。韩非的著作中心思想就是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赏罚严格,以农养战。后来秦始皇能一统六国也是继承了这种思想。

最后说一下韩非《说难》这部著作,其宗旨是怎样迎合揣摩君主真实的心里想法,把自己的思想见解成功推荐出去。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说明,许多观点很符合兵法要点。我认为它更像是一部心理学方面和营销学方面的书籍。喜欢的不妨看看。


玉铉


嬴政尊崇的是法家,而不仅仅是韩非子的法家。韩非之所以享有盛名,主要是因为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实际上韩非在真实的历史场景下,并没有位极人臣,至少相比他的老同学李斯而言。

巧的是,李斯其实也算是法家,而且是间于法家和儒家之间。比如:李斯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不仅如此,他还帮助嬴政建立了秦朝的礼法制度。

要知道,嬴政的丞相可不是韩非,而是李斯。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理解韩非为什么会被杀就容易多了。



1.很多人觉得是李斯不地道,算计了老同学韩非。其实真正算计韩非的另有其人,他叫姚贾。

这家伙是个门卫保安的儿子,本来出身也没关系。但是韩国公子,韩非是看不上姚贾的。

彼时,秦国统一天下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其时韩、魏两国已经濒临灭亡,齐国因其相后胜多收秦国贿赂,不设攻战之备,楚、燕、赵、魏等国想联合起来,建立合纵联盟共同对付秦国。

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惊,马上命大臣商议,姚贾自愿出使四国,经过姚贾用重宝和巧舌在四国间周旋,果然四国都不肯出兵,而愿与秦国交友。

结果四国的最后抗秦就这样土崩瓦解了。姚贾回来报告成果,秦王大喜,给他升职加薪。



2.韩非见机,就偷偷的去找嬴政打小报告,说姚贾偷偷的给四国送好处,人品不行。

结果嬴政听了,大为震怒。结果人家姚贾面对嬴政的质问,对答如流。

姚贾的逻辑很清晰,他的确以金钱贿赂了四国诸侯,但目的是为秦利益考虑,如果是为了自己,他又何必回秦国找死呢?

嬴政一听,觉得有道理,认定韩非在暗中搞鬼。

3.韩非的真实身份是韩地的贵族公子,嬴政对他一直不放心。而且根据韩非的举动,也的确说明,他想破坏秦国的统一战略。只要嬴政杀了姚贾,东方四国没了纽带,没了利益,自然又会团结起来。

因此,嬴政自此,不再信任韩非。再加上姚贾倒打一耙,和李斯添油加醋,自己又因为口吃,所以只能成为悲剧。



4.当然了,嬴政其实也有自己的考量。如果你是嬴政,一个是实干家李斯,身兼儒法,一个是理论家韩非,你觉得你会用谁?

所以,当嬴政得知韩非被杀后,也并没有太大的惋惜,也没有责罚姚贾和李斯。

早知道在秦国,韩非真实的地位,其实并不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