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五年的副班长,与新员工竞选班长失败,老员工纷纷辞职而走,公司领导是什么心态?

傻傻爱抽烟


对竞聘上岗,我是深有感悟。我以前在国企,工作了十几年。竞聘上岗是国企最喜欢玩的把戏。这种看似公正公平的选拔干部的方式,其实大有深意。

2005年前后,我在企业的质量部门。那时,公司选拔中层干部,就是采取这种竞聘上岗。一次,车间选拔一名副主任,技术部一个室主任跃跃欲试。他是名牌大学毕业,做室主任多年,无论是资历还是经验都是绰绰有余。报名之前,他来我办公室聊天。我问他:“公司领导找你谈话了吗?”他说没有。我说:“那我建议你还是别报名了,如果不出意外,这是为某某某量身定制,你去了也不过是陪衬红花的绿叶而已”。他不信。后来果真以失败告终。

以后,又有过好几次竞聘中层,他都激情满怀的参与,最后都是垂头丧气的落选。自此以后,彻底看透了其中了玄妙,没多久就辞职走人了。其间,很多人也劝我参与,我都是一笑置之。后来有一次跟一个竞聘上位的中层(我的老乡)吃饭的时候,他酒后吐真言:“都是假的,领导早就定好了人选,并提前谈了话,竞聘不过是走走形式罢了”。

题中这位副班长,在班长去职后,按道理应该顺利晋升班长。领导之所以搞竞聘上岗,傻子都看得明白,就是不想让他上位而已。领导想提拔这名新员工,可是直接任命又担心有任人唯亲之嫌,同时也是为了堵住副班长及其他人的嘴,于是竞聘上岗就应运而生了。有职场经验的人都知道,凡是竞聘上岗,都有笔试和面试两关。笔试可以做手脚,面试更是有很大的运作空间。如果不懂这里面的猫腻,只能被人当猴耍。

你怎么认为呢?欢迎大家交流。

温馨提示:阅后如果喜欢,请不要忘记添加关注哟😄欢迎大家关注、点赞、交流、评论、收藏、转发,谢谢😜



管理那点事


说一下自己的经历吧,零几年的时候,入职一家私企,呆了还没有一个月吧,副总就直接找我,某某,这个组长你当吧!搞的我莫名其妙,因为我顶替的组长是老总的家乡人(老板是北方人到南方办企业),干了半年左右以来,所有的绩效考核是最好的,关键是本组的人员在所有组中干的是最开心的,效率也是最高的,说实话,心累,精神累,请辞组长好几次,都没同意,后来公司改革,由车间所有人选举班组长,我得票最高,没办法继续当吧!后来由于本人经常出差,一年有半年左右在外地,最可笑的是,有时回来有些组员我都不认识(新招的),又去找领导请辞组长,己不适合再当了,结果来了一句,你这组长不是我要你当的,是他们选的,你找他们去,我反问了一句,我在不在公司,他们不是也干的好好的,有没有组长不也样?领导直接回了句,那我就不管了,也真是奇葩的,后来由于结婚,生子,想跟老婆孩子在一起,就辞职了(辞职也很不顺,谈话,你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真的想好了,…………) 现就职一家外资企业,小小的职员,能跟家人在一起,挺好!

做好一个班组长很不容易,要有担当,自己要主动去解决问题,组员工作上的错就是自己的错,保护好自己的组员,才能像铁板一块,团结、友爱、共进退。


文222704169


我估计是乐见其成的心态!

我们公司现在的状况跟你说的有点类似。就说我们公司的一个小组长吧,真是一名老员工了!在我们基地他算第一批入职的,最开始的时候公司也有所照顾,竞聘小组长的时候基本上他那一批的都竞聘成功了!只有一个除外,据说演讲的时候在台上一句话都没说出来!

现在公司增员非常快,从最开始的几十个人,到现在的4000多人,各组的人员扩充也非常快!他也想更进一步,升职大组长。为了升职,夜班是一个接一个的上,每天凌晨两三点还在内部通讯软件里面发消息;还接手了一个离职小组长留下的团队,工作量大了一倍多,真是拼了,现在总是咳嗽,跟得了肺炎似的!但是,现在有两个以前在他手底下的组员都职位比他高了,他还是没升上去,苦劳是没用的!就算离职,也会有人马上能补充上去!

再有组员也一样,现在公司整体战略就是裁掉老人,补充新人。因为做的工作一样,但是老人的成本高(很多都不止一次调过薪了),所以说什么老人离职,公司巴不得自己走呢!

所以,任何一个公司,在发展壮大以后,都是按制度办事的,少了最开始的人情味,多了刻板,但是没办法,人多了用人情是没办法管理的!只能是能者上,这里的能者不止是说业务能力,还包括表达,随机应变等能力!因为想升职,就得述职,竞聘,你业务再强,竞聘表达不好,述职表达不好,那你就是升不上去!

大公司,只要整体框架不散,离了谁都一样!谁也别把自己想的太重要,新人也好,老人也好,有能力也好,没能力也好,走了,马上就有新的补充!问公司有什么感觉,领导有什么感觉,可能有的也就是无所谓、乐见其成、一瞬间的惋惜!想让公司生出所谓的悔恨,自我反省等想法的,那是做梦!

同意的老铁可以点下关注,星宿还会持续回答职场领域的问题,可能表达不是很专业,但是自己从业几年的所见、所闻、所感,希望能够对大家以后的工作有一点点的帮助!





星宿列布


我来说一下我的经历吧,我在某台企任职,在没到管理层时,觉得有些中层管理人员刁难老员工真是过分,没事找事,故意将任务做不公平分配等等!直到自己做了管理层之后,先是有上面领导谈话,意思是我手下某几位工作八年多了,竞升是上不去了,找个机会就给他们出点难题让他们知难而退吧!在我接触这几位老员工后,我认为其工作能力有,工作态度也不错,就没有故意刁难这几位老员工,之后却有其他领导也来找我谈话,甚至有公会领导也来找我谈话,内容更直白,意思就是让想办法把这几个老员工弄走……理由……同样的岗位,按公司制度新员工的工资加福利可能不到老员工的一半,也就是说老员工的用人成本要高出许多。一个大型知名台企居然以这种理由强行下达去老员工的任务给管理层,这种行为完全与对外宣称的企业文化背道而驰,上层领导考虑更多的可能就是控制成本做好绩效,他不会考虑和关心下面某个不是必要人员的死活。




Dante122


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原来的副班长在老板面前没有表现的机会。

这种情况基本都是原来班长在副班长和老板之间信息传达闭塞。

导致副班长很辛苦,但老板看到班长的功劳,而副班长在老板这里的存在感低。

问题出在原来的班长身上。

老员工可能都发现了原来的副班长辛苦努力,而最后反而不被提起来,厚此薄彼,细思极恐,所以才纷纷辞职吧。

我也说说我的经历吧!

我很努力,经过几年的努力,部门的所有事基本有我来处理,因为过分的责任感,导致自己很累,而且忽视了与老板的联系。

最后是我的直接上级节节攀升,一到我就是不给升。

最后,我机会做了所有的工作,可功劳还是直接上一级的。

一次两次还能忍,一直这样就不好忍了,虽然我知道他是直接领导出了问题,可是没法解决,我上他就得走。

理清思路后,我就申请了离职,我出来了。后来怎么样了,我不知道,不过我知道我不能不发展。

我觉得副班长离开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原来的班长问题,而且老板也不愿了解你,还不如离开的干脆!


职业规划哪都通


我这就有一个类似这样的副班长,做了几年的副班长了,有比他晚来或者晚当副班长的人都当了班长或者更高的职位,可是他依然的做了好多年的副班长。我就说一下我为什么没有提他当班长吧。

当时选他当副班长的时候,我管理两个部门。每个部门三个班,每个班一个班长,一个副班长,因为是管理两个部门,所以有6个班长和6个副班长。我所说的这个副班长工作没问题,人员也不错,腿脚也比较勤快,干活不偷懒。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把他提成了副班长,也是以后班长的后备人选。

后期通过对工作和处理事物的接触,发现作为一个副班长来说,他能合格,但是作为班长来说,他又缺乏担当和果断。他的优点我也在前文提过,腿脚勤快,业务知识也扎实,工作态度认真,班长指派给他的任务,他都能尽心去完成,这样的一个员工,做一个副班长没有问题。但是他又有些明显的缺点,在班长休假期间,不愿意去担当问题,不愿意去面对责任。一旦有什么需要承担责任的问题,或者是需要临时抉择的问题的时候,他就会不敢自己去选择怎么去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一旦涉及到责任问题,他就会想办法让别人去处理,让别人去承担责任。

我的其他的几个副班长,在班长休假期间的时候,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都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能不打班长电话的,能解决的事就尽量不叫班长解决,时间久了,处理事情的经验多了,所以我认为他们已经具备了班长的能力,也具备了班长的担当。而这个副班长,工作没有问题,但是一旦遇到了问题,就无法自己去处理和解决问题,而身为一个班长,除了熟悉业务知识以外,更需要的是有处理事物的能力。所以,其他的班长和副班长有很多都已经升职了,只有他依然还是一直是副班长。不是我有私心或者是收取了他人的好处,而是他缺乏担当的勇气和处理事务的能力。


天空散云


我以前在三大运营商其中一家上班,2014年的时候公司竞聘岗位,我都在那做了6年了,我想可以去试试,结果成绩不错,排到第一,但公司选择了排第三的另一个人,说女的更适合这个岗位,而且人家工龄也比我长,后来了解到,原来那位同事的老公和公司有合作,是公司的一个大客户,这次竞聘其实是为她量身订做的,我本来还不信。后来公司2015年再次竞聘,这个岗位并不是很好,个人认为,但领导要我去竞聘,我说这方面我不熟,竞聘不上,领导给我说,这还不是她说了算,保证我竞聘成功,结果我草草的做了个PPT,谁知道还真竞聘上了,所以一切竞聘都是一个秀,不要当真,当真你就输了!


侬是题个球


副班长竞聘管理岗失败,这太正常了。

一般内部管理岗的聘用,只要不是正职,基本上会实施内部竞聘和外部招聘双轨并行的方式。

内部竞聘的要求主要看历年工作表现,主要是人品和态度是否端正,有没有基层投诉,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通常不是第一考虑,但在最后筛选时会起作用。

副班长:工作五年,半新不旧,岗位低,可替换人选多,这种属于企业随时可以抛弃的对象,这种人有三种发展趋势:

1. 如果有突出技能的,人品端正,就很可能直接被内定,作为干部培养;

2. 如果是混日子的,仗着老资格或者有点关系,经常打压基层,剥削下属,甚至违反工作纪律,尤其是在车间抽烟聊天等现象严重,那很可能这次竞聘后,直接促使他自离;

3. 还有一种是在基层打成一片,称兄道弟,借用影响力反过来钳制上级的,利用公司的资源在外面做自己生意,还不时关照下众兄弟及主管领导,这种人在单位评先进是票数最多的,但往往这种人是上不去的,因为单位领导不是傻子,而基层员工心里是知道的,不过是嘴上抱不平,没人会为他出头,更别提为了别人的升迁炒自己鱿鱼了。

真正那种怀才不遇的,是有的,但这种情况极少,一者是现在制造业发展迅速,没有太多技能还像旧时传统,必须是口传身教才能学到的,自动化设备取代了旧社会老师傅的位置。你所谓的才,放在公司是宝,在行业里压根拿不出手,这才是现实。还有一种,就是真有绝活,但性格太偏颇,只说自己爱说的话,做自己觉得对的事,不理会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意见,这种人基本上不去,说真的就算他开家公司,也做不起来,这就是性格问题影响了发展空间,基层技术员的通病。


梦碎梦醒梦无痕


文中说,一个当了五年的班副在竞选班长是被新人胜出,自然心里会不舒服。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但是我要从另外的角度来分析这件事,就会得出这种事情的合理性。万有真理~~存在即合理。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当年汉武帝用人,老员工就说过一句话,其实就是发牢骚,埋怨汉武帝不重视老员工。这个人我忘了叫啥名字了,他说:主上用人如积薪,后来者居上!意思是说皇上使用人才就像堆柴一样,后来的堆在上面,把先来的压在下面。

我们不妨试试命理来解释这个看起来不合理,其实本质上却非常有道理的现象。皇帝后宫佳丽众多,新老都有,若要选妃选后,你说按进宫先后来选,还是按得皇帝欢心来选呢?其实都不然,按命选的,首先你得有这个命,得这个运。虽然说有点宿命的味道,仔细想想,难道不是吗?

一个人在什么公司,干多少年都有定数,到了时间就会离开。但是离开是最终结果,导致离开的因素才是关键,这个就像化学里面的催化剂。比如说这个班副,本来到了期限,该离场了,这里说的是命理中的离开期限。但是一直都是干的好好的,家庭没有变化,工作也觉得可以干干,甚至还想再升职。心里不想离场,可命运要他离场,于是出了新人压在他头上,让他心理失衡,受不了最终离场。

反过来说新人,新人也一样,命中注定要当这个班长,不当也不行。

我看过有些命理书,虽然说准头未必准,但道理还是有一点的。书上说,子午卯酉为正职,辰戌丑未为佐职,寅申巳亥为动职(跑腿)。

职务类型都在命理分配好了,按命论职。


乙丙丁6


还能什么心态呀!按照高大上的说法,领导是想补充“新鲜血液”,让有能力有干劲的新员工上位,刺激老员工,以提升工作积极性;按照最内心的直白的说法,就是领导卸磨杀驴乐,想赶走一些老员工而已。

你做了五年副班长,按道理不论是工作能力,还是威望,以及对团队的了解,应该都足以胜任班长的岗位。如果班长岗位出现空缺,就应该你顺理成章的接任,这是企业里最稳定最保险的做法。


而新员工刚来,领导就玩了“竞选”,其实在职场呆久了,当你听到领导说“竞选班长”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自己没戏了。因为领导如果看好你,会很直接的告诉你让你接任的,如果非要竞选,也会提前打好招呼,保证你当选。


领导让新员工上位,无非是想刺激一下团队,有可能团队的老员工太多了,干了这么多年都疲沓了,让新人冲一冲,团队效率会提升不少。但是从根子上,领导应该是不满意你们这批老员工了,觉得你们工资拿得多,干活不积极,还不如换年轻人。

所以,职场朋友们,当你在一个岗位干了很久的时候,尤其是超过三年的,比如文中的副班长,一干就是五年不动,这个时候就要给自己谋划谋划了,要么内部打通打通关系,调调部门曲线升迁,要么外面找找准备跳槽,要么开始发展第二职业。

以我多年的职场经验,凡是在同一个岗位干了五年以上的,都是不被领导领导信任的人,因为领导真正看好的人,不会让他在一个岗位干五年以上的。所以,如果你在同一个岗位已经干了好久好久,可以行动起来了,不然砍人的刀随时可能落在你的头上。

世界500强经理,资深管理与培训专家,分享职场经验,携手共同成长!请点击【关注】,欢迎留言交流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