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心理健康

留学生远在异国他乡,常常面临生活学习压力大、缺少家庭温暖、知心朋友少等问题,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顺利留学和成长非常重要。以下是树立健康心态的几点小提示:

1、多个朋友多条路

留美学子在学校中人数偏少,容易导致孤单,而且留学生活相对单调,可能有同学不适应而郁郁寡欢。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有几位知心朋友在身边,生活能够变得容易许多。因此留美学子应该一方面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等发展,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多交朋友,即可以丰富日常生活,有心事时也可以互相倾诉,有困难可以互帮互助。留学生活相对简单,彼此以诚相待,容易建立起长久的珍贵友谊。

2、勿因一念之差犯下大错

近年来曾发生过留学生勒索、凶杀等重大案件,当事人最终都难逃法律制裁。这些同学们因为种种原因,禁不住诱惑或是价值观出现偏差,结果自毁前程。从中国到美国留学也许付出多年辛苦,从校园到监狱却仅需一念之差。所以做事应该三思而后行,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犯下大错。

3、莫因孤独而不当交友

建立好“朋友圈”是国际学生需面对的重要课题。由于留美学子独自来到异乡奋斗,缺少家庭支持而更渴望得到“爱”,因此在交友方面容易出现问题。过于渴望友情或爱情可能会造成不当择友、不懂拒绝,甚至被有心人利用而犯下大错。留美学子们需要了解,真正的好朋友是不会利用友情的。

4、心存感激

在美国校园中,留美学子还是少数群体,大家通常乐于互帮互助,特别是对初来乍到的新人。应该记住的是,同学之间是自愿帮忙,在寻求同学帮助的时候,应当心存感激,不能抱着理所当然的心理;自己也应当在身边同学有需要的时候,热心伸出援助之手,大家互帮互助,生活才能更融洽。

§面对挫折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不要为一时的挫折而一蹶不振。留美学子应该相信自己,能够通过种种艰苦努力来到大洋彼岸,也一定能克服种种困难,找到适合自己的新天地。很多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无须一条路走到黑。

1、心态积极

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面对文化冲突带来的环境适应问题,面对孤独感、失落感、语言障碍、学习压力,很多学子会有不同程度的挫败感。我们应该把挫折视为人生的一次考验,积极地面对、正视它。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从失败中站起来,没有从失败中成长。要相信,风雨过后才会有更加美丽的彩虹。

2、学会交流与分析

遇到挫折困难,要多与身边的老师、同学探讨交流。学长、学姐们是“过来人”,在很多问题上都可以给初来乍到的同学们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意见,让人豁然开朗、少走弯路。面对挫折不应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要理智分析其中的原委,对症下药,尽快克服挫折,从失败中走出来;事后更要总结反思,争取下一次不要在同一个地方摔倒。

§文化差异

1、思想观念上的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观念中人情味十足,比较重视他人感受, 而在美国人的思维中,更多的是对个人主义的理解,崇尚独立和自由;中国传统思想相对稳重内敛,顾及他人及自己的面子,美国人则相对奔放外露,喜欢求新与冒险。这些情况可能对刚踏上美国国土的未成年人带来困扰。在出国前,应更多地了解外国的文化和历史,在出国后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文化,广交朋友,努力尝试新事物。

2、生活交际上的文化差异

在交际习惯上,令中国学生感触很深的一点是,美国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崇尚开放交流和对独立人格及隐私的尊重。开放交流要求直接、坦诚的交往,独立性在美国学生的思想里是个非常重要的词语,这个理念贯穿他们的一生。留学生在异国生活,必须有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要学会慢慢打开自己的交际圈,一旦遇到问题,主动找同学或亲友沟通。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要学会依靠周围环境和朋友,保障求学及生活顺利。

3、道德上的文化差异

美国人维护诚信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是使用社会安全号码(Social Security Number, 即SSN),它记录了每个人在所有经济行为中的诚信情况。信用记录会影响租房、买车等。如果没有信用,可能连房子都租不到。很多时候,一些并非有意的涉及信用的错误会导致信用记录上的污点,从而影响以后在美国的求学之路。身在异国,要熟悉并遵守当地的法律规范。

4、积极融入不强求

留美学子希望能够融入美国社会,但是由于文化差异等种种原因,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各国留学生在生活学习时可能更倾向与本国同学交往,例如情绪低落时,能够倾诉的对象可能是本国留学生等。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有客观认识,积极融入美国社会,但也应顺其自然,不宜强求。

§积极参加活动

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有益的交流活动,能够减少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有助于同学们拓宽交友范围,丰富课余生活,促进融入美国社会。另一方面,美国大学甚至整个社会重视学生课外活动,大学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与教导谋生技能,还包括道德与美学的培养、体能的发展与人际关系的拓展。学生积极叁与课外活动,有助于体验完整的大学教育。

1、文化交流活动

文化冲击可能对刚踏上美国国土的留学生带来困扰。美国高校的国际中心一般都会定期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形式有座谈、野炊、登山等,以帮助各国留学生熟悉融入美国文化;也有一些教授或职员会组织的每周一次的谈心(family talk)或者逢重要节日会举行开放日活动(openhouse)招待留学生,这些活动都是了解美国政治、经济、文化,融入美国社会的良好机会。

2、社团活动

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社交能力,增强合作精神,为留学生将来求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拓宽交友范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大学课外活动社团种类数目繁多,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在许多美国大学也是一个活跃的社团,留美学子应当积极参与。

3、体育运动

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和放松练习可降低学生的抑郁、焦虑情绪,在运动场相互交流、互助互学,容易形成平等、和谐的关系。美国大学校园几乎包含了各种常见体育运动的俱乐部或团体,校园内运动设施完善,多数可以免费使用。大家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利用资源

善用资源是一项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是成功留学的必要条件。初来美国,同学们应该尽快加入各类社会保险、熟悉当地法律条例,并与系内辅导老师、学生组织、校国际学生中心等取得联系。许多高校还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排忧解难。一些网络留学论坛上留美人士的经验之谈亦值得探究,避免自己走弯路。

1、开拓视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除专业上的深造外,开拓视野也是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外国优秀学生开阔的知识面和活跃的思维常给留美学子留下深刻印象。不同的教育体制、文化背景、思维模式、社会风貌为同学们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体验空间。同学们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和各大媒体网站充分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国际趋势和重大事件,也可以尽情探索自己专业外的未知领域。此外,参与各种社交、义工活动,访问学校辅导中心也常能获取课本外的宝贵知识,将留学的价值最大化。

2、开诚布公

美国人在保持礼节的前提下大多比较坦率直爽。在美国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也应敞开心胸,及时交流。例如,你的建议、创意或意见,应及时表述;如有困难需要帮助,应及时提出,不要“忍辱负重”;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也应向亲友或专业人士倾诉,既解脱自我,也易得到帮助和理解。善于抒发内心压力的人,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强。有些人只要没有得到对方有礼貌的对待,就将其归结为种族歧视,其实有时候原因可能是个性差异或缺乏沟通。因此及时沟通、坦诚交流在留学生活中非常重要。

(信息整理自“旅美生活服务平台”连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