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湧現了一股洗白之風,有人甚至想讓秦檜站起來,你怎麼看?

來自月亮的他


很多人喜歡標新立異,很多人喜歡無是生非,很多人喜歡顛倒黑白,這就是一個花花世界,一個人生百態!

最近聽說有人要給秦檜平反,要他從岳飛墓旁站起來。這還了得!秦檜自從被打上以莫須的罪名陷害忠良、賣國求榮的標籤,就註定了他永遠的命運:“跪著 贖罪!”要是讓他也站起來了,是覺得歷史錯怪他了呢,還是發現其實他才是個英雄?

近日聽說歷史課本都改了,岳飛、文天祥等不再是民族英雄,現在又想來個秦檜不是罪人。這樣下去,我們的整個中華民族該怎樣去明辨是非呢?這群篡改歷史的磚家有何目的,值得每一位國人深思!


歐陽大拙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既然歷史是人民創造出來的,個別人就別痴心妄想“洗白”,篡改歷史了!千百年來,秦檜這個歷史的罪人,永遠跪在被害人的面前,就是要永遠的認罪謝罪……這已被天下人所共識;當然,歷史上象秦檜這樣的壞人也不少見,但秦檜是典型的反角(奸臣、壞人、殘害人民者等)代表;這也是對天下壞人的懲罰與警告;同理,也是對正角(忠臣、好人、解救百姓的)人的支持與讚美;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在歷史的大潮中,是金子都會沉澱,是渣子都會浮起……而作為歷史主旋律始終伴隨著善良、正義、正能量不斷髮展,不斷昇華;而秦檜這個歷史小丑,將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雲墨世界_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幾百年來,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民對秦檜這個禍國殃民的千古罪人的痛恨一點都沒有減輕。一位秦氏後人——乾隆時的新科狀元秦大士曾經在嶽王墓前發出了“人從宋後罕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這樣的人生感慨。

秦檜(1090 —— 1155年),字會之,生於江寧府(今江蘇南京),出身於一個下級官宦家庭,父親做過七品縣官。秦檜本來也是一個少有的青年才俊。他25歲進士及第(一說是狀元),先任密州教授,後任監察御史、御史中丞。1126年閏十一月,金軍攻陷北宋都城開封,北宋滅亡。期間,金人慾立原北宋宰相、投降派頭子張邦昌為帝,秦檜、張叔夜等人上書請求存趙,反對擁立張邦昌。1127年春,秦檜與徽欽二帝以及皇后、嬪妃、大臣3000多人被掠至金國的燕山府(今北京)。


秦檜被金人抓到北方後,曾經為徽宗皇帝上書忠獻王粘罕求和。粘罕大喜,賜錢萬貫💰、絹萬匹。後來金太宗將秦檜賜予其弟大貴族撻懶,不久就投降變節,賣國求榮,投靠撻懶,成了他的心腹親信。1130年,金軍大舉南侵,秦檜隨軍“任用”,“參謀軍事”。金軍攻佔楚州(今江蘇淮安)後,在撻懶指使下,“乃使乘船全家厚載而還”,而秦檜佯稱殺死了監視自己的金兵奪船逃回南宋,騙取了高宗趙構的信任。然而朝野上下,多表懷疑。


其實,關於放秦檜南歸這件事,金人是早有預謀的。金酋粘罕曾這樣說,這件事在我心裡已醞釀三年了,(想來想去)只有一個秦檜可用。我喜歡(秦檜)這個人,“置之軍前,試之以事”,表面上雖然拒絕,而內心中經常“委屈順從”。

秦檜初見宋高宗時就提出“如欲天下無事,須是南自南,北自北”的投降主張,並請高宗致書撻懶求和。高宗趙構對大臣說:“檜朴忠過人,朕得之喜而不寐”。可見秦檜的來意和趙構的投降議和方針早就十分合拍,一拍即合。因此,秦檜被任命為禮部尚書,很快升為宰相。根據紹興十一年(1141年)達成的宋金和議,金國明確要求南宋不得罷免秦檜的相位。這樣秦檜成了高宗趙構無法罷免的終身宰相。



自此,秦檜“挾強虜以要君”,依仗金人的強大勢力來要挾皇帝趙構。因此,秦檜得以專權19年,權勢如日中天,甚至達到架空皇帝的程度。

秦檜專權期間,罪行累累,罄竹難書。這在幾百年前,歷史上已早有定論。《宋史》、《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三朝北盟會編》、《金史》等史料都有大量真實記錄。其罪行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甘當奸細,賣國求榮,禍國殃民,是殺害岳飛父子的元兇。向金人乞和投降,出賣民族利益,阻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從紹興八年(1138年)到紹興十一年(1141年)底和議告成,中間反反覆覆,檜費盡心機,不遺餘力,不擇手段地排除各種阻力。第一次與金人和議時,朝中反對者甚多,檜操縱御史臺,把反對派全部趕下臺。胡銓上書請斬秦檜,以謝天下。檜以辭職為要挾,把胡銓流放,還逼迫高宗下了一道詔書,戒諭內外,以儆效尤。



1140年(紹興十年),金人背盟,大舉攻宋,南宋軍民奮起抗擊,取得空前的勝利。檜千方百計從中破壞,釜底抽薪,唆使高宗趙構下令各路大軍“班師回朝”。為了解除心腹之患,控制軍權,1141年(紹興十一年),檜慫恿趙構收回三大將兵權,併合謀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殺抗金名將岳飛父子及部將張憲,使軍無統帥,士無鬥志。這樣一來,不但和議的阻力排除了,而且造成了非和不可的局面。一個好端端的收復北方失地的大好局面就這樣被斷送了。抗金大業功敗垂成。




二,搜刮民脂民膏,生活腐朽奢華,窮奢極欲。秦檜及其黨羽窮盡一切辦法,多次暗地增加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不斷加重人民負擔。“自檜再相,密諭諸路暗增民稅七八”,於是,“民力重困,餓死者眾,皆檜之為也。”(《文獻通考》卷5)“自檜當國二十年間,竭民膏血”“國之府庫,無旬刀之儲,千村萬落,生理蕭然”。(《宋史》卷374《胡銓傳》)

在秦檜及其黨羽的盤剝下,南宋國困民窮,“餓死者眾”,平民百姓大量破產,百業凋敝,兩淮、江南各地普遍出現蕭條衰敗的景象。這便是某些網絡小丑所炫耀的和議之後所帶來的“繁榮”。



秦檜還大興土木,揮霍無度。他所建的相府園宅在他死後被高宗趙構用作退位後當太上皇的居所——德壽宮,足見其規格之高。平時檜之養子秦熺幾乎每天都要請人打造金、銀酒器,或蒐集古董字畫,這都是耗費巨資的事。秦檜家日常生活的奢侈程度由此可想而知。(《宋史-秦檜傳》)

三,貪汙受賄,賣官鬻爵,貪贓枉法。在其專權期間,賣官鬻爵,開門納賄,“監司、帥守到闕,例要珍寶,必數萬頃乃得差遣”。(《續資治通鑑》) 一些無恥之徒、奸佞小人紛紛依附秦檜,貪官汙吏更是拼命巴結秦檜,爭先恐後地給秦檜當走狗🐶,如貪官徐宗說(時任戶部侍郎),“附檜以至從官,常為檜營田產”,竟然恬不知恥地以秦檜家僕人自居,長期替秦檜經營田產,號稱秦府“莊客”。(《要錄》卷163)檜“貪墨無厭”,“喜贓吏,惡廉士”,大量任用貪官汙吏,將清廉之士盡數排擠出朝廷,使貪官汙吏充斥官場。

秦檜兩踞相位,前後獨掌大權達19年。南宋全國各地的大小官員平時要向檜貢獻財物。每逢生日,各地官員還爭先恐後地進獻大批財寶,給檜祝壽,“四方竟獻奇寶金玉勸盞,為不足道”(《三朝會盟會編》卷220《中興遺史》)。

秦檜還利用權勢,飛揚跋扈,貪汙勒索,到處霸佔田產。宋金和議後,高宗賜田一萬五千多畝,“亙八十四里,為田千頃”。南宋“中興四將”、奸佞小人張俊以貪財和富有而聞名於世,被世人譏笑為“坐在錢眼裡的張郡王”,共有良田100多萬畝以及大批園苑、宅邸,其死後大部分房產及良田被檜強行奪佔。極其富有的南宋大將劉光世死後,他在建康(今南京)的園第、豪宅,全部被檜霸佔。

由於大量收受賄賂,不斷侵吞國家和私人財產,以致秦相府庫財富,超過了朝廷“左藏數倍”。當時凡是宮廷所具有的珍奇物品,秦府應有盡有(《要錄》卷169)。秦府財寶堆積如山,富可敵國(《宋史——秦檜傳》)。


四,結黨營私,屢興大獄,剪除異己,殘害忠良。對於堅持抗金的將領,檜加以打擊和迫害。南宋抗金名將,如岳飛、韓世忠、劉錡等都遭到迫害,其中嶽飛父子、部將張憲等人被殺害,韓世忠被解除兵權賦閒,劉錡等人則被貶流放。岳飛部將牛皋、商州守將邵隆等人被毒死。




不僅抗戰派將領受到打壓迫害,而且還有許多支持抗戰、反對議和的文臣、士大夫,像張浚、趙鼎、王庶、胡銓、洪皓等人也遭到迫害。此外,心胸狹隘的秦檜對以前與他不和或彈劾過他的朝臣,也逐一實施打擊報復。“士大夫死於其手者甚多”(《要錄》卷169)。

秦檜還通過控制科舉考試的方法,營私舞弊,其子熺,孫壎,侄焞、焴,姻黨沈興傑,親黨周夤等人先後得到狀元或進士的頭銜,無非就是要“父子親黨,環列要津,以建立秦家的天下”。同時“引用州人,以為黨助”。當時同鄉吳表臣、林待聘等人號稱黨魁。秦檜結黨營私,任人唯親,其結果“非檜親黨,則不得仕宦”(《會編-中興姓氏錄》)。

在不遺餘力剷除異己的同時,檜還極力扶植黨羽,對“附己者立與擢用”。當時的一些奸佞小人,如:孫近、韓肖胄、王次翁、範同、万俟卨、巫伋、宋樸、李若谷、鄭仲熊等等,都因附會秦檜而相繼得到任用提拔。

秦檜及黨羽遍佈朝堂,控制著朝政大權,甚至達到架空皇帝的程度,使南宋政權極端黑暗腐敗。

五,大興文字獄,實行嚴酷的輿論管制。秦檜的子孫、親友及其黨羽勾結在一起,結成“相黨或秦黨”,為秦檜壓制不同言論,並大興文字獄,實行“文禁”和“語禁”,全面實施秦檜專橫獨斷的一黨專制。秦檜還實行特務統治,“察事之卒,佈滿京城,小涉譏議,即捕治”。大興告訐之風,鼓勵奸佞小人誣告無辜,栽贓陷害,炮製冤獄,製造恐怖氣氛。當時很多卑鄙小人、貪瀆無恥之徒紛紛依附秦檜,“卒為檜用”,“爭以誣陷善類為功”。南宋社會出現了人人自危的恐怖局面。尤其是秦檜晚年,權勢一手遮天。無端大興冤獄,陷害異己及其親屬,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受到檜迫害而家破人亡的何止成百上千!




六,架空皇帝,圖謀不軌。宋代野史、正史以及其他文人、學者的著述中關於秦檜獨斷專權、架空高宗的記載不勝枚舉。南宋學者周密《齊東夜語》記載:“檜暮年,頗有異志”。檜獨踞宰相期間,大量起用自己的子侄及孫輩、親戚、朋友,他們組成了以秦檜為首的“相黨”集團。其中,秦熺除任翰林學士、侍讀,後來升遷少傅、少師,封嘉國公,皇上趙構的“起居動息”和朝廷的一舉一動都在秦檜的監視之下。

除秦熺之外,其兄梓,弟棣,侄昌、垣以及秦檜的三個孫子壎、堪、坦等,均在秦檜專權期間入朝為官,竊據要職。此外,加上各種姻親,共有數十人之多。他們都被秦檜安插在南宋朝廷,從而構成了一張龐大而又嚴密的“休慼與共”的關係網。

“自今後,三省將上取旨知有秦檜,而不知有朝廷”,“生殺廢置,惟己所欲”。檜還派人監視宮中,甚至收買了內侍以及御醫王繼先,監視高宗趙構的舉動。“徘徊漢鼎之旁,已經聞圖九錫而來獻”(《朱文公文集》卷99)

事實表明,秦檜黨羽遍佈朝野上下,“舉朝無非秦之人”,就連高宗也奈何不得!



秦檜權傾朝廷內外,咄咄逼人,“殿堂之上,莫非秦氏朋黨;朝野衝要,無不檜爪牙”。秦檜“性陰險如崖阱,深阻不可測”(高宗語)。趙構畏懼檜,有時見面竟慌張到不能控制自己的緊張情緒,甚至天天在靴中藏匿一把匕首以備不測。正如南宋大學者朱熹所說,“秦檜之罪所以上通於天,萬死而不足以贖買,正以其始則唱(倡)邪謀以誤國,中則挾虜勢以要君,……而末流之弊,遺君後親,至於如此之極也。”

七,篡改歷史,文過飾非。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奸相秦檜及黨羽大肆篡改歷史。在檜專權期間始終以宰相兼領“監修國史”,並指派其養子熺主編南宋國史。在史館中安插親信,極盡篡改史實之能事。

自紹興八年(1138年),秦檜再相之後,南宋官史由秦熺主持修訂,自此“無復有公(秦檜)是非”,而熺對南宋官史的篡改,遠不止在紹興八年之後,此前相關的史料也未逃脫其手掌。經熺之流斧削之後,官史中“凡所記錄,莫非其黨奸諛諂佞之詞,不足以傳信天下後世”。(《秦檜傳》)

在古今中外歷史上,一個人不管他有多深的學問、多高的地位、多大的成就,一旦坐實與“賣國賊”三個字劃上等號,那就肯定是永世不能翻身。不但秦檜如此,慈禧、李鴻章、袁世凱、汪精衛之流亦如此。

一些無恥之徒不是想讓秦檜站起來嗎?白日做夢——休想!


夕顏129783522


做個調查,你愛秦檜還是愛岳飛?

歷史很複雜,我們對待歷史的態度卻往往一分為二非黑即白的,有點簡單甚至粗暴。

大奸臣秦檜不好翻身

秦檜,古往今來認證的大漢奸之一,力主對金議和,慫恿宋高宗殺掉了主戰派的岳飛。《宋史》裡面評價他說“劫制君父,包藏禍心,倡和誤國,忘仇斁倫。”並且說他為人陰險無比,經常在背後使陰招。以至於後人將秦檜與其夫人、万俟卨等人鐵像鑄在岳飛廟前,接受萬眾唾罵,被永久地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而岳飛因為忠臣形象,一代戰將,再加上《說岳全傳》《岳家將》等民間文藝作品,幾百年來被神話無以復加,又強化了秦檜的奸臣形象。

從這些角度來說,秦檜是難以翻身的,洗白也要下很大功夫,估計是站不起來了。

國內國外對秦檜都有不同觀點

歷史很複雜,複雜到後人無法還原原貌。但是對於秦檜是否奸臣,明朝以來一直有不同聲音出現,如書畫家文徵明在《滿江紅·拂拭殘碑》中說的明白,宋高宗要想做穩皇帝位子,就不能接回來徽欽二帝,不然他們回來,肯定他做不成了,如果沒有宋高宗授意,“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

文徵明的觀點並非空穴來風,明朝就有過這種事兒。1449年,明朝與蒙古瓦剌部隊作戰的土木之變,御駕親征的明英宗朱祁鎮被抓走,明代宗匆匆即位,在於謙等人的主張下,擊退了蒙古軍隊。

後來明英宗回來,發動政變,囚禁代宗,殺了于謙。現實教訓就在眼前,文徵明的考慮有道理。皇權之下,一切都是依附其上,秦檜的作用也算是為虎作倀。

日本史學家內藤湖南1899年遊歷中國,著有《燕山楚水》一書,記述了到杭州參觀岳飛廟的經歷,作為外賓觀點比較客觀,說“岳飛像好像戲裡的造型,看著很彆扭”,對秦檜等人的鐵像遭人唾罵表示震驚,“這個國家的人對恩怨執迷深重”。

此話不能說沒道理,對於秦檜、岳飛的評價多有時代背景,而民間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又往往小說家言,更加容易臉譜化。

所以,對歷史人物的洗白應該有平常心,但是有些不懷好意的洗白是要提防的。據傳,岳飛都已經被從民族英雄的名單上拿下,歷史和人心,都夠弔詭的。


何殊我


跪下去。

關於秦檜的五個誤區。

第一:秦檜不是趙構的替罪羊,趙構只不過是希望收繳岳飛軍權,秦檜卻多次要求殺掉岳飛。晚年的秦檜甚至私自調動兵馬架空皇帝。

第二:秦檜不僅僅是主和派,主和派的趙鼎,主戰派的岳飛都被秦檜迫害。秦檜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無所謂戰和。

第三:秦檜主張的議和並沒有給宋朝百姓帶來好處,反而加重了百姓負擔。秦檜本人貪贓枉法,搜刮民脂民膏,壓榨百姓,還要拿百姓的鮮血來做歲貢。朱熹:古之刻薄法,本朝皆備。宋朝從岳飛北伐稅收金朝五倍到秦檜任相後期GDP佔金百分之八十。

第四:秦檜沒有忠於趙構。趙構自己也在秦檜死後查辦秦檜。在秦檜死後短短一年時間,要求懲處秦檜,為岳飛平反的奏摺堆滿御書房。沒有趙構暗許,不可能有這麼多人冒險站出來澄清事實。

第五:秦檜對外賣國,對內魚肉百姓。秦檜的‘南人歸南,北人歸北’是分裂祖國。秦檜在隨金人南下時寫了多份勸降信給宋朝軍民,自己讓他的舅舅開城迎接金人。

秦檜的南人歸南北人歸北和投降路線已經是現在中華民族的反面教材。如果讓秦檜站起來,可能再也沒有人抗擊外敵,收復臺灣了。那些說秦檜是趙構替罪羊的人,其實沒有拉低趙構,而是在攻擊岳飛,中華民族的信仰。


手持赫魯曉夫的玉米


現在湧現了一股洗白之風,有人甚至想讓秦檜站起來,我覺得這是在作死!

秦檜、吳三桂、汪精衛、洪承疇等大漢奸,其罪行罄竹難書,強行洗白這些罪人,其心可誅。歷史上,這些人的言行嚴重損害了國家、民族的利益。比如秦檜在岳飛等民族英雄抗擊金國的關鍵時刻,採取汙衊和誹謗的方法,詆譭岳飛。並最終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岳飛,使得南宋不能夠收復失地。而根據歷史上的很多戰例,如果岳飛能夠繼續作戰,極有可能完全扭轉戰局。因為怯弱只能給敵人機會,而戰機稍縱即逝。

至於很多所謂歷史學家,說秦檜也是執行宋高宗趙構的命令等等,這些都不是秦檜可以脫罪的理由。作為飽讀詩書的大儒,捨身取義,是最起碼的要求。而他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甚至不惜殘害忠良。這樣情況下,還想讓他站起來,持有這樣觀點的人,其目的是什麼?面對外敵入侵,難道要笑臉相迎,拱手投降。甚至有人還提出,秦檜的字比較好,是個好人。這就更可笑了,你的字再好,能比得上嶽武穆背上的精忠報國;你的詞再好,能比的上嶽武穆的《滿江紅》。

總之,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我們決不允許有人洗白大漢奸——秦檜、吳三桂、洪承疇、汪精衛等!


地震博士


肯定是不該讓秦檜站起來的,別說跪了四百多年,就算再跪四千多年,他也不該站起來。因為秦檜不再代表檜,而是代表投降,代表漢奸,代表賣國,代表殘害忠良,代表莫須有罪名,代表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代表助紂為虐,代表在國破家亡之際的負能量。他跪著,中國人民還能站著。如果他站起來,就沒有中國了。

而岳飛,則代表著忠誠,代表著高尚,代表著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秋毫無犯,代表著還我河山的大漢尊嚴,代表著文官不貪財,武將不怕死的中華之魂,代表著精忠報國的赤膽忠心,代表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英雄風骨。有岳飛在,中國不會亡。無岳飛在,中國必成殖民地。

因為有岳飛的精神鼓舞著,因為有秦檜這樣的人跪著,所以中國不管遇到多大的災難,都有象岳飛一樣的人挺起不屈的脊樑,都有象秦檜這樣的人遭到人們的唾罵。普通的人們,既使做不成岳飛,也沒人願做秦檜。一坐一跪,讓人們有了是非感,羞恥心。當年抗聯英雄楊靖宇,被當地一個農民勸降時說:“老鄉,如果大家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鐵骨錚錚,正是岳飛千年靈魂所在。

不管所謂的專家們如何考據秦檜“冤枉”,他也不可能在人們心裡站起來。既便他不是謀害岳飛的主謀,他也是主要幫兇。也是助紂為虐的壞人,替他伸冤的人,自己的良心已壞。


光榮的一員


歷史的聲音告訴了中華民族的每一位後代一一人民,只有人民才最有資格評判歷史一一跪下的永遠也站不起來!

歷史的虛無主義者們拿歷史不當回事。歷史如一面團在他們的手中,想怎麼捏就怎麼捏。壞的,他們可以說好。好的,他們可以說壞。他們是非顛倒,忠奸不分。這種人在有些人的眼裡被看作是吃飽了撐的。其實,他們並沒有那麼傻!他們借歷史說事,是為了嫁接現實社會。歷史可以任他們隨意擺佈,現實也可以任他們說三道四、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所以,我們應該認識歷史虛無主義者的危害,弄清他們的真實目的!


風清老人


盲目的詆譭和盲目的崇拜都是不明真相的後果。

秦檜的情況,糾其根源,就是儒家思想的毒化造成的。一個愚忠一,害了多少人。在封建王朝,忠君是第一位,天地親師君的規則,在孔夫子的後輩儒士變更下,變成了天地君親師。忠君第一,愛國第二。皇帝就是天下,就是所謂的家天下的局面。

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古代已經是定性的了,所以,皇帝想幹嘛就幹嘛,做錯了,也有人頂雷。

秦檜不是曹操,不能左右皇帝思想,皇帝的想法錯了,作為臣子,還得想把這個錯誤想法給貫徹好。

而老百姓也是把忠君思想奉為天條。既然已經出事了,那就把拉來秦檜頂缸吧。

說完了秦檜,我們再說說岳飛。

我不評判岳飛,我只是把同等情況比較一下,你們自己感覺一下。

當時,岳飛的職位,相當於目前河北軍區司令。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黨中央加上中央軍委連著下了十二道命令,他都拒絕服從命令。在現在的情況來看是屬於什麼情況?

另外,岳飛的軍隊叫岳家軍。現在有一支部隊敢這麼叫嗎?更何況是在古代,皇帝家天下的情況下。

其實岳飛與朝廷的矛盾已經很尖銳了。第一道命令,找個理由不執行,第二道又不執行,一直到12道命令。你是朝廷裡的一員,你會怎麼想?皇帝要是能睡好覺才怪了。

最重要的是,岳飛的忠也是忠,只是他忠的是之前的倆被綁架的皇帝。對於現在的皇帝完全不鳥。真讓他接回來那倆皇帝了,中國會怎麼樣?三個皇帝是不是要開戰。自古以來,外敵入侵都是短暫的,最可怕的就是內鬥,三個皇帝,不把中國分裂了,就會狠狠的鬥上一番。死傷多少人?


白志雅


肯定是不該讓秦檜站起來的,別說跪了四百多年,就算再跪四千多年,他也不該站起來。因為秦檜不再代表檜,而是代表投降,代表漢奸,代表賣國,代表殘害忠良,代表莫須有罪名,代表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代表助紂為虐,代表在國破家亡之際的負能量。他跪著,中國人民還能站著。如果他站起來,就沒有中國了。

而岳飛,則代表著忠誠,代表著高尚,代表著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秋毫無犯,代表著還我河山的大漢尊嚴,代表著文官不貪財,武將不怕死的中華之魂,代表著精忠報國的赤膽忠心,代表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英雄風骨。有岳飛在,中國不會亡。無岳飛在,中國必成殖民地。

因為有岳飛的精神鼓舞著,因為有秦檜這樣的人跪著,所以中國不管遇到多大的災難,都有象岳飛一樣的人挺起不屈的脊樑,都有象秦檜這樣的人遭到人們的唾罵。普通的人們,既使做不成岳飛,也沒人願做秦檜。一坐一跪,讓人們有了是非感,羞恥心。當年抗聯英雄楊靖宇,被當地一個農民勸降時說:“老鄉,如果大家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鐵骨錚錚,正是岳飛千年靈魂所在。

不管所謂的專家們如何考據秦檜“冤枉”,他也不可能在人們心裡站起來。既便他不是謀害岳飛的主謀,他也是主要幫兇。也是助紂為虐的壞人,替他伸冤的人,自己的良心已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