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2020说给自己的话

曾经看过一个短片,原名叫《闹钟》,是一部韩国人出品的短片。原片中并没有台词,我看到的有中文台词配音,叫《我今年27、8岁》。短片讲的是一个男生为了起床而与闹钟缠斗的故事。他应该也是一个为了生活奋斗的年轻人,面对生活与工作的压力,只是为了多睡几分钟。给视频搭配中文台词的人,是想借视频中年轻人的现况,讲述这一类人群可能面临的生活困境。关于中文台词并不想做太多的讨论,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有些事所有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一说出来就显得矫情。有些感情共鸣靠的是用心感受,而不是言语描述。

当时还未成年的我,看着这个一脸疲惫,睡眼惺忪的人,心里就在想,以后我肯定不会活得这么落魄,自己的生活一定会精彩的多。一个有梦想的人,怎么会被生活琐事缠住,我心中装着的可是整个世界!我会带着村上春树的小说,坐着火车去看陌生城市安静的角落和街道,去寻找属于那个城市没有被商业污染,只有泥土气息的灵魂。

走在街道上,抚摸一棵老树的皱纹,倾听他把这座城市历史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和正在晒太阳的老人聊天,询问他们孙子孙女的学习情况。站在窗户边上,看着太阳慢慢落下去,问他明天什么时候可以再见。当月亮霸占整个夜空,静静地看着她和星星一起起舞,整个凡人世界都会充当伴奏。而我也会写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样的句子。

游玩归来,在自己的小窝里,与三五好友一边喝着小酒,一边交流旅途中的见闻,或者讨论游戏,讨论姑娘,讨论人生,讨论未来。我们可以就这样聊到大天亮,然后在一切美好事物的围绕中沉沉睡去,没有噩梦,醒来后可以继续发光发亮。我们大吵大闹,快意人生,没有任何事情能够束缚我们享受生活的心。

然而,当我从那场宿醉中醒来,时间已经悄然来到了2020年。我好像是拿错了人生剧本一样,演着与自己的幻想截然相反的戏。事实是,我并没有和任何一棵树交流过什么城市的历史,也没有和太阳、月亮进行过对话,更写不出发人深省的深刻句子。我的朋友也是尘世中的凡夫俗子,我们不吵不闹,被牢牢地捆在现实世界的大转盘中,一圈一圈,一圈一圈地转着。至于那颗想要享受生活的心,好像被我丢在了什么地方,是什么时候丢的呢?又好像没丢,那它为什么没了对美好的向往,只是自顾地低着头,一声不吭?其实我真的很想跟他说说话,想知道怎么才能让他的眼里再次闪烁光芒,那种敢去拼,敢去闯,对一切都好奇的、充满希望的光。

如今确实已经27、8岁的我,并没有实现当时的想象,觉得很抱歉,又觉得理应如此。如果往身后看一看,除了编造理由安慰自己,没有一件事可以做得好。这本书不适合我;今天太累了;还要和朋友约会。为什么这么简单的话能骗过自己呢?借口对于编造它们的人来说,永远都是完美的。当我决定骗自己的时候,用得什么理由真的一点都不重要,即使我跟自己说,这个椅子太凉了,坐着会让自己拉稀,我肯定也会相信。我就是在一边给自己加油打气,一边自我欺骗放弃的过程中,练就了一身欺骗自己,欺骗他人的好本领。

但可悲的是,事后的我还要感叹时运不济,还要后悔自己的不肯上进,真他妈的好笑。感叹完又开始了新一轮加油打气和寻找借口的把戏,循环往复。可能正是由于这种死循环,把我的思绪和心态打得稀巴烂,常常陷入“为什么会这样?”、“我在做什么?”类似这样无意义的思考中去,极为耗费心神。
1900说:“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问我为什么,我想你们岸上的人,把时间都浪费在问为什么了。”现在在写这篇短文时,我依然不能确认自己是否已经从上边的死循环中走了出来,只是不想再问为什么。我想试着从船上下来,哪怕有些难,哪怕可能会否定之前的坚持,还是想试一试。想试着在无穷尽的琴键中,弹出一首完整的曲子。俗世中的无限可能对于1900来说意味着没有尽头,但是对我来说,无限可能就是无限可能,在这些无限可能中走到终结,就是现在的我想要的尽头。

希望曲子可以动听一点。

希望遇到的无限可能都是乐于见到的可能。

希望不要轻易认输,不要向这狗日的人生认输。

希望能认真对待遇到的每一个人。

希望以上的希望不只是希望,可以在某一天对别人说:“I have to see about a girl。”

2020年1月9日,写给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